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46例妊娠期与产后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凤英 周齐 +1 位作者 张海珍 陈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8期649-650,共2页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和产后2个月及产后6个月内妇女宫颈细胞学检查,观察和评价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作用和异常孕妇的处理。方法采集1946例宫颈外口和宫颈管的脱落细胞液基标本,采用TBS诊断分类标准进行细胞学诊断。结果1946例标本中发现感染...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和产后2个月及产后6个月内妇女宫颈细胞学检查,观察和评价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作用和异常孕妇的处理。方法采集1946例宫颈外口和宫颈管的脱落细胞液基标本,采用TBS诊断分类标准进行细胞学诊断。结果1946例标本中发现感染性病变160例(8.2%),其中细菌性阴道炎51例(2.6%)、滴虫性阴道炎49例(2.5%)、念珠菌感染58例(3.0%);上皮细胞异常105例(5.4%),其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UCS)70例(3.6%)、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9例(1.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例(0.2%)、原位癌1例(0.05%);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32例(1.6%),其中HPV伴非典型鳞状细胞21例(1.1%)、HPV伴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0例(0.5%)。绝大多数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孕妇均正常分娩,产后检查仍为原位癌或HSIL者行锥切术,其余行物理或药物治疗。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妊娠期产妇防治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有积极作用,妊娠期宫颈病变很少恶化,孕期可以观察,定期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做阴道镜及活检,产后2个月及6个月复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制定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细胞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琳琳 张品南 +2 位作者 苏志春 周晓娟 董玉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47-949,共3页
宫颈癌是妇女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和合理干预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环节。而早期筛查质量的保证又离不开有效的筛查技术。本研究将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与高危型HPV检测技术联合进行宫颈癌及癌前... 宫颈癌是妇女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和合理干预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环节。而早期筛查质量的保证又离不开有效的筛查技术。本研究将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与高危型HPV检测技术联合进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观察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率是否高于单独使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期待一种更周密高效的宫颈病变早期筛查手段,以利于妇科病普查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高危型HPV检测 宫颈 宫颈癌前病变 TBS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细胞学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在宫颈腺癌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潘蕾 李娟 +1 位作者 刘媛 张慧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66-1369,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联合检测在宫颈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所有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宫颈腺...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联合检测在宫颈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所有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单纯细胞学检查、单纯高危型HPV检测以及细胞学联合高危型HPV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2 291例宫颈癌患者中480例为宫颈腺癌患者,最终纳入409例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平均年龄为(46.8±11.4)岁,其中35~55岁年龄段患者占比为59.2%。按检测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单纯细胞学检测,n=208)、B组(单纯高危型HPV检测,n=103)和C组(细胞学和高危型HPV联合检测,n=98)。A组细胞学检测阳性例数为142例,阳性检出率为68.3%;B组高危型HPV检测阳性例数为85例,阳性检出率为82.5%;C组联合检测阳性例数为93例,阳性检出率为94.9%。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宫颈原位腺癌患者中,A组阳性检出率为70.6%,而B组和C组患者均为100.0%,B组和C组显著优于A组(P=0.000)。在宫颈浸润性腺癌患者中,A组阳性检出率为67.9%,B组为75.8%,C组为91.8%,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宫颈细胞学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宫颈腺癌的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癌 宫颈细胞学检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联合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妇女宫颈筛查:附2329例报告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莹 余艳红 +3 位作者 肖琳 米贤军 符丽华 罗燕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55-1358,共4页
目的通过对2329例妊娠期妇女宫颈筛查及产后随访资料,探讨妊娠期宫颈细胞病理学特征、宫颈病变情况及产后的转归,为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09月~2013年09月在我院产检的孕妇共2329例行TCT检查,对异常结果者进行随访、阴道... 目的通过对2329例妊娠期妇女宫颈筛查及产后随访资料,探讨妊娠期宫颈细胞病理学特征、宫颈病变情况及产后的转归,为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09月~2013年09月在我院产检的孕妇共2329例行TCT检查,对异常结果者进行随访、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并与同期进行的中山市宫颈癌大规模筛查项目的非孕期妇女共32491例的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孕期2329例TCT中细胞阳性病例97例,总检出率4.16%;97例TCT阳性孕妇有14例进行了活检,活检率为14.43%,8例病理结果阳性(CINⅠ及以上),阳性率为57.14%;同期有32491例非孕期女性行TCT检查,其中TCT异常人数为1383例,占4.26%,1383例TCT阳性非孕期女性有248例进行了活检,活检率为17.93%,148例病理结果阳性,阳性率为59.68%。孕期与非孕期比较,总的细胞学阳性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1),其中HSIL检出率非孕期高于孕期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P〈0.05),但两组CIN发生率、宫颈癌发生率、活检率、病理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孕期CIN组孕期定期检查及产后随访均未见浸润癌的发生。结论妊娠不是加速宫颈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绝大多数宫颈病变孕妇均于产后自行缓解或无进展,对孕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除浸润性病变外的妇女可以进行随访观察及产后再评估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妊娠期 宫颈细胞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的筛查和诊断 被引量:6
5
作者 钱德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577-579,共3页
关键词 宫颈 诊断 宫颈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 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 肉眼观察 宫颈管搔刮术 宫颈椎型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9例
6
作者 徐长娟 谭文华 张小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73-873,共1页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妊娠期 宫颈细胞学检查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妇产科门诊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浸润癌 涂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的预防手段与病因学研究共发展
7
作者 张瑜 林秋华 张怡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1期51-52,共2页
宫颈癌是妇女癌症中仅次于乳癌而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器官癌症的半数以上。全球每年有20余万妇女死于宫颈癌。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数为13.15万,约占全球总数的1/3[1]。采取何种策略预防宫颈癌一直是众多医学工作者研究的... 宫颈癌是妇女癌症中仅次于乳癌而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器官癌症的半数以上。全球每年有20余万妇女死于宫颈癌。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数为13.15万,约占全球总数的1/3[1]。采取何种策略预防宫颈癌一直是众多医学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随着病因学研究的深入,预防手段随之不断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预防 病因学 宫颈细胞学检查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洁 平静 +2 位作者 王俊利 常正义 庞广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6-468,共3页
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是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
关键词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 活组织检查 宫颈病变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检查在ASC-US患者分层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吴丹梅 陈曼玲 金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1116-1118,1121,共4页
目的:探查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细胞学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undermind significance,ASC-US)患者分层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 目的:探查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细胞学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undermind significance,ASC-US)患者分层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结果判读为ASC-US,并接受电子阴道镜检查的患者438例,进行分析和总结。438例患者均进行阴道镜评估,其中223例拟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以上病变者行镜下活检,送病理。215例阴道镜拟诊为正常或炎症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第6个月复查TCT,3例TCT结果仍为ASC-US,即进行阴道镜下活检;余212例细胞学阴性者转入常规细胞学筛查队伍中。结果:438例ASC-US患者中,进行阴道镜评估病理检查226例(51.60%),检出CINⅠ91例,CINⅡ29例,CINⅢ17例,宫颈癌4例,余212例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评估,避免了活体组织检查的损伤,随访12个月复查TCT未发现异常。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在ASC-US患者分层处理中有意义,可有效检出CIN及以上病变,可作为基层医院对ASC-US患者进行分层处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 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电子阴道镜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第157号实践指南:宫颈癌的筛查和预防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澎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B12期1-10,共10页
绝大多数宫颈癌发生在完全没有宫颈筛查或者筛查不充分的人群。预期显示50%的宫颈癌患者没有宫颈细胞学检查,另外10%的患者诊断前5年内没有做过筛查。尽管美国出生的女性宫颈癌发病率逐年下降,但是移民因为缺乏足够的医疗保健措施... 绝大多数宫颈癌发生在完全没有宫颈筛查或者筛查不充分的人群。预期显示50%的宫颈癌患者没有宫颈细胞学检查,另外10%的患者诊断前5年内没有做过筛查。尽管美国出生的女性宫颈癌发病率逐年下降,但是移民因为缺乏足够的医疗保健措施仍然处于宫颈癌的高风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发生 筛查 实践指南 医师协会 美国 妇产科 宫颈细胞学检查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模式改变
11
作者 靳琼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B12期11-13,共3页
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528000名妇女诊断为宫颈癌,并有266000名妇女因宫颈癌死亡。在美国,2015年新增宫颈癌病例12900人,且有4100人死于宫颈癌。尽管HPV疫苗、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可以预防以及早期诊断宫颈癌的发生,但在美国仍有... 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528000名妇女诊断为宫颈癌,并有266000名妇女因宫颈癌死亡。在美国,2015年新增宫颈癌病例12900人,且有4100人死于宫颈癌。尽管HPV疫苗、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可以预防以及早期诊断宫颈癌的发生,但在美国仍有5%的宫颈癌患者诊断时已处于疾病的Ⅳ期,其5年生存率仅为9.3%~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宫颈 系统性治疗 宫颈细胞学检查 早期诊断 HPV疫苗 HPV检测 5年生存率 世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C基因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后监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丽红 贺昕红 +1 位作者 龙燕 蔺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6-952,共7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RNA基因(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apalsia,CIN)治疗后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83例CIN患者,治疗前均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hin prep cytologic tes...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RNA基因(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apalsia,CIN)治疗后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83例CIN患者,治疗前均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hin prep cytologic test,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阴道镜活检及HTERC检测。于治疗后6个月及1年随访时再次行上述检查。结果 1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半年复查发现细胞学异常程度、高危型HPV阳性率及HTERC基因检测阳性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HTERC阳性患者较HTERC阴性患者治疗后相比,宫颈病变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几种检测方法比较,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宫颈病变的阳性预测值相对较强,HR-HPV检查对于宫颈病变预测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相对较高,HTERC检测对于宫颈病变预测特异度最高。结论在患者有HR-HPV持续感染、特别是宫颈出现CIN改变时,可行HTERC基因检测辅助预测病变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RNA基因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原位荧光杂交技术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