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定面复合射孔技术在高破裂压力储层中的研究和应用
1
作者 孙宪宏 陈康 +3 位作者 乔晓光 王萌禾 师西宏 白文龙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4,168,共7页
为满足高破裂压裂储层的射孔作业需要,设计了一种新型定面复合射孔技术及装置。通过理论分析了应用新型定面复合射孔后高破裂压力储层内的裂缝扩展及起裂规律,并经过地面实验及现场试验的应用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定面复合射孔... 为满足高破裂压裂储层的射孔作业需要,设计了一种新型定面复合射孔技术及装置。通过理论分析了应用新型定面复合射孔后高破裂压力储层内的裂缝扩展及起裂规律,并经过地面实验及现场试验的应用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定面复合射孔工艺形成的完整截面,避免了传统定面射孔的2个半面压裂过程中的干涉隐患,提高分段压裂施工效率,不仅大幅降低了高破裂压力储层的破裂压力,还改善了传统定面射孔器射孔后对套管的损伤,避免了因地层过于致密无法压开而舍层的问题,为高破裂压力储层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射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压力 新型定面复合射孔 套管损伤 起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定面射孔条件下水力裂缝起裂机理 被引量:26
2
作者 刘合 兰中孝 +2 位作者 王素玲 许建国 赵晨旭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4-800,共7页
建立水平井定面射孔局部地应力计算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分析水平井定面射孔条件下水力裂缝起裂机理,研究井筒位置、射孔参数等对起裂压力的影响规律。根据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定面射孔岩体三维流固耦合地应力模型,采用最大拉应力理论给... 建立水平井定面射孔局部地应力计算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分析水平井定面射孔条件下水力裂缝起裂机理,研究井筒位置、射孔参数等对起裂压力的影响规律。根据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定面射孔岩体三维流固耦合地应力模型,采用最大拉应力理论给出了定面射孔起裂压力确定方法,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采用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后发现:对于正断层型和逆断层型地应力场,定面射孔时裂缝均在射孔壁面上起裂,正断层型地应力场易形成宽而短的垂直缝,逆断层型地应力场易形成长而窄的转向缝;对于正断层型地应力场,井筒方位角和井筒倾斜角越大,定面射孔的起裂压力越低;对于逆断层型地应力场,井筒方位角越大、井筒倾斜角越小,定面射孔起裂压力越低;射孔夹角越小、射孔直径越大、射孔深度越大,定面射孔起裂压力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面射孔 水力压裂 体积压裂 裂缝起裂机理 裂缝起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面射孔对压裂初始裂缝形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赵振峰 唐梅荣 +2 位作者 逄铭玉 薛世峰 孙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60-63,共4页
定面射孔是致密油水力压裂改造的一种新型完井措施。利用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系统开展了300 mm×300mm×300 mm立方体试样定面射孔压裂物模试验,结合有限元三维应力分析,研究了定面射孔相位角对水力压裂初始裂缝形态的影... 定面射孔是致密油水力压裂改造的一种新型完井措施。利用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系统开展了300 mm×300mm×300 mm立方体试样定面射孔压裂物模试验,结合有限元三维应力分析,研究了定面射孔相位角对水力压裂初始裂缝形态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定面射孔各射孔道之间的应力干扰改变了近井筒应力分布格局,导致沿定面射孔方向水力裂缝呈倾斜状及迂曲状扩展,背离射孔方向裂缝形态为近垂直状形态。随射孔相位角减小,孔道间应力干扰增大、裂缝起裂压力提高,各射孔均产生破裂进而形成横向倾斜压裂平面。利用定面射孔技术可控制压裂初始裂缝呈非对称、非规则扩展形态,增加近井筒水力裂缝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面射孔 水力压裂 射孔相位角 裂缝扩展 物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面射孔新工艺对水力裂缝扩展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素玲 隋旭 朱永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93-3400,共8页
定面射孔技术是为了提高体积压裂改造效果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射孔方案。根据岩石力学及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定面射孔地层的三维弹塑性流固-耦合地应力模型,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结合最大拉应力准则,研究了定面射孔水力裂缝的起裂规律。... 定面射孔技术是为了提高体积压裂改造效果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射孔方案。根据岩石力学及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定面射孔地层的三维弹塑性流固-耦合地应力模型,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结合最大拉应力准则,研究了定面射孔水力裂缝的起裂规律。经过大量计算发现:定面射孔条件下,裂缝首先在射孔面内的射孔眼起裂,然后射孔眼相互贯通而形成扇形裂缝面,增大了水力裂缝的波及体积及井筒的连通性;同一平面内两侧孔眼在中间孔眼上产生的附加应力降低了Y方向主应力而增大了X方向和Z方向主应力,导致正断层采用定面射孔时,起裂压力较大,起裂压力随射孔方位角的增大而降低,只有当射孔方位角大于60°时,定面射孔起裂压力低于螺旋射孔起裂压力;对于逆断层,射孔方位角越小,起裂压力越低,且均低于螺旋射孔起裂压力;减小射孔间夹角、增大射孔直径及深度均可降低起裂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面射孔 流固耦合 起裂压力 裂缝形态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定面射孔近井筒的破裂形态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峰 唐梅荣 +2 位作者 张翔 李川 薛世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68,共7页
水平井定面射孔是致密油气藏体积压裂的一种新型射孔技术,但以往的研究较少考虑射孔对近井区域裂缝起裂位置、破裂形态的调控作用,并将定面射孔的各孔道空间位置均简化为平面,忽略了定面射孔角度参数对水平井破裂压力与近井筒裂缝形态... 水平井定面射孔是致密油气藏体积压裂的一种新型射孔技术,但以往的研究较少考虑射孔对近井区域裂缝起裂位置、破裂形态的调控作用,并将定面射孔的各孔道空间位置均简化为平面,忽略了定面射孔角度参数对水平井破裂压力与近井筒裂缝形态的影响。为了弥补上述不足,建立了流固耦合形式的近井筒破裂力学模型,采用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的裂缝单元表征射孔局部三维破裂位置、形态变化,开发了耦合模型有限元数值求解程序以研究裂缝起裂与扩展规律,并运用长庆油气田现场水平井射孔完井参数,定量分析了射孔转角、射角参数变化对初始破裂压力、起裂位置的影响,对比了水平井定面射孔、螺旋射孔近井筒破裂形态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①射孔可调控水平井破裂压力及初始破裂位置,随射孔转角、射角改变,孔道破裂压力变化显著,初始破裂会产生于射孔—井筒界面、孔道中部等不同位置,定面射孔器材应控制射孔射角介于15°~30°;②定面射孔通过改变孔道射流方向,增加了孔道间应力干扰,能够有效降低水平井破裂压力2.0~3.5 MPa;③定面射孔能够引导和调控近井筒裂缝走向,形成垂直于水平井筒的初始破裂面、避免螺旋射孔导致的近井筒裂缝扭曲,提高了水平井近井筒裂缝系统的完善程度。结论认为,所建立的近井筒破裂力学模型可以模拟水平井射孔—近井筒动态破裂过程,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气藏 定面射孔 流-固耦合模型 裂缝单元 射孔参数 近井筒 破裂压力 裂缝形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定面射孔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段鹏辉 雷秀洁 +2 位作者 来昂杰 张同伍 康博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109,共6页
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多年,水驱前缘已经波及储层高渗透带,大量剩余油分布于储层纵向低渗段。为开发低渗段剩余油,采用定面射孔压裂技术,利用定面射孔形成垂直于井筒轴向的扇形应力集中面,引导水力裂缝沿井筒径向扩展,控制... 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多年,水驱前缘已经波及储层高渗透带,大量剩余油分布于储层纵向低渗段。为开发低渗段剩余油,采用定面射孔压裂技术,利用定面射孔形成垂直于井筒轴向的扇形应力集中面,引导水力裂缝沿井筒径向扩展,控制裂缝纵向延伸,实现低渗段剩余油挖潜。在研究长期注采条件下的剩余油分布及岩石力学参数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不同定面射孔相位角下的裂缝起裂效果,根据裂缝融合面积优选出最佳射孔相位角;同时,根据较小应力差条件下的裂缝模拟结果,优化压裂改造参数,控制裂缝高度。安塞油田78口井长6油藏开发中应用了定面射孔压裂技术,平均单井增油量达1.8t/d,是常规压裂的2倍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与应用表明,定面射孔压裂技术可为特低渗透油藏低渗段剩余油挖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低渗段 定面射孔 压裂 剩余油 挖潜 安塞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面射孔水力压裂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奉银 段鹏辉 +4 位作者 苏良银 黄婷 扈勇 贺红民 孙志忠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76,共6页
利用Abaqus软件模拟单一射孔在不同方位角、地应力等条件影响下,岩石起裂压力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建立三维定面射孔模型。采用最大拉应力理论确定定面射孔的起裂压力,预测裂缝区域,从而优化射孔方案。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单一射孔条件下... 利用Abaqus软件模拟单一射孔在不同方位角、地应力等条件影响下,岩石起裂压力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建立三维定面射孔模型。采用最大拉应力理论确定定面射孔的起裂压力,预测裂缝区域,从而优化射孔方案。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单一射孔条件下,起裂压力从小到大排列的应力场依次为正断层应力场、平移断层应力场、逆断层应力场;正断层应力场条件下,油井的方位角为0°,随射孔角的增大,起裂压力降低;定面射孔夹角增大,起裂压力增大;预测了裂纹扩展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面射孔 水力压裂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州、淮北两市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杜长辉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5期159-160,共2页
定点定面关系是反映固定边界内各站年最大雨量发生于同一起讫时间的程度随面积大小的变化规律,是间接计算设计面暴雨的方法之一。笔者对宿州、淮北两市境内7个流域暴雨点面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介绍了定点定面关系的分析方法和具体分... 定点定面关系是反映固定边界内各站年最大雨量发生于同一起讫时间的程度随面积大小的变化规律,是间接计算设计面暴雨的方法之一。笔者对宿州、淮北两市境内7个流域暴雨点面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介绍了定点定面关系的分析方法和具体分析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定面关系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梅雨雨量站网密度实验区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分析
9
作者 王家祁 周友平 +1 位作者 顾文燕 李林根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34-36,共3页
中国梅雨雨量站网密度实验区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分析王家祁1周友平2顾文燕1李林根2(1—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2—江西省水文局)1前言暴雨时面深关系反映各历时的暴雨量随面积的变化规律,是由设计点暴雨推求设计面暴雨的重... 中国梅雨雨量站网密度实验区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分析王家祁1周友平2顾文燕1李林根2(1—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2—江西省水文局)1前言暴雨时面深关系反映各历时的暴雨量随面积的变化规律,是由设计点暴雨推求设计面暴雨的重要环节。对这种规律的探讨,是中国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定面关系 雨量站网密度 实验区 雨量 点雨量 天然流域 国梅 设计暴雨 扩大区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错定面射孔的近井筒裂缝扩展规律物理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滨 李军 +3 位作者 柳贡慧 李东传 盛勇 颜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7-1196,共10页
基于对射孔压裂各阶段裂缝发育特点及常规射孔方式的分析,提出了交错定面射孔的思路,采用两种型号射孔弹进行了大型射孔打靶实验,模拟页岩中交错定面射孔过程,分析交错定面射孔条件下近井筒裂缝形态、形成机理以及扩展规律,并讨论近井... 基于对射孔压裂各阶段裂缝发育特点及常规射孔方式的分析,提出了交错定面射孔的思路,采用两种型号射孔弹进行了大型射孔打靶实验,模拟页岩中交错定面射孔过程,分析交错定面射孔条件下近井筒裂缝形态、形成机理以及扩展规律,并讨论近井筒裂缝的人工控制方法。研究表明:①交错定面射孔加强了同一定面内以及相邻定面间射孔的联系,易形成连通裂缝并有序扩展;②射孔时伴随着孔道生成,孔周发育3种微裂缝,分别为Ⅰ型径向微裂缝、Ⅱ型斜交微裂缝和Ⅲ型射孔尖端发散微裂缝,3种裂缝相互连通形成复杂的近井筒裂缝;③不同型号射孔弹采用不同定面夹角和交错角组合时,近井筒裂缝形态和扩展规律不同;④采用交错定面射孔方式,对各定面按照螺旋单向或连续“之”字形等方法进行排布,可促进形成所需的近井筒裂缝,有利于非常规油气储集层及复杂常规油气储集层压裂时对主缝的人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定面射孔 近井筒裂缝 物理模拟 扩展规律 控制方法 页岩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定面射孔时射孔参数的优选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儒鑫 侯冰 +3 位作者 单清林 王亚军 张翔 周华波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41,9,共4页
采用定面射孔技术可降低页岩储层破裂压力,有效改善近井筒裂缝复杂形态,定面射孔参数设计是决定岩石破裂的关键。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页岩储层的数值模型,对定面射孔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不同射孔参数组合方式影响破裂压力的规律。结... 采用定面射孔技术可降低页岩储层破裂压力,有效改善近井筒裂缝复杂形态,定面射孔参数设计是决定岩石破裂的关键。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页岩储层的数值模型,对定面射孔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不同射孔参数组合方式影响破裂压力的规律。结果表明,破裂压力随射孔密度的增加呈非线性降低,随射孔孔径增加大幅度下降,而与射孔深度变化无相关性。优化得出最优射孔参数组合方式为孔密21孔/m、孔径0.03 m、孔深0.52m。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定面射孔参数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价上述射孔参数组合的优劣性,发现射孔参数组合的破裂压力值与其关联度呈负相关性,并且射孔参数组合(孔密12孔/m、孔径0.03 m、孔深0.52 m)为最优射孔参数。开展室内真三轴物模实验对比分析储层破裂压力,进一步验证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面射孔 灰色关联度 射孔组合优化 有限元 物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定面射孔水力裂缝起裂特征探索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兴午 刘强 +1 位作者 张柟乔 杨蕾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4-257,共4页
定面射孔是近年来针对非常规油气井体积压裂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射孔技术。该技术改变了常规螺旋布弹方式,采用特制超大孔径射孔弹和特殊布弹方式,射孔后在其方向上形成一个扇面。该射孔工艺在致密油气水平井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页岩气... 定面射孔是近年来针对非常规油气井体积压裂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射孔技术。该技术改变了常规螺旋布弹方式,采用特制超大孔径射孔弹和特殊布弹方式,射孔后在其方向上形成一个扇面。该射孔工艺在致密油气水平井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页岩气水平井压裂上还相对较少。文中开展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探索了定面射孔对施工压力、水力裂缝起裂、延伸及形态特征的影响。该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于四川盆地某页岩气水平井,并利用软件模拟对定面射孔压后水力裂缝进行分析。现场应用结果及评价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螺旋射孔,该技术有利于降低近井筒孔眼摩阻,也有利于提高页岩压后水力裂缝缝网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面射孔 页岩气 水平井 水力压裂 起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井定面射孔套管强度稳定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苗夏楠 徐秀芬 +2 位作者 李泓霏 苏义宝 冯冠儒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9-224,共6页
为研究水力压裂作用对射孔后套管强度的影响,采用定面射孔新工艺,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和泥岩储层蠕变特性,对套管-水泥环-地层结构应力进行计算,得出水压对套管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套管承受水压能力与套管尺寸、射孔直径呈反比.定面... 为研究水力压裂作用对射孔后套管强度的影响,采用定面射孔新工艺,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和泥岩储层蠕变特性,对套管-水泥环-地层结构应力进行计算,得出水压对套管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套管承受水压能力与套管尺寸、射孔直径呈反比.定面射孔套管远低于螺旋射孔的承压能力,可通过降低射孔眼直径以提高套管承压能力.定面射孔夹角在30°~45°时,套管承载能力达到最大值.与现场应用结果对比,最小通径计算误差仅为5.2%,验证了模拟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论为定面射孔参数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面射孔 螺旋射孔 套管强度 压裂 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夹煤层弱面水平井段定面射孔优化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江锋 马占国 +1 位作者 张秀玲 胡景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00-106,共7页
在水平井压裂施工过程中,射孔参数的优化是降低储层破裂压力,提高油田经济效益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地下储层中,弱面的存在增强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同时改变了射孔时的起裂压力。应用单一弱面强度理论,结合射孔完井下单孔眼最大主应力公式... 在水平井压裂施工过程中,射孔参数的优化是降低储层破裂压力,提高油田经济效益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地下储层中,弱面的存在增强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同时改变了射孔时的起裂压力。应用单一弱面强度理论,结合射孔完井下单孔眼最大主应力公式,推导出含弱面水平井段单孔眼最大主应力与弱面倾角的关系。并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9组不同角度弱面倾角水平井段进行定面射孔模拟分析,得到弱面倾角对孔眼最大主应力和最佳射孔密度的影响规律,对理论模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孔眼处最大主应力受弱面倾角控制,当弱面倾角β<φ/2+45°时,孔眼处最大主应力随弱面倾角增大而减小,此时最佳射孔密度选用13孔/m;当弱面倾角β>φ/2+45°时,随弱面倾角增大,孔眼处最大主应力先减小后增大,最佳射孔密度选用16孔/m;当弱面倾角β=φ/2+45°时,井筒将会沿着弱面发生破裂。对于含弱面水平井段的射孔提出优化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地层破裂压力,该方法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面射孔 层理 倾角 ABAQUS 射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定点定面雨量关系浅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承新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6-29,60,共5页
在对大量水文气象资料统计计算和系列代表性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出了山东省各暴雨分区不同历时的定点定面雨量关系,初步揭示了山东地区定点定面雨量关系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这不仅为资料短缺地区进行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暴雨设计 定面 雨量关系 降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不整合面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16
作者 于红枫 白忠凯 +3 位作者 邓力萍 焦伟伟 潘杨勇 赵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1-234,共4页
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发育一期重要的不整合面,已在该不整合面中获得重要的油气勘探成果。采用不整合面法、地球物理方法、测井响应特征、洞穴砂泥质充填物的岩性和颜色特征以及微体古生物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并结合高精度地震储集体预... 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发育一期重要的不整合面,已在该不整合面中获得重要的油气勘探成果。采用不整合面法、地球物理方法、测井响应特征、洞穴砂泥质充填物的岩性和颜色特征以及微体古生物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并结合高精度地震储集体预测和评价成果,确认鹰山组大型岩溶不整合面在塔中斜坡区广泛分布,具有较好的成层性,且连通性较好,是有利的储集体。明确了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关键事件以及下奥陶统油气资源规模,重新认识了不整合面油气藏,进而形成了不整合面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新思路,拓展了油气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下奥陶统 鹰山组 不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梅雨雨量站网密度实验区暴雨动点动面关系分析
17
作者 王家祁 周友平 +1 位作者 顾文燕 姚惠明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36-39,共4页
中国梅雨雨量站网密度实验区暴雨动点动面关系分析王家祁1周友平2顾文燕1姚惠明1(1—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2—江西省水文局1前言暴雨动点动面关系指一次或某一历时的暴雨中心雨深及四周各闭合等雨深线包围面积内平均雨深... 中国梅雨雨量站网密度实验区暴雨动点动面关系分析王家祁1周友平2顾文燕1姚惠明1(1—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2—江西省水文局1前言暴雨动点动面关系指一次或某一历时的暴雨中心雨深及四周各闭合等雨深线包围面积内平均雨深与面积的关系,用以描述暴雨的空间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量站网密度 雨量 点雨量 关系分析 实验区 相对误差 定面关系 中心雨量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市坝上地区暴雨点面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原彪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3-35,40,共4页
用定点定面法,对坝上地区已有实测降水资料,进行暴雨点面关系分析,给出了坝上地区不同历时和面积的暴雨点面折减系数,供水利、城建和交通等部门进行工程设计施工时参考。
关键词 定面 暴雨点关系 折减系数 坝上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amounts of nitrogen-doped carbon coating on cyclic stability of NCM811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19
作者 JIANG Sheng-yu CHEN Shun-yi +7 位作者 HE Rui REN Yan LIANG Qi-dong ZHU Bin PAN Xiao-xiao ZHANG Wen-xian HUANG Cheng-huan ZHUANG Shu-x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3期853-866,共14页
Rich-nickel layered ternary NCM811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 vehicles ascribed to its high theoretical specific capacity.However,poor cycling stability and rate-performance hindered its further dev... Rich-nickel layered ternary NCM811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 vehicles ascribed to its high theoretical specific capacity.However,poor cycling stability and rate-performance hindered its further development.Herein,different amounts of nitrogen-doped carbon were wrapped on the surface of NCM811 via a facile rheological phase method by regulating the amount of dopamine hydrochloride.The effects of the coating amounts on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re investigated.The DFT calculation,XRD,SEM and XPS reveal that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nitrogen-doped carbon coating could uniformly form a protective layer on the NCM811 surface and the introduced N could anchor Ni atoms to inhibit the Li^(+)/Ni^(2+)mixing,but excessive amount would reduce Ni^(3+)to Ni^(2+)so as to conversely aggravate Li^(+)/Ni^(2+)mixing.Among the samples,the NCM811-CN0.75 sample exhibits the most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delivering a high-rate capacity of 151.6 mA·h/g at 10C,and long-term cyclability with 82.2%capacity retention after 300 cycles at 5C,exhibiting remarkable rate-performance and cycl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ies NCM811 CATHODE surface modification cyclic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xed-time Target-guided Coordinate Control of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 Based on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20
作者 LI Chao−yi XU Hai−xiang +2 位作者 YU Wen−zhao DU Zhe DING Ya−nan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9-862,共14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target-guided coordinated control(TACC)of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USVs).In the scenario of tracking non-cooperative targets,the status information of the target can only b...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target-guided coordinated control(TACC)of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USVs).In the scenario of tracking non-cooperative targets,the status information of the target can only be obtained by some USVs.In order to achieve semi-encirclement tracking of noncooperative targets under maritime security conditions,a fixed-time tracking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surface control(DSC)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Firstly,a novel TACC architecture with decoupled kinematic control law and decoupled kinetic control law was designed to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control system design.Secondly,the proposed DSC-based target-guided kinematic control law including tracking points pre-allocation strategy and sigmoid artificial potential functions(SigAPFs)can avoid collisions during tracking process and optimize kinematic control output.Finally,a fixed-time TACC system was proposed to achieve fast convergence of kinematic and kinetics errors.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TACC approach in improving target tracking safety and reducing control output chattering wa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comparis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 distributed control target-guided coordinate control fixed-time convergenc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