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转录因子SOX2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蔡春芳
谭国胜
俞奇
栾峰
余雷
王莹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
2
|
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宫颈癌诊治中的价值 |
邓新粮
肖松舒
|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0
|
|
|
3
|
11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临床分析 |
苗娅莉
易文
王建六
魏丽惠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
4
|
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Ⅲ LEEP术后切缘阳性的预后评估 |
吴瑾
贾英
唐良萏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
5
|
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联合应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准确性的探讨 |
陈韵微
欧阳穗
何洁莹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
2005 |
13
|
|
|
6
|
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在新疆地区的临床应用 |
王芬
昆多孜
阿也提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
2010 |
17
|
|
|
7
|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对评估宫颈电圈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预后的意义 |
秦广益
滕银成
李萍
江立珍
马莉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
8
|
宫颈电圈切除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
谢铁男
冯丽华
于晓伟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
9
|
环形电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后人乳头瘤病毒16、18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
孙晶雪
李立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
10
|
电子阴道镜结合HPV16、18及沙眼衣原体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
高尚风
舒慧敏
刘婷艳
闫坤
曹利芬
李学成
崔绪琴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11
|
α-干扰素栓联合电灼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效果观察 |
张文淼
吴雪清
|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
12
|
聚焦超声治疗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
林川
杨君
李成志
刘玉明
周德平
|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
2012 |
2
|
|
|
13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后的价值 |
蒋燕明
李立
杨岚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
2008 |
7
|
|
|
14
|
RCAS1蛋白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 |
刘嵘
濮德敏
许三鹏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15
|
宫颈电切割术在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
任红云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
2008 |
5
|
|
|
16
|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临床分析 |
陈丽霞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
2015 |
4
|
|
|
17
|
HtrA1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宗璐
邹余粮
王利娟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18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测定 |
张梦真
乔玉环
史惠蓉
王福丰
|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
19
|
分子标记物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 |
游艳琴
宋磊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
2005 |
0 |
|
|
20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检测(英文) |
乔玉环
张梦真
史惠蓉
|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