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矩阵分解的三维动态电阻抗断层成像方法
1
作者 李秀艳 赵天晨 +1 位作者 王琦 韩晶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7,共9页
针对医学诊断成像和监测领域中运动目标在三维空间中的实时跟踪问题,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提出了一种矩阵分解的三维重建算法(3D-LS),通过同时考虑时间连续性和空间结构信息,有效分离三维电阻抗图像中的动态分量和背景分量。以... 针对医学诊断成像和监测领域中运动目标在三维空间中的实时跟踪问题,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提出了一种矩阵分解的三维重建算法(3D-LS),通过同时考虑时间连续性和空间结构信息,有效分离三维电阻抗图像中的动态分量和背景分量。以小球运动为例,采用多线电极构建三维动态EIT模型并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3D-LS算法重建的图像具有更好的三维结构连续性和更均匀的电导率分布;与传统成像算法相比,在小球沿X轴运动案例仿真中,仿真重建图像相对误差(RE)平均降低了28.9%,结构相似度(SSIM)平均提高了22.4%,在沿Y轴运动案例中,仿真重建图像RE平均降低了36.9%,SSIM平均提高了44.0%;实验重建图像RE平均降低了19.9%,SSIM平均提高了23.2%。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证实了该方法在三维动态EIT重建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断层成像 矩阵分解算法 逆问题 运动目标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方法研究
2
作者 李芳 陈柏 +3 位作者 吴阳 刘凯 周童 姚佳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66-1877,共12页
目的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床旁肺通气实时监测方法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计算通气中心(CoV)、整体不均匀性(GI)、区域通气延迟不均匀性(RVDI)和一秒率(FEV1/FVC)四个指标,来实现COPD时空诊断。方法... 目的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床旁肺通气实时监测方法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计算通气中心(CoV)、整体不均匀性(GI)、区域通气延迟不均匀性(RVDI)和一秒率(FEV1/FVC)四个指标,来实现COPD时空诊断。方法首先对COPD患者呼吸周期进行仿真,确认患者与正常人在某些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后,再通过实验验证上述指标的差异性;实验共纳入93名受试者,对其进行了多次肺功能检查(PFT)和EIT同步测量,并比较了不同呼吸模式(包括用力呼气、用力吸气和平静潮气呼吸)下的通气异质性,通过分析EIT图像与指标,以区分不同年龄段健康人和COPD患者。结果仿真结果表明,COPD患者与正常人在CoV、GI、FEV1/FVC和RVDI四个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空间异质性方面,COPD患者的GI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但健康人群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时间异质性方面,无论是平静吸气还是用力吸气,COPD患者的RVDI值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别。此外,在强制呼气过程中,FEV1/FVC的频率分布进一步揭示了COPD患者区域肺功能的时间延迟异质性,区别于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结论EIT技术揭示了区域肺功能的时空通气异质性,对于COP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断层成像 通气均匀性 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成像 区域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高渗盐水造影肺灌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在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应用2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蔡秋燕 刘旺林 +5 位作者 程卫 刘晶晶 张超纪 刘剑州 隆云 何怀武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3-518,共6页
肺灌注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作为一种床旁无创、连续、动态、无辐射的肺通气监测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除肺通气监测外,近年来高渗盐水造影肺灌注EIT床旁监测也备受关注。本文介绍... 肺灌注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作为一种床旁无创、连续、动态、无辐射的肺通气监测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除肺通气监测外,近年来高渗盐水造影肺灌注EIT床旁监测也备受关注。本文介绍高渗盐水造影肺灌注EIT技术床旁评估2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的肺灌注情况,为该技术在此类患者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高渗盐水造影阻抗断层成像 肺灌注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水肿三维电阻抗断层成像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琦 毕旭 +3 位作者 赵晓赟 李秀艳 段晓杰 汪剑鸣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5,共7页
为了对肺水肿过程进行连续可视化监测,实时监测肺水肿动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Split-Bregman算法的3D-TV正则化三维EIT成像方法。将3D-TV正则化方法与传统的共轭梯度(conjugate gradient,CG)算法和总变差正则化(total variation,TV)算... 为了对肺水肿过程进行连续可视化监测,实时监测肺水肿动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Split-Bregman算法的3D-TV正则化三维EIT成像方法。将3D-TV正则化方法与传统的共轭梯度(conjugate gradient,CG)算法和总变差正则化(total variation,TV)算法重建图像的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RE)、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CC)和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 measurement,SSIM)进行对比与评价;并将3D-TV正则化方法应用于大鼠肺水肿实验,监测大鼠肺水肿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TV算法相比,3D-TV正则化方法使三维EIT成像的RE降低了9.1%,CC提高了9.1%,SSIM提高了7.7%,说明3D-TV正则化方法更适合三维EIT图像重建,并且可以对大鼠肺水肿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测和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断层成像 正则化算法 图像重建 肺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的心肺信号降维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研究
5
作者 李坤 李蔚琛 +4 位作者 郭奕彤 王伟策 王煜 闫孝姮 史学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9-549,共11页
心脏射血与肺通气活动信息的实时获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胸部电阻抗断层成像(EIT)的心肺信号降维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以同时分离胸部EIT数据中的心脏射血和肺通气活动信号。招募9名志愿者进行了EIT胸部数据采集... 心脏射血与肺通气活动信息的实时获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胸部电阻抗断层成像(EIT)的心肺信号降维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以同时分离胸部EIT数据中的心脏射血和肺通气活动信号。招募9名志愿者进行了EIT胸部数据采集。首先,根据屏息状态下胸部EIT数据中心脏活动信号的强弱对测量通道分类;随后,使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自主呼吸状态下的EIT数据进行分解,并根据频谱特性对分解出的各分量归类,以得到肺通气EIT信号;然后,结合带通滤波方法,同时依据前述通道分类对心脏活动信号降维,得到心脏活动EIT信号;最后,重构得到通气相和心搏相EIT图像序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通气相图像的肺区能够获得最高的肺通气功率谱峰(52.71±1.39)dB,在心搏相图像的心脏区域能够获得最高的心脏活动功率谱峰(43.05±3.26)dB,表明保留的通气信息和心脏活动信息非常丰富,同时在通气相图像心脏区域获得了最低心脏活动相关功率谱峰(10.02±2.65)dB,表明心脏活动的抑制效果更佳,相较于参考方法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分离肺通气与心脏活动相关信号,分别保留各自活动信息并抑制心脏对肺区成像的影响,同时实现对干扰信号的有效抑制,为临床上提供更加准确的治疗策略指导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断层成像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心脏活动相关信号 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用于呼气末正压滴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效禹 范得慧 王威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适当的呼气末正压(PEEP)是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PEEP可以保持肺泡开放,减少肺萎陷伤。尽管个体化PEEP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认可,但最佳的PEEP滴定方法尚存争议。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成像技术,可在床... 适当的呼气末正压(PEEP)是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PEEP可以保持肺泡开放,减少肺萎陷伤。尽管个体化PEEP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认可,但最佳的PEEP滴定方法尚存争议。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成像技术,可在床边实时动态评估肺功能,将肺通气过程中的阻抗变化以动态图像呈现,能够反映PEEP调整前后肺内通气及气体分布变化,因此,EIT可用于滴定个体化PEEP。本文简要概括EIT的基本原理及监测指标,阐述临床应用EIT指导下的PEEP(PEEP_(EIT))滴定方法,旨在加强对EIT的优点和局限性的理解,为优化个体化PEEP的设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 阻抗断层成像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电阻抗成像系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管鑫 王平 何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86-890,894,共6页
介绍了一个32电极实时电阻抗成像系统,描述了该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及图像重建算法,并在盛有盐水的水槽上进行了实时电阻抗成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目标(及多个目标)准确定位,重建图像灰度值的大小可以反映成像区域电导率的相... 介绍了一个32电极实时电阻抗成像系统,描述了该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及图像重建算法,并在盛有盐水的水槽上进行了实时电阻抗成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目标(及多个目标)准确定位,重建图像灰度值的大小可以反映成像区域电导率的相对大小,可以区分成像目标的个数,成像速度可以达到3帧/秒,而且重建图像具有一定的分辨率,能够实时的反映成像区域内部电导率分布的改变。该成像系统非常适合于医学临床应用,如对脑血肿、脑水肿患者的实时图像监护,及时反映患者颅内出血的变化情况,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这在医学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 阻抗成像 重建算法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5
8
作者 史学涛 尤富生 +3 位作者 霍旭阳 付峰 刘锐岗 董秀珍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9-263,共5页
针对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对电阻抗信号采集精度的要求,建立了一个高精度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一个基于数字合成技术的可编程激励电流源和一个基于正交序列数字解调法的边界电压采集模块共同构成。系统可以在1~190kHz之间编程... 针对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对电阻抗信号采集精度的要求,建立了一个高精度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一个基于数字合成技术的可编程激励电流源和一个基于正交序列数字解调法的边界电压采集模块共同构成。系统可以在1~190kHz之间编程选择激励电流的频率,并可在0~1.25mA之间编程设定输出幅度以满足人体测量的安全要求。系统可同时检测出边界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信息。工作频率范周内,系统的共模抑制比高于75dB,相对测量精度优于o.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断层成像 数据采集 数字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人体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 被引量:4
9
作者 何永勃 王化祥 马敏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48-51,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主从式人体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频率范围从10kHz到1MHz。系统采用PC机作为主控机,DSP控制激励信号、电极选通、数据采集并与上位机通讯。采用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构建正弦波发生器,加入反馈环节,有效提高了压...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主从式人体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频率范围从10kHz到1MHz。系统采用PC机作为主控机,DSP控制激励信号、电极选通、数据采集并与上位机通讯。采用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构建正弦波发生器,加入反馈环节,有效提高了压控电流源的线性度和稳定性;采用低导通电阻的多路开关;基于测量有效值和相位差实现相敏解调,获取人体复阻抗信息;采用16位AD转换器,提高测量信号的分辨率。试验测试与成像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较宽的频带范围保证测量精度和图像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断层成像 EIT 直接数字信号合成(DDS) 相敏解调 阻抗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阻抗成像技术的HP动作肺通气实时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志君 王航 +3 位作者 王春晨 秦义隆 曹新生 杨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82-1889,1896,共9页
目的探索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用于实时精准监测HP动作中呼吸环节的可行性以及肺通气整体及局部关键参数。方法2023年9月纳入12名空军军医大学健康男性大学生受试者,于抗荷生理训练仪中进行HP动作3... 目的探索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用于实时精准监测HP动作中呼吸环节的可行性以及肺通气整体及局部关键参数。方法2023年9月纳入12名空军军医大学健康男性大学生受试者,于抗荷生理训练仪中进行HP动作30 s各3次,期间进行EIT及眼水平动脉压测量,用于分析肺通气整体及局部参数[吸气量(inspiratory volume,IV)、呼气均匀性(expiratory uniform,EU)、呼气流速(expiratory speed,ES)、通气中心(center of ventilation,COV)、左右肺通气比(right-to-left lung ventilation ratio,RtoL)等]与抗荷动作(anti-G straining maneuver,AGSM)抗荷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HP动作期间眼水平收缩压为(148.82±22.75)mmHg,明显高于平静呼吸(PJ)期间眼水平收缩压[(95.17±8.51)mmHg,P<0.001]。从整体肺通气来看,与平静呼吸相比,受试者HP动作期间IV明显增大(P<0.001)。按照d值(即眼水平收缩压均值升高值=SBP_(HP)-SBP_(PJ))>60、30~60、<30 mmHg将受试者分为3组,吸气量比值(IV_(HP)/IV_(PJ))在d>60 mmHg组最大,而在d<30 mmHg组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HP动作期间EU明显减小,呼气更均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气均匀性比值(EU_(HP)/EU_(PJ))在各组无统计学差异;HP动作期间ES明显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呼气流速比值(ES_(HP)/ES_(PJ))在各组无统计学差异;HP动作期间吸气时间[(0.77±0.32)s]、呼气时间[(1.59±0.21)s]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从局部肺通气来看,与平静呼吸相比,受试者HP动作期间COV明显更小,通气中心偏向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toL减小,通气分布偏向左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IT可对HP动作期间肺整体及局部通气进行实时成像,在AGSM训练及监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断层成像技术 HP动作 肺通气 通气中心 吸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8电极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立平 陈香才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3-85,88,共4页
以实现旋转电极法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自动化为目的,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NIOS II处理器、拥有128个电极的旋转电极法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数据采集实验,在PC机上获得了采集结果,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关键词 阻抗断层成像 旋转 NIOSII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多电极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12
作者 侯忆楠 陈香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4-358,共5页
非均匀与均匀介质电场的空间分布在边界条件上的关系是影响旋转电极EIT成像分辨率的因素之一。为此设计了一种8层共1 024电极的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案,8层PCB层叠结构,用排针、排母进行物理支撑和电气连... 非均匀与均匀介质电场的空间分布在边界条件上的关系是影响旋转电极EIT成像分辨率的因素之一。为此设计了一种8层共1 024电极的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案,8层PCB层叠结构,用排针、排母进行物理支撑和电气连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引线对信号采集的影响。PCB工艺形成的电极具有数量多,分布均匀,在不同旋转方向上形成的电场一致性较好的特点。系统采用在FPGA中构建NIOS II软核处理器进行整体控制。结果表明,系统物理模型所形成的介质电场均匀,从不同旋转角度上实测的电场分布的其一致性较好;电场分布和数据采集的结果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断层成像 旋转极法 一体化 NIOSII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抗断层成像应用基础与临床应用的一些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任超世 李章勇 +2 位作者 王妍 沙洪 赵舒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0-304,共5页
综述电阻抗断层成像(EIT)在应用基础和临床应用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生物组织的电特性,提取在细胞层次上发生的、与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相联系的功能性信息。介绍用于脑、腹部渗血检测与监护,区域性肺功能成像,胃动力... 综述电阻抗断层成像(EIT)在应用基础和临床应用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生物组织的电特性,提取在细胞层次上发生的、与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相联系的功能性信息。介绍用于脑、腹部渗血检测与监护,区域性肺功能成像,胃动力检测与评价,以及乳腺肿瘤早期发现等实用化的EIT方法。对未来进行展望,提出在EIT方法学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有确定目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断层成像(EIT) 渗血监护 肺功能成像 胃动力评价 乳腺肿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电阻抗成像系统的模块化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桂芝 王明时 +3 位作者 李有余 张帅 于青 颜威利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6期133-137,共5页
电阻抗成像是一种新的无损伤的功能成像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建立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医学电阻抗成像硬件系统.该系统主要有恒流源模块、驱动模块、测量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控制和成像模块组成.该系统通过测量被测目标表面电信号并... 电阻抗成像是一种新的无损伤的功能成像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建立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医学电阻抗成像硬件系统.该系统主要有恒流源模块、驱动模块、测量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控制和成像模块组成.该系统通过测量被测目标表面电信号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再通过逆问题求解,重构出电阻抗分布图像.实验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工作稳定,具有实时检测、使用方便及扩展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成像 模块化设计 硬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5
作者 徐灿华 董秀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38-3745,共8页
生物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是一种无创无放射损伤的功能成像技术。它通过体表电极测量得到的信号重构出内部电阻抗或电阻抗变化的分布。EIT首次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基础理论、信息采集、图像重构等方面已得到较大... 生物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是一种无创无放射损伤的功能成像技术。它通过体表电极测量得到的信号重构出内部电阻抗或电阻抗变化的分布。EIT首次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基础理论、信息采集、图像重构等方面已得到较大完善,并已过渡到临床研究阶段。该技术在乳腺癌检测成像、腹部脏器功能监测成像、呼吸功能监测成像、脑功能成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为此,简述了生物EIT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最新的相关临床应用,并提出了有关研究所面临的难点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断层成像 信息采集 图像重构 乳腺癌检测 脏器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 脑功能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期望算法的电阻抗成像系统的图像重建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剑鸣 李文聪 +4 位作者 张荣华 王琦 孙英枝 王化祥 陈庆良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52-1658,共7页
电阻抗成像EIT(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技术利用不同媒质具有不同的电导率这一物理基础,通过测量目标场在一定电刺激下所呈现出的电特性,推导出目标场内部的电导率分布信息,进而推知该场中媒质的分布情况。EIT图像重建问题是... 电阻抗成像EIT(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技术利用不同媒质具有不同的电导率这一物理基础,通过测量目标场在一定电刺激下所呈现出的电特性,推导出目标场内部的电导率分布信息,进而推知该场中媒质的分布情况。EIT图像重建问题是一个非线性的病态逆问题,且测量系统往往存在噪声,使重建图像中存在伪影,传统的正则化方法对重建图像伪影的抑制能力有限。本文将一种统计学方法,即最大期望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应用于EIT逆问题求解。它将EIT的数学模型转化为非负约束极小化问题,并通过梯度投影简化牛顿算法GPRN(gradient projection-reduced Newton iteration method)求解该问题。与传统的Tikhonov算法和共轭梯度算法CG(conjugate gradient)相比,有效地抑制了重建图像中伪影的产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EIT系统可以通过EM算法获得高质量的重建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算法 阻抗成像系统 GPRN算法 图像重建 非负约束极小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抗断层成像的MPSO-MNR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辉 李颖 +1 位作者 王西明 张小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9期29-32,共4页
基于修正粒子群算法(MPSO)和修正的牛顿-拉夫逊(MNR)算法的优点和局限,提出MPSO-MNR算法,通过对研究的平面圆形求解域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剖分,电流注入采用三角电流法的园域内单个、两个仿真目标采用该算法进行电阻抗断层静态重构。采用... 基于修正粒子群算法(MPSO)和修正的牛顿-拉夫逊(MNR)算法的优点和局限,提出MPSO-MNR算法,通过对研究的平面圆形求解域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剖分,电流注入采用三角电流法的园域内单个、两个仿真目标采用该算法进行电阻抗断层静态重构。采用定义的适应值函数和误差总和作为评价重构质量的物理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迭代次数内,提出的MPSO-MNR算法对求解域内目标位置定位准确,能够较准确反映场域内电阻率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粒子群算法 阻抗断层成像 修正的牛顿-拉夫逊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抗断层成像在围术期机械通气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爽 夏明 姜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4-206,共3页
20世纪80年代发明的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技术是一种基于人体组织不同导电能力的无创、无辐射成像技术[1]。目前EIT在胃排空、神经功能监测、乳腺显像及肺功能评估中,均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2]。其中,... 20世纪80年代发明的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技术是一种基于人体组织不同导电能力的无创、无辐射成像技术[1]。目前EIT在胃排空、神经功能监测、乳腺显像及肺功能评估中,均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2]。其中,肺功能成像是EIT目前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不同于传统影像成像技术和常规肺功能监测,EIT具有床旁实时动态评估区域通气功能的优势。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EIT技术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在术前肺功能评估、术中个体化的机械通气管理,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3]。本文就EIT在围术期机械通气管理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断层成像 机械通气管理 术后肺部并发症 肺功能监测 通气功能 胃排空 能力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多频率电阻抗成像系统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超 王化祥 王静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7-350,共4页
设计了基于DSP的主从式数据采集系统。PC机作为主控机 ,进行可视控制、图像重建、实时显示等操作 ;DSP实现电极选通、数据采集并与PC机进行数据通讯。采用直接数字合成 (DDS)技术构建双路正弦波及同步方波发生器 ,实现幅值、频率、相位... 设计了基于DSP的主从式数据采集系统。PC机作为主控机 ,进行可视控制、图像重建、实时显示等操作 ;DSP实现电极选通、数据采集并与PC机进行数据通讯。采用直接数字合成 (DDS)技术构建双路正弦波及同步方波发生器 ,实现幅值、频率、相位等连续调节 ;调制信号经同相与正交解调 ,获取实部与虚部信息。测试结果表明 ,该系统 (16电极 )数据采集速度高达 14 9帧 /秒 ,误差为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成像 数据采集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电阻抗成像系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刚 王化祥 魏娟 《电子测量技术》 2002年第4期28-29,共2页
文中设计基于DSP的主从式MEIT数据采集系统。采用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构建双路正弦波及同步方波发生器,实现幅值、频率、相位等连续调节:调制信号经同相与正交解调,获取实部与虚部信息,利用灵敏度系数算法进行图像重建,试验测试与成... 文中设计基于DSP的主从式MEIT数据采集系统。采用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构建双路正弦波及同步方波发生器,实现幅值、频率、相位等连续调节:调制信号经同相与正交解调,获取实部与虚部信息,利用灵敏度系数算法进行图像重建,试验测试与成像结果表明,本系统不仅采集速度快而且图像分辨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阻抗成像系统 数据采集 数字信号处理器 人体断层图像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