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位子宫内膜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缺乏与孕激素受体亚型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张萍 李笛悠 惠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13-1418,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病灶对孕激素不敏感是否由局部孕激素受体(PRs)亚型及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7β-HSD2)改变或功能缺陷所致。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36例EMT患者的卵巢异位子宫内膜(EMT异位子宫内膜组)和16例在位子宫...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病灶对孕激素不敏感是否由局部孕激素受体(PRs)亚型及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7β-HSD2)改变或功能缺陷所致。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36例EMT患者的卵巢异位子宫内膜(EMT异位子宫内膜组)和16例在位子宫内膜(EMT在位子宫内膜组)的PR-(A+B)、PR-A、PR-B及17β-HSD2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R-(A+B)、PR-B和17β-HSD2蛋白的表达。结果 EMT在位子宫内膜组PR-(A+B)、PR-B、PR-A mRNA增殖期较分泌期表达升高(P<0.05);增殖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都有PRs表达,在分泌期主要在间质细胞中表达;PR-A占优势,PR-A/PR-B比值在整个月经周期中保持相对恒定。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PR-B与腺上皮细胞中17β-HSD2的表达一致。EMT异位子宫内膜组PR-A在整个月经周期中持续性低表达,在分泌期与在位内膜PR-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B在整个月经周期的表达明显低于在位内膜;PR-A及PR-B的周期性变化消失。与EMT在位子宫内膜组比较,EMT异位子宫内膜组PR-B表达相对降低,PR-A/PR-B值显著升高(P=0.001)。EMT异位子宫内膜组间质细胞中PR-B明显下降;17β-HSD2也明显下降,其周期性变化消失。结论异位子宫内膜的PRs亚型改变影响17β-HSD2的表达,可能是EMT发生孕激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子宫内膜 孕激素受体亚型 17β -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 孕激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激素受体A和B亚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廖秦平 郑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6-619,共4页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中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亚型 PRA 和 PRB 的蛋白及mRNA 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6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并总结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肿瘤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等 采用 Western...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中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亚型 PRA 和 PRB 的蛋白及mRNA 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6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并总结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肿瘤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等 采用 Western blot 和 RT-PCR 的方法半定量研究孕激素受体亚型蛋白与 mRNA 的表达水平。孕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与内膜癌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等级相关分析 结果:孕激素两种受体亚型的蛋白表达均与内膜癌的分化呈负相关,即从高分化至低分化,蛋白表达逐渐下降(r=-0.343,r=-0.310,P<0.05) PRA 蛋白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呈负相关,即分期越晚 PRA 蛋白表达水平越低(r=-0.294,P<0.05)。在蛋白表达水平,PRA 与PRB 比值的降低与淋巴结转移相关(r=-0.376,P=0.044),有淋巴结转移组的 PRA 与 PRB 的比值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47) 孕激素两种受体亚型的蛋白表达均与肿瘤的肌层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R mRNA 和 PRBmRNA 与以上临床特征均无相关性。结论:在蛋白表达水平,两种孕激素受体亚型均与肿瘤分化相关,与肿瘤肌层浸润深度无关;仅 PRA 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相关;PRA 与 PRB 比值的降低可能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R mRNA和 PRB mRNA 与以上临床特征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B 蛋白表达 子宫内膜癌 RNA 肌层浸润 孕激素受体亚型 肿瘤 负相关 分化 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雌激素相关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付先芸 魏绍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0-772,共3页
子宫腺肌病是一类雌激素相关性疾病。雌激素效应的异常在子宫内膜组织异位于肌层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雌激素作用相关的因素包括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孕激素受体亚型(PR-A、PR-B)、雌激素代谢相关酶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Ⅰ、... 子宫腺肌病是一类雌激素相关性疾病。雌激素效应的异常在子宫内膜组织异位于肌层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雌激素作用相关的因素包括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孕激素受体亚型(PR-A、PR-B)、雌激素代谢相关酶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Ⅰ、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以及COX2-PGE2-P450arom-雌激素生成存在的正反馈。对这些雌激素效应相关因素的研究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受体亚型 孕激素受体亚型 17一β羟类固醇脱氢酶I 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临床病理特征及PRA、PRB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海霞 赵俊红 +1 位作者 解其贵 王言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40-743,共4页
背景与目的: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esodermal tumor,MMMT)是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是临床诊治的难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孕激素受体亚型(progesterone receptor subtype A and B,PRA and P... 背景与目的: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esodermal tumor,MMMT)是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是临床诊治的难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孕激素受体亚型(progesterone receptor subtype A and B,PRA and PRB)蛋白在子宫MMM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理切片行光镜观察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RA、PRB的表达情况,随访其中的11例患者。结果:①子宫MMMT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②病理上肿瘤成分复杂,形态多样,有上皮和间叶两种成分组成,相互间有穿插和移行变化。③同源性PRA阳性占55.6%,PRB阳性占33.3%;异源性PRA阳性占37.5%,PRB阳性占37.5%,两种亚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RA在Ⅰ期和Ⅱ期患者的表达率分别为66.7%和40%;PRB患者分别为55.6%和20%。④Ⅰ期患者平均存活43.8个月(32~59个月),Ⅱ期平均存活34.25个月(19~41个月);Ⅲ期1例,存活5个月。结论:子宫MMMT的诊断主要依赖组织形态学,疾病进展可能与PRA、PRB的丢失有关,PRA、PRB的表达可能与病理类型无关。预后可能与临床分期及PRA、PR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临床 病理 孕激素受体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