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际定向疗法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丽青 钱月芳 李淑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实际定向疗法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将7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根据病情,按常规进行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连续3个月的实际定向疗... 目的探讨实际定向疗法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将7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根据病情,按常规进行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连续3个月的实际定向疗法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和MBI均明显提高,但以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际定向疗法能提高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残存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实际定向疗法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润肺贴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对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丽莉 杨恺 +3 位作者 李克泉 刘培臣 李小伟 赵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考察清热润肺贴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对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丙种球蛋白、吸氧、纠正酸碱平衡、阿奇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润... 目的考察清热润肺贴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对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丙种球蛋白、吸氧、纠正酸碱平衡、阿奇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润肺贴定向透药疗法。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CRP、TNF-α、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CRP、TNF-α降低(P<0.05),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缩短(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润肺贴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润肺贴 定向透药疗法 常规治疗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针法怪蟒翻身结合定向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脊柱侧弯三维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单侧梨状肌退变性疼痛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3
作者 叶晓愚 周忠亮 张全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4528-4532,共5页
近十年,梨状肌退变性疼痛为国内脊柱内固定术后康复的一大难题,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诊疗规范。本文首次引进香港成熟的生物力学手段,以改进影像参数后的传统针法怪蟒翻身用于神经调节,结合补偿角度下的定向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 近十年,梨状肌退变性疼痛为国内脊柱内固定术后康复的一大难题,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诊疗规范。本文首次引进香港成熟的生物力学手段,以改进影像参数后的传统针法怪蟒翻身用于神经调节,结合补偿角度下的定向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用于患肢矫正,个体化治疗1例脊柱侧弯三维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单侧梨状肌退变性疼痛。此为国内文献首例成功报告,为国家紧缺技术"康复回社区"提供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状肌综合征 脊柱融合术 传统针法怪蟒翻身结合定向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肺理气方内服结合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董文敏 陈颖 堵玉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归肺理气方结合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诊治的72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为A组和B组,每组均36例。均给予指南常规治疗,A组给予... 目的探讨归肺理气方结合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诊治的72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为A组和B组,每组均36例。均给予指南常规治疗,A组给予中药归肺理气方内服治疗,B组给予归肺理气方内服结合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进行相关检查并比较,评估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B组治疗总显效率75.00%(27/36)显著高于A组50.00%(18/36)(P<0.05);两组治疗后“咳嗽”“喘息”“胸闷”和“痰量”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B组治疗后“咳嗽”“痰量”积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PaPO_(2)、PaPO_(2)、SaO_(2)、FVC、FEV1、FEV1%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B组治疗后PaPO_(2)显著低于A组,FEV1、FEV1%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归肺理气方内服结合定向透药疗法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痰热壅肺证 归肺理气方 内服 定向透药疗法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转录因子A的调节和功能 被引量:9
5
作者 宋银娟 廖轶 +1 位作者 赵德明 周向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2-116,共5页
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是一种由核基因编码的高迁移率族蛋白,在细胞质内合成后与HSP60-70复合体结合转运至线粒体内发挥作用。TFAM可调控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复制和转录,具有结... 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是一种由核基因编码的高迁移率族蛋白,在细胞质内合成后与HSP60-70复合体结合转运至线粒体内发挥作用。TFAM可调控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复制和转录,具有结合和缠绕mtDNA及解螺旋能力,与mtDNA拟核结构的形成、mtDNA的修复和维持mtDNA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论文就TFAM的调控、TFAM与mtDNA相互作用、TFAM定向疗法以及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录因子A 线粒体DNA 转录调控 线粒体功能 定向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高龄患者采用全身γ刀SBRT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庞军 陈浩涛 +3 位作者 陈燕 姜林 郝光远 李长青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5-299,共5页
背景与目的: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局部晚期NSCLC的治疗报道相对较少。该研究旨在探讨全身γ刀SBRT治疗高龄局... 背景与目的: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局部晚期NSCLC的治疗报道相对较少。该研究旨在探讨全身γ刀SBRT治疗高龄局部晚期NSCLC的疗效、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超级γ刀(SGS-Ⅰ型)治疗高龄局部晚期NSCLC患者68例,根据肿瘤的位置、临床靶体积、患者的身体状况与治疗目的,制定放射治疗计划。肿瘤体积56.9~1 097.0 cm3,等剂量曲线50%~60%,周边照射总剂量35~45 Gy,分割处方剂量3.5~5.0 Gy,重复治疗8~12次,每周5次。治疗前按定位时体位复位,再次CT扫描离线体位验证及调整计划靶体积(planned target volume,PTV)剂量分布。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结果:68例患者治疗后中位随访18个月,随访率为100%。治疗结束后2~3个月经过CT复查,24例(35.29%)肿瘤消失,42例(60.29%)肿瘤缩小,2例(4.41%)无变化,总有效率为95.59%。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1.76%。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35%、34.04%和20.69%。2级放射性肺炎及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6.18%和19.12%,无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食管炎的发生。PTV和验证靶区适形指数分别为0.41±0.08和0.39±0.12(t=0.09,P>0.05)。结论:全身γ刀SBRT治疗局部晚期NSCLC高龄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非小细胞肺癌 全身Γ刀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彩虹 曾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997-3000,共4页
对针灸疗法、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贴敷疗法、穴位注射等中医护理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指出目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偏重于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总结,对药物和穴位以及多种技术联合应用的协同作用缺乏深入... 对针灸疗法、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贴敷疗法、穴位注射等中医护理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指出目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偏重于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总结,对药物和穴位以及多种技术联合应用的协同作用缺乏深入研究,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多限于近期疗效的研究,对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同时中医护理技术缺乏循证,需要在将来的工作中不断完善操作流程及疗效标准,以期使更多的病人能尽早从研究结果的推广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护理技术 针灸疗法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穴位贴敷 穴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