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实时无创活体质谱分析技术
1
作者
隋华杰
朱腾高
+4 位作者
张小平
杨彤彤
刘思敏
何明晋
陈焕文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10-1821,共12页
从活体生物中获取化学信息对于揭示生理与病理状态下潜在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过去二十年间,实时、在线、非侵入性的直接质谱分析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准确性以及快速响应能力,同时具备对生物体无物理损伤和生理应激等优势,逐渐成...
从活体生物中获取化学信息对于揭示生理与病理状态下潜在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过去二十年间,实时、在线、非侵入性的直接质谱分析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准确性以及快速响应能力,同时具备对生物体无物理损伤和生理应激等优势,逐渐成为活体分析领域的重要手段。该文根据不同类型和特性的活体样本(包括人类、植物和微生物),系统综述了适用于呼出气体与体表样本分析的原位、实时、非侵入性直接质谱方法,如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技术(EESI-MS)、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技术(ND-EESI-MS)、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技术(PTR-MS)、二次电喷雾电离质谱技术(SESI-MS)、选择离子流管质谱技术(SIFT-MS)和低温等离子体探针质谱技术(LTP-MS)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特点。最后,从采样方式、电离技术及应用前景(如医学、环境科学、农业与植物科学以及公共安全)三个方面,展望了实时无创活体质谱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潜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实时无创
活体采样
呼出气体
体表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皮肤肿瘤早期筛查的快速无创电阻抗检测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彭俊文
胡松佩
+3 位作者
洪志扬
王莉莉
刘凯
姚佳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1173,共13页
目的随着环境问题和臭氧层空洞化的加剧,皮肤肿瘤的患病率也大幅增加,但是皮肤肿瘤前期隐蔽性高、症状不明显,导致大部分病例都是在中晚期发现的。因此,本文基于生物阻抗谱(bioimpedance spectroscopy,BIS)技术,提出一种皮肤肿瘤早期筛...
目的随着环境问题和臭氧层空洞化的加剧,皮肤肿瘤的患病率也大幅增加,但是皮肤肿瘤前期隐蔽性高、症状不明显,导致大部分病例都是在中晚期发现的。因此,本文基于生物阻抗谱(bioimpedance spectroscopy,BIS)技术,提出一种皮肤肿瘤早期筛查的快速无创电阻抗检测方法。方法首先,建立四层皮肤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角质层对BIS测量的阻碍作用。其次,使用去除角质层的皮肤模型研究混有不同半径和浸润深度的皮肤肿瘤组织电学特性。最后,使用凝胶处理后的猪皮组织实验验证肿瘤浸润深度(h)的影响。结果角质层仿真结果表明,去除角质层的皮肤对激励信号的响应更明显。皮肤肿瘤模型仿真表明,当肿瘤半径(R_(tumor))及h>1.5 mm时能够区分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同时根据实验结果中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虚部弛豫阻抗(Z_(imag-relax))定义了组织病变度(ε_(worse),为肿瘤组织虚部阻抗相对于正常组织虚部阻抗变化的百分比),并绘制了肿瘤组织浸润深度(Depth)与Z_(imag-relax)的拟合曲线。当ε_(worse)=0.4920时,BIS即可识别微浸润肿瘤组织,且拟合曲线修正决定系数为0.9468,拟合效果良好。结论基于BIS技术的方法具有实时、便捷、无创的优点,有望应用于皮肤肿瘤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癌检测
无创
/
实时
肿瘤早筛应用
生物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时量化监测型小鼠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装置的研制
3
作者
孙岑岑
梅汝焕
+2 位作者
方瑜
厉旭云
顾一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22-1728,共7页
目的:开发一种可实时量化监测小鼠呼吸运动的缺氧装置,实现小鼠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的动态化监测分析。方法:此新型缺氧装置由实验腔、储气装置和超敏呼吸监测仪构成,并以水作为封闭相,提高装置的密封性。通过对比新装置和传统气管...
目的:开发一种可实时量化监测小鼠呼吸运动的缺氧装置,实现小鼠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的动态化监测分析。方法:此新型缺氧装置由实验腔、储气装置和超敏呼吸监测仪构成,并以水作为封闭相,提高装置的密封性。通过对比新装置和传统气管插管法得到的呼吸运动监测结果,分析新装置监测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对比采用新、旧装置的教学实验结果,评估新装置的教学成效。结果:(1)该新型缺氧装置记录的小鼠呼吸运动数据与传统气管插管检测结果一致,无显著差异(P>0.05);(2)新型缺氧装置测得的小鼠一氧化碳中毒后的存活时间显著短于传统装置组(P<0.01),实验成功率[100%(新装置)vs 79%(旧装置)]和结果稳定性[3.61(新装置小鼠存活时间的方差)vs 70.56(旧装置小鼠存活时间的方差)]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结论:本装置实现了小鼠中毒性缺氧过程中呼吸运动的无创化实时监测。该装置具有无创、密封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需要短期无创实时监测小鼠呼吸运动的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适用范围广,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
无创
实时
定量监测
呼吸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时无创活体质谱分析技术
1
作者
隋华杰
朱腾高
张小平
杨彤彤
刘思敏
何明晋
陈焕文
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恶性肿瘤中医药诊疗与康复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质谱科学与仪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10-1821,共12页
基金
江西中医药大学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培育项目(2023ZDPY003)
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发展项目(CXTD22005)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364002,22376084)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2BAB25138)。
文摘
从活体生物中获取化学信息对于揭示生理与病理状态下潜在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过去二十年间,实时、在线、非侵入性的直接质谱分析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准确性以及快速响应能力,同时具备对生物体无物理损伤和生理应激等优势,逐渐成为活体分析领域的重要手段。该文根据不同类型和特性的活体样本(包括人类、植物和微生物),系统综述了适用于呼出气体与体表样本分析的原位、实时、非侵入性直接质谱方法,如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技术(EESI-MS)、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技术(ND-EESI-MS)、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技术(PTR-MS)、二次电喷雾电离质谱技术(SESI-MS)、选择离子流管质谱技术(SIFT-MS)和低温等离子体探针质谱技术(LTP-MS)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特点。最后,从采样方式、电离技术及应用前景(如医学、环境科学、农业与植物科学以及公共安全)三个方面,展望了实时无创活体质谱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潜在趋势。
关键词
质谱
实时无创
活体采样
呼出气体
体表样品
Keywords
mass spectrometry
real-time non-invasive
in vivo sampling
exhaled human breath
body surface samples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G353.11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皮肤肿瘤早期筛查的快速无创电阻抗检测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彭俊文
胡松佩
洪志扬
王莉莉
刘凯
姚佳烽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出处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117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07122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21480)资助项目。
文摘
目的随着环境问题和臭氧层空洞化的加剧,皮肤肿瘤的患病率也大幅增加,但是皮肤肿瘤前期隐蔽性高、症状不明显,导致大部分病例都是在中晚期发现的。因此,本文基于生物阻抗谱(bioimpedance spectroscopy,BIS)技术,提出一种皮肤肿瘤早期筛查的快速无创电阻抗检测方法。方法首先,建立四层皮肤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角质层对BIS测量的阻碍作用。其次,使用去除角质层的皮肤模型研究混有不同半径和浸润深度的皮肤肿瘤组织电学特性。最后,使用凝胶处理后的猪皮组织实验验证肿瘤浸润深度(h)的影响。结果角质层仿真结果表明,去除角质层的皮肤对激励信号的响应更明显。皮肤肿瘤模型仿真表明,当肿瘤半径(R_(tumor))及h>1.5 mm时能够区分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同时根据实验结果中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虚部弛豫阻抗(Z_(imag-relax))定义了组织病变度(ε_(worse),为肿瘤组织虚部阻抗相对于正常组织虚部阻抗变化的百分比),并绘制了肿瘤组织浸润深度(Depth)与Z_(imag-relax)的拟合曲线。当ε_(worse)=0.4920时,BIS即可识别微浸润肿瘤组织,且拟合曲线修正决定系数为0.9468,拟合效果良好。结论基于BIS技术的方法具有实时、便捷、无创的优点,有望应用于皮肤肿瘤的检测。
关键词
皮肤癌检测
无创
/
实时
肿瘤早筛应用
生物阻抗谱
Keywords
skin cancer detection
non-invasive/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early tumor screening
bioimpedance spectroscopy(BIS)
分类号
TH772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时量化监测型小鼠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装置的研制
3
作者
孙岑岑
梅汝焕
方瑜
厉旭云
顾一峰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22-172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2073041,No.8187020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LXR22H160001)。
文摘
目的:开发一种可实时量化监测小鼠呼吸运动的缺氧装置,实现小鼠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的动态化监测分析。方法:此新型缺氧装置由实验腔、储气装置和超敏呼吸监测仪构成,并以水作为封闭相,提高装置的密封性。通过对比新装置和传统气管插管法得到的呼吸运动监测结果,分析新装置监测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对比采用新、旧装置的教学实验结果,评估新装置的教学成效。结果:(1)该新型缺氧装置记录的小鼠呼吸运动数据与传统气管插管检测结果一致,无显著差异(P>0.05);(2)新型缺氧装置测得的小鼠一氧化碳中毒后的存活时间显著短于传统装置组(P<0.01),实验成功率[100%(新装置)vs 79%(旧装置)]和结果稳定性[3.61(新装置小鼠存活时间的方差)vs 70.56(旧装置小鼠存活时间的方差)]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结论:本装置实现了小鼠中毒性缺氧过程中呼吸运动的无创化实时监测。该装置具有无创、密封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需要短期无创实时监测小鼠呼吸运动的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适用范围广,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
无创
实时
定量监测
呼吸运动
Keywords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hypoxia
Non-invasive real-time quantitative monitoring
Respiratory movement
分类号
R-331 [医药卫生]
R364.4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实时无创活体质谱分析技术
隋华杰
朱腾高
张小平
杨彤彤
刘思敏
何明晋
陈焕文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皮肤肿瘤早期筛查的快速无创电阻抗检测方法
彭俊文
胡松佩
洪志扬
王莉莉
刘凯
姚佳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实时量化监测型小鼠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装置的研制
孙岑岑
梅汝焕
方瑜
厉旭云
顾一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