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TN模型的20钢孔洞扩张比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颖 刘爱玲 +1 位作者 李彬 戴光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3-347,共5页
孔洞扩张比VG可以作为描述钢材损伤时微孔洞演化情况的细观损伤变量,GTN模型可用于金属塑性材料的细观损伤有限元模拟。应用GTN模型模拟20钢圆棒型缺口试件拉伸过程的不同阶段,得到细观损伤参量应力三轴度Rσ、等效塑性应变εp、孔洞体... 孔洞扩张比VG可以作为描述钢材损伤时微孔洞演化情况的细观损伤变量,GTN模型可用于金属塑性材料的细观损伤有限元模拟。应用GTN模型模拟20钢圆棒型缺口试件拉伸过程的不同阶段,得到细观损伤参量应力三轴度Rσ、等效塑性应变εp、孔洞体积百分数f及孔洞扩张比VG在试件中心截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拉伸过程中,上述参数的数值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大,且εp对VG的影响较大。当试件断裂时,试件缺口截面中心位置的细观损伤参量值大于缺口根部的值,此时20钢的临界孔洞扩张比VGC为3.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TN模型 孔洞扩张比 20钢 细观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孔洞扩张模型的海工钢超低周疲劳断裂分析与预测
2
作者 刘焕才 刘亚平 +3 位作者 杜君峰 王春光 王昌梓 何文涛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0-1429,共10页
基于微观断裂机理的循环孔洞扩张模型是一种进行超低周疲劳断裂分析及预测的有效方法。在该方法中,孔洞扩张指数与损伤退化参数是控制裂纹扩展进程的重要参数。受生产工艺的影响,不同批次钢材的孔洞扩张指数与损伤退化参数往往存在较大... 基于微观断裂机理的循环孔洞扩张模型是一种进行超低周疲劳断裂分析及预测的有效方法。在该方法中,孔洞扩张指数与损伤退化参数是控制裂纹扩展进程的重要参数。受生产工艺的影响,不同批次钢材的孔洞扩张指数与损伤退化参数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对结构的超低周疲劳断裂分析存在准确性不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光滑圆棒、平滑槽口圆棒及缺口试样开展试验,进行钢材超低周疲劳特性研究,探索试样开裂机制和损伤演化规律;其次,编写基于循环孔洞扩张模型的VUSDFLD程序,结合圆棒试验结果进行有限元分析,校准孔洞扩张指数及损伤退化参数;最后,基于前述理论和程序,开展缺口试样超低周疲劳断裂研究,分析裂纹萌生及裂纹扩展速率,并就试样的超低周疲劳断裂寿命展开预测。结果表明,基于循环孔洞扩张模型的超低周疲劳断裂进程与试验结果比对良好,适用于超低周疲劳断裂寿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周疲劳断裂 循环孔洞扩张模型 参数校准 裂纹萌生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孔洞扩张模型的X型圆管节点超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3
作者 刘焕才 刘亚平 +2 位作者 张正艺 解德 何文涛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6,共12页
海洋工程钢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受风、浪、流或地震等极端循环载荷的影响,易发生超低周疲劳断裂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因此超低周疲劳断裂分析及寿命预测对于海工结构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然而,现阶段基于累积损伤理论提出的多种... 海洋工程钢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受风、浪、流或地震等极端循环载荷的影响,易发生超低周疲劳断裂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因此超低周疲劳断裂分析及寿命预测对于海工结构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然而,现阶段基于累积损伤理论提出的多种超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无法对多尺度节点实现统一预测,造成了实际工程应用的不便。因此文中基于循环孔洞扩张模型开展X型圆管节点超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首先,开发了基于循环孔洞扩张模型的VUSDFLD程序,实现ABAQUS与FORTRAN子程序联合应用,利用有限元分析验证循环孔洞扩张模型在X型圆管节点超低周疲劳断裂分析中的有效性;其次,根据多组X型圆管节点超低周疲劳断裂有限元分析结果,在宏观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Manson-Coffin公式的超低周疲劳寿命预测公式;最后,依据Miner理论,将适用于等幅加载的超低周疲劳寿命公式扩展至变幅加载情况,验证了多种节点尺寸下超低周疲劳公式的适用性,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型圆管节点 循环孔洞扩张模型 裂纹萌生 断裂失效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塑性材料细观损伤过程声发射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颖 李彬 +2 位作者 赵广宇 周俊鹏 刘爱玲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采用声发射基本参数能量计数对金属塑性材料细观损伤机制及微孔洞演化过程进行研究。以20钢和Q345钢为例,采用GTN模型模拟求得光滑缺口试件拉伸过程中细观损伤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拉伸实验获取材料的力学及声发射信息。结合模拟和实验数... 采用声发射基本参数能量计数对金属塑性材料细观损伤机制及微孔洞演化过程进行研究。以20钢和Q345钢为例,采用GTN模型模拟求得光滑缺口试件拉伸过程中细观损伤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拉伸实验获取材料的力学及声发射信息。结合模拟和实验数据,分析两种试件拉伸过程孔洞扩张比和累积能量计数的变化规律,建立基于累积能量计数的孔洞扩张比量化评价经验公式。结果表明:采用累积能量计数解释金属塑性材料的微孔洞演化过程清晰合理,可以有效区分20钢与Q345钢的细观损伤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细观损伤 孔洞扩张比 累积能量计数 GT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岩石应变软化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周勇 王涛 +2 位作者 吕庆 朱远乐 王翔翔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6,61,共7页
在岩土工程的实践中,许多岩土体材料在载荷作用下表现出应变软化特性,因而在岩土工程数值模拟中如何更好地表现出岩土材料的应变软化特性非常关键。首先分析了"圆形孔洞问题"这一岩土工程领域的基本问题,并对该问题基于应变... 在岩土工程的实践中,许多岩土体材料在载荷作用下表现出应变软化特性,因而在岩土工程数值模拟中如何更好地表现出岩土材料的应变软化特性非常关键。首先分析了"圆形孔洞问题"这一岩土工程领域的基本问题,并对该问题基于应变软化模型建立的现有理论解与FLAC3D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所得到的结果验证了FLAC3D应变软化模型在数值计算时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接着采用FLAC3D程序中的应变软化模型与理想弹塑性模型对该问题进行了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认为忽略应变软化岩土材料的强度软化特性对工程是偏于危险的。最后对FLAC3D中应变软化模型的相关参数(εpi、残余系数)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有助于研究人员更深入地理解岩石应变软化模型的力学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软化 孔洞扩张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