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审美创造力结构
1
作者 阳友权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文学艺术创造不同于科学发现,它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精神创造活动。这种特殊的创造活动是通过艺术家特定的审美创造力结构实现的。创造力结构可分为三种形态,即创作性精神、创造性意识及创造性思维。而三者只有在与创造动力有机结合时才... 文学艺术创造不同于科学发现,它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精神创造活动。这种特殊的创造活动是通过艺术家特定的审美创造力结构实现的。创造力结构可分为三种形态,即创作性精神、创造性意识及创造性思维。而三者只有在与创造动力有机结合时才能完成审美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结构 创造性思维 艺术家 艺术创造 审美创造力 创造性意识 创造性精神 审美心理结构 创造活动 审美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通感艺术的审美创造及思维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任耀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8-72,共5页
通感艺术的运用作为诗歌创作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一种以满足审美需要和追求审美价值为目的的审美创造活动。它的审美创造力,就在于诗人在情感的追光作用下,沟通各种感觉渠道,将以艺术直觉捕捉到的生活表象熔炼成新颖生动的多感性的审美意... 通感艺术的运用作为诗歌创作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一种以满足审美需要和追求审美价值为目的的审美创造活动。它的审美创造力,就在于诗人在情感的追光作用下,沟通各种感觉渠道,将以艺术直觉捕捉到的生活表象熔炼成新颖生动的多感性的审美意象,从而扩大诗的表现范围,开掘诗的思索广度,创造诗歌艺术所独具的美学价值,并且在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上能够充分利用读者的艺术感受潜力,将其引向诗情画意的更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创造力 思维特征 审美创造 诗歌创作 诗歌艺术 艺术直觉 艺术感受 有效手段 境界 审美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常的审美创造才能——浅谈作家的智能结构
3
作者 董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53-56,共4页
丰富的生活积累和阔大的胸襟,是作家从事创作的基础,无此“诗之基”,创作就“如剪綵之花,根蒂既无,生意自绝,何异乎凭虚而作室也”(叶燮语)。然而仅有这个基础还是不够的。作家要真正成为艺术创造的主体,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具有特出的智... 丰富的生活积累和阔大的胸襟,是作家从事创作的基础,无此“诗之基”,创作就“如剪綵之花,根蒂既无,生意自绝,何异乎凭虚而作室也”(叶燮语)。然而仅有这个基础还是不够的。作家要真正成为艺术创造的主体,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具有特出的智能结构,换言之,还必须具有超常的审美创造才能。为什么生活中思想先进、经历丰富,脑子里盛满了“故事”的人成不了作家?道理就在于此。足见超常的审美创造才能,是作家所以成为作家的关键性条件,是作家区别于常人的界限所在。多年来,我们偏重研究作家的创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结构 作家 创造才能 审美创造力 超常 生活积累 叶燮 创作基础 关键性条件 艺术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正银 《数学教育学报》 2003年第4期72-75,共4页
“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人们感受、鉴赏,乃至创造各种美好事物的一种自觉心理状态和表现出的一种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人的素质中是十分重要的成分.通过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审美能力是个理论与实践上都在探索... “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人们感受、鉴赏,乃至创造各种美好事物的一种自觉心理状态和表现出的一种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人的素质中是十分重要的成分.通过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审美能力是个理论与实践上都在探索的问题.数学审美能力有感受、鉴赏和创造3个层次.数学教学中,应着重挖掘数学教材中形象、直观、巧妙的素材,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可以利用数学的结构美、奇巧美、语言美等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抓住学生思维的点滴火花,以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审美能力 审美意识 审美教育 审美创造力 小学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与语文教学 被引量:5
5
作者 顾为健 冯为民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4-56,共3页
语文教材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内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审美活动贯穿始终。因此,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具备对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进行感知、评价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才能胜任愉快地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内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审美活动贯穿始终。因此,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具备对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进行感知、评价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才能胜任愉快地进行语文教学,也才能尝到语文教学的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师 语文教学 审美能力 审美感知力 审美创造力 审美对象 审美情感 审美鉴赏力 审美评判 语文课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的审美观照与实践操作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永昊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8-10,共3页
课堂教学的美感诱发,既要在审美观照中进行,又要在实践操作中实现。学生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的训练与培养,离不开审美观照与实践操作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渗透。 教学中的审美观照,大致可分为“循文、析象、悟理”这样三个程... 课堂教学的美感诱发,既要在审美观照中进行,又要在实践操作中实现。学生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的训练与培养,离不开审美观照与实践操作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渗透。 教学中的审美观照,大致可分为“循文、析象、悟理”这样三个程序,即分为感知表象、再现形象、理解本质三个阶段。 感知表象阶段开始于对教材中语言文字表象的感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其阅读教材和有关背景材料,排除阅读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观照 实践操作 课堂教学 审美情感 教学方法 审美态度 审美创造力 教师 审美的态度 引导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高语文实用文体教学中的审美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景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35-37,共3页
从1992年秋季起,人教社陆续发行了职高新教材《语文》,现四册书已全部发齐。新教材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收录了大量实用文体,四册书共收四十四篇,如果加上二十二篇说明文,其篇目超过了全部课文的三分之一。实用文体的丰富。
关键词 实用文体 高中教学 审美 《语文》 人教社 审美创造能力 美学原则 审美创造力 审美感受 整体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8
作者 张英会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84-85,共2页
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审美 情感教育 审美感受力 审美鉴赏力 审美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教学能力
9
作者 沈静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略论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教学能力沈静在语文美育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引导着学生向语文美育理想靠近。作为理想的引路人,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和把握审美教学的能力对于语文美育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那么,教师应具备什么... 略论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教学能力沈静在语文美育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引导着学生向语文美育理想靠近。作为理想的引路人,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和把握审美教学的能力对于语文美育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那么,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教学能力,才能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师 语文美育 审美素养 审美教学能力 审美创造力 审美感受力 教学艺术 审美鉴赏力 审美对象 体态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议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10
作者 耿英香 张培山 《当代教育科学》 1997年第5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 审美情趣 课堂语言 审美创造力 审美能力 审美感受 表现美和创造 创造 情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教学,让文言学习走向深度
11
作者 王俊珍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71,共2页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特的“一体四面”特征,在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增强审美创造力及培育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知识传授碎片化、学习过程浅表化、文言分离等问...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特的“一体四面”特征,在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增强审美创造力及培育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知识传授碎片化、学习过程浅表化、文言分离等问题。周珺老师通过教学的结构化设计,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教学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创造力 结构化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 结构化设计 文言文教学 语言运用能力 文言学习 培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艺术家的眼光看世界——谈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5
12
作者 林琳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美术欣赏教育能全面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像、审美创造等要素。培养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应注重引导儿童在欣赏中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增进欣赏中的情绪体验,并与创作结合,提升审美创造力。
关键词 美术欣赏能力 审美能力 审美创造力 情绪体验 幼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个“研究型教师”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大根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4年第2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研究型教师 美术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教学资源 教学模式 王建军 《开发审美创造力的美术教学》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高校美育的实施
14
作者 张晓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996年第S1期53-56,共4页
略论高校美育的实施张晓洪(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教务处)当今审美创造和审美享受已成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领域的新潮流。美召唤着时代,为此需要造就一代适应精神文化且具有高度审美修养的人,这决定了高校必须注重美育。目前我国高校的... 略论高校美育的实施张晓洪(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教务处)当今审美创造和审美享受已成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领域的新潮流。美召唤着时代,为此需要造就一代适应精神文化且具有高度审美修养的人,这决定了高校必须注重美育。目前我国高校的美育尚是个极薄弱的环节,不少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美育 美育效果 审美教育 美育工作 大学生 审美创造力 审美素质 人的自我完善 校园文化建设 审美鉴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小学美术教育目标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建军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2年第3期90-91,共2页
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每天都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的前提必然是对这个学科教育目标的思考. 美国的加德纳博士在<美国艺术的指导思想>一文中就中国与美国艺术教育思想的差异指出:"总的来说中国教育者认为应该先从基本... 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每天都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的前提必然是对这个学科教育目标的思考. 美国的加德纳博士在<美国艺术的指导思想>一文中就中国与美国艺术教育思想的差异指出:"总的来说中国教育者认为应该先从基本技能开始,创造性是以后的事.相反,美国教育者一开始就是刺激一种创造性的想象力,而相信到以后基本技能需要时,他自己会掌握.美国教育的长处是给儿童足够的时间来探索,让他们发展创造力,风险是也许对基本技能的发展有影响,以后在表达上力不从心.中国教育的长处在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一种基本技能","但到一定水准后,他们就没有能力和愿望来做创新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育 学科 教育者 审美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利用电教手段促进中学美育
16
作者 马斌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电教手段 美育 学生学习 中学生 审美感受力 培养学生 培养提高 审美创造力 鉴别力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校的美育与文明建设
17
作者 郭绍纲 《高教探索》 1985年第3期25-28,共4页
美育是现代教育的量要组成部分。要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明确提出美育已刻不容缓。美育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和创造,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完善感情心理结构,与德、智、体等方面的教育协调一致,... 美育是现代教育的量要组成部分。要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明确提出美育已刻不容缓。美育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和创造,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完善感情心理结构,与德、智、体等方面的教育协调一致,使受教育者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他们有理想、有能力去创造美好的社会生活。美育与德、智、体等方面的教育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这几方面的教育都不能孤立地进行,也不能相互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工作 审美意识 生活美 审美创造力 教育科学 审美想象力 审美观点 社会主义教育 道德教育 审美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