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微孔洞损伤的压电功能梯度矩形板热屈曲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程家幸 盛冬发 +1 位作者 杨天琪 王晨星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8-284,共7页
研究了含微孔洞缺陷的压电功能梯度材料矩形板的热屈曲相关特性。假定功能梯度层的材料参数如热膨胀系数及弹性模量均沿厚度方向呈指数变化,且四边简支边界条件。首先推导了屈曲平衡方程,然后结合数值算例分析了功能梯度层材料性能的梯... 研究了含微孔洞缺陷的压电功能梯度材料矩形板的热屈曲相关特性。假定功能梯度层的材料参数如热膨胀系数及弹性模量均沿厚度方向呈指数变化,且四边简支边界条件。首先推导了屈曲平衡方程,然后结合数值算例分析了功能梯度层材料性能的梯度参数、厚度及长宽比对临界屈曲温度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微孔洞损伤对临界外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板的薄厚程度对屈曲特性有较大的影响,板越薄则临界屈曲温度越低;材料属性的梯度变化越大,临界屈曲温度也越低;微孔洞缺陷带来的损伤对于临界屈曲荷载的影响很小,但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需要更精准的传感器设计则不建议忽略,且损伤影响随着板厚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损伤 功能梯度材料 压电材料 热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力学的7050-T7451铝合金蠕变本构模型
2
作者 李杰 赵鹏 +2 位作者 张剑睿 胡越 轩福贞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58,共7页
通过单轴拉伸蠕变试验,研究了7050-T7451铝合金在不同温度和应力下的蠕变行为。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建立了描述铝合金高温蠕变行为的本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蠕变过程中的沉淀相粗化、位错增殖/湮灭和微孔洞形成等微观组织演化过程,并... 通过单轴拉伸蠕变试验,研究了7050-T7451铝合金在不同温度和应力下的蠕变行为。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建立了描述铝合金高温蠕变行为的本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蠕变过程中的沉淀相粗化、位错增殖/湮灭和微孔洞形成等微观组织演化过程,并通过相应的损伤因子演化公式来反映这3个损伤过程,还考虑了应力增加所带来的额外损伤,以揭示应力对蠕变损伤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和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物理本构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描述7050铝合金在不同温度和应力条件下的蠕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蠕变 连续损伤模型 沉淀粗化 孔洞损伤 位错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断裂的微孔损伤理论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励 陈康敏 周飞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3年第1期83-86,共4页
在连续损伤、等效应力和热力学的基础上 ,建立了广义的微孔损伤理论模型 ,并用于微孔长大和聚集的分析 理论分析表明 :微孔体积分数与等效应变成指数关系 ,三向应力对微孔的长大和聚集有很大的影响 笔者建立实验的模型和理论相比较 ,... 在连续损伤、等效应力和热力学的基础上 ,建立了广义的微孔损伤理论模型 ,并用于微孔长大和聚集的分析 理论分析表明 :微孔体积分数与等效应变成指数关系 ,三向应力对微孔的长大和聚集有很大的影响 笔者建立实验的模型和理论相比较 ,可以得到 :随着S值的降低 ,模型由理论模型逐渐转化为实验模型 ,S反映空洞间的相互作用 ,当S <0 .6 5时 ,随着二相粒子体积分数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损伤 孔洞损伤 韧性断裂 理论分析 金属材料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糜棱岩成因的细观损伤力学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宗军 白嘉楠 +1 位作者 李和平 杨伯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82-1286,共5页
文章提出了一个糜棱岩成因的孔洞损伤力学体胞模型。糜棱岩原岩在糜棱化过程中经历了2个主要阶段:即由流动构造引起的韧性孔洞损伤阶段和孔洞损伤所形成的多孔介质受局部低围压高轴压作用发生的韧带破碎阶段。基于该体胞模型,对一具体... 文章提出了一个糜棱岩成因的孔洞损伤力学体胞模型。糜棱岩原岩在糜棱化过程中经历了2个主要阶段:即由流动构造引起的韧性孔洞损伤阶段和孔洞损伤所形成的多孔介质受局部低围压高轴压作用发生的韧带破碎阶段。基于该体胞模型,对一具体的糜棱岩原岩———花岗岩,用有限元法就其糜棱化全过程进行了初步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发现在糜棱岩产出的地应力条件下,多孔介质韧带破碎是完全可能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棱岩 损伤力学 细观孔洞损伤体胞 模型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空洞效应的共晶钎料合金粘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俊 郝伟娜 +1 位作者 柴国钟 戴丽娜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9-282,共4页
共晶钎料具有连接作用而广泛地用于电子封装中。锡铅焊料具有高的同系温度,因而在工作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时间、温度和率相关特性。复杂的力学机理使得本构模型的建立成为一件及其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文中提出一种考虑孔洞效应的粘塑性... 共晶钎料具有连接作用而广泛地用于电子封装中。锡铅焊料具有高的同系温度,因而在工作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时间、温度和率相关特性。复杂的力学机理使得本构模型的建立成为一件及其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文中提出一种考虑孔洞效应的粘塑性-损伤模型,基于Guron-Tvergaard-Needleman思想和正交法则,引入孔洞体积分数,以描述共晶钎料的力学特性。并在各种测试条件下,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力学响应,表明该模型能够用于分析电子封装中焊点为损伤变量的可靠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损伤 共晶焊点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洞效应的共晶钎料合金粘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6
作者 周俊 郝伟娜 柴国钟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2-335,共4页
在温度298K^398K和恒应变率10-5/s^10-3/s范围内进行一系列的拉伸实验,研究共晶焊料的力学行为,揭示空洞成核和生长变形机理的存在。提出一种考虑孔洞效应的粘塑性-损伤模型,基于Guron-Tvergaard-Needleman思想和正交法则,引入孔洞体积... 在温度298K^398K和恒应变率10-5/s^10-3/s范围内进行一系列的拉伸实验,研究共晶焊料的力学行为,揭示空洞成核和生长变形机理的存在。提出一种考虑孔洞效应的粘塑性-损伤模型,基于Guron-Tvergaard-Needleman思想和正交法则,引入孔洞体积分数作为损伤变量以描述共晶钎料的力学特性。与实验数据比较,验证粘塑性-损伤模型对锡铅合金在恒应变率和稳态塑性流动条件下应力应变行为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描述共晶焊料的本构行为:非线性、应变率敏感性、空洞损伤演化,并可用于分析电子封装中焊点的可靠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力学 孔洞损伤 共晶焊点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塑性变形晶界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吴艳青 施惠基 牛莉莎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5-540,共16页
自1934年超塑性现象被发现,一直以其特殊的塑性变形机制而备受关注。本文以对超塑性变形晶界研究为主线,从力学角度总结了近年来研究成果。包括:基于晶界拓扑构造、统计规律以及能量耗散的力学模型;论述了由孔洞损伤导致的超塑性沿... 自1934年超塑性现象被发现,一直以其特殊的塑性变形机制而备受关注。本文以对超塑性变形晶界研究为主线,从力学角度总结了近年来研究成果。包括:基于晶界拓扑构造、统计规律以及能量耗散的力学模型;论述了由孔洞损伤导致的超塑性沿晶破坏、晶界结构演化与宏观率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列举了考虑晶界效应的典型超塑性数值模型;总结并讨论了晶界滑移定量表征的重要实验手段,指出超塑性研究中需进一步拓展的领域:多尺度耦合的超塑性力学、材料制备及组合工艺中利用超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塑性 晶界效应 力学模型 孔洞损伤 数值模拟 实验袁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载荷下裂纹体的弹塑性断裂行为的电镜原位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沙江波 邓增杰 周惠久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共3页
应用电镜原位拉伸的方法观察了铝合金LY12在不同(Ⅰ+Ⅱ)复合型下裂纹尖端的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结果表明,复合载荷作用下裂纹尖端的变形是纯一锐化变形模式。裂纹的断裂发生于钝化区,断裂方位与最大应力三轴性水平的分布方位... 应用电镜原位拉伸的方法观察了铝合金LY12在不同(Ⅰ+Ⅱ)复合型下裂纹尖端的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结果表明,复合载荷作用下裂纹尖端的变形是纯一锐化变形模式。裂纹的断裂发生于钝化区,断裂方位与最大应力三轴性水平的分布方位一致。不同复合型下的断裂遵循等轴状孔洞损伤机制,最大周向拉应力是铝合金复合型断裂的力学控制因素。随Ⅱ型分量增加,LY12启裂COD值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载荷 弹塑性 断裂 孔洞损伤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材料不稳定性的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国琛 沈还 凌贤伍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2-339,共8页
基于分析势函数的二次变分,从理论上证明了固体材料不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材质不断退化的重要特征.另一特征是,材料往往会由基本变形路径漂移为一个轴向应变被限定的模态以至失稳.文中以有限元方法计算模拟受周期性分布孔洞损伤的平面... 基于分析势函数的二次变分,从理论上证明了固体材料不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材质不断退化的重要特征.另一特征是,材料往往会由基本变形路径漂移为一个轴向应变被限定的模态以至失稳.文中以有限元方法计算模拟受周期性分布孔洞损伤的平面板材模型,结果显示,孔周边的应变局部化使变形路径转移到一个轴向应变被限定的失效模态.此类现象与金属板材拉胀实验中所观测到的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 分岔 不稳定性 固体材料 二次变分 金属板材 拉胀成型实验 势函数 周期性分布 孔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