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传统史学对民族融合的作用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深层原因,是学术上值得探讨的问题。民族融合的关键因素在于文化的认同,而传统史学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发达的组成部分。从先秦到汉代,华夏文化中系统的礼制伦理文化和"大一统"的政治历史观,成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核心。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史学凸现为民族融合的先导和最稳定因素,这源于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竞相仿从汉族政权的官方记史、修史体制,从而导致历史观、史学意识的文化认同,以及祖先血脉的认同,构成持久的民族凝聚力。隋唐以后直至清朝,传统史学始终发挥着这种凝聚力量。因此,中国传统史学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史学引导了历史。
作者 乔治忠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Academic Research
作者简介 乔治忠,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30007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3

  •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2翦伯赞.关于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A].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3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 3孟子(巷5)滕文公上[M].
  • 4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M].
  • 5史记(卷99)刘敬叔孙通列传[M].
  • 6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M].
  • 7晋书(卷105)石勒载记下[M].
  • 8史通(外篇卷12)古今正史[M].
  • 9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M].史通(外篇卷11)史官建置[M].
  • 10史通(外篇卷11)史官建置[M].

共引文献25

同被引文献107

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