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宫颈鳞状上皮癌化疗前后SCC、Ki-67和核分裂数的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向梅
李静波
+2 位作者
李健
董文辉
王占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9-451,共3页
目的 :探讨宫颈鳞状上皮癌化疗效果与组织标本中的核分裂数、 Ki- 6 7及血清 SCC值的关系。方法 :以肿瘤直径大于 4 cm的宫颈鳞状上皮癌患者 1 2例 ( b期 :3例 , 期 :9例 )为对象 ,采用奈得铂、异环磷酰胺、硫酸培洛霉素 (SIP疗法 )治...
目的 :探讨宫颈鳞状上皮癌化疗效果与组织标本中的核分裂数、 Ki- 6 7及血清 SCC值的关系。方法 :以肿瘤直径大于 4 cm的宫颈鳞状上皮癌患者 1 2例 ( b期 :3例 , 期 :9例 )为对象 ,采用奈得铂、异环磷酰胺、硫酸培洛霉素 (SIP疗法 )治疗 1~ 2个疗程 ,MRI判断疗效 ;采用 HE染色法、免疫组化法 (L SAB法 )及放射免疫法测量组织标本中的核分裂数、 Ki- 6 7及血清 SCC值。结果 :1 2例患者治疗 1个疗程 (6例 )或 2个疗程 (6例 )后 ,有效 7例 ,无效 5例 ,有效率 5 8.8% ,有效病例 1疗程结束时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 ,血清SCC值明显降低 ,组织核分裂数 1疗程后减少 ,Ki- 6 7无明显变化 ;无效病例组织核分裂数 1疗程后无明显变化 ,Ki- 6 7及血清 SCC有增加倾向。结论 :1疗程结束后 MRI、血清 SCC值、组织标本中的核分裂数、 Ki-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药物疗法
肿瘤
鳞状细胞
/药物
疗法
KI-67
核分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Ⅰ_(B2)-Ⅱ_A期局部巨块型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慧珍
邵淑丽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048-1051,共4页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一种严重未写妇女健康的疾病,目前手术仍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局部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单纯手术疗效差,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可提高疗效和生存率。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新辅助化疗对早...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一种严重未写妇女健康的疾病,目前手术仍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局部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单纯手术疗效差,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可提高疗效和生存率。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新辅助化疗对早期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9月至2002年2月收治的102例ⅠB2-ⅡA期局部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分为两组,即术前化疗组和单纯手术对照组,各51例,术前化疗组术前给予PVB方案化疗1个疗程,化疗后10 d左右行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化疗后局部肿瘤体积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肌层浸润深度、脉管癌栓、宫旁及阴道切缘肿瘤浸润情况。结果:术前化疗组停药后10 d进行评价,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率为41.2%,淋巴结转移率(11/51)、脉管癌栓(5/51)及宫颈深肌层浸润率(13/51)均低于单纯手术对照组(22/51、16/51、24/51)(P<0.05);术中出血量(116.82±45.50)m l,明显低于未单纯手术对照组(158.93±50.69)m l(P<0.01)。3年无瘤生存率术前化疗组为80.4%,单纯手术对照组为6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化疗可缩小局部病灶以利手术,可降低淋巴结转移率,提高无瘤生存率,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药物疗法
化学
疗法
辅助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贝伐珠单克隆抗体在难治性子宫颈癌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斌
柴延兰
+2 位作者
汪涛
周振兴
刘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5-402,共8页
贝伐珠单克隆抗体(单抗)在复发性、难治性或转移性子宫颈癌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最早的回顾性病例报告中报道了贝伐珠单抗联合氟尿嘧啶(包括卡培他滨)或者紫杉醇对复发性或难治性子宫颈癌有一定的疗效并且药物耐受性良好。之后的Ⅱ期...
贝伐珠单克隆抗体(单抗)在复发性、难治性或转移性子宫颈癌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最早的回顾性病例报告中报道了贝伐珠单抗联合氟尿嘧啶(包括卡培他滨)或者紫杉醇对复发性或难治性子宫颈癌有一定的疗效并且药物耐受性良好。之后的Ⅱ期临床研究发现,贝伐珠单抗单剂治疗复发性宫颈鳞癌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药物有效,耐受性良好。大型Ⅱ期和Ⅲ期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在一线、二线治疗难治性子宫颈癌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缓解率。此外,一部分患者对贝伐珠单抗治疗无反应或在治疗过程中会逐渐耐药,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生物学标志物等可预测贝伐珠单抗的疗效。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达到了常见的成本效益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药物疗法
抗体
单克隆/治疗应用
药物
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费用效益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宫颈鳞状上皮癌化疗前后SCC、Ki-67和核分裂数的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向梅
李静波
李健
董文辉
王占东
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9-451,共3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2 0 0 30 5 38- 1 )
文摘
目的 :探讨宫颈鳞状上皮癌化疗效果与组织标本中的核分裂数、 Ki- 6 7及血清 SCC值的关系。方法 :以肿瘤直径大于 4 cm的宫颈鳞状上皮癌患者 1 2例 ( b期 :3例 , 期 :9例 )为对象 ,采用奈得铂、异环磷酰胺、硫酸培洛霉素 (SIP疗法 )治疗 1~ 2个疗程 ,MRI判断疗效 ;采用 HE染色法、免疫组化法 (L SAB法 )及放射免疫法测量组织标本中的核分裂数、 Ki- 6 7及血清 SCC值。结果 :1 2例患者治疗 1个疗程 (6例 )或 2个疗程 (6例 )后 ,有效 7例 ,无效 5例 ,有效率 5 8.8% ,有效病例 1疗程结束时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 ,血清SCC值明显降低 ,组织核分裂数 1疗程后减少 ,Ki- 6 7无明显变化 ;无效病例组织核分裂数 1疗程后无明显变化 ,Ki- 6 7及血清 SCC有增加倾向。结论 :1疗程结束后 MRI、血清 SCC值、组织标本中的核分裂数、 Ki- 6
关键词
宫颈肿瘤/药物疗法
肿瘤
鳞状细胞
/药物
疗法
KI-67
核分裂数
Keywords
cervix neoplasms/drug therapy
neoplasms,squamous cell/drug therapy
Ki-67,mitotic index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Ⅰ_(B2)-Ⅱ_A期局部巨块型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慧珍
邵淑丽
机构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妇产科
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048-1051,共4页
文摘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一种严重未写妇女健康的疾病,目前手术仍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局部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单纯手术疗效差,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可提高疗效和生存率。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新辅助化疗对早期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9月至2002年2月收治的102例ⅠB2-ⅡA期局部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分为两组,即术前化疗组和单纯手术对照组,各51例,术前化疗组术前给予PVB方案化疗1个疗程,化疗后10 d左右行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化疗后局部肿瘤体积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肌层浸润深度、脉管癌栓、宫旁及阴道切缘肿瘤浸润情况。结果:术前化疗组停药后10 d进行评价,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率为41.2%,淋巴结转移率(11/51)、脉管癌栓(5/51)及宫颈深肌层浸润率(13/51)均低于单纯手术对照组(22/51、16/51、24/51)(P<0.05);术中出血量(116.82±45.50)m l,明显低于未单纯手术对照组(158.93±50.69)m l(P<0.01)。3年无瘤生存率术前化疗组为80.4%,单纯手术对照组为6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化疗可缩小局部病灶以利手术,可降低淋巴结转移率,提高无瘤生存率,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关键词
宫颈肿瘤/药物疗法
化学
疗法
辅助
疗效
Keywords
cervical neoplasms/drug therapy
chemotherapy, adjuvant
efficacy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R730.58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贝伐珠单克隆抗体在难治性子宫颈癌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斌
柴延兰
汪涛
周振兴
刘孜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5-402,共8页
文摘
贝伐珠单克隆抗体(单抗)在复发性、难治性或转移性子宫颈癌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最早的回顾性病例报告中报道了贝伐珠单抗联合氟尿嘧啶(包括卡培他滨)或者紫杉醇对复发性或难治性子宫颈癌有一定的疗效并且药物耐受性良好。之后的Ⅱ期临床研究发现,贝伐珠单抗单剂治疗复发性宫颈鳞癌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药物有效,耐受性良好。大型Ⅱ期和Ⅲ期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在一线、二线治疗难治性子宫颈癌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缓解率。此外,一部分患者对贝伐珠单抗治疗无反应或在治疗过程中会逐渐耐药,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生物学标志物等可预测贝伐珠单抗的疗效。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达到了常见的成本效益标准。
关键词
宫颈肿瘤/药物疗法
抗体
单克隆/治疗应用
药物
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费用效益分析
综述
Keywords
Uterine cervical neoplasms/drug therapy
Antibodies,monoclonal/therapeutic use
Drug therapy,combination
Treatment outcome
Cost-benefit analysis
Review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R969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宫颈鳞状上皮癌化疗前后SCC、Ki-67和核分裂数的变化
向梅
李静波
李健
董文辉
王占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Ⅰ_(B2)-Ⅱ_A期局部巨块型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张慧珍
邵淑丽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贝伐珠单克隆抗体在难治性子宫颈癌中的应用进展
何斌
柴延兰
汪涛
周振兴
刘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