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轼的嗜石兴味与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 被引量:23
1
作者 周裕锴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9-176,共8页
苏轼一生酷爱怪石 ,包括美石和丑石。对于他来说 ,怪石既是陶冶人格情操的“比德”的对象 ,也是归隐故乡和退避山林的虚拟替代物 ,甚至是人生虚幻不实的见证。苏轼嗜好怪石的兴味与其特有的辩证思维有关 ,“丑好相形”、“反常合道”、... 苏轼一生酷爱怪石 ,包括美石和丑石。对于他来说 ,怪石既是陶冶人格情操的“比德”的对象 ,也是归隐故乡和退避山林的虚拟替代物 ,甚至是人生虚幻不实的见证。苏轼嗜好怪石的兴味与其特有的辩证思维有关 ,“丑好相形”、“反常合道”、“大小相形”、“真妄不二”、“妙观逸想”等观念使他比常人能更多地发现怪石之美。苏轼的嗜石兴味中包含了宋代文人一些共同的审美观念 ,如孤高忌俗的精神追求 ,寓意于物的审美态度 ,尚健好古的审美趣味 ,心存目想的观照方式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怪石 辩证思维 宋代文人 审美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文人“素”审美在宋代家具中的表现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曹鸣 邓莉文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9年第1期20-21,共2页
宋代在中国美学发展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它促进了"素"审美的形成。"素"也是宋代文人审美的重要特性。"自然"、"简淡"、"雅意"是构成宋代"素"审美的重要内涵。宋... 宋代在中国美学发展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它促进了"素"审美的形成。"素"也是宋代文人审美的重要特性。"自然"、"简淡"、"雅意"是构成宋代"素"审美的重要内涵。宋文人审美对宋家具的艺术特性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宋文人"素"审美的影响下,宋家具以其独特的审美文化和艺术特征,成为宋代文人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审美 宋代家具 宋代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人说唱伎艺鼓子词 被引量:12
3
作者 于天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6-90,共5页
鼓子词是宋代上层文人的说唱伎艺。探讨其音乐构成、题材内容、演出体制、作品存世情况及在宋词中的文学地位,指出赵德麟《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在中国古代曲艺史上导夫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先路。
关键词 宋代文人 说唱伎艺 鼓子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案尤物与文字之祥:宋代文人与砚 被引量:6
4
作者 钱建状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9,共11页
与唐五代文人相比,宋代文人赏砚、品砚,人数更多、群体意识更强。围绕着“砚”这种手头案上的“闲澹”之物,宋人所展开的日常休闲方式之多,内容之生动有趣以及文人交往互动、诗歌唱和之频繁,远为唐五代人所不及。由此增广了宋代文人的见... 与唐五代文人相比,宋代文人赏砚、品砚,人数更多、群体意识更强。围绕着“砚”这种手头案上的“闲澹”之物,宋人所展开的日常休闲方式之多,内容之生动有趣以及文人交往互动、诗歌唱和之频繁,远为唐五代人所不及。由此增广了宋代文人的见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同或相似美学趣味的形成。砚由日常消费品,一变而为文人案头的清玩,至为重要的原因,是宋人日常生活中自觉的清浊、雅俗之辨。宋人把丰富的学识、高雅的趣味,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以“辨砚”为契机,雅与俗、酒客与学者、资谈笑与资考据,其边界变得模糊不清。在宋人的文化语境中,蓄古砚,辨古砚,以为玩好,与收藏、研究古钟鼎彝器相似,在精神指向上,是通之于好古博雅的。以小见大,在平凡中见出不平凡,寓意于物,超越日常,提升诗意,是宋人咏砚诗的特点。这在形式相对自由、内容伸缩度更大的五、七言古体诗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宋代的砚铭,所固有和已有的文体属性弱化,而与诗呈合流之势。尽物性之美,不即不离,略有影带规戒之语,是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人自称“老子”的文学文化学解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沈金浩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4,共6页
宋人自称“老子”自北宋范仲淹始,至苏轼、黄庭坚而成时尚,至陆游、杨万里而泛滥。宋人自称“老子”的原因一是对老敏感,好言老弱病懒的时代文化心理,而这种心理又有多种成因;二是向往晋人风神;三是几个典故都合宋人口味;四是范仲淹的... 宋人自称“老子”自北宋范仲淹始,至苏轼、黄庭坚而成时尚,至陆游、杨万里而泛滥。宋人自称“老子”的原因一是对老敏感,好言老弱病懒的时代文化心理,而这种心理又有多种成因;二是向往晋人风神;三是几个典故都合宋人口味;四是范仲淹的正面效果;五是宋人好以才学为诗;六是“老子”一词可影响作品风格、显示作者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人 自称老子 文化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人的治生与商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永斌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宋代有诸多文人从事治生和商业活动。成名文人或踏入仕途的文人从事这类活动多不是因为生活贫苦所致 ,其治生的手段主要是通过为润主作文或撰写碑铭来获取报酬 ,已具有一定的商业化特点 ;下层文人常常是因经济拮据不得不忙于治生或经商 ... 宋代有诸多文人从事治生和商业活动。成名文人或踏入仕途的文人从事这类活动多不是因为生活贫苦所致 ,其治生的手段主要是通过为润主作文或撰写碑铭来获取报酬 ,已具有一定的商业化特点 ;下层文人常常是因经济拮据不得不忙于治生或经商 ,其从事治生的手段是多样的 ,甚至从事一些为时人不齿的行业 ,去职或遭罢官的文人 ,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人 治生 商业活动 多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人“谪仙”称谓及其内涵论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振谦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7-151,共5页
"谪仙"称谓缘自道教神仙观念,这一称谓因用于李白而具有了诗人意义。宋代文人广泛借用"谪仙"称谓,这与他们的道教信仰、诗才学识以及对李白的崇拜有关。狂傲、贬谪和诗才是宋代文人对"谪仙"概念基本内涵... "谪仙"称谓缘自道教神仙观念,这一称谓因用于李白而具有了诗人意义。宋代文人广泛借用"谪仙"称谓,这与他们的道教信仰、诗才学识以及对李白的崇拜有关。狂傲、贬谪和诗才是宋代文人对"谪仙"概念基本内涵的确认。"谪仙"因此也成为宋代诗学批评的术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人 “谪仙” 道教 李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人与《般若心经》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海沙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7-116,共10页
佛教经典《般若心经》在宋代有新的译本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宋代理学的心性说、本体论及宋代理想人格的建立都从《般若心经》汲取了思想养料。《般若心经》的空幻观影响文人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式,宋诗虚静的艺术境界和创作心态、空灵... 佛教经典《般若心经》在宋代有新的译本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宋代理学的心性说、本体论及宋代理想人格的建立都从《般若心经》汲取了思想养料。《般若心经》的空幻观影响文人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式,宋诗虚静的艺术境界和创作心态、空灵的表达方式都与色空观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般若心经》 传播 宋代文人 理学 空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梁文与宋代文人构建的理想国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慕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3,共5页
上梁文是一种体式独特的建筑民俗文体,宋代是上梁文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文人发挥了赋体"铺陈"、"夸饰"的修辞手法,使得宋代上梁文成为文人构建政治、文化以及个人生活之理想国的性情文章。而由此折射出宋代文人的淑世精神和淡泊情... 上梁文是一种体式独特的建筑民俗文体,宋代是上梁文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文人发挥了赋体"铺陈"、"夸饰"的修辞手法,使得宋代上梁文成为文人构建政治、文化以及个人生活之理想国的性情文章。而由此折射出宋代文人的淑世精神和淡泊情怀,也集中地反映了儒、释、道三教合流思想对宋代文人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梁文 宋代文人 理想国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人的馆阁情结 被引量:2
10
作者 成明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1,共5页
宋代文人的馆阁情结主要表现在:未入馆文人的艳羡与追逐,入馆文人的自信与自得,离馆文人的思念与追忆,馆职文人对馆阁职名的推崇与维护。宋代崇文崇儒的基本国策是宋人馆阁情结的社会基础;馆阁图书之府、育才之所、文化沙龙的强大功能... 宋代文人的馆阁情结主要表现在:未入馆文人的艳羡与追逐,入馆文人的自信与自得,离馆文人的思念与追忆,馆职文人对馆阁职名的推崇与维护。宋代崇文崇儒的基本国策是宋人馆阁情结的社会基础;馆阁图书之府、育才之所、文化沙龙的强大功能以及与馆阁功能相伴而生的恩宠待遇,是宋人馆阁情结的实质缘由;宋代文人的结盟意识,对精英集团的渴望则是宋人馆阁情结的需要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阁情结 表现与成因 宋代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人养生的主要方法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芳芸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8-59,共2页
宋代统治者高度重视医学和养生学,大量吸收有文化素养的儒生学医,儒而知医成为一种时尚,文人热衷于养生的风气达到了空前的兴盛,形成了宋儒养生流派。他们集我国古代传统养生之大成,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养生类作品和一系列宝贵的养生经验... 宋代统治者高度重视医学和养生学,大量吸收有文化素养的儒生学医,儒而知医成为一种时尚,文人热衷于养生的风气达到了空前的兴盛,形成了宋儒养生流派。他们集我国古代传统养生之大成,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养生类作品和一系列宝贵的养生经验,如静坐、炼气、节食、饮茶、用香、间接服食丹药、使用药枕等是他们特有的养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人 养生方法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宋代文人出版图书的原因及意义
12
作者 徐艳 刘大明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2-95,共4页
有宋一代,文化事业蓬勃发展,造就了文人的崭露峥嵘(本文特指参与出版行列的文士、官员及儒商等)。这一时期,宋人种种文化事业,其所取得成就与社会发展是分不开的。宋代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独领风骚。
关键词 宋代文人 出版 意义 原因 图书 文化事业 中国文化史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文人词学观的矛盾性及其价值
13
作者 王晓骊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26,共5页
宋代文人词学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曲子词的发展相适应的。但由于词史发展的特殊性,宋人的词学观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便产生了诸如诗化与词化、典雅与俗艳、抒情与言志、自然与雕琢等一些矛盾。正是在这些矛盾力量的彼此消长中,宋代文人... 宋代文人词学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曲子词的发展相适应的。但由于词史发展的特殊性,宋人的词学观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便产生了诸如诗化与词化、典雅与俗艳、抒情与言志、自然与雕琢等一些矛盾。正是在这些矛盾力量的彼此消长中,宋代文人的词学观才走向成熟,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词从近乎缠令的游戏工作逐渐发展成为抒情言志的“美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人 词学观念 矛盾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社会主体到自然主体——论宋代文人投身自然的几种表现形式
14
作者 张保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宋代文人投身自然 ,实质上是一种由社会主体向自然主体的角色转换 ,这种角色转换表现为 4个层面 :在行为上诗酒山林、随遇皆乐 ;在心理上“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在思想上“无愧于中、无责于外”;在感情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四... 宋代文人投身自然 ,实质上是一种由社会主体向自然主体的角色转换 ,这种角色转换表现为 4个层面 :在行为上诗酒山林、随遇皆乐 ;在心理上“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在思想上“无愧于中、无责于外”;在感情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四个层面归结到一点 ,则是抒写山水 ,营造“心灵屋宇”。文人们在这些“心灵屋宇”中流泄的是真挚的情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人 社会主体 自然主体 转变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教”的兴起与宋代文人的两难处境
15
作者 王德明 覃喆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2-56,共5页
一种文学现象的出现,必然是时代心理、观念等因素作用。在北宋末年,有一股“诗教思潮”出现在当时的诗坛上。作为一种思潮。历来没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即使有人注意这股思潮中的某些诗人、到批评家,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深究这... 一种文学现象的出现,必然是时代心理、观念等因素作用。在北宋末年,有一股“诗教思潮”出现在当时的诗坛上。作为一种思潮。历来没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即使有人注意这股思潮中的某些诗人、到批评家,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深究这股思潮产生的深刻背景。应该说,诗教在中国文学史上已不是新鲜货色,历代提倡的诗人、批评家不绝如缕,但不同时代的提倡者,其心理动机是迥然不同的,并且侧重点也不一样。那么宋人提倡诗教的心理动机如何,又有什么特点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人 “诗教”说 黄庭坚 两难处境 文字狱 苏拭 张戒 诗教说 温柔敦厚 北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人集会茶事图中“点茶法”器具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曼玉 邓莉文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第10期22-25,共4页
宋代作为我国茶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之一,出现了很多基于茶文化的子文化,茶事绘画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宋代文人集会盛行,穷尽雅致的"点茶法"在宋代文人中备受推崇,所用到的茶事器具作为点茶法的承载之物经常出现在宋代文人集... 宋代作为我国茶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之一,出现了很多基于茶文化的子文化,茶事绘画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宋代文人集会盛行,穷尽雅致的"点茶法"在宋代文人中备受推崇,所用到的茶事器具作为点茶法的承载之物经常出现在宋代文人集会图中,本文主要用比较分析法、图像学分析法从宋代文人集会图的代表——《文会图》和《撵茶图》中研究宋代文人集会图中所用到的"点茶法器具",从而总结宋代文人集会必备的点茶器具以及点茶器具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人 茶事图 点茶法 茶事器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人士大夫视阈下的家具审美意识探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龄 傅雷 +2 位作者 雷宜灵 闫钰琦 吕九芳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34,共5页
以宋代审美范畴“韵”“雅趣”“致用”和“礼制”为例,阐释宋代家具中的审美意识。通过时代背景和文人士大夫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宋代家具形成的背景和其中蕴含的审美观念。宋代作为我国传统家居格局形成的重要时期,高型坐具伴随着垂... 以宋代审美范畴“韵”“雅趣”“致用”和“礼制”为例,阐释宋代家具中的审美意识。通过时代背景和文人士大夫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宋代家具形成的背景和其中蕴含的审美观念。宋代作为我国传统家居格局形成的重要时期,高型坐具伴随着垂足而坐的习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室内家具品种不断丰富,家具陈设与布置愈发讲究,形成了独特的家具美学。其背后蕴含的则是宋人独到的审美理念,家具在更深层面上成为一种宋人精神、理想和追求的物化载体。这一审美意识层面的探讨,对现代家具设计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家具 宋代文人 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人的舟行保障--以船具、食宿、疾病防治问题为中心
18
作者 齐晓玉 王兆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0-97,共8页
宋代官舟数量有限,常常周转不开,文人利用自身地位或者私人交情托请纲运部门的官员获取官舟,已是常态。民间私舟多以雇佣方式获得,交易过程中择舟约价环节非常重要,士人往往会考虑性价比、安全性等问题。获取交通工具后,士人便可上路,... 宋代官舟数量有限,常常周转不开,文人利用自身地位或者私人交情托请纲运部门的官员获取官舟,已是常态。民间私舟多以雇佣方式获得,交易过程中择舟约价环节非常重要,士人往往会考虑性价比、安全性等问题。获取交通工具后,士人便可上路,途中往往通过与船夫合作的方式,化解自炊与水宿的压力。他们不仅要应对食物补给与厨人烹制两方面的困扰,同时还需找寻适合停泊的位置。由于船只容易受到风浪的影响,士人常常会有不适乃至不安的水宿体验。另为了应对突然的疾病,文人常常“携药”出行,途中还会直接招请医生,并努力交际,以托人请医的方式获取沿线医疗资源,以保障自身性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人 出行 船具 食宿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清雅韵致饮食文化及其发展创新
19
作者 白秀梅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2-252,共1页
宋代文人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是一部经典饮食文化著作,主要描述了山野人家清雅素淡的蔬花饮馔,表达了对山林清味的喜爱之情,是研究宋代饮食文化的珍贵历史史料。全书分上下两卷,由104则食谱组成,其中素食88则,涉及饭、羹、粥、饼、... 宋代文人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是一部经典饮食文化著作,主要描述了山野人家清雅素淡的蔬花饮馔,表达了对山林清味的喜爱之情,是研究宋代饮食文化的珍贵历史史料。全书分上下两卷,由104则食谱组成,其中素食88则,涉及饭、羹、粥、饼、面、粉、菜、汤、糕等。每则食谱简练清晰地介绍其食材选择、制作方法、营养价值、食用禁忌等,多处引入药书论述,重视膳食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食材 素食 宋代文人 营养价值 食谱 养生 清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书斋家具中的文人意趣探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陆潇潇 邓莉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9-51,共3页
宋代是一个儒雅文化盛行的时代,书斋不仅是宋代文人艺术创作、文学活动的场所,也是文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文人在书斋中开展了藏书读书、写字作画、品茶论道等一系列活动。因文人思想、生活方式、审美风格的渗透,书斋家具... 宋代是一个儒雅文化盛行的时代,书斋不仅是宋代文人艺术创作、文学活动的场所,也是文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文人在书斋中开展了藏书读书、写字作画、品茶论道等一系列活动。因文人思想、生活方式、审美风格的渗透,书斋家具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代的审美特点,呈现出简洁隽永、素洁雅致、天然质朴的风格特征。本文通过对宋代书斋家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的分析,讨论文人意趣对书斋家具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宋代文人意趣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斋家具 宋代文人意趣 审美风尚 书斋陈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