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地衣分类及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利娟 刘秉儒 +1 位作者 胡天华 王继飞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2期60-62,共3页
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地衣物种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现有的研究资料,对保护区地衣分类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地衣44种,含1变种(狭叶梅衣),隶属于21属,其中以壳状地衣最多。对贺兰山地衣垂直分布特征... 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地衣物种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现有的研究资料,对保护区地衣分类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地衣44种,含1变种(狭叶梅衣),隶属于21属,其中以壳状地衣最多。对贺兰山地衣垂直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表明,地衣沿海拔梯度升高物种数增加,但是到了高山草甸,地衣物种数下降。总的来看,地衣在高海拔比低海拔多,阳坡比阴坡多,疏林比密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 分类 垂直分布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结构 被引量:8
2
作者 袁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82,109,共4页
2002年和2003年的7~8月,采用路线统计法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夏季鸟类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夏季共有鸟类8目20科65种,其中古北界鸟类53种,占该地区鸟类种数的81.54%;广布种类12种,占18.46%。在4种植被类... 2002年和2003年的7~8月,采用路线统计法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夏季鸟类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夏季共有鸟类8目20科65种,其中古北界鸟类53种,占该地区鸟类种数的81.54%;广布种类12种,占18.46%。在4种植被类型的群落中,无论是鸟类的种类、平均密度,还是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都具有相同的规律,即山地草原带>山地疏林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对各鸟类群落密度进行t检验表明,各群落之间鸟类的密度差异极显著(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群落 多样性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物优先保护级别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金山 胡天华 +3 位作者 赵春玲 林大影 李志刚 崔国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以2006—2008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和查阅标本资料,运用数量方法研究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的濒临消失风险和优先保护级别。以样线分布频度、样地分布频度、现存多度、分布方式和确限度5项指标,对该保护区... 以2006—2008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和查阅标本资料,运用数量方法研究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的濒临消失风险和优先保护级别。以样线分布频度、样地分布频度、现存多度、分布方式和确限度5项指标,对该保护区植物濒临消失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其结果为: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有极易消失种14种,容易消失种28种,可能消失种55种,其余620种为安全种。利用濒临消失风险指数、遗传损失指数和利用价值指数3个指数,对该保护区内各植物物种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综合评定,划分了保护级别,由此确定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一级优先保护植物有38种,二级优先保护植物有90种,非保护植物共59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濒临消失风险 优先保护 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的有机碳储量 被引量:6
4
作者 季波 王继飞 +3 位作者 何建龙 许浩 李娜 张源润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45-1449,共5页
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测定,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是宁夏贺兰山主要的森林碳库之一,总有机碳储量为24.771 kg·m-2,其中林木碳储量为5.960 kg·m-2... 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测定,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是宁夏贺兰山主要的森林碳库之一,总有机碳储量为24.771 kg·m-2,其中林木碳储量为5.960 kg·m-2,地被层有机碳碳储量为0.491 kg·m-2,土壤层有机碳储量为18.320 kg·m-2。其中土壤层有机碳储量占总有机碳储量的比重达73.96%,是青海云杉林主要的有机碳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含碳率 固碳能力 宁夏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马鹿的生物学特性和饲养管理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天华 李涛 《宁夏农林科技》 2002年第3期21-22,共2页
介绍了马鹿宁夏亚种人工饲养种群的形态、行为、繁殖、产茸等生物学特性和饲养管理要点。
关键词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 马鹿 生物学特性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向才 胡天华 +1 位作者 贾永华 王春良 《宁夏农林科技》 2015年第2期53-55,共3页
贺兰山地跨温带草原与荒漠两大植被区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和生物资源宝库。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93 535.68 hm2,其地理位置特殊,植物区系组成复杂,植被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据保护区第二次综合... 贺兰山地跨温带草原与荒漠两大植被区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和生物资源宝库。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93 535.68 hm2,其地理位置特殊,植物区系组成复杂,植被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据保护区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统计,该区有陆生脊椎动物5纲24目56科218种,野生维管植物84科329属647种17变种,苔藓植物26科65属142种,大型真菌32科81属259种,昆虫165科700属1 025种。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为活动的干预使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通过分析宁夏贺兰山生物多样性现状、特点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加大保护执法力度等保护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现状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种质的现状及其保护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志刚 李吉宁 +4 位作者 吕海军 赵春玲 徐荷萍 胡天华 石红岩 《宁夏农林科技》 1999年第4期15-17,共3页
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宝贵的植物种质资源库,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通过对保护区内大小30多条山沟中植物的种类、分布现状和生境的大量细致的调查,及对保护区内的种子植物种类的现状的初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贺兰山 分布状况 自然保护区 植物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区划及植物区系组成 被引量:9
8
作者 胡天华 《宁夏农林科技》 2003年第6期10-11,共2页
结合文献资料及外业调查 ,报道了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区及其分布、组合特点、生态条件、植被类型组成、植物类群组成、生活型组成及区系地理成分等调查成果。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植被分区 植被类型 植物类群 植物区系 区系地理成分 宁夏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价值效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涛 胡天华 《宁夏农林科技》 2002年第4期9-10,共2页
在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的种类及分布现状和生境的大量细致的调查基础上 ,对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宁夏 贺兰山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价值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分析
10
作者 罗开金 余海燕 李庆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70-75,92,共7页
为掌握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研究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查阅文献等方法对该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从植物类群、生活型、区系分布、药用部位、药用功效等5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统... 为掌握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研究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查阅文献等方法对该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从植物类群、生活型、区系分布、药用部位、药用功效等5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该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412种,隶属于78科251属,被子植物占绝大多数,占总种数的95.63%;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数量最多,占总种数的81.07%;野生药用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分布以温带性质为主,尤以北温带分布型占绝对优势,热带分布较少;药用部位以全草或全株类为主,其次为根及根茎类;药用功效以清热类物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54.37%。研究表明,该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多样性特征明显,建议加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多样性 物种组成 生活型 药用功效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发展探讨
11
作者 孔芳毅 周露 王亮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4期18-20,共3页
森林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是人类及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被誉为“生命的摇篮”,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火灾是对森林资源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能在短时间内烧毁大面积森林,急剧改变... 森林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是人类及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被誉为“生命的摇篮”,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火灾是对森林资源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能在短时间内烧毁大面积森林,急剧改变森林环境,严重损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甚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态保护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森林火灾预防是这项事业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贺兰山 森林防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碳储量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彩之 黄雅茹 +8 位作者 麻建雪 牛志明 庞海威 张玉 郭佳诚 侯森 耿琪康 边振 刘建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为了研究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碳储量时空分布的影响,利用该保护区199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VEST)模型研究保护区碳储量对土地利用类... 为了研究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碳储量时空分布的影响,利用该保护区199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VEST)模型研究保护区碳储量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响应,预测2030年保护区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及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990—2020年保护区内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草地和耕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向草地转化以及草地的碳密度较大,导致草地碳储量增大;2030年保护区在自然变化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碳储量分别增加2.39×10^(5)、1.05×10^(5)t,而在耕地保护情景下的碳储量则减少0.1×10^(5)t,自然变化情景更有利于提高保护区的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土地利用数据 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 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多海英 代瑞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0期296-298,共3页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承载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其野生...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承载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其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下,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状况面临着严峻挑战。基于此,概述了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现有工作成效,在了解该地区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保护工作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有效的保护策略,为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贾彦霞 胡天华 +2 位作者 杨贵军 王新谱 王继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197-13199,13233,共4页
2007年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不同生境的蝴蝶群落进行实地调查,共采集到蝴蝶37种,隶属6科28属,以蛱蝶科为主要科。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境中,蝴蝶的多样性有较明显的变化,其中森林草地蝴蝶群落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 2007年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不同生境的蝴蝶群落进行实地调查,共采集到蝴蝶37种,隶属6科28属,以蛱蝶科为主要科。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境中,蝴蝶的多样性有较明显的变化,其中森林草地蝴蝶群落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最高,高山草甸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蝴蝶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组成及其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元刚 李志刚 胡天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96种,隶属17目41科。其中留鸟54种,夏候鸟84种,旅鸟53种,冬候鸟5种。繁殖鸟(夏候鸟和留鸟)138种。记录鸟类种数占宁夏地区鸟类总数的61.3%。鸟类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类为主,... 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96种,隶属17目41科。其中留鸟54种,夏候鸟84种,旅鸟53种,冬候鸟5种。繁殖鸟(夏候鸟和留鸟)138种。记录鸟类种数占宁夏地区鸟类总数的61.3%。鸟类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共160种,东洋界鸟类24种,广布型11种。古北界成分以北方型和中亚型占优势,有一定东北型成分,反映出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区系 贺兰山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5年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NPP时空变化与气候响应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婷婷 马超 郭增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4-261,共8页
为了揭示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长时序植被初级净生产力(NPP)变化与气候相关性,基于MOD17A3H NPP数据、SRTM DEM数据和中国气象数据,定量分析了2004—2015年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2... 为了揭示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长时序植被初级净生产力(NPP)变化与气候相关性,基于MOD17A3H NPP数据、SRTM DEM数据和中国气象数据,定量分析了2004—2015年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4—2015年研究区植被平均NPP为97.91 g C/(m 2·a),增长速率为0.28 g C/(m 2·a),12 a间植被总NPP变化范围为0.32~0.50 Tg C/a。(2)植被NPP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性。水平地带性表现为NPP总量整体北部优于南部(0.0425 Tg C>0.0316 Tg C),东部优于西部(0.0145 Tg C>0.0073 Tg C);垂直地带性表现为NPP值呈现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原—荒漠的垂直景观结构变化,NPP高值集中分布在海拔2500 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3)研究区气候呈冷湿化趋势,气温变化率为-0.01℃/a,降水变化率为2.77 mm/a。植被NPP变化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r=0.6468,p<0.05),其中草原和灌丛区的植被NPP对降水量响应最强。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结构虽存在缓慢变好趋势,但森林生态系统仍极端脆弱,生态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生态剖面 生物量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志勇 李路云 +1 位作者 滕丽微 刘振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5期4664-4665,4687,共3页
为了解鸟类多样性现状和制定科学有效的栖息地保护管理对策,于2013年4~5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组成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7目20科43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1 319种)的3.26%,占宁夏鸟类种数(320种)的14... 为了解鸟类多样性现状和制定科学有效的栖息地保护管理对策,于2013年4~5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组成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7目20科43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1 319种)的3.26%,占宁夏鸟类种数(320种)的14.44%。在地理区划上,古北界鸟类32种,占该地区春季鸟类种数的74.42%;广布种类11种,占25.58%;未观测到东洋界鸟类。其中,留鸟30种,占69.77%;夏候鸟7种,占16.28%;冬候鸟3种,占6.98%;旅鸟2种,占4.65%;迷鸟1种,占2.33%。山地针叶林带出现的鸟类种类最多,有24种,其次是山地疏林草原带和山地草原带,分别有22种和13种,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和湿地最少,仅见11种和7种。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季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物种多样性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春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美学视角下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视觉景观特征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娜 张玉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177-9192,共16页
景观美学的理论维度已从风景美学延伸至生态美学,为促进生态美学理论在客观法和空间水平上向“数字化+可视化”发展,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地理要素构建分类的数字景观模型并借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格... 景观美学的理论维度已从风景美学延伸至生态美学,为促进生态美学理论在客观法和空间水平上向“数字化+可视化”发展,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地理要素构建分类的数字景观模型并借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视觉景观特征评估的研究框架。在筛选地貌(自然和垂直要素)和土地利用(文化和水平要素)景观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景观分类指标体系;通过GIS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识别了研究区域中的440种景观斑块和类型,以此作为视觉景观特征评估的基本单元;基于生态美学理论,构建了视觉景观多样性、自然性和独特性3个视觉景观特征评估指标,借用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度量并通过FRAGSTATs与GIS可视化;通过SPCA分析得到权重后绘制了视觉景观特征综合评估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诸多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聚集”在一起产生了不同水平的视觉景观特征,与低水平视觉景观特征有关的景观类型在要素组成上较为复杂,而与高水平视觉景观特征有关的景观类型主要与坡度适中的东南向山谷地貌与荒草地、未成林封育地和乔木林等土地利用的共同作用有关。研究认为,可视化的视觉景观特征评估结果有助于识别需得到保护修复、规划利用及管理协调的景观斑块或类型,有利于增加保护地整体的生态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数字景观模型分类 景观格局指数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视觉景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晓红 翟昊 +1 位作者 吕海军 周全良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2-29,共8页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宁夏重要的天然种质资源宝库 .1983— 1984年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对贺兰山动物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野外调查 ,在此基础上 ,于 1999年 8月— 2 0 0 3年 10月期间 ,通过野外调查、收集标本、访问等方法 ,对...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宁夏重要的天然种质资源宝库 .1983— 1984年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对贺兰山动物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野外调查 ,在此基础上 ,于 1999年 8月— 2 0 0 3年 10月期间 ,通过野外调查、收集标本、访问等方法 ,对保护区全境 15 .78× 10 4hm2 的面积进行了全面调查 ,共记录脊椎动物 5纲 2 3目 5 5科 199种 ,其中 ,新记录种有 4目 6科 2 2种 .并对动物区系划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自然保护区 脊椎动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志刚 汪泽鹏 +1 位作者 楼晓钦 余海燕 《宁夏农林科技》 2009年第6期71-73,共3页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宁夏三大天然林区之一,是我国干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纵峙于银川平原与阿拉善高原之间,地跨温带草原与荒漠两大植被区域的交接处,是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是银川平原的天然生态屏障。其...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宁夏三大天然林区之一,是我国干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纵峙于银川平原与阿拉善高原之间,地跨温带草原与荒漠两大植被区域的交接处,是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是银川平原的天然生态屏障。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功能,对促进宁夏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宁夏贺兰山 森林资源动态 变化分析 林业可持续发展 评价 森林生态系统 天然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