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质安全、行为安全、过程安全与功能安全的比较研究:基于安全管理范式转换 被引量:2
1
作者 佟瑞鹏 王露露 +2 位作者 许素睿 王智浩 连芳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5,共9页
为阐明本质安全、行为安全、过程安全与功能安全的本质特征与区别联系,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运用文献综述法与比较分析法,基于安全管理范式转换视角探析四者的基本内涵与演进历程、相互关系、现实挑战与发展路径。结果表... 为阐明本质安全、行为安全、过程安全与功能安全的本质特征与区别联系,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运用文献综述法与比较分析法,基于安全管理范式转换视角探析四者的基本内涵与演进历程、相互关系、现实挑战与发展路径。结果表明:本质安全象征着安全的理想化存在形式,行为安全是涉及安全科学与行为科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的一门交叉性学问,过程安全在全生命周期内运用系统性方法保护人类、机械设备与环境,功能安全旨在避免由系统功能性故障导致的不可接受的风险;四者以本质安全为引领,涉及从理念到实践的有序发展。内在构成统一,均涵盖人、机、环、管要素。现行的代表性规范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广泛且核心在于事故预防;未来应充分发挥四者的安全治理合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安全生产新引擎,推动四者在因地制宜的具体实践中持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安全 行为安全 过程安全 功能安全 范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集成串联电容Buck-Cuk高降压DC-DC本质安全型变换器
2
作者 李洪珠 李文瑞 李雯婧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7,170,共12页
针对传统本安变换器降压比不足的问题,将Buck与非反向Cuk变换器组合,得到了交错并联型Buck-Cuk变换器。该变换器通过引入串联电容减小开关管上的电压应力。为减小变换器的体积与重量将两个输出电感进行耦合集成,得到了磁集成串联电容Buc... 针对传统本安变换器降压比不足的问题,将Buck与非反向Cuk变换器组合,得到了交错并联型Buck-Cuk变换器。该变换器通过引入串联电容减小开关管上的电压应力。为减小变换器的体积与重量将两个输出电感进行耦合集成,得到了磁集成串联电容Buck-Cuk高降压DC-DC本质安全型变换器。分析了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耦合电感的等效电感值,并推导出耦合前后对于相电流纹波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占空比的情况下耦合度对于电流纹波抑制的约束关系,验证了耦合集成能提升变换器的本质安全性能。此外,分析所提变换器中电源和不同器件对短路时放电火花所提供的能量,证明了所提变换器的本质安全特性较传统变换器有较大的提升。最后,通过搭建一台实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Cuk变换器 高降压比 交错并联 耦合系数 电流纹波 本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质安全与经济性的环己烷氧化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研究
3
作者 王一非 任婧杰 +1 位作者 毕明树 叶昊天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22-2732,共11页
由于氧化反应在化工行业存在的普遍性及其危险性,针对典型工艺环己烷氧化进行研究。首先利用Aspen Plus进行建模及动力学修正,修正前主产物中最大误差为28.56%,修正后主产物中最大误差为3.11%。使用遗传算法(GA),以Dow火灾爆炸指数(F&am... 由于氧化反应在化工行业存在的普遍性及其危险性,针对典型工艺环己烷氧化进行研究。首先利用Aspen Plus进行建模及动力学修正,修正前主产物中最大误差为28.56%,修正后主产物中最大误差为3.11%。使用遗传算法(GA),以Dow火灾爆炸指数(F&EI)、年总费用(TAC)和尾氧浓度为目标函数,对环己烷无催化氧化这一过程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得了Pareto前沿。优化结果表明,与原操作条件相比,新操作条件在维持尾氧浓度小于工业预警值3%的情况下,设备费用基本维持不变,操作费用减少了34.7%,F&EI指数从156降到76.66,危险程度从较危险降为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无催化氧化 优化设计 本质安全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PARETO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加工(深井铸造)本质安全关键技术应用工作座谈会在山东省邹平市召开
4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4-154,共1页
2025年8月7日,铝加工(深井铸造)本质安全关键技术应用工作座谈会在山东省邹平市召开。应急管理部执法工贸局局长杨智慧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安科院副院长时训先,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武甲庆,滨州市副市长潘峰,滨州市应急管... 2025年8月7日,铝加工(深井铸造)本质安全关键技术应用工作座谈会在山东省邹平市召开。应急管理部执法工贸局局长杨智慧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安科院副院长时训先,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武甲庆,滨州市副市长潘峰,滨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刘东彬,邹平市副市长王涛,邹平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刚参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安全 铝加工 关键技术 深井铸造 应用工作座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运维,持续提升本质安全
5
作者 瞿锋 ZHANG Liman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I0002-I0002,140,共2页
截至2024年12月,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800km。其中,基础设施规模非常庞大,轨道线路超过2200km,隧道总环数达到73万环,桥梁总长达到482km,车站总数达到504座。根据在建计划及后续规划,基础设施规模还将持续扩大。超大规模网络下的城... 截至2024年12月,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800km。其中,基础设施规模非常庞大,轨道线路超过2200km,隧道总环数达到73万环,桥梁总长达到482km,车站总数达到504座。根据在建计划及后续规划,基础设施规模还将持续扩大。超大规模网络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运维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基础设施老化劣化问题不可避免,大量基础设施已进入大修更新周期。同时,乘客和线路周边居民对列车运行品质和噪声控制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的环境影响管控问题愈发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安全 桥梁 轨道线路 城市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质安全理论的铁路调度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6
作者 赵永亮 张天野 +1 位作者 陈亚茹 栾晓洁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69,198,共9页
铁路调度指挥是保障铁路整体安全高效运转的核心,其安全性和高效性需要持续加强和完善。基于本质安全理论,针对铁路调度指挥全天候、多工种、跨区域的管理特点,提出铁路调度本质安全概念和内涵,梳理涉及调度指挥的人、机、环和管四要素... 铁路调度指挥是保障铁路整体安全高效运转的核心,其安全性和高效性需要持续加强和完善。基于本质安全理论,针对铁路调度指挥全天候、多工种、跨区域的管理特点,提出铁路调度本质安全概念和内涵,梳理涉及调度指挥的人、机、环和管四要素的关联关系及其安全风险致因,明确了铁路调度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本质原因。围绕铁路风险本质原因及其特征规律,基于超前防止事故向超前防控风险转变的思路,从人员安全管理、设备系统安全保障、环境安全监控、管理安全治理四方面为切入点构建铁路调度本质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对铁路调度安全各个薄弱环节和潜在安全风险点进行逐一改善和管控,实现调度系统本质安全水平的有效提升,进一步提高铁路调度指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调度指挥 本质安全 人机环管 调度安全保障体系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硫酸烷基化装置本质安全提升技术及应用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上海召开
7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84-2384,共1页
近日,由华东理工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硫酸烷基化装置本质安全提升技术及应用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上海成功召开。项目咨询专家组组长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来斌院士担任,咨询专... 近日,由华东理工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硫酸烷基化装置本质安全提升技术及应用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上海成功召开。项目咨询专家组组长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来斌院士担任,咨询专家组成员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张兴凯研究员、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林树青研究员、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李小松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张永明教授、河南理工大学王燕教授、中国标准研究院秦挺鑫研究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炼化分公司王仲霞高级工程师、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孟桂华高级会计师等组成。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院士、李春忠副校长,项目负责人白志山教授以及课题负责人和项目组骨干等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我校科研院副院长陈锋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 本质安全提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全业务链条管理的配网本质安全体系
8
作者 张宏伟 《农电管理》 2025年第1期44-46,共3页
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树立问题、技术和效益导向,突出主业主责,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融合高效、协同发展”的原则,运用PDCA工具,创建“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维检修及供电服务、评价分析及再提升”持续改进机制,进一步优化配网管理... 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树立问题、技术和效益导向,突出主业主责,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融合高效、协同发展”的原则,运用PDCA工具,创建“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维检修及供电服务、评价分析及再提升”持续改进机制,进一步优化配网管理模式,优化组织机构,完善运作机制,建立健全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重塑配网管理流程,加强业务贯通,强化基层管理,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实施全专业、全链条、全过程量化评价,构建“管理精益化、队伍专业化、业务数字化、绩效最优化”的基于全专业全链条设备管理的配网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持续改进机制 安全发展理念 供电服务 协同发展 配网管理 基层管理 专业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安全管理框架下的铁路本质安全体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磊 杨晨 +2 位作者 刘敬辉 李晓宇 李思颖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130,共7页
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是国家的要求,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目标。通过研究本质安全的定义,针对铁路安全管理特点,提出铁路本质安全概念和内涵,明确近期、远期2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在传承既有铁路安全管理框架的基础上,充分融合本质安... 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是国家的要求,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目标。通过研究本质安全的定义,针对铁路安全管理特点,提出铁路本质安全概念和内涵,明确近期、远期2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在传承既有铁路安全管理框架的基础上,充分融合本质安全理论,构建铁路本质安全体系,包括人员本质安全、设备本质安全、环境本质安全、管理本质安全4个子体系,可进一步分为18个模块、73个要素,指导推进铁路本质安全建设,对提升铁路本质安全水平,保障铁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本质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 目标任务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算法的电阻性本质安全电路电弧放电模型
10
作者 朱冉 徐礼文 孟庆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43-1956,共14页
区别于电感性和电容性本质安全电路,电阻性本质安全电路的电弧放电波形因具有三种类型一直无法被准确描述,且电阻性电路本质安全判据的不完善描述会导致实际运行条件下爆炸事故的多发性。对此,该文首先考虑电阻性本质安全电路的放电过... 区别于电感性和电容性本质安全电路,电阻性本质安全电路的电弧放电波形因具有三种类型一直无法被准确描述,且电阻性电路本质安全判据的不完善描述会导致实际运行条件下爆炸事故的多发性。对此,该文首先考虑电阻性本质安全电路的放电过程及波形特征,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回归算法,建立了高维、参数强相关、适用范围广的电阻性电路电弧放电数学模型,并基于模型建立了相应的本质安全能量判据;然后采用该模型模拟电阻性电路放电过程并提出了一种电弧放电波形分类方法,发现在特定电路参数条件下,当电路正常工作电流I≤0.15 A或I≥0.6 A时,电弧放电基本呈现典型放电形式;最后搭建火花放电试验平台,验证了所建电弧模型的可行性与预测效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放电数学模型 本质安全 函数型数据 能量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安全科学的本质看安全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11
作者 牛金成 韩秋莹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15-120,共6页
笔者从安全科学的本质分析入手,剖析安全专业教育的公共性、伦理性、综合性、复合性、实践性等本质属性,指出当前我国安全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公共性的缺失、忽视安全伦理教育、本质安全人的失落、实践能力的降低、通识教育的滑坡等... 笔者从安全科学的本质分析入手,剖析安全专业教育的公共性、伦理性、综合性、复合性、实践性等本质属性,指出当前我国安全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公共性的缺失、忽视安全伦理教育、本质安全人的失落、实践能力的降低、通识教育的滑坡等等。并提出我国安全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公共性的复位;安全本质人的重塑;在课程开设中增加安全哲学、安全教育学、安全文化学等人学课程;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向工程实践的回归;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使其加大职业的适应度,走向通识教育的归位;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将增设工程伦理与安全伦理学课程,并在每门课程的实际教学层面融入伦理方面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 安全专业教育 安全本质人 安全伦理 通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网企业本质安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12
作者 郑登锋 付明福 +3 位作者 蒋金生 张杰 龚晓凤 王亚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2-17,共6页
为加强油气管网企业本质安全建设,有效降低事故风险,划分本质安全3个发展层次,从本质安全4个影响因素方面分别明确其发展阶段;构建出涵盖3级架构(公司、二级单位、基层单位),包含3个发展层次(基本安全、规范安全、系统安全),覆盖4个影... 为加强油气管网企业本质安全建设,有效降低事故风险,划分本质安全3个发展层次,从本质安全4个影响因素方面分别明确其发展阶段;构建出涵盖3级架构(公司、二级单位、基层单位),包含3个发展层次(基本安全、规范安全、系统安全),覆盖4个影响因素(人、机、管理、文化)、贯穿全生命周期5阶段(规划、设计、制造、施工、运营)的本质安全发展模型;并将本质安全模型应用于相关油气管道公司,剖析油气行业4个本质安全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依托本质安全模型及影响因素体系可以提出针对性提升路径,拓展广义的本质安全概念。研究结果对油气管网企业开展本质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网 本质安全 模型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化”改造赋能安全生产本质安全建设的机制与路径--基于S省“三化”改造实践探索
13
作者 王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3-198,共6页
为探究“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安全技术改造行动如何实现本质安全建设目标,构建安全生产本质安全实现过程模型,以S省化工行业“三化”改造行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三化”改造在实现安全生产本质安全目标过程中的协同路径... 为探究“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安全技术改造行动如何实现本质安全建设目标,构建安全生产本质安全实现过程模型,以S省化工行业“三化”改造行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三化”改造在实现安全生产本质安全目标过程中的协同路径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该过程是通过改造机器设备等一系列“外在”安全来保证生产人员这一“内在”的安全,使“机械化换人”加强“机”要素的本质安全,“自动化减人”实现“料”和“法”要素的本质安全,“智能化无人”达成“环”要素的本质安全。并通过应急管理部门、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生产经营企业、属地基层政府间的4条协同路径,共同实现本质安全建设目标。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改进和优化“三化”改造行动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治理 “三化”改造 安全生产专项行动 本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4年矿山爆破安全风险与应对模式研究
14
作者 李雷雷 王洪强 +4 位作者 李进军 方书昊 侯朋飞 衣方 张书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60-464,共5页
为有效应对新业态新形势下矿山爆破面临的安全风险,本文统计了2020—2024年期间的12起爆破事故,分析了事故原因和作业类型与伤亡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矿山爆破安全风险因素,提出了应对风险的五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爆破警戒与飞石、违... 为有效应对新业态新形势下矿山爆破面临的安全风险,本文统计了2020—2024年期间的12起爆破事故,分析了事故原因和作业类型与伤亡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矿山爆破安全风险因素,提出了应对风险的五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爆破警戒与飞石、违规销毁、盲炮、装药不善、边坡失稳及其他因素是诱发矿山爆破事故的6类关键因素。其中,爆破警戒与飞石因素、违规销毁因素造成的事故平均死亡人数分别为1~2人、6人,是矿山爆破企业需要重点控制的两类事故诱发因素。矿山爆破的安全风险主要分布在人员管理、警戒、盲炮、爆破器材、地质因素等五个方面,可以构建作业人员风险防控能力强化、爆破作业视频监控、人员定位系统+测距技术实现高质量警戒、爆破作业标准化和本质安全化水平建设、风险因素与重点应对等模式以应对矿山爆破面临的五类主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工程爆破 安全风险 本质安全 违章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质安全理论的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90
15
作者 吴宗之 任彦斌 +3 位作者 牛和平 杨玉胜 闻洪春 段淼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4-58,共5页
传统安全方法是通过附加的安全和防护装置或系统来保护人和设备的安全,本质安全方法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小生产系统中的危险。本质安全理论及方法已从技术层面向系统管理方向发展。笔者简要介绍本质安全的内涵及其设计应用的基本原则... 传统安全方法是通过附加的安全和防护装置或系统来保护人和设备的安全,本质安全方法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小生产系统中的危险。本质安全理论及方法已从技术层面向系统管理方向发展。笔者简要介绍本质安全的内涵及其设计应用的基本原则。从系统综合防范风险的角度,分析了本质安全方法与传统安全方法在应用上的区别,强调在实际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当将本质安全方法与传统安全方法相结合,形成以本质安全理论为基础的综合风险管理理念。笔者将本质安全思想与PDCA管理模式融合,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基于本质安全化的PDCA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本质安全 事故预防 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质安全化管理思想及实证研究框架 被引量:63
16
作者 许正权 宋学锋 李敏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79-85,共7页
分析国内本质安全化管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两类系统本质安全化实现路径的差异性:①技术系统本质安全性等于构成要素的本质安全性乘积,只要保证要素本质安全化,系统也趋于本质安全化;②社会技术系统关键要素是智能体,从根本上无法... 分析国内本质安全化管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两类系统本质安全化实现路径的差异性:①技术系统本质安全性等于构成要素的本质安全性乘积,只要保证要素本质安全化,系统也趋于本质安全化;②社会技术系统关键要素是智能体,从根本上无法达到本质安全化,但智能体自身具有一定容错性和自组织性,在相对可靠条件下,需要通过和谐交互机制使系统而获得本质安全化。分析和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的本质安全化管理研究基本思路:基于3层次和谐交互机制的本质安全化动态演化机制;并对系统本质安全化进行了量化;给出判定系统能否实现本质安全化条件以及本质安全化管理的基本函数关系;得出了系统本质安全化是系统安全性极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化指数 交互式安全管理 和谐交互指数 智能体 社会技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质安全的化学工艺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李求进 陈杰 +1 位作者 石超 吴宗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50,共6页
基于本质安全原理对化学工艺进行风险评价,以易燃性、易爆性、毒性、腐蚀性、反应热、化学活性、工艺温度、工艺压力和存储量9个指标,建立化学工艺的本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Shepard插值算法对本质安全进行评价,以甲... 基于本质安全原理对化学工艺进行风险评价,以易燃性、易爆性、毒性、腐蚀性、反应热、化学活性、工艺温度、工艺压力和存储量9个指标,建立化学工艺的本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Shepard插值算法对本质安全进行评价,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工艺路线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化学工艺本质安全评价,相对传统方法更加科学,能够有效对危险工艺进行选择,为政府监管部门和化工企业提供工艺选择决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安全 化学工艺 风险评价 Shepard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过程本质安全性之模糊评价系统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艳华 陈宝智 黄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7期128-133,共6页
在综合分析化工过程构成的基础上,建立的化工过程本质安全性评价指标,借鉴国内外本质安全评价的研究,应用Matlab模糊推理系统,以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隶属度函数设计及推理规则设定等为主线,建立化工过程本质安全性模糊评价系统,实现评... 在综合分析化工过程构成的基础上,建立的化工过程本质安全性评价指标,借鉴国内外本质安全评价的研究,应用Matlab模糊推理系统,以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隶属度函数设计及推理规则设定等为主线,建立化工过程本质安全性模糊评价系统,实现评价指标和评价推理结果的可视化。通过甲苯高温加氢脱烷烃制取苯的工艺过程,实施不同工艺路线及其操作条件改变的本质安全性评价,验证了所建立模糊评价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对指导化工安全设计和安全评价、减少和消除重大危险源,进一步提升我国化工行业的整体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过程 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性评价 评价指标 模糊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航空机务人员本质安全程度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汪送 王瑛 李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5-39,共5页
航空机务是飞机安全服役的重要保障,为提高航空机务系统的本质安全性,需要对航空机务人员的本质安全程度进行准确评价。在对本质安全人进行定义并明确航空机务人员本质安全程度评价项目后,构建了一种基于MATLAB的用于本质安全程度评价... 航空机务是飞机安全服役的重要保障,为提高航空机务系统的本质安全性,需要对航空机务人员的本质安全程度进行准确评价。在对本质安全人进行定义并明确航空机务人员本质安全程度评价项目后,构建了一种基于MATLAB的用于本质安全程度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实例分析中,以某航空公司10位机务人员的专家打分数据作为样本输入,在对输入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明确期望输出后,通过编程计算,确定了网络隐含层神经元的最佳数目。采用优化结构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BP网络的期望输出值和实际仿真输出值能较好吻合,证实了模型的可信性。基于BP网络的航空机务人员本质安全程度评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航空机务人员 本质安全 安全评价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本质安全电源的新型截流型保护电路 被引量:16
20
作者 房绪鹏 于志学 +2 位作者 秦明 闫鹏 赵珂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6-58,共3页
针对传统截流型保护电路截流值小、抗负载冲击能力差、过流故障解除后需增加恢复电路或手动电路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本质安全电源的新型截流型保护电路。该电路采用双重并联控制结构,提高了电路可靠性;在负载过流时能够迅速截流,故障... 针对传统截流型保护电路截流值小、抗负载冲击能力差、过流故障解除后需增加恢复电路或手动电路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本质安全电源的新型截流型保护电路。该电路采用双重并联控制结构,提高了电路可靠性;在负载过流时能够迅速截流,故障解除后可快速投入,且投入点可调节;具有微功耗电路,降低了轻载或空载时的电源损耗。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在过流故障解除后自动恢复,负载效应低,带载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安全电源 过流保护 截流型保护 自动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