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同伴教育在理工科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常春
吕姿之
钮文异
孙昕霙
R-V-Short
高源
|
《中国健康教育》
|
1999 |
27
|
|
2
|
HIV/AIDS患者歧视感与心理健康状况、不安全性行为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
刘艳
龚环宇
杨国莉
严谨
|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3
|
大学生安全性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
孙昕霙
郭岩
常春
|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4
|
在一年级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效果的定性评价 |
吕姿之
钮文异
孙昕霙
常春
R-V-Short
高源
|
《中国健康教育》
|
1999 |
12
|
|
5
|
一年级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过程评价 |
孙昕霙
吕姿之
钮文异
常春
R-V-Short
高源
|
《中国健康教育》
|
1999 |
8
|
|
6
|
对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进行安全性行为教育的定性评价 |
熊建菁
章昱
赵根明
顾元祥
|
《中国健康教育》
|
2004 |
3
|
|
7
|
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项目评价设计 |
吕姿之
高源
|
《中国健康教育》
|
1999 |
134
|
|
8
|
“互联网+”平台联合青少年保健校园门诊促进校内青少年安全性行为应用研究 |
王薇
王鉴
黄金园
张海燕
顾华妍
|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9
|
性纯洁教育和“安全性行为”教育之比较(续三) |
|
《中国健康教育》
|
1999 |
4
|
|
10
|
“生殖健康与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基线调查报告 |
崔效辉
晏凤鸣
|
《西北人口》
CSSCI
|
2008 |
2
|
|
11
|
性纯洁教育和“安全性行为”教育之比较(续二) |
|
《中国健康教育》
|
1999 |
2
|
|
12
|
印度女性性工作者对HIV/AIDS的了解及安全性行为 |
P.Krishnamurthy
Vijayasrinivason
B.Charles
LakshuiBai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8 |
0 |
|
13
|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信念、行为意向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孙昕霙
高文斌
常春
郭岩1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14
|
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性行为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调查分析 |
刘振红
武培丽
|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
2017 |
42
|
|
15
|
艾滋病与男同性恋 |
邓艳红
王明
LI
Hong-wei
李红卫
董海英
|
《中国健康教育》
|
2005 |
15
|
|
16
|
外语专业城市生源女大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追踪 |
常春
孙昕霙
郭岩
钮文异
吕姿之
高源
|
《中国健康教育》
|
2002 |
3
|
|
17
|
体院女大学生性道德观念调查 |
赵大林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
1998 |
0 |
|
18
|
中文版艾滋病病毒相关知识问卷在艾滋病病毒阴性的性传播疾病人群中的信效度评价 |
石大可
王甦平
龚睿婕
倪阳
蔡泳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9
|
男男性接触性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 |
李玲
胡春华
张春霞
石萍
|
《护理学杂志》
|
2011 |
4
|
|
20
|
建立新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程序 |
Nicholas Freudenberg
朱琪
|
《中国健康教育》
|
199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