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媒艺术的审美属性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晶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4,共8页
传媒对艺术的影响是划时代的。电子科技使传媒形成了与以往任何的艺术样式都不可同日而语的艺术形态。当代美学与日常生活有着不解之缘,"日常生活审美化"虽然体现了美学的转向,却不足以建构当代美学的内在机理,艺术作为人的... 传媒对艺术的影响是划时代的。电子科技使传媒形成了与以往任何的艺术样式都不可同日而语的艺术形态。当代美学与日常生活有着不解之缘,"日常生活审美化"虽然体现了美学的转向,却不足以建构当代美学的内在机理,艺术作为人的审美之维还是当仁不让地应该成为美学研究的主要角色。传媒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整合性概念,是在与传统艺术相对举意义上提出来的,它为当下的审美活动提供了最主要的对象和审美经验。传媒艺术固然包括了传统艺术的内容,但是传媒艺术的时代性特征,又是我们探讨新的审美方式的逻辑起点。在传统艺术中,艺术家的形式创造特征是显性的,欣赏者在面对艺术品的时候,所感悟到和鉴赏的首当其冲是艺术家的形式创造能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形似"并非艺术家的首要追求。而传媒艺术供我们观赏的图像在运动着的时空中被摄录,又在运动着的时空中被播放,因此,就显得异常真实。与传统艺术相比,主体的形式创造因素在欣赏者面前淡化退居其后。距离感的消解,审美主体对于对象的融入,在传媒艺术的审美过程中是普遍的。传统美学主张"无利害"的审美,也就是远离欲望,传媒艺术的审美则是和欲望密切相关的。在传统艺术中,娱乐的功能只是诸多功能之一,而且决不会占有首要的位置;而在传媒艺术中,快感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审美需要,娱乐提供了最为普遍、广受欢迎的快感资源。传媒与生活密切相关,但传媒不能等同于日常生活,审美在日常生活的呈现不能取代美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艺术 传统艺术 审美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藏族传统绘画(唐卡)艺术的几个审美属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格桑卓玛 杨旦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182-184,共3页
唐卡艺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鲜明的特征,但由于时代的变迁与人们日益丰富的审美需求,唐卡艺术的功能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由以往的供奉和宣传品演变为一种审美对象,人们在对唐卡作品的欣赏中关注它的供奉与宣传作... 唐卡艺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鲜明的特征,但由于时代的变迁与人们日益丰富的审美需求,唐卡艺术的功能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由以往的供奉和宣传品演变为一种审美对象,人们在对唐卡作品的欣赏中关注它的供奉与宣传作用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它的审美作用,因此对唐卡的题材与创新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唐卡的艺术审美当中,我们只有在充分、客观地理解它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它的审美本质,进行审美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卡 审美属性 藏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音审美属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文凯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7-168,共2页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依据美学及美学语言学理论,通过研究发现,英、汉语音均有审美属性,呈现出音响美、音韵美、抑扬美、韵律美、连续美等,潜藏一定的语音美的生成机制;其主要差别表现在语音美的体现方式、审美要素的使用频率有别等...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依据美学及美学语言学理论,通过研究发现,英、汉语音均有审美属性,呈现出音响美、音韵美、抑扬美、韵律美、连续美等,潜藏一定的语音美的生成机制;其主要差别表现在语音美的体现方式、审美要素的使用频率有别等。语音的审美属性折射出语言的审美特质,蕴含着英汉民族不同的审美选择;语音美是由语音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是语言长期发展的结果。该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挖掘语音美的内涵和生成机制,更好地欣赏、利用语音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 审美属性 美学 美学语言学 社会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工艺的观念和审美属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童焱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工艺不仅是一种现象 ,而且还是一种精神。对工艺内涵的界定 ,如果仅凭直观 ,是不可能满足定义要求的。为了正确地把握工艺的本质 ,需要运用辩证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 ,在精神层面展开研究。同时 ,将其纳入人类审美文化发展的广阔的视野 ,... 工艺不仅是一种现象 ,而且还是一种精神。对工艺内涵的界定 ,如果仅凭直观 ,是不可能满足定义要求的。为了正确地把握工艺的本质 ,需要运用辩证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 ,在精神层面展开研究。同时 ,将其纳入人类审美文化发展的广阔的视野 ,才能进一步看清工艺的审美属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审美属性 形式 功能 装饰性 工艺材料 工艺造型 工艺图案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杂文文体及审美属性的再认识
5
作者 赵顺宏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2-193,共12页
本文对鲁迅杂文研究进行了学术史的梳理,并联系鲁迅早期的"杂体文"记忆进行了新的阐说。从切入视角上看,鲁迅的杂文在文/野对质间选取边缘性视角,有效突破了正史或正统文化的抑制;从艺术思维上看,鲁迅杂文承续了古代类书中的... 本文对鲁迅杂文研究进行了学术史的梳理,并联系鲁迅早期的"杂体文"记忆进行了新的阐说。从切入视角上看,鲁迅的杂文在文/野对质间选取边缘性视角,有效突破了正史或正统文化的抑制;从艺术思维上看,鲁迅杂文承续了古代类书中的联想性思维,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进行了创造性的延伸和发挥;因之而来,鲁迅杂文的美感则主要体现为由联想而形成的纷杂表象与豁然贯通的警辟内蕴间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审美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汽车审美属性及其造型风格语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段正洁 谭浩 +1 位作者 曾庆抒 赵丹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87-92,共6页
目的以微型汽车为例研究汽车的审美属性及造型风格语义。方法以造型风格语义获取方法为依据,通过实验构建微型汽车的造型风格语义词库;采用多元尺度法对微型汽车的造型风格语义词库进行分类实验,获取核心语义词。结论将微型汽车的造型... 目的以微型汽车为例研究汽车的审美属性及造型风格语义。方法以造型风格语义获取方法为依据,通过实验构建微型汽车的造型风格语义词库;采用多元尺度法对微型汽车的造型风格语义词库进行分类实验,获取核心语义词。结论将微型汽车的造型风格语义词库按风格分为7个类别,并选出"圆、漂亮、平衡、杰出、紧凑、可爱、活力"7个核心语义词用于描述微型汽车基本审美属性,为微型汽车造型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属性 造型风格 语义 微型汽车 多元尺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编创中“审美属性”释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凝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2-148,共7页
文章通过对“审美属性”概念的梳理与界定,挖掘它在舞蹈创作过程中的运用及价值,重点对舞蹈《青铜印迹》、舞剧《万物生》编创过程进行回溯,从“核心之源-整体运作-完成核心”的创作模式中进行诠释和探讨,意在论证“审美属性”在舞蹈创... 文章通过对“审美属性”概念的梳理与界定,挖掘它在舞蹈创作过程中的运用及价值,重点对舞蹈《青铜印迹》、舞剧《万物生》编创过程进行回溯,从“核心之源-整体运作-完成核心”的创作模式中进行诠释和探讨,意在论证“审美属性”在舞蹈创作中的“内核”性作用,在实践阶段的“指向”性作用及舞蹈表达阶段的“统一”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属性 舞蹈作品 创作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教育的概念界说和审美属性关于电化教育的审美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幼贝 《电化教育研究》 1986年第4期17-23,共7页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手段论'的狭小地界对电化教育做近距离的审视,结果造成了对电化教育如观'庐山真面目'的单向理解和表层剖析。当我走出'此山中',站在美学的山脚下,从较远的距离和新的角度重睹它的时候,...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手段论'的狭小地界对电化教育做近距离的审视,结果造成了对电化教育如观'庐山真面目'的单向理解和表层剖析。当我走出'此山中',站在美学的山脚下,从较远的距离和新的角度重睹它的时候,突然得到了一种新的领悟,也有新的质疑;有清醒的思考,也有模糊的意念。我极望能得到电教理论家和广大电教工作者的点化。以便共同对电化教育理论做一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教教材 审美属性 教学过程最优化 审美感受 电化设备 传统教育 手段说 现代化教学手段 语言实验室 教学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的审美属性──“书卷气”
9
作者 郦渊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41-,40,共2页
书的审美属性──“书卷气”郦渊书籍艺术的创造,贯穿其始终的审美构想-气韵,即书的审美属性-"书卷气"。"书卷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内涵,一般列入雅文化的范畴;而它作为书籍艺术中的一种审美属性,有其独特的内涵。... 书的审美属性──“书卷气”郦渊书籍艺术的创造,贯穿其始终的审美构想-气韵,即书的审美属性-"书卷气"。"书卷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内涵,一般列入雅文化的范畴;而它作为书籍艺术中的一种审美属性,有其独特的内涵。书的文化意蕴书籍艺术的整体设计,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属性 书籍艺术 艺术语言 文化特征 美学特征 卷气 文化形态 文化特性 设计艺术 设计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现实与第二现实——试论电视纪录片的双重审美属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浩然 《现代哲学》 CSSCI 2000年第3期66-70,共5页
广义地说,凡是以纪实审美方式客观地反映某事物的电视节目,都可以称之为电视纪录片。这里说的电视纪录片,是指从电视专题片与电视文艺的交融发展中,新生成的一种纯属电视文化的新型综合艺术已不同于其他电视文艺的纯虚构。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双重审美属性 第一现实 第二现实 审美价值 艺术表现
全文增补中
谈藏族与维吾尔族学生的色彩审美属性及性格特征
11
作者 赵荣璋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68-71,77,共5页
通过对藏族与维吾尔族两个民族学生的色彩审美属性及其性格特征的考察研究,阐明了在民族教育当中应该重视性格心理教育的研究。
关键词 藏族 维吾尔族 色彩审美属性 性格心理 白色 黑色 黄色 红色 绿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价值属性的实践维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卫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审美价值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实践美学探究审美价值的属性时,更为强调它的实践维度,不论是审美价值主客体统一性的属性,还是审美价值主客观统一性的属性,都不能缺失实践这一具有本体意义的重要维度。审美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 审美价值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实践美学探究审美价值的属性时,更为强调它的实践维度,不论是审美价值主客体统一性的属性,还是审美价值主客观统一性的属性,都不能缺失实践这一具有本体意义的重要维度。审美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对象性关系中形成的,在审美过程中,人只有通过对感性对象的实践,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才能产生美感,美只能在实践中才能完成,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构造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价值属性 主客体统一 主客观统一 实践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是审美关系中的客体的属性
13
作者 王世德 《文史哲》 1984年第5期75-80,共6页
朱兰芝同志在《美是在审美关系中存在的对象性属性》一文(下简称“朱文”。见《文史哲》84年第2期)中,强调指出美依赖于审美关系而存在,美“是审美对象呈现于审美主体的对象性属性,而且,只是在审美关系中才对象性地存在的属性。”这个... 朱兰芝同志在《美是在审美关系中存在的对象性属性》一文(下简称“朱文”。见《文史哲》84年第2期)中,强调指出美依赖于审美关系而存在,美“是审美对象呈现于审美主体的对象性属性,而且,只是在审美关系中才对象性地存在的属性。”这个论点是值得重视的,对于我们认识“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个重要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朱文中提出了一些正确的意见,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商讨的问题。我试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浅见,希能对这个问题在切磋商讨中逐步求得更接近真理的认识。我认为,说美依赖于审美关系,存在于审美关系中,如加以正确的进一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关系 审美主体 审美客体 审美能力 客观存在 积极意义 审美理想 审美属性 对象性 主客观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旅游地图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被引量:13
14
作者 过家春 高飞 柳锦森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49,77,共4页
旅游及地图的文化与审美属性决定了旅游地图的文化与审美属性。从调查分析我国旅游地图的现状与主要存在问题着手,指出当前我国旅游地图在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上的缺失,并进一步分析阐述旅游地图的文化与审美属性,对旅游地图的编制设计... 旅游及地图的文化与审美属性决定了旅游地图的文化与审美属性。从调查分析我国旅游地图的现状与主要存在问题着手,指出当前我国旅游地图在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上的缺失,并进一步分析阐述旅游地图的文化与审美属性,对旅游地图的编制设计提出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图 地图文化 旅游文化 审美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级对文化与审美的僭越——中国现代文论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概念的考查与认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传兰 刘锋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1-125,共5页
中国现代文论史上,论及"知识分子"问题时,往往冠以"小资产阶级",对"知识分子"属性及内涵的界定也就依凭了阶级分析的标准与思路,结果是用阶级标准取代了文化与审美的标准。区分阶级、文化与审美三个不同... 中国现代文论史上,论及"知识分子"问题时,往往冠以"小资产阶级",对"知识分子"属性及内涵的界定也就依凭了阶级分析的标准与思路,结果是用阶级标准取代了文化与审美的标准。区分阶级、文化与审美三个不同层面的意指空间,重新审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概念,一方面可以清楚勾勒"知识分子"被"小资产阶级"化的轨迹;一方面更利于理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概念本身复杂与丰富的内涵,以便于解释中国现代文学的创造主体和发展动力等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论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阶级属性 文化属性 审美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婉话语中的审美意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谌莉文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9-53,共5页
在自然语言中,委婉话语作为人际交往的言语中介,反映了主体的审美追求,同时也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突出体现。文章围绕即兴而却闪烁睿智的委婉话语是否蕴涵美之素质的问题,探讨委婉话语审美研究的哲学渊源。研究发现:委婉话语具有含蓄美、... 在自然语言中,委婉话语作为人际交往的言语中介,反映了主体的审美追求,同时也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突出体现。文章围绕即兴而却闪烁睿智的委婉话语是否蕴涵美之素质的问题,探讨委婉话语审美研究的哲学渊源。研究发现:委婉话语具有含蓄美、空间美和意境美的审美属性;委婉话语的使用遵循风雅原则、巧妙原则和和谐原则,这不仅出自人类的趋美心理,而且是话语中所蕴含的超越性和契合性特征的审美意识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婉话语 审美意识 审美属性 审美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广告审美取向的界说与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明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85-86,共2页
本文以马克思的“尺度论”和现代美学对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以及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价值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和总结了当代广告的审美取向在客体、主体以及本体三大方位上的内容特性和必然选择。本文的研究为当... 本文以马克思的“尺度论”和现代美学对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以及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价值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和总结了当代广告的审美取向在客体、主体以及本体三大方位上的内容特性和必然选择。本文的研究为当代广告的创作和欣赏,以及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商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广告 审美取向 审美属性 审美结构 价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自由:儒家文化的审美性与当代功能新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俊棋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共5页
现代社会强调个体自由,现代政治与社会生活和道德相对剥离,似乎儒家文化中关于社会组织的某些具体内容(如操作层面的"礼")在现代社会已不再需要。但是,从孔子开始,经由孟子阐扬的儒家文化以其强大的审美感召力,其激励机制可... 现代社会强调个体自由,现代政治与社会生活和道德相对剥离,似乎儒家文化中关于社会组织的某些具体内容(如操作层面的"礼")在现代社会已不再需要。但是,从孔子开始,经由孟子阐扬的儒家文化以其强大的审美感召力,其激励机制可以补充自由主义在道德哲学层面的某些局限,从而为塑造自由之精神、道德之人格提供动力与支持。儒家文化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在自由之上的道德空间和追求动力,因而是关于社会责任、民族前途、人类未来的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 儒家学说 审美属性 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体验与道德体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苏君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1-15,共5页
审美与道德有密切的联系。道德具有审美属性,道德美最集中的表现是人格美。追求人格美,这是中国艺术的一大审美特征。艺术的审美性就在于艺术家是以自己的人格生活在艺术中的,审美与道德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审美体验与道德体验密不可分。... 审美与道德有密切的联系。道德具有审美属性,道德美最集中的表现是人格美。追求人格美,这是中国艺术的一大审美特征。艺术的审美性就在于艺术家是以自己的人格生活在艺术中的,审美与道德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审美体验与道德体验密不可分。在审美活动中,美感和道德感往往相互渗透,彼此交融。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也能相互转化,美感能转化为道德感,道德感也能转化为美感。这是因为美感和道德感这两种情感体验都以快乐和不快乐的感受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体验 审美体验 道德感 审美属性 审美特征 中国艺术 审美活动 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 情感体验 人格美 美感 道德美 艺术家 审美 快乐 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艺术审美范畴的思考
20
作者 张居华 《江汉论坛》 1987年第12期47-51,共5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一切的.艺术作为美学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因而都有艺术性,都有艺术性的审美属性.但是,什么是艺术性?它的审美属性的范畴有多大?对此,就有迥然不同的看法.英国艺术批评家罗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一切的.艺术作为美学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因而都有艺术性,都有艺术性的审美属性.但是,什么是艺术性?它的审美属性的范畴有多大?对此,就有迥然不同的看法.英国艺术批评家罗吉尔·弗莱就说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属性 审美范畴 意象构思 艺术生产 艺术家 平面艺术 审美感受 艺术批评 形式美 艺术构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