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火器伤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表达
1
作者 李秉胜 陈英剑 +3 位作者 张强 范长春 郑吉波 蔡锦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1期963-965,共3页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兔火器伤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mRNA水平。方法建立外固定架固定一期治疗兔股骨火器伤骨折的动物模型和BMP-2 mRNA表达水平的SYBR G reenⅠ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别...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兔火器伤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mRNA水平。方法建立外固定架固定一期治疗兔股骨火器伤骨折的动物模型和BMP-2 mRNA表达水平的SYBR G reenⅠ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别于术后第1、2、3、4周取断端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标本标本中BMP-2 mRNA水平。结果在对照组,创伤后的兔骨组织BMP-2 mRNA表达水平在1周开始增高,在第2周达到高峰后下降,第4周即可恢复正常。而实验组,受枪伤的兔骨组织BMP-2 mRNA表达水平在第3周表达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升高较慢,表达量也偏低(P<0.05)。结论BMP-2mRNA SYBR G reenⅠ荧光定量RT-PCR可以很好地反应枪击伤对兔骨组织BMP-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枪击伤后的兔骨组织BMP-2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升高较慢,表达量也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器伤骨折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 实时荧光定量 转录聚合反应(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基因型B~D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沈建坤 周荣 +4 位作者 王战会 白培盛 马世武 张克 侯金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0-632,共3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B^D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比较GenBank中已发表的明确分型的143株HBV全序列,设计特异的组合引物探针,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HBV基因分型法对兰州地区128例慢性乙型肝炎...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B^D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比较GenBank中已发表的明确分型的143株HBV全序列,设计特异的组合引物探针,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HBV基因分型法对兰州地区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基因型B、C、D检测,并随机对检测的基因型各3株标本进行S基因测序验证。结果128例标本中B型检出率为20.3%(26/128),C型71.9%(92/128),D型7.8%(10/128);18株HBV克隆标本S基因测序结果与本分型法完全一致。结论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HBV基因分型法能够简便、灵敏、快速、准确地鉴定HBV基因型,适宜用于HBV基因型的大规模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基因型 实时荧光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产毒铜绿微囊藻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恒省 李继影 +1 位作者 刘孟宇 景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9-93,共5页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产毒株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A)为靶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方法,对铜绿微囊藻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仅含铜绿微囊藻脱氧核糖核酸(DNA)模板的样...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产毒株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A)为靶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方法,对铜绿微囊藻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仅含铜绿微囊藻脱氧核糖核酸(DNA)模板的样品有扩增,对照组小球藻(Chlorella)没有检测到扩增信号;扩增产物熔解曲线平稳,峰尖且窄,熔解温度为(83±1)℃,证明该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极为特异。以重组质粒pMD-18T-mcyA为标准品,所得标准曲线具有高度线性相关性,重复性好,符合制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标准曲线的要求。利用该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对实验室培养获得的铜绿微囊藻DNA样品进行定量检测,与显微镜计数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微囊藻毒素合成基因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中人类疱疹病毒5型和8型的潜伏 被引量:4
4
作者 顾杨 李晶泉 +4 位作者 尚巍 徐昊 李文颜 张虹 陈政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4种样本中人类疱疹病毒5型(HHV-5)和8型(HHV-8)的潜伏情况。方法选择18例轻型RAU患者为试验组,同时选择健康者23名为对照组进行临床采样,样本包括唾液、病变区...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4种样本中人类疱疹病毒5型(HHV-5)和8型(HHV-8)的潜伏情况。方法选择18例轻型RAU患者为试验组,同时选择健康者23名为对照组进行临床采样,样本包括唾液、病变区脱落细胞、病变区组织块及外周血。然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种样本中HHV-5和HHV-8的DNA。结果HHV-5仅在试验组患者病损区组织块样本中能检测到,而在对照组的组织块样本中没有检测到。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液和唾液样本中均有HHV-5阳性检出,但两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脱落细胞样本中均无HHV-5阳性检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4种样本中HHV-8均检出阴性。结论HHV-5在RAU患者的溃疡区可能有潜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人类疱疹病毒5型 人类疱疹病毒8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1和Per2基因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彦宁 左晓虹 +3 位作者 刘姝 谢淑 温玫 陈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0-780,共1页
关键词 PER1 PER2 实时荧光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核桃根际土壤生防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Trametes versicolor的定殖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磊 张静 +2 位作者 彭燕 麻文建 朱天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7-284,共8页
以铁核桃根腐病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技术,分别对铁核桃根际土壤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白腐菌(Trametes versicolor)2种生防菌及腐皮镰刀菌(Fusarium ... 以铁核桃根腐病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技术,分别对铁核桃根际土壤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白腐菌(Trametes versicolor)2种生防菌及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病原菌的数量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生防菌在接种后短期内都能够迅速生长繁殖,B.amyloliquefaciens相对含量在第20天达到峰值,20d后呈下降趋势,40d后趋于稳定,而T.versicolor在各时期的相对含量变化均较前者延迟10d;60d后,在施入B.amyloliquefaciens和T.versicolor的根际土壤中F.solani的相对含量极显著降低;在生防菌的相对含量达到峰值时,B.amyloliquefaciens与其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ersicolor则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定殖稳定后,B.amyloliquefaciens与其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ersicolor对照组与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生防菌在铁核桃根际土壤中均有很强的生防效果和定殖能力,生防效果为B.amyloliquefaciens>T.versicolor,定殖能力为B.amyloliquefaciens>T.versicolor。该研究为由腐皮镰刀菌引起的病害实时监测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为2种生防菌在土壤中的定殖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腐皮镰刀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白腐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处理下番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1
7
作者 白圣懿 王晓敏 +5 位作者 刘文娟 程国新 郭猛 姚文孔 高艳明 李建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44,共14页
为筛选出在不同激素诱导下番茄中较为稳定的内参基因,本研究以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3种外源激素分别诱导处理0、24、48、120 h的感病番茄品种‘Moneymaker’(MM)... 为筛选出在不同激素诱导下番茄中较为稳定的内参基因,本研究以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3种外源激素分别诱导处理0、24、48、120 h的感病番茄品种‘Moneymaker’(MM)和抗病番茄自交系62579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进行扩增,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 3个软件分析EF1α、L33、Act、Ubi、GAPDH、UK、CAC、TIP41这8个番茄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8个候选内参基因的平均CT值为26~34。综合3个软件的分析结果发现,在ABA诱导下,番茄中较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L33和Ubi;在MeJA诱导下,番茄中较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L33和EF1α;在SA诱导下,番茄中较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EF1α和L33。综上所述,L33基因是番茄在不同激素诱导下表达最稳定的候选内参基因。本研究筛选的最稳定内参基因将为后续番茄响应外源激素处理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和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校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激素诱导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内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牙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丽 杨禾 吴亚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117-119,共3页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核酸定量检测和分析技术,具有实时监测、定量准确、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及反应后不需电泳检测等优点,已逐步成为口腔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本文就此技术在牙周相...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核酸定量检测和分析技术,具有实时监测、定量准确、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及反应后不需电泳检测等优点,已逐步成为口腔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本文就此技术在牙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预测龋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同正 杨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5,共3页
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呈进行性不可逆进展,最终导致牙体组织缺损或丧失。龋病在人群中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针对龋病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就显得尤其重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 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呈进行性不可逆进展,最终导致牙体组织缺损或丧失。龋病在人群中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针对龋病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就显得尤其重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技术,可对龋病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进行定量研究,发现与龋病密切相关的菌群,并为龋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变异球菌 白色念珠菌 乳酸杆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瘟热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乔军 孟庆龄 +1 位作者 夏咸柱 何宏彬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1-54,66,共5页
根据 Gen Bank中 Barrett报道的犬瘟热病毒弱毒株 Onderstepoort的血凝蛋白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能扩增 76 0 bp基因片段的引物。用异硫氰酸胍 -酚 -仿一步抽提法提取细胞总 RNA进行反转录 ,再以此产物为模板进行 PCR扩增 ,筛选出... 根据 Gen Bank中 Barrett报道的犬瘟热病毒弱毒株 Onderstepoort的血凝蛋白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能扩增 76 0 bp基因片段的引物。用异硫氰酸胍 -酚 -仿一步抽提法提取细胞总 RNA进行反转录 ,再以此产物为模板进行 PCR扩增 ,筛选出最佳扩增条件。结果以此对引物进行 PCR扩增能得到与设计片段大小相同的产物 ,并且不扩增犬细小病毒、犬 I型腺病毒、犬冠状病毒、狂犬病病毒的核酸。敏感性试验证实 ,此法能扩增出稀释 1 0 0 0倍的 CDV强毒细胞培养物 ( 1 0 5 .1 TCID5 0 /0 .1 ml)的反转录产物 ,其敏感性远高于电镜负染和荧光抗体染色法。经初步应用表明 ,此法可用于犬瘟热的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转录-聚合反应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鉴别H9亚型禽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1
作者 庞耀珊 谢芝勋 +2 位作者 邓显文 唐小飞 刘加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58-860,共3页
目的参考AIV M基因和HA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其中XZ145-2和XZ146为通用引物,可以检测所有亚型AIV,跨幅244 bp;XZ H9-1和XZ H9-2为H9亚型特异性引物,跨幅488 bp。方法利用这两对引物,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快... 目的参考AIV M基因和HA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其中XZ145-2和XZ146为通用引物,可以检测所有亚型AIV,跨幅244 bp;XZ H9-1和XZ H9-2为H9亚型特异性引物,跨幅488 bp。方法利用这两对引物,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鉴别H9亚型AIV的多重RT-PCR技术。结果与结论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H9亚型AIV同时扩增出两条大小分别为244 bp和488 bp的cDNA片段,对其他亚型AIV只扩增出244bp的cDNA片段,对其他常见禽病病原无特异性扩增,结果为阴性;该多重RT-PCR的通用引物对AIV RNA的最低检出量为1pg,对H9亚型RNA的最低检出量为10 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转录聚合反应 禽流感病毒 H9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婷 文心田 +3 位作者 曹三杰 肖驰 王新 张雪锋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244-246,252,共4页
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型毒株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P1/P2,扩增的片段为550bp,根据欧洲型毒株设计了一对特异性检测引物P3/P4,扩增的片段为433bp,建立PRRSV的RT-PCR的检测与血清型鉴别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这... 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型毒株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P1/P2,扩增的片段为550bp,根据欧洲型毒株设计了一对特异性检测引物P3/P4,扩增的片段为433bp,建立PRRSV的RT-PCR的检测与血清型鉴别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这2对引物均不能扩增其他常见的繁殖障碍相关病毒的RNA或DNA。敏感性试验表明,这2对引物可以分别到检测10-5TCID50和10-4TCID50的病毒含量。利用该方法对重庆、四川某些猪场中临床上疑似为PRRS的20份送检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只有引物P1/P2能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RT-PCR产物;其中有15份样品呈PRRSV阳性结果,阳性率为75%,说明送检的样品感染的PRRSV为美洲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检测病料组织中PRRSV是可行的,是临床上对PRRS进行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聚合反应 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狐狸感染犬瘟热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乔军 孟庆玲 +2 位作者 郭新怀 许宗运 陈创夫 《辽宁畜牧兽医》 2001年第2期1-2,共2页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成功地从发病银黑狐的脾脏中扩增出一条特异性的核酸带,为狐狸犬瘟热病的诊断提供了一个特异敏感的方法。
关键词 转录-聚合反应 狐狸 犬瘟热病毒 RT-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核酸探针检测禽呼肠孤病毒研究的概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芝勋 刘加波 +6 位作者 廖敏 庞耀珊 谢志勤 邓显文 李康然 唐小飞 何竞铭 《广西畜牧兽医》 2003年第5期195-198,共4页
根据禽呼肠孤病毒 (ARV )参考毒株S1 1 3 3S1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4对引物而分别建立了RT -PCR、半套式PCR和一步法PCR三种用于检测ARV的方法。它们能检测到的最近ARVRNA量分别为 1pg、1fg和 0 1 6ngRNA ;研制出禽呼肠孤病毒地高辛核酸... 根据禽呼肠孤病毒 (ARV )参考毒株S1 1 3 3S1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4对引物而分别建立了RT -PCR、半套式PCR和一步法PCR三种用于检测ARV的方法。它们能检测到的最近ARVRNA量分别为 1pg、1fg和 0 1 6ngRNA ;研制出禽呼肠孤病毒地高辛核酸探针 ,并建立了地高辛核酸探针检测ARV的方法 ,该核酸探针最低能检测到 0 45ng的ARVRNA ;对广西部分鸡场血清学调查表明 ,ARV平均阳性率为 2 7% ;对广西ARV野毒株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并对获得的 2个地方分离株的S1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及分析 ,两分离株与标准株S1 1 3 3的同源性分别为98 5 %和 98 3 % ;用所建立的RT -PCR和地高辛核酸探针方法对用ARV人工感染鸡采集的各种样品的检测 ,并和传统病原分离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RT -PCR检出率为 92 5 % ( 2 2 2 /2 40 ) ,地高辛核酸探针检出率为 74 2 % ( 1 78/2 40 ) ,病原分离鉴定方法检出率为 5 5 % ( 1 3 2 /2 40 )。用ARV强毒分别对免疫种鸡后代和无母源抗体或SPF的雏鸡进行攻毒试验 ,结果油苗免疫的种鸡后代对本病有很强的抵抗力 ,能抵抗ARV强毒的攻击 ,其平均保护率 90 8% ( 1 0 9/1 2 0 )。而无母源抗体或SPF的雏鸡攻毒后均 1 0 0 % ( 2 40 /2 40 )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聚合反应 核酸探针 检测 禽呼肠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快速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敬如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5-746,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特异、高效的快速PCR方法。方法 总RNA分成 2份 ,采用相同反应体系 ,分别用普通PCR方法和快速PCR方法同时扩增FasL。结果 虽然两种方法均能成功扩增FasL基因 ,但普通PCR方法耗时 3h 4 8min ,而且还存在非特异性片段 ;... 目的 介绍一种特异、高效的快速PCR方法。方法 总RNA分成 2份 ,采用相同反应体系 ,分别用普通PCR方法和快速PCR方法同时扩增FasL。结果 虽然两种方法均能成功扩增FasL基因 ,但普通PCR方法耗时 3h 4 8min ,而且还存在非特异性片段 ;而快速PCR方法耗时仅 2h 6min ,而且没有出现非特异片段。结论 快速PCR方法不仅极大的缩短了反应时间 ,同时提高了反应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转录聚合反应 RT-PCR 材料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髌韧带中的α_1-Ⅰ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的定量检测
16
作者 蔡冬青 陈启明 +1 位作者 李嘉豪 邓美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4-57,67,共5页
应用竞争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韧带中的α_1-Ⅰ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进行了定量测定。研究表明:该技术是适用于对一小块髂韧带中的基因表达进行定量研究。
关键词 竞争性转录聚合反应 α1-Ⅰ型胶原蛋白基因 髌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白粿干模拟转基因样品前处理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冰 王志纯 +3 位作者 邵碧英 缪婷玉 彭娟 陈文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3-247,共5页
为提高米制品中转基因成分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的灵敏度与检出率,应用模拟转基因白粿干样品,对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样品颗粒细度、DNA提取过程中样品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裂解缓冲液中温育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 为提高米制品中转基因成分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的灵敏度与检出率,应用模拟转基因白粿干样品,对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样品颗粒细度、DNA提取过程中样品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裂解缓冲液中温育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的DNA量在样品颗粒细度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缓冲液温育时间的9种处理组合间都有极显著差异,其中最优条件为样品颗粒细度>100目、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缓冲液温育时间>8 h(过夜)。采用最优前处理组合,样品的主要转基因成分检出限从公认的转基因含量0.01%(m/m)降到0.001%(m/m),检测灵敏度提高10倍,有效提高了米制品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制品(白粿干) 转基因成分 实时荧光聚合反应 检出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导电玻璃(ITO)基材自加热传感静态芯片聚合酶链反应(PCR)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志勇 田晓溪 +2 位作者 渠柏艳 陈坤 方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59-2263,共5页
利用商品化ITO玻璃导电层的温阻效应,无需任何微加工手段,实现了自加热和传感的芯片温度自动程序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小了传感滞后对温度控制稳定性的影响,温度控制的稳定性达到了0.2℃,升温速度最快可达20℃/s以上,在冷却风扇辅助下降温... 利用商品化ITO玻璃导电层的温阻效应,无需任何微加工手段,实现了自加热和传感的芯片温度自动程序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小了传感滞后对温度控制稳定性的影响,温度控制的稳定性达到了0.2℃,升温速度最快可达20℃/s以上,在冷却风扇辅助下降温速度最快达到了8℃/s.芯片温控单元的引线从传统的两对(一对用于传感,一对用于加热)减少为一对.通过在该芯片上直接构建多个开放微池反应器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λDNA 157 bp片段的并行扩增.将该芯片置于倒置荧光显微镜样品台上,以蓝色(575 nm)发光二极管为光源,以光电倍增管为检测手段检测了dsDNA和SYBR GreenⅠ嵌合物的荧光强度随温度的实时变化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ITO)玻璃 自加热传感温控 静态芯片聚合反应 原位实时荧光监测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在猫几种病毒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翔宇 孙英尧 +1 位作者 杨一鸣 董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4,共3页
本文以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的理论与应用为基础,立足于猫细小病毒、猫杯状病毒及猫疱疹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对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猫几种病毒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实验用猫的检测以及实验用猫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公共卫生学方面也具... 本文以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的理论与应用为基础,立足于猫细小病毒、猫杯状病毒及猫疱疹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对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猫几种病毒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实验用猫的检测以及实验用猫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公共卫生学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 病毒诊断 细小病毒 杯状病毒 病毒分离法 病毒核酸 实时荧光定量 接触传染性 PARVOVIRUS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反转录骤合酶链反应研究庚型肝炎病毒感染
20
作者 王全立 杜芝燕 +2 位作者 孟庆华 刘阳 迟宝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7-29,共3页
建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方法。该法特异性强,检测下限(1.9×103)与感染剂量相当,简便实用。对我国各类人群的HGV感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HCV阳... 建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方法。该法特异性强,检测下限(1.9×103)与感染剂量相当,简便实用。对我国各类人群的HGV感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HCV阳性职业献血员和已知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者感染率较高,分别为60%、40%和21.7%。对其中一株(P11)阳性扩增产物所做部分核酸序列分析,与国外两株相应区段的同源性高达96.4%和9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型肝炎 病毒感染 转录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