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B-800-2EY3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及其端部支撑结构的改造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术文 王绍禹 +2 位作者 韩长利 宋玉科 石向东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101,共5页
由于TBB-800-2EY3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支撑结构等的设计存在严重弊病,导致运行中数次发生线棒磨损、漏水故障。按原结构修复投运后再次发生类似故障。为根除上述弊病,采用当代汽轮发电机设计、制造新技术,改造800 MW大容量汽轮发... 由于TBB-800-2EY3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支撑结构等的设计存在严重弊病,导致运行中数次发生线棒磨损、漏水故障。按原结构修复投运后再次发生类似故障。为根除上述弊病,采用当代汽轮发电机设计、制造新技术,改造800 MW大容量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的支撑结构、定子绕组、定子压圈及屏蔽结构。发电机改造后,定子端部绕组的振动值、定子绕组的附加铜损耗和基本铜损耗以及压圈的损耗与温升均大幅度降低,发电机的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 定子绕组 定子端部绕组支撑结构 振动 模态 损耗 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定子绕组端部机械振动信号监测研究
2
作者 郭铨楹 夏成宇 赵蔚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7-172,共6页
定子绕组端部应用的工业环境存在大量的噪声源,且定子绕组端部的机械振动信号特征具有宽动态范围和高随机度的特点,使得振动信号的相空间结构较为复杂,难以准确重构,且无法捕捉到信号的复杂动态行为,这增大了对振动信号监测的难度。为此... 定子绕组端部应用的工业环境存在大量的噪声源,且定子绕组端部的机械振动信号特征具有宽动态范围和高随机度的特点,使得振动信号的相空间结构较为复杂,难以准确重构,且无法捕捉到信号的复杂动态行为,这增大了对振动信号监测的难度。为此,提出一种定子绕组端部机械振动信号监测方法。利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定子绕组端部机械振动信号,获取其时频流形特征。结合时频原子与相空间重构法对相空间中各维度上振动信号的时频分布展开重构,准确捕捉信号的复杂动态行为,突出振动信号与正常信号的差异,提高宽动态范围内对信号微小变化的监测敏感度。将增强后的振动信号输入到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模型中,实现对定子绕组端部机械振动信号的监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后JTFE指标显著降低,说明振动信号的频带能量分布更为集中,能够更加精准地监测振动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绕组 机械振动信号 相空间重构 振动信号监测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时频流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部绕组模块的定子励磁无刷电机冷却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花为 张志恒 +2 位作者 朱新凯 王玉彬 李祥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0-250,共11页
为了提升定子励磁无刷电机的冷却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端部绕组模块的定子励磁无刷电机冷却方法.在电机端部绕组和定子铁芯叠片端部的间隙中插入端部绕组冷却(EWC)模块,以减小定子绕组热点区域和冷却介质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端部绕组的... 为了提升定子励磁无刷电机的冷却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端部绕组模块的定子励磁无刷电机冷却方法.在电机端部绕组和定子铁芯叠片端部的间隙中插入端部绕组冷却(EWC)模块,以减小定子绕组热点区域和冷却介质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端部绕组的冷却能力.对非重叠式集中绕组长度计算模型进行改进,评估采用EWC模块前后电机定子电枢绕组长度的变化,分析EWC模块的电导率对电机定子损耗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对比EWC模块在不同铜耗和励磁源损耗密度下的冷却性能.结果表明,采用EWC模块可以使端部绕组的稳态温升降低约50%,热态时的绕组电阻降低7.51%,从而改善了定子的冷却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励磁无刷电机 绕组 冷却设计 热态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物理参数识别及数学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洋 刘晋珲 +2 位作者 肖洋 邓聪颖 马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213,共12页
从结构的数字化模型频响函数出发,利用最小二乘复频域法识别模态参数,进一步用获取的模态参数修正集中质量法推导出的物理参数,从而建立符合结构动力特性的数学模型。首先通过固支梁模型算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对600 MW大型汽轮发... 从结构的数字化模型频响函数出发,利用最小二乘复频域法识别模态参数,进一步用获取的模态参数修正集中质量法推导出的物理参数,从而建立符合结构动力特性的数学模型。首先通过固支梁模型算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对600 MW大型汽轮发电机端部绕组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此后,基于该有限元模型获取的频响函数和模态参数,识别出端部绕组的物理参数并建立其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75~115 Hz频率段中,最小二乘复频域法识别出的端部绕组模态与有限元结果对比表明,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最大误差出现在第一阶模态中,分别为0.27%和0.50%,模态振型接近;通过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计算的端部绕组固有频率最大误差为0.27%,模态振型一致;数学模型计算的频响函数与有限元结果对比表明,测点的频响函数最高匹配度可达95%,多数测点的频响函数匹配度超过85%。该方法可为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动力学的准确建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绕组 模态参数 物理参数 数学模型 频响函数(F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整体结构的电磁振动 被引量:28
5
作者 胡宇达 邱家俊 卿光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3-98,116,共7页
采用正交各向异性叠层复合材料加筋圆锥壳模型,对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整体结构的振动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发电机的结构特点及虚功原理,建立了复合材料加筋圆锥壳体的基本运动方程,以及用位移表示的定子端部绕组振动控制方... 采用正交各向异性叠层复合材料加筋圆锥壳模型,对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整体结构的振动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发电机的结构特点及虚功原理,建立了复合材料加筋圆锥壳体的基本运动方程,以及用位移表示的定子端部绕组振动控制方程。其次,将内外层绕组的电流密度进行基波富氏展开,得到了电流负载的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电磁学和电机学知识,采用分离变量法,推得了定子端部绕组区域磁感应强度及电磁力的分布表达式。最后,对电磁力激发下的动力响应方程进行了解析求解,并通过数值计算,分别得到了端部绕组的固有振动频率、电磁力分 布及动力响应8计算结果。所得结论,可为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汽轮发电机 定子绕组 结构 电磁振动 电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电动机定子端部绕组电磁-结构耦合场计算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宇娇 吴刚梁 +2 位作者 翁杰 聂靓靓 陈满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1-144,共4页
针对发电电动机定子端部绕组在电磁力作用下易发生故障的问题,以广州抽水蓄能电站B厂的发电电动机为例,建立了发电电动机定子端部绕组的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对模型电磁与结构顺序耦合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了额定运行时电机端部绕组的应... 针对发电电动机定子端部绕组在电磁力作用下易发生故障的问题,以广州抽水蓄能电站B厂的发电电动机为例,建立了发电电动机定子端部绕组的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对模型电磁与结构顺序耦合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了额定运行时电机端部绕组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发电电动机定子端部绕组在电磁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分布,计算精确度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电动机 电磁-结构耦合 定子绕组 有限元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刚—柔”型端部绕组结构动态特性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方泽 姜尚崇 +1 位作者 王正 姬春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6-25,共10页
本文论述借助模态试验手段,分析了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的我国第一台600MW汽轮发电机定子上所采用的一种新型端部绕组结构——“刚—柔” (Rigi-Flex)型结构的动态特性。试验采用锤击激振和双向随机激振两种方法,最后识别出200Hz以下,汽端... 本文论述借助模态试验手段,分析了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的我国第一台600MW汽轮发电机定子上所采用的一种新型端部绕组结构——“刚—柔” (Rigi-Flex)型结构的动态特性。试验采用锤击激振和双向随机激振两种方法,最后识别出200Hz以下,汽端结构的前6种类型和励端结构前7种类型模态的参数。文章还依据测试结果,对该“刚—柔”型结构会否引起行波共振及结构整体性等动特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 汽轮发电机 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B-800-2EY3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故障与结构弊病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绍禹 孙术文 +1 位作者 韩长利 刘文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40,共6页
绥中发电有限公司的2台俄罗斯电力工厂制造的TBB-800-2EY3型汽轮发电机运行约19000h,出现由于定子线棒振动引起的股线磨损断裂以及定子端部绕组连接母线振动导致疲劳断裂的故障。分析认为定子端部绕组支撑刚度严重不足、整体性差等设计... 绥中发电有限公司的2台俄罗斯电力工厂制造的TBB-800-2EY3型汽轮发电机运行约19000h,出现由于定子线棒振动引起的股线磨损断裂以及定子端部绕组连接母线振动导致疲劳断裂的故障。分析认为定子端部绕组支撑刚度严重不足、整体性差等设计结构上的弊病是造成该型发电机故障的根本原因,定子端部铜屏蔽位置设置不当,造成损耗大、温升高是限制发电机进相运行能力的起因。对该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支撑结构及铜屏蔽结构的现代化改造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绕组 绕组支撑 振动 磨损 断裂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发电机端部绕组电磁力物理数字孪生建模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頲 杨震 +3 位作者 赵洋 罗顺 刘为斌 禄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98-3018,共21页
为了在“智慧汽轮机”中更好地结合物理信息模型先验知识与数据驱动模型,并向真实机组模型迁移试验模型,进一步实现可靠的实验室数值仿真数据和真实运行数据互相印证与混和建模驱动,以600 MW大型汽轮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融合演进因素... 为了在“智慧汽轮机”中更好地结合物理信息模型先验知识与数据驱动模型,并向真实机组模型迁移试验模型,进一步实现可靠的实验室数值仿真数据和真实运行数据互相印证与混和建模驱动,以600 MW大型汽轮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融合演进因素的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本体模型,提出集成数字孪生智能绕组研究框架,并提出智能绕组内涵的形式化定义。基于镜像法、气隙回转电流应用叠加法、毕奥-萨伐尔定律和安培力定律建立定子端部绕组电磁力的数学机理物理信息模型。对有限元电磁力和数字化电磁力进行了分析对比,验证了所建立电磁力数字化物理信息模型的合理性。对比分析振动响应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数字化电磁力物理信息建模的正确性以及有限元电磁力对比验证的正确性。研究将对“智慧汽轮机”运维的振动动态基于物理机理与数据驱动混和建模的数字孪生故障诊断与预测提供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绕组 电磁力 物理信息建模 数字孪生 智慧汽轮机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供电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漏电感的计算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善铭 王祥珩 +3 位作者 李义翔 苏鹏声 马伟明 张盖凡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64,共6页
在考虑绕组端部的喇叭口和绕组上下层位置的条件下 ,推导了交直流混合供电发电机绕组端部漏电感的计算公式 ,根据公式编制了端部漏电感的计算程序 ,计算结果与样机上测试线圈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供电发电机 定子绕组 漏电感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二极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共振的二重点理论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石 仲继泽 +1 位作者 冯永新 徐自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0-84,113,共6页
为解决大型二极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常出现的振动问题,建立了端部绕组的简化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该结构的低阶模态,给出了端部绕组主振型的近似表达式;基于磁拉力的空间分布,通过振型叠加法推导出了端部绕组强迫振动响应的计算... 为解决大型二极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常出现的振动问题,建立了端部绕组的简化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该结构的低阶模态,给出了端部绕组主振型的近似表达式;基于磁拉力的空间分布,通过振型叠加法推导出了端部绕组强迫振动响应的计算公式。研究发现,大型发电机端部绕组只有同时满足2个条件——磁拉力频率等于或接近端部绕组固有频率,主振型的周向行波数等于发电机的极数,才可能发生共振,简称为端部绕组共振的二重点理论。根据二重点理论,当额定工作转速为3 000r/min的二极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发生共振时,可以调整端部绕组的固有频率使其避开100Hz,也可以选择修改端部绕组的结构使其主振型中不再出现椭圆振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汽轮发电机 定子绕组 振动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绕式定子绕组高速永磁电机三维端部区域电磁场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邱洪波 李伟力 +1 位作者 张晓晨 程树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80-87,14,共8页
以一台117kW、60000r/min背绕式定子绕组的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为例,建立电机三维电磁场全域数学模型,给出了求解域内的基本假设及相应的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电机空载及额定负载状态下端部区域的磁密分布,并与部分实测数据进行... 以一台117kW、60000r/min背绕式定子绕组的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为例,建立电机三维电磁场全域数学模型,给出了求解域内的基本假设及相应的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电机空载及额定负载状态下端部区域的磁密分布,并与部分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同时,以气隙磁密为主要研究对象,定量分析气隙磁密在端部区域的变化情况,然后对发电机端面附近区域的转子护套、气隙、定子齿顶及定子轭部磁密径向分量和轴向分量进行分析,给出了磁密径向分量和轴向分量沿电机轴向的变化曲线。最后,对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不同转速下背绕式定子绕组端部漏磁场进行计算,研究端部漏磁随转速的变化关系。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深入研究高速永磁电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电机 电磁场 背绕式定子绕组 漏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径向和切向电磁力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万书亭 姚肖方 +2 位作者 朱建斌 李明 绳晓玲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8-493,530,共6页
针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端部结构固定比较薄弱极易发生事故的特点,提出了采用镜像原理、比奥萨格尔定律和叠加原理计算定子绕组端部电磁力密度解析式的方法。以国产600MW大型汽轮发电机端部结构为分析对象,对沿圆周分布的各个线棒鼻端同一... 针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端部结构固定比较薄弱极易发生事故的特点,提出了采用镜像原理、比奥萨格尔定律和叠加原理计算定子绕组端部电磁力密度解析式的方法。以国产600MW大型汽轮发电机端部结构为分析对象,对沿圆周分布的各个线棒鼻端同一段处和几个关键点的径向和切向电磁力密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刻切向力最大值出现的位置是有规律的,且径向和切向电磁力是一个数量级的,总体上看径向电磁力大于切向电磁力,但就最大值而言,径向电磁力是小于切向电磁力的。计算仿真结果为发电机端部结构的固定和事故的预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 定子绕组 径向电磁力 切向电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振动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伟梁 徐博侯 黄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58-1561,共4页
为了研究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动可靠性,需要有效地分析和识别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椭圆模态,并根据此模态调整相应结构,提高结构稳定性.利用定子绕组的循环对称特性,推导出多重循环结构的摄动法.根据实际中影响循环对... 为了研究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动可靠性,需要有效地分析和识别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椭圆模态,并根据此模态调整相应结构,提高结构稳定性.利用定子绕组的循环对称特性,推导出多重循环结构的摄动法.根据实际中影响循环对称特性的非循环部件或者约束,选取适当的步长,加入非循环对称部分,对原循环结构逐步摄动求解,最后将摄动法求解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将非循环部分加入到循环结构后,使用摄动法分步求解,不仅能判断摄动过程中的椭圆模态变化,还能识别并确定感兴趣的椭圆模态.定子端部其他模态亦可用此法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 定子绕组 椭圆模态 振动分析 摄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电磁力特性与鼻端扭矩计算 被引量:6
15
作者 万书亭 姚肖方 豆龙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0-925,980,共6页
针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端部结构,提出了采用镜像原理、比奥萨格尔定律和叠加原理计算定子绕组端部电磁力密度解析式的方法。以国产600MW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为分析对象,分别对一个极距内定子端部绕组在出槽口直线段、渐开线段和鼻端等... 针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端部结构,提出了采用镜像原理、比奥萨格尔定律和叠加原理计算定子绕组端部电磁力密度解析式的方法。以国产600MW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为分析对象,分别对一个极距内定子端部绕组在出槽口直线段、渐开线段和鼻端等不同位置处的轴向、径向、切向和合成的电磁力密度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各相绕组内线棒所受的轴向、径向、切向电磁力密度和合成的最大值出现的位置是有规律的,一般位于相带交界处,相带始端或相带末端,并给出了在出槽口部分、渐开线部分和鼻端部分所受力最大值及其位置。计算了鼻端所受的扭矩,并找出了最大扭矩出现的位置,为定子绕组端部的绑扎固定和在线监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 定子绕组 电磁力 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的动态优化设计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益轩 朱继梅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5-208,共4页
将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及支承简化为连续锥壳——板组合结构。在ANSYS平台上设计了几何建模和模态分析的参数化程序,建立了定端结构的参数化动态仿真模型,以支承板的数量及位置、锥壳的半锥角为设计变量,进行了定端结构动特性的... 将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及支承简化为连续锥壳——板组合结构。在ANSYS平台上设计了几何建模和模态分析的参数化程序,建立了定端结构的参数化动态仿真模型,以支承板的数量及位置、锥壳的半锥角为设计变量,进行了定端结构动特性的灵敏度分析和动态优化设计。通过大量计算分析得出了最佳结构型式为支承板均布且数量为17、锥壳的半锥角为24.6°。这种定端结构型式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且安装制造方便,为300 MW和600 MW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的固定提供了重要的设计手段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 定子绕组 参数化动态仿真模型 动态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的数字化建模及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頲 王惠 +1 位作者 赵洋 李星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3-153,共11页
以600 MW大型汽轮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的高精度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的模态参数;对定子端部绕组进行数字化机理建模,将双层绕组结构视为壳体,内外层支撑结构作为环肋与筋条,基... 以600 MW大型汽轮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的高精度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的模态参数;对定子端部绕组进行数字化机理建模,将双层绕组结构视为壳体,内外层支撑结构作为环肋与筋条,基于离散单元法可将端部绕组等效为叠层加筋加肋圆锥壳模型。借助适用于各种复杂弹性边界条件的改进傅里叶级数的瑞利-里兹法,建立了端部绕组的固有、受迫振动方程。通过计算得到端部绕组模态参数的解析解,并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立等效数字化机理模型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可为后续端部绕组电磁振动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绕组 模态参数 有限元分析 振动分析 机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电位分布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文娥 江秀臣 韩振东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4-35,38,共3页
发电机定子端部电场分布不均匀,易发生电晕造成事故。目前采用在发电机定子端部涂电阻率不同的半导体层来改善其电场分布,但涂后改善的效果无法定量评估。笔者通过测试,研究了发电机定子端部电位分布,分析了目前所采用的防晕方法的效果... 发电机定子端部电场分布不均匀,易发生电晕造成事故。目前采用在发电机定子端部涂电阻率不同的半导体层来改善其电场分布,但涂后改善的效果无法定量评估。笔者通过测试,研究了发电机定子端部电位分布,分析了目前所采用的防晕方法的效果,并提出了改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发电机 定子绕组 定子 电位分布 电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电磁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万书亭 姚肖方 朱建斌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2,共6页
以国产600 MW大型汽轮发电机端部结构为分析对象,对定子绕组端部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对端部结构进行简化,建立了定子绕组端部的数学模型,并利用镜像法和比奥-萨格尔定律计算得到了端部电磁力密度,给出了单根线棒上电磁力表... 以国产600 MW大型汽轮发电机端部结构为分析对象,对定子绕组端部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对端部结构进行简化,建立了定子绕组端部的数学模型,并利用镜像法和比奥-萨格尔定律计算得到了端部电磁力密度,给出了单根线棒上电磁力表达式的通式。然后分别比较了相差一个极距的同层线棒、同一定子槽中的上下层线棒、相差一个节距且鼻端相连的两根线棒等不同线棒之间以及线棒不同段之间的径向、切向、轴向电磁力密度。最后分析了同一相带内的同层线棒在同一时刻的电磁力密度变化趋势,并总结了其出现极值点的位置规律,所得分析结果对线棒的绑扎固定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 定子绕组 电磁力 绑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固有频率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成中昀 黄立民 李晓霞 《西北电力技术》 1998年第3期1-9,31,共10页
对4台300MW汽轮发电机的定于统组作了固有频率测试,就测试分析的基本原理、仪器简介、测试实例、处理方法等进行了说明。并对固有频率的范围规定作了讨论。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 定子 绕组 固有频率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