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6岁儿童在小模型旋转任务中的线索学习与位置学习
1
作者 王泉泉 胡清芬 刘菁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4年第5期652-659,共8页
以90名4-6岁儿童为被试,探讨了儿童在小模型旋转任务中利用线索学习和位置学习表征空间位置的年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对线索学习的利用要优于对位置学习的利用;(2)4岁儿童已经可以使用线索学习的方式表征空间位置,但到6岁左右... 以90名4-6岁儿童为被试,探讨了儿童在小模型旋转任务中利用线索学习和位置学习表征空间位置的年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对线索学习的利用要优于对位置学习的利用;(2)4岁儿童已经可以使用线索学习的方式表征空间位置,但到6岁左右才开始能够使用基于方向的位置学习;(3)线索特征对于儿童的线索学习有显著影响,明显、突出的线索有利于儿童的线索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位置编码 空间表征 线索学习 位置学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损害大鼠信号逆反学习能力:一种新的T型水迷宫检测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玮文 邵枫 +2 位作者 刘美 金简 林文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对大鼠T型水迷宫线索学习和逆反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大鼠经4周慢性不可预测应激后,利用本实验室创建的T型水迷宫装置,训练大鼠进行灯光信号-站台条件化学习直至达到设定的学习标准,然后进行逆反学习训练。结果应激组...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对大鼠T型水迷宫线索学习和逆反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大鼠经4周慢性不可预测应激后,利用本实验室创建的T型水迷宫装置,训练大鼠进行灯光信号-站台条件化学习直至达到设定的学习标准,然后进行逆反学习训练。结果应激组大鼠达到信号学习标准的学习次数为(30±2.81)次,与对照组[(32±2.98)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达到逆反学习标准的学习次数[(45±4.2)次]较对照组[(31±2.8)次]显著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应激对大鼠T型水迷宫线索学习和逆反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应激明显损害了逆反学习任务的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测应激 T型水迷宫 线索学习 逆反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引课” 走向“引思”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增生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89,共4页
创设情境引入数学学习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但教师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课堂情境创设存在着4个主要问题:(1)不问价值,牵强附会;(2)远离学生,自我欣赏;(3)零碎堆砌,不成系统;(4)只求“引课... 创设情境引入数学学习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但教师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课堂情境创设存在着4个主要问题:(1)不问价值,牵强附会;(2)远离学生,自我欣赏;(3)零碎堆砌,不成系统;(4)只求“引课”,不求“引思”.“引课”的情境创设和“引思”的活动线索设计的根本区别是:(1)“引课”是教师教的需要,而“引思”是学生学的需要;(2)“引课”把情境设计当作开课的敲门砖,是零散堆砌的,而“引思”的线索设计则贯穿课堂,具有整体性;(3)“引课”的情境设计往往追求数学的现实背景,而“引思”的线索设计则以引发学生自然合理的数学思考为原则.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线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策略是:线索效应原则;注意选择原则;激发动机原则;模型理解与建构原则;启发探索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课 引思 教学情境 学习线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