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史学对民族融合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乔治忠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中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深层原因,是学术上值得探讨的问题。民族融合的关键因素在于文化的认同,而传统史学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发达的组成部分。从先秦到汉代,华夏文化中系统的礼制伦理文化和"大一统"的政治历史观,成为民族... 中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深层原因,是学术上值得探讨的问题。民族融合的关键因素在于文化的认同,而传统史学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发达的组成部分。从先秦到汉代,华夏文化中系统的礼制伦理文化和"大一统"的政治历史观,成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核心。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史学凸现为民族融合的先导和最稳定因素,这源于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竞相仿从汉族政权的官方记史、修史体制,从而导致历史观、史学意识的文化认同,以及祖先血脉的认同,构成持久的民族凝聚力。隋唐以后直至清朝,传统史学始终发挥着这种凝聚力量。因此,中国传统史学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史学引导了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史学 民族融合 凝聚力 文化认同 官方修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