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畸形患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张琦 徐晓媛 +5 位作者 吴聿淼 张晗 胡志强 袁佳敏 崔宇琛 朱宪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8-515,共8页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特征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或两者兼具,且多伴有垂直向关系异常,治疗复杂,成年患者常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逐渐应用于复杂正畸治疗,而目前国内外针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正颌手术方面的应用案例...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特征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或两者兼具,且多伴有垂直向关系异常,治疗复杂,成年患者常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逐渐应用于复杂正畸治疗,而目前国内外针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正颌手术方面的应用案例较少。本文作者报道1例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分析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正畸治疗前分次拔除阻生智齿18、28、38和48及正畸牙15、25、34和44,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术前正畸,矢状向建立尖牙及磨牙超完全远中关系,前牙覆盖13~14 mm,水平向匹配上下颌牙弓形态;正颌手术术式为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术(BSSRO)及颏成形术;术后精细调整咬合。患者术后上下颌骨关系恢复正常,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ANB)由12.3°改善为4.7°;尖牙和磨牙达到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牙根平行度良好,无明显牙根吸收;面部软组织侧貌显著改善,面突角(N-Sn-Pg)由143.9°改善为162.8°。术后1年疗效稳定。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以高效完成复杂病例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与固定矫治器相比,该技术更有利于患者对美观的需求及牙周健康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治疗 骨性()畸形 无托槽隐形矫治 高角()畸形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联合微种植钉治疗成年人骨性Ⅱ类错牙合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张皓岩 李欣怡 +3 位作者 石芯宁 李江阳 吴聿淼 朱宪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8-214,共7页
应用隐形矫治器治疗成年人骨性错牙合畸形,特别是在拔牙病例中的应用,一直是隐形矫治技术的难点之一。本科室于2019年3月收治1例30岁女性患者,患者因“牙不齐,嘴凸”就诊,寻求矫治以改善面型。患者双侧尖磨牙远中关系,上下颌前牙唇倾,... 应用隐形矫治器治疗成年人骨性错牙合畸形,特别是在拔牙病例中的应用,一直是隐形矫治技术的难点之一。本科室于2019年3月收治1例30岁女性患者,患者因“牙不齐,嘴凸”就诊,寻求矫治以改善面型。患者双侧尖磨牙远中关系,上下颌前牙唇倾,深覆盖;影像学检查,ANB角为6.2°,骨性Ⅱ类错牙合。通过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配合4枚微种植钉,经过20个月的治疗,患者拔牙间隙关闭完成,牙列整齐,咬合关系良好;前牙内收,下颌骨逆旋,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应用隐形矫治器配合微种植体支抗可以在成年人拔牙病例中实现良好的牙齿三维方向控制,为临床医师治疗该类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骨性 前磨 过山车效应 种植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后缩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治疗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婧 周鑫(综述) 陈莉莉(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1,共5页
下颌后缩是临床上常见的牙颌面畸形,严重影响颜面美观、口颌系统功能,严重的下颌后缩可引发全身系统性疾病,甚至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危及生命。下颌后缩的病因并不明确,但基因、不良习惯和内分泌功能异常等都与其发生、发展有关。目前功能... 下颌后缩是临床上常见的牙颌面畸形,严重影响颜面美观、口颌系统功能,严重的下颌后缩可引发全身系统性疾病,甚至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危及生命。下颌后缩的病因并不明确,但基因、不良习惯和内分泌功能异常等都与其发生、发展有关。目前功能矫形治疗、正畸掩饰性治疗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治疗下颌后缩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主要方法,文章讨论了下颌后缩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策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后缩 骨性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颞下颌关节思考成人安氏Ⅱ^(2)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
4
作者 李榕 赵青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698,共12页
安氏Ⅱ^(2)分类错[牙合]畸形以前牙内倾型深覆[牙合]、磨牙远中关系为特征,患者的前牙切导异常,导致下颌运动轨迹被迫后退。多数患者表现出下颌后缩,并伴有咀嚼肌疼痛、关节盘移位以及髁突位置异常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对于安氏Ⅱ^(2... 安氏Ⅱ^(2)分类错[牙合]畸形以前牙内倾型深覆[牙合]、磨牙远中关系为特征,患者的前牙切导异常,导致下颌运动轨迹被迫后退。多数患者表现出下颌后缩,并伴有咀嚼肌疼痛、关节盘移位以及髁突位置异常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对于安氏Ⅱ^(2)分类的成人患者,正畸治疗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主要是改善前牙舌倾、打开咬合以及协调上下牙列和颌骨的矢状向关系,但相关治疗措施对于颞下颌关节的影响尚有争议。本文综述了成人安氏Ⅱ^(2)分类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特征、正畸治疗及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总结了有利于恢复正常盘-髁关系的咬合板治疗措施,以期能为成人安氏Ⅱ^(2)分类患者正畸治疗的临床诊断和方案设计提供参考,最终实现咬合和关节的协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畸形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盘前移位 正畸治疗 正畸正颌联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功能性矫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于彦君 杨陆一 +3 位作者 曹阳 朱宪春 徐春子 陈远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4-609,共6页
目的:检测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行早期矫治,采用Ricketts头影测量分析法测量主要标志点和参考平面。结果:与矫治前比... 目的:检测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行早期矫治,采用Ricketts头影测量分析法测量主要标志点和参考平面。结果: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患者下颌体长度(Xi-Pm)增加2.50 mm(P<0.05),SNB角增加2.58°(P<0.05),ANB角平均减少2.71°(P<0.01);磨牙关系距平均减小2.81mm(P<0.01),前牙覆盖平均减小3.68mm(P<0.01),下中切牙垂距(L1-OP)减小1.89mm(P<0.01),下中切牙突度距(distance of L1-APog)增加1.84mm(P<0.01),上中切牙倾斜角(U1-APog)减小7.35°(P<0.01);下唇突度(Ls-TVL)增加1.85 mm(P<0.05),颏沟深度(Sm-TVL)增加2.12 mm(P<0.05),颏突度(Pos-TVL)增加2.89mm(P<0.05)。结论: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能有效促进其下颌骨生长发育,内收上前牙,改善上前牙唇倾度,改善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1分()畸形 Ricketts分析法 X线头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相关角度、间隙变化值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胡露露 五味子 +1 位作者 杨梓 徐建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1125,1131,共6页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7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给予隐形矫治器矫治,对照组给予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观察两组颞下颌关节相...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7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给予隐形矫治器矫治,对照组给予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观察两组颞下颌关节相关角度、间隙变化值等。结果 观察组矫治前后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相交的下内角(U1-SN)变化值、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交角(U1-NA)变化值分别为(11.05±1.01)°和(4.75±0.76)°,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矫治前后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变化值分别为(0.51±0.21)、(0.40±0.15)、(0.40±0.13)、(0.20±0.05)mm,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矫治前后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探诊深度(PD)变化值分别为(0.44±0.19)分、(0.41±0.13)分、(0.38±0.10)mm,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患者颞下颌关节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矫治 []畸形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艾虹 卢红飞 +3 位作者 蔡斌 黄红亮 安爱群 黄伟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所引起的牙、牙槽、颌骨以及软组织的改变。【方法】对16例处于生长发育期且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进行Twin-block功能矫治,并对其治疗前后软硬组织X线头影... 【目的】探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所引起的牙、牙槽、颌骨以及软组织的改变。【方法】对16例处于生长发育期且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进行Twin-block功能矫治,并对其治疗前后软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值进行比较及统计学检验。【结果】治疗后,下颌生长朝着有利的方向发生改变,覆盖、覆牙合分别减少8.13mm及4.27mm,SNB、下颌平面角、Ar-Pog及下面高分别增加1.70°、3.47°、4.06mm及2.53mm,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此外,上颌前牙冠有舌向转矩的趋势(P>0.05),鼻唇角有所增加,上唇突度亦减小(P<0.01)。下切牙与下颌平面夹角有少许减小,虽无显著性差异,但对于评价治疗后的下前牙段的稳定性是有意义的。【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具有矫形作用,可以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抑制上颌生长,同时使得上下颌牙及牙槽骨发生改变,从而协调上下颌关系,改善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 [] 安氏1分 X线头影测量 下颌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临界病例软组织侧貌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常乾 张丹 任利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7-579,共3页
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临界病例软组织侧貌的影响一直是正畸医生关心的问题。本文从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临界病例软组织侧貌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拔牙模式、生长发育)作一综述。以期为正畸临床安... 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临界病例软组织侧貌的影响一直是正畸医生关心的问题。本文从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临界病例软组织侧貌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拔牙模式、生长发育)作一综述。以期为正畸临床安氏Ⅱ类1分类错临界病例的诊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分[] 软组织侧貌 矫治 临界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联合正颌治疗骨性Ⅱ类并发特发性髁突吸收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袁佳敏 王宋庆 +3 位作者 吴聿淼 崔宇琛 张琦 朱宪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7-1114,共8页
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常并发特发性髁突吸收(ICR),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和颌面部畸形。本文报道1例骨性Ⅱ类高角并发ICR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女性,24岁,主诉前牙开牙合及颞下颌关节疼痛,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确诊为ICR。采用牙合板治疗稳... 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常并发特发性髁突吸收(ICR),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和颌面部畸形。本文报道1例骨性Ⅱ类高角并发ICR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女性,24岁,主诉前牙开牙合及颞下颌关节疼痛,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确诊为ICR。采用牙合板治疗稳定髁突吸收后,实施正畸联合正颌治疗。治疗后4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牙齿排列整齐,散在间隙完全关闭,前突面型明显改善(ANB角减少4.2°),颞下颌关节疼痛和弹响症状消失,建立稳定的Ⅰ类咬合关系。三维CT复查显示髁突骨质重建良好,关节间隙恢复正常。通过多学科联合治疗,患者咬合功能和面部美观均获得明显改善。对于ICR患者应在髁突吸收稳定后实施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牙合板治疗可作为有效的术前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髁突吸收 骨性 高角病例 正畸正颌联治疗 板治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C肌功能矫治器早期治疗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81-1683,共3页
目的 :观察MRC肌功能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儿童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年龄在8~11周岁的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给予K1-K2系列MRC肌功能矫治器,要求患者日间戴用2 h以上,晚间睡觉时间戴用,每天累计戴用时间不少于12 h;... 目的 :观察MRC肌功能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儿童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年龄在8~11周岁的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给予K1-K2系列MRC肌功能矫治器,要求患者日间戴用2 h以上,晚间睡觉时间戴用,每天累计戴用时间不少于12 h;并设计相应的肌功能训练操,每4~6周复诊1次。结果:平均治疗12个月后,20例患者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明显纠正,SNB角增加,ANB角减小,下颌的生长得到释放。结论:佩戴MRC肌功能矫治器并配合肌功能训练操,对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分 肌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微笑美学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赵健 史舒雅 +2 位作者 李超群 李昕 侯德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7-971,共5页
目的:探究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微笑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3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2,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直丝弓矫治)和对照组(n=51... 目的:探究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微笑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3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2,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直丝弓矫治)和对照组(n=51,头帽口外弓+直丝弓矫治),比较两组总体疗效、矫治时间、治疗后6个月头影测量指标、微笑美学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矫治成功率比较并无差异(P>0.05),而研究组矫治时间[(14.3±3.6)月]低于对照组[(20.1±4.2)月,P<0.05];两组矫治后切牙唇倾度(U1-L1,L1-MP,U1-SN)、ANB、上颌中切牙内收量(U1-Ptm)、上颌磨牙远中移动量(U6-SP)、覆盖(OJ)、覆颌(OB)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矫治前后U6-SP变化量低于对照组,U1-L1、U1-SN、U1-Ptm、L1-MP变化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牙根吸收、上颌窦底感染、创伤性溃疡、种植体周围炎等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能缩短矫治时间,前牙内收效果更佳,微笑美观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嵴 微种植体 骨性()畸形 微笑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不同拔牙方式矫治前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软硬组织侧貌的比较 被引量:13
12
作者 马啸远 张祎 +2 位作者 姜欢 杨军星 胡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5-591,共7页
目的:比较2种不同拔牙方式矫治前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患者60例,根据不同拔牙方式分为44/44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30例)和44/55组(拔除2颗上颌第一前... 目的:比较2种不同拔牙方式矫治前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患者60例,根据不同拔牙方式分为44/44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30例)和44/55组(拔除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和2颗下颌第二前磨牙,30例),应用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测量2组患者软硬组织的相关测量指标(T1和T2)及其差值(T2-T1)。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硬组织测量指标中Overjet、SNA、ANB、U1-NA、U1-NA距、U1-SN、NA-PA和A-NP减小(P<0.01),U1-L1和Pg-NB增大(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软组织测量指标中H角、上唇突度、下唇突度、上唇-E线距离、下唇-E线距离和鼻下点-H线距离减小(P<0.05或P<0.01),下唇倾角增大(P<0.01);治疗前后2组患者软硬组织测量指标变化量(T2-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拔牙方式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时对于患者面部软硬组织侧貌的改变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分 软硬组织侧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牙矫治对成年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玉 姜欢 胡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5-1061,共7页
目的:通过对比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成年患者拔牙和不拔牙矫治前后上气道形态、舌骨位置和颅颌面结构的变化,分析拔牙矫治对该类患者上气道形态结构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就诊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 目的:通过对比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成年患者拔牙和不拔牙矫治前后上气道形态、舌骨位置和颅颌面结构的变化,分析拔牙矫治对该类患者上气道形态结构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就诊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已完成正畸治疗的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成年患者60例,根据是否进行减数矫治分为拔牙组和非拔牙组,每组30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取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应用Dolphin软件对患者上气道形态、舌骨位置和颅颌面组织结构进行定点描绘和测量,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相关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拔牙组患者悬雍垂尖与中咽壁点的距离(U-MPW)、会厌谷点与下咽壁点的距离(V-LPW)、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的下内交角(U1-SN)和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的上内交角(L1-MP)明显减小(P<0.05),[牙合]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夹角(OP-SN)和上下中切牙长轴之间的夹角(U1-L1)明显增大,(P<0.05),其余测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非拔牙组患者矫治后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ANB)明显减小(P<0.05),OP-SN和L1-MP明显增大(P<0.05),其余测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患者在拔牙矫治后上气道矢状径变窄,主要发生在上气道口咽段和喉咽段,而舌骨位置未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高角 [] 上气道 舌骨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牙合]板联合正畸正颌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伴髁突吸收患者的软硬组织及髁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叶青 李利彤 +1 位作者 李伟绪 曹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4-1290,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颌面部软硬组织和髁突变化情况以评估使用稳定性[牙合]板结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Ⅱ类错[牙合]... 目的通过研究颌面部软硬组织和髁突变化情况以评估使用稳定性[牙合]板结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Ⅱ类错[牙合]伴髁突吸收患者13例,男性3名,女性10名;年龄18~27(21.769±3.032)岁,所有患者接受稳定性[牙合]板联合正畸正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头影测量参数,评价患者面型改善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髁突高度和骨密度变化,评估患者骨质改建的影响。结果完成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各项硬、软组织参数较治疗前1个月趋于正常,除ANS-Me/N-Me和Pg-Pg′外,其余如SNA、SNB、ANB角等各项治疗前后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1个月相比,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髁突高度无显著变化,髁突最前点、顶点和最后点的骨密度均普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性Ⅱ类错[牙合]伴髁突吸收患者采用稳定性[牙合]板联合正畸正颌治疗,疗效显著且稳定,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症状并满足患者对面部美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畸形 髁突 稳定性[]板 正畸 正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安氏Ⅱ类第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体会
15
作者 方鸿满 张冬玲 +1 位作者 谢荣富 孙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安氏第1分He畸形 矫治 儿童 HE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口呼吸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牙颌面横向结构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晓君 姚霜 +4 位作者 杨霜 杨苹 徐青 王冰 王文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比较伴口呼吸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儿与正常儿童的牙颌颅面硬组织横向结构的差异,为临床诊断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借助头颅后前位X线头影测量,对12例伴口呼吸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儿的牙颌颅面硬组织结构进行... 目的比较伴口呼吸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儿与正常儿童的牙颌颅面硬组织横向结构的差异,为临床诊断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借助头颅后前位X线头影测量,对12例伴口呼吸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儿的牙颌颅面硬组织结构进行测量分析,并与15例正常儿童相应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伴口呼吸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儿的上颌基骨宽度、上磨牙间距、下尖牙间距及骨性鼻腔宽度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1);与正常相比,错患儿的下颌骨宽度、下磨牙间距的测量值也低于正常儿童(P<0.05)。结论口呼吸可引起儿童牙颌面横向结构上发育的异常,临床诊治时应对此异常给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呼吸 安氏1分he 头颅后前位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Ⅱ类1分类错咬合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华咏梅 陈捷 李俊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研究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咬合功能状况。方法:用T-scanⅡ系统4.02版记录26名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在牙尖交错位(ICP)的力总值(TOF)、力不对称指数(AOF)、接触点数(NOC)、接触面积不对称指数(AOA)、力中心点的位置(C... 目的:研究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咬合功能状况。方法:用T-scanⅡ系统4.02版记录26名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在牙尖交错位(ICP)的力总值(TOF)、力不对称指数(AOF)、接触点数(NOC)、接触面积不对称指数(AOA)、力中心点的位置(COF)、力中心点的最大位移(MMCOF)及干扰指数(OII),并与26名正常者的同一指数对照分析。结果:错组TOF低于正常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错组NOC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错组AOF,AOA,COF,MMCOF,OII均高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两侧咬合不平衡,可能存在干扰等相关病症,应及时进行矫正,以消除明显的咬合不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安氏1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指数评价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单颌拔牙和双颌拔牙的矫治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彤彤 米宇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1-233,239,共4页
目的采用PAR指数评价上颌单颌拔牙和双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5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分为两组:单颌拔牙矫治组28例,双颌拔牙矫治组24例。采用PAR指数对两组患者矫治前后的牙齿排列、磨牙关系、覆盖、... 目的采用PAR指数评价上颌单颌拔牙和双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5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分为两组:单颌拔牙矫治组28例,双颌拔牙矫治组24例。采用PAR指数对两组患者矫治前后的牙齿排列、磨牙关系、覆盖、覆及中线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双颌拔牙组患者的牙齿排列、PAR总分和加权总分在矫治前大于单颌拔牙组,矫治后与矫治前的差值亦大于单颌拔牙组(P<0.05),而两组患者矫治后PAR各项分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颌拔牙组患者的错较单颌拔牙组复杂,主要表现在牙齿拥挤方面;只要设计合理,适应证选择得当,两者均能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指数 矫治 []畸形 安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Forsus矫治器对安氏Ⅱ~1错牙弓及颅面硬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尹玉承 兰泽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组合式Forsus矫治器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错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13例处于生长发育前期及高峰期的安氏Ⅱ1错患者,应用组合式Forsus矫治器进行平均5.5个月的矫治,通过头影测量评判矫治效果。结果:13例患者尖牙及磨牙... 目的:探讨组合式Forsus矫治器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错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13例处于生长发育前期及高峰期的安氏Ⅱ1错患者,应用组合式Forsus矫治器进行平均5.5个月的矫治,通过头影测量评判矫治效果。结果:13例患者尖牙及磨牙关系均达到Ⅰ类或偏近中关系,下颌后缩,面型明显改善。结论:组合式Forsus矫治器可以进行早期功能矫治,能够改善Ⅱ类面型,减少二期固定矫治的难度、提高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Forsus矫治器 安氏1分 下颌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丝弓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两种关闭间隙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小龙 丁学强 +1 位作者 马迅 陈丹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过程中 ,用关闭曲法和滑动法关闭间隙对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配对设计 ,对 2 0例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的安氏Ⅱ类Ⅰ分类直丝弓矫正病例进行配对 ,共配成 10对 ,分为两...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过程中 ,用关闭曲法和滑动法关闭间隙对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配对设计 ,对 2 0例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的安氏Ⅱ类Ⅰ分类直丝弓矫正病例进行配对 ,共配成 10对 ,分为两组 ,分别用滑动法和关闭曲法关闭上颌拔牙间隙 ,并对两组进行上颌牙齿移动的测量研究。【结果】关闭曲法和滑动法在前牙后移比率和消耗支抗方面差异皆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关闭曲法关闭间隙过程中易引起前牙覆牙合加深 ,且易引起磨牙前倾 ,两组差异分别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直丝弓关闭间隙过程中应尽量使用滑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安氏/治疗 正畸矫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