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VPA理论的文创产品审美反应与购买意愿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周爱民 齐璐莎 +2 位作者 张书涛 欧阳晋焱 杨钊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1-177,共7页
目的为了对文创产品造型设计进行准确定位,依据审美偏好与审美能力对消费者进行群体分类,针对不同群体,探讨文创产品审美因素对不同消费群体审美反应和购买意愿的影响。方法依据产品视觉审美中心度(CVPA)理论与感性工学方法,以文创水杯... 目的为了对文创产品造型设计进行准确定位,依据审美偏好与审美能力对消费者进行群体分类,针对不同群体,探讨文创产品审美因素对不同消费群体审美反应和购买意愿的影响。方法依据产品视觉审美中心度(CVPA)理论与感性工学方法,以文创水杯为研究对象,设计审美反应与购买意愿实验,依据实验调查数据,将消费者分为高、中、低CVPA3个群体,分别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审美因素为自变量,以审美反应、购买意愿为因变量,构建6个关系模型。结果模型的关系系数揭示了各种审美因素对审美反应、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结论依据消费者的CVPA水平进行分类研究是一种有效的产品定位方法。对于不同的CVPA群体,各审美因素对消费者审美反应与购买意愿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别,实验结果可以为文创产品设计定位与方案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关系模型也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审美评价与购买行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产品 CVPA 审美反应 购买意愿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审美反应的阐释 被引量:3
2
作者 南帆 《当代作家评论》 1986年第5期69-72,共4页
面对洋洋大观的文学批评史,我很难对批评活动简赅地一言以蔽之。文学批评的具体化既可能是一种感受,一种宣泄,一种鉴赏,也可能是一种选择,一种评判,一种精密的描述与考察。批评活动如此地自由、活跃与开阔,以至于各种自信的定义很容易... 面对洋洋大观的文学批评史,我很难对批评活动简赅地一言以蔽之。文学批评的具体化既可能是一种感受,一种宣泄,一种鉴赏,也可能是一种选择,一种评判,一种精密的描述与考察。批评活动如此地自由、活跃与开阔,以至于各种自信的定义很容易成为偏狭的一孔之见。可是,当这些形形色色的批评活动尚未分化之前,它们是否可能来自一个共同的缘起?换言之,当批评家尚未投入某种具体的批评活动之前,他们是否可能有个相近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反应 批评家 文学批评史 文学作品 读者 文学现象 美学观念 文学史 理性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审美体验测量的一种实证办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4-41,共8页
音乐审美体验测量的一种实证办法〔美〕马德森,布里廷,卡帕莱拉一谢尔登刘沛译[译者按]翻译这篇文章,主要出于这样的考虑:所谓研究(Researeh),在西方有着严格的定义,其主要标志是研究的方法要采用实验、测量、系统观... 音乐审美体验测量的一种实证办法〔美〕马德森,布里廷,卡帕莱拉一谢尔登刘沛译[译者按]翻译这篇文章,主要出于这样的考虑:所谓研究(Researeh),在西方有着严格的定义,其主要标志是研究的方法要采用实验、测量、系统观察、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手段,以求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审美体验 审美反应 咏叹调 拨盘 音乐元素 高峰体验 反应 实证 音乐作品 实验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文学的样式:寓言的审美形式规范——维戈茨基寓言理论初探
4
作者 曹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Z1期110-114,共5页
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戈茨基是苏联建国初期的一位杰出学者,他创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苏联心理学派,于1925年完成了他的早期著作《艺术心理学》。在书中他避开了艺术理论的传统心理学方法,而选择客观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艺术作品... 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戈茨基是苏联建国初期的一位杰出学者,他创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苏联心理学派,于1925年完成了他的早期著作《艺术心理学》。在书中他避开了艺术理论的传统心理学方法,而选择客观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结构的特点来说明艺术作品所引起的审美反应,即内心活动的结构。他力图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把文艺学和心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希望解决两个课题:一是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阐明作者的个性和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 维戈茨基 审美形式 理论初探 诗体寓言 散文寓言 艺术心理学 审美反应 审美效应 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到电影的视角转变——《妻妾成群》与《大红灯笼高高挂》 被引量:10
5
作者 秦矿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65,共1页
《妻妾成群》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小说中原有的关注女性的女性视角,转变为父系秩序下的男性眼光的凝视。不同的叙事视角,也带来受众接受时不同的审美反应。
关键词 《妻妾成群》 《大红灯笼高高挂》 叙事视角 审美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批评的主体性与自律性
6
作者 林兴宅 洪申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8-111,共4页
批评是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有点轻慢。然而仔细揣摩,倒又觉得传统的答案过于刻板,难尽人意。但是,这却是一个关系到批评品格的重要问题,不容你无视。随着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扩展,一批新的文学批评命题产生了:批评即... 批评是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有点轻慢。然而仔细揣摩,倒又觉得传统的答案过于刻板,难尽人意。但是,这却是一个关系到批评品格的重要问题,不容你无视。随着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扩展,一批新的文学批评命题产生了:批评即选择;批评乃是审美反应的阐释;我所评论的就是我……等等。一时间,各种观点流传迅速,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确给批评界注入了一股活泼的生机。新命题的核心,有这么两层最重要的内涵:目标的选择和主体的重建。我们曾过分拥挤地将注意中心集中在若干文学现象上,试图用儿条权威性的论述去构造大一统的规范化批评。这种努力在一定时期会取得相当积极的成果,但几十年一以贯之的施行却使它变成喋喋不休的说教或繁琐重复的论争。我们走过的批评道路已经留下许多教训,当我们还缺乏自觉意识时,旧日的错误又变为惰性力量而产生批评本身的自同性,成为发展的障碍。新命题恰恰是对批评本身自囿性的冲击,所以它的的确确是批评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批评对象 主体性 批评家 审美反应 文学现象 批评模式 命题 选择 批评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开放的电视美学
7
作者 陈新民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8-100,共3页
走向开放的电视美学陈新民当电影以其百年的历程牢固地确立了“第八艺术”的地位以来,美学就将其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并且日渐成熟,逐步建立起电影美学体系。电影美学成为指导电影艺术创作、提高电影艺术品位等诸多方面不可或缺的核... 走向开放的电视美学陈新民当电影以其百年的历程牢固地确立了“第八艺术”的地位以来,美学就将其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并且日渐成熟,逐步建立起电影美学体系。电影美学成为指导电影艺术创作、提高电影艺术品位等诸多方面不可或缺的核心理论。然而对自三四十年代迅速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经验 电视艺术 走向开放 电视作品 美学研究 审美反应 现代传播 艺术哲学 美学体系 审美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画艺术和心理研究
8
作者 孙殿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77-79,共3页
多少美术家、美学家在绘画艺术的探索和研究中,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心理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极其简明,因为人类的心灵本是一切科学与艺术之母。一件艺术作品是如何形成的?必然归结到那极为复杂的心灵活动。一位画家又如何创作了才华... 多少美术家、美学家在绘画艺术的探索和研究中,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心理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极其简明,因为人类的心灵本是一切科学与艺术之母。一件艺术作品是如何形成的?必然归结到那极为复杂的心灵活动。一位画家又如何创作了才华横溢的作品?必然又归结到画家精神结构的本身。必然要分析一位活生生的、富于创造力的人的独特人格。因此,从美学的角度看,美学越来越需要心理学去揭示作品和艺术家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心理学在力求解释绘画作品和画家的行为时,又不可避免地深入到人类的审美反应,如深奥莫测的情感、丰富怪诞的想象等等复杂的美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心理学 心理研究 心理问题 心理过程 精神结构 美学家 需要心理 审美反应 美学问题 视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