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一体化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屈哨兵 赵建华 +1 位作者 郑美玲 施小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以广州大学为个案,探讨了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一体化机制理念,实践组织流程一体化,课内外联动一体化,学—研—创培育联动一体化、立足地方联动一体化,促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大学生 学术科技活动 一体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院级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存在的问题与长效机制刍议 被引量:4
2
作者 雷起宏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5期15-17,共3页
本文系统分析了研究生教育中学术科技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高校院级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开展的现状,提出了构建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和若干可行办法。目的在于突出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创... 本文系统分析了研究生教育中学术科技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高校院级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开展的现状,提出了构建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和若干可行办法。目的在于突出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创建高校院级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科技活动 研究生培养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对策分析
3
作者 杨从印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1,共3页
本文阐述了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介绍了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分析了开展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并探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科技活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引导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
4
作者 李敏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4年第1期46-47,36,共3页
高等学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现在在桉学习的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跨世纪的骨干力量,而且毫无选择地面临“新科技革命”和“和平演变”两个挑战。能否成为我们国家迎接“两个挑... 高等学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现在在桉学习的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跨世纪的骨干力量,而且毫无选择地面临“新科技革命”和“和平演变”两个挑战。能否成为我们国家迎接“两个挑战”的生力军,将取决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积极倡导和组织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有效措施,是引导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 一、积极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引导青年学生牢固确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邓小平同志提出并多次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学生成才 大学生 重要途径 第一生产力 综合素质 青年学生 高等学校 面向经济建设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研究——以“985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为例 被引量:26
5
作者 邓晶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5,87,共6页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质量、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习风气。基于南方某"985高校"经管类专业的调查,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呈显著性相关,大学生参与其中的程度不同,所采用的学习方式呈显著性差异...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质量、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习风气。基于南方某"985高校"经管类专业的调查,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呈显著性相关,大学生参与其中的程度不同,所采用的学习方式呈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在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能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探究性学习平台,在良好的同伴关系中,合作、讨论、互助的学习氛围也为学生采用深层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对于拥有更优质生源、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985高校",有效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深层学习方式的影响,能更好地发挥出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第二课堂 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学习方式 深层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接“挑战” 提升素质——陕西师范大学团委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
6
作者 宋传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1,共1页
关键词 陕西师范大学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挑战杯” 学生社团 大学生 师范生素质教育 师范生的素质 邓小平理论 创新人才 创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竞赛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孟元 郎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147-148,共2页
在对九届赛事解读的基础上,对中国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竞赛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将开展电子设计竞赛活动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电子设计竞赛 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挑战杯”竞赛: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实现形式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胜刚 乔海曙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5年第3期37-39,共3页
一、高校"挑战杯"竞赛及研究性学习的功效分析 1."挑战杯"竞赛及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从事学术科技活动 作为研究性学习在高校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具有导向性... 一、高校"挑战杯"竞赛及研究性学习的功效分析 1."挑战杯"竞赛及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从事学术科技活动 作为研究性学习在高校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对引导全国大学生积极从事学术科技活动,具有直接而有效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战杯”竞赛 研究性学习 高校 学术科技活动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朱灿平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7年第1期62-66,共5页
本文在分析校园文化一般性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进步与发展总是不断地赋予校园文化鲜明的时代特征,说明了校园文化在高校整个教育环节中的“熏陶”作用;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年来的实践中,总结了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与素质教... 本文在分析校园文化一般性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进步与发展总是不断地赋予校园文化鲜明的时代特征,说明了校园文化在高校整个教育环节中的“熏陶”作用;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年来的实践中,总结了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与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体魄和理想人格的锤炼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道德的升华、美感的升华、智慧的发展和性格的陶冶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有代表性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及其效果。本文最后还提出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 基本特征 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校园文化活动 理想人格 素质教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新工科建设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33
10
作者 吴涛 尤卓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9-212,共4页
新工科重视实践型、复合型、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强调工程、科学、人文等的相互交叉,意在推动专业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机电工程专业作为典型的传统工科专业,理应跟上时代步伐。本文通过分... 新工科重视实践型、复合型、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强调工程、科学、人文等的相互交叉,意在推动专业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机电工程专业作为典型的传统工科专业,理应跟上时代步伐。本文通过分析新工科背景下的机电专业特点与实践教学理念转变,以专业实践课程、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毕业设计3个典型的实践环节为例,逐步深入,阶段推进,重点把握学与教、实践与创新创业、产教融合,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实践教学 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毕业设计 机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世纪青年人才素质观初探与培养工作
11
作者 朱灿平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5年第4期34-37,共4页
跨世纪青年人才素质观初探与培养工作朱灿平一、人才素质的涵义依据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可以将人才的素质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跨世纪青年人才素质观初探与培养工作朱灿平一、人才素质的涵义依据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可以将人才的素质概括为三个方面,即(1)德育素质方面,包括思想、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世纪青年 人才素质观 校园文化活动 非智力因素 青年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心理品质 知识结构 “挑战杯”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