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类化合物及姜黄素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杜志云 徐学涛 +2 位作者 潘文龙 韦星船 张焜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2-175,共4页
从中药姜黄的提取物中分离了姜黄素、单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并对姜黄素进行了引入羧酸基团、乙酰化、氢化等结构修饰,合成了4个姜黄素衍生物,并测试了这些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天然姜黄素类化合物中单... 从中药姜黄的提取物中分离了姜黄素、单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并对姜黄素进行了引入羧酸基团、乙酰化、氢化等结构修饰,合成了4个姜黄素衍生物,并测试了这些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天然姜黄素类化合物中单去甲氧基姜黄素的活性最强,IC50为0.076 mmol/L;姜黄素的结构修饰化合物中,带羧基的姜黄素衍生物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活性,IC50为0.056 mmol/L。抑制动力学研究表明,单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带羧基的姜黄素衍生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均属于非竞争性抑制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添加剂 姜黄素 姜黄素类化合物 姜黄素衍生物 酪氨酸酶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衍生物B06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玲 徐梦菲 +4 位作者 刘曦 王维维 陈三妹 程锦国 陈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8-332,338,共6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B06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均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高脂组、高脂治疗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治疗组。采用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高脂治疗组及糖尿病... 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B06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均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高脂组、高脂治疗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治疗组。采用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高脂治疗组及糖尿病治疗组用0.2 mg·kg-1·d-1B06灌胃8周。治疗结束后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肝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肝脏AMP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和磷酸化AMPKα(p-AMPKα)蛋白的表达。结果:高脂组及糖尿病组大鼠肝脏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2型糖尿病大鼠和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组织p-AMPKα表达降低;经B06干预后,糖尿病大鼠和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的形态学损害明显得到改善,且肝脏组织p-AMPKα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B06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上调肝脏p-AMPKα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脂血症 姜黄素衍生物B06 AMP活化蛋白激酶仪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衍生物与类似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韦星船 杜志云 +2 位作者 涂增清 张焜 徐学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7-538,共12页
根据目前对姜黄素衍生物与类似物的结构与药理作用的关系的研究现状,论述了姜黄素衍生物与类似物的结构与其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的药理作用的关系,包括对姜黄素及其衍生物与类似物的结构修饰与其活性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大量的实验结果... 根据目前对姜黄素衍生物与类似物的结构与药理作用的关系的研究现状,论述了姜黄素衍生物与类似物的结构与其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的药理作用的关系,包括对姜黄素及其衍生物与类似物的结构修饰与其活性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大量的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衍生物与类似物的药理作用与其结构中所具有的官能团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为新药开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衍生物与类似物 药理作用 构效关系 结构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衍生物C085抑制K562/G01细胞及Bcr-Abl激酶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莺 吴丽贤 许建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4-1011,共8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C085对K562/G01细胞及野生型和伊马替尼耐药型Bcr-Abl激酶的作用,以期能找到一种对IM耐药点突变激酶有效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方法分别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及观察C085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应用Kinase-Glo... 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C085对K562/G01细胞及野生型和伊马替尼耐药型Bcr-Abl激酶的作用,以期能找到一种对IM耐药点突变激酶有效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方法分别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及观察C085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应用Kinase-Glo~激酶发光检测试剂盒检测C085对4种Abl激酶(WT、T135I、Y253F、Q252H)活性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检测C085对Bcr-Abl和下游信号转导通路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及其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C-1荧光染色法检测C085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集落形成法观察C085对CML病人骨髓CD34+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C085低浓度下即可抑制K562/G01的增殖,且可非ATP竞争性地抑制野生型及IM耐药点突变Abl激酶的活性;C085可抑制Bcr-Abl的自磷酸化,下调下游信号转通路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作用强于IM,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C085通过直接作用于线粒体的PT孔使其开放,激活凋亡相关蛋白,诱导细胞凋亡,促凋亡作用强于IM;镜下观察及集落数量统计发现,C085可对已经产生IM耐药的CD34^+祖/干细胞集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C085可抑制K562/G01细胞的生长可能与其抑制Bcr-Abl蛋白激酶活性,下调相关信号通路;直接作用于线粒体的PT孔使其开放,激活凋亡相关蛋白,诱导细胞凋亡有关。C085对IM敏感及耐药的白血病细胞均有杀伤作用,有望克服IM的耐药而成为新的T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衍生物 C085 CML 伊马替尼耐药 BCR-ABL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旷春桃 李湘洲 +2 位作者 薛海鹏 邓楠 王玲芝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72,共6页
以姜黄素和马来酸酐为原料,经酯化、异构化、酰氯化和酯化合成了4个姜黄素衍生物。姜黄素衍生物c1~c4的收率分别为80.5%、83.7%、81.2%和85.4%,用IR,^1H NMR和^13C NMR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并对c1~c4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进行了... 以姜黄素和马来酸酐为原料,经酯化、异构化、酰氯化和酯化合成了4个姜黄素衍生物。姜黄素衍生物c1~c4的收率分别为80.5%、83.7%、81.2%和85.4%,用IR,^1H NMR和^13C NMR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并对c1~c4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姜黄素衍生物c1~c4清除DPPH·的IC50分别为164.14±0.82、166.98±0.66、171.97±0.99和175.10±2.34 mg/L,它们的抗氧化活性均低于姜黄素(36.22±0.22 mg/L),姜黄素的酚羟基对抗氧化活性有重要影响。c1~c4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c4的抗菌活性最好,c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青霉菌和黑曲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5、0.5、0.25和1.0 g/L。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的化合物修饰姜黄素有望开发新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衍生物 合成 抗氧化活性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衍生物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晓光 许建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2期78-82,共5页
姜黄(Curcuma longa L.)为姜科姜黄属植物,药用其根茎,主产于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1870年从姜黄属植物中分离出姜黄素,1910年Lampe等首先阐明了其化学结构。现已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抑炎、利胆、抗氧化、抗肝细胞毒性、抗风湿、抑... 姜黄(Curcuma longa L.)为姜科姜黄属植物,药用其根茎,主产于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1870年从姜黄属植物中分离出姜黄素,1910年Lampe等首先阐明了其化学结构。现已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抑炎、利胆、抗氧化、抗肝细胞毒性、抗风湿、抑菌、抗低血压、低胆固醇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目前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修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目前对姜黄素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衍生物 药理活性 机制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及姜黄素衍生物A在大鼠血浆中含量的测定
7
作者 杨苹 隋思博 +4 位作者 王艳芳 杨晶 张敏 李校堃 郑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8-602,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姜黄素及姜黄素衍生物A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为姜黄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姜黄素及姜黄素衍生物A分别灌胃给药,采用HPLC测定其在大鼠血浆中的血药浓度,色谱柱为Hyper...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姜黄素及姜黄素衍生物A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为姜黄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姜黄素及姜黄素衍生物A分别灌胃给药,采用HPLC测定其在大鼠血浆中的血药浓度,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C18(5μm×4.6mm×200mm);柱温:30℃;姜黄素流动相,乙腈-水-乙酸(体积比45∶55∶1),姜黄素检测波长为420nm;姜黄素衍生物A流动相,乙腈-水-乙酸(体积比70∶30∶1);体积流量为1.0mL.min-1;姜黄素衍生物A检测波长为361nm。结果:姜黄素及姜黄素衍生物A在0.25~100.00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姜黄素回归方程为Y=105.90X-22.70,r=0.999 6;姜黄素衍生物A回归方程为Y=71.20X+24.62,r=0.999 4。两者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4%,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6%;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药动学行为符合单室模型,姜黄素衍生物A的清除率比姜黄素显著降低,约是姜黄素清除率的3.57倍,曲线下面积是姜黄素的4.09倍,半衰期t1/2约为姜黄素的2.79倍。结论:HPLC测定姜黄素及姜黄素衍生物A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的方法准确、简单可行、重复性好,为提高姜黄素在体内的稳定性,延长其在体内半衰期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姜黄素衍生物 药物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衍生物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何利兵 王险峰 +2 位作者 王红胜 杜军 张继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5,共9页
背景与目的:姜黄素(curcumin)是从天然植物姜黄中提取的酚类化合物,已证实其具有抗恶性肿瘤作用。近年人工合成的姜黄素衍生物被认为抗癌作用和生物利用度优于母体姜黄素,但是对于结肠癌细胞的作用鲜见报道。研究旨在比较天然植物... 背景与目的:姜黄素(curcumin)是从天然植物姜黄中提取的酚类化合物,已证实其具有抗恶性肿瘤作用。近年人工合成的姜黄素衍生物被认为抗癌作用和生物利用度优于母体姜黄素,但是对于结肠癌细胞的作用鲜见报道。研究旨在比较天然植物姜黄素及其4种人工合成的衍生物T316、T62、T63、T6F4对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和HSW480的细胞毒性作用、增殖迁移抑制作用和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和SW480,然后通过MTT分析检测姜黄素及4种衍生物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和SW480细胞毒性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对结肠癌细胞迁移抑制作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癌细胞克隆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通过荧光素酶双报告基因法检测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对NF—κB活性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Lovo和SW480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4.2±0.2)μmol/L和(10.6±0.7)μmol/L,分别是4种衍生物对Lovo和NSW480的7.0-8.7倍和5.7~7.8倍(P〈0.01)。不加任何药物时,Lovo24h迁移距离为(160.7±18.4)μm,SW480为(389.9±8.9)μm,但加入姜黄素及4种衍生物后,细胞迁移距离均明显缩短,距离最短是T63作用于Lovo时的(53.2±11.7)μm;T316作用于SW480时的(80.4±9.6)μm。4种衍生物的迁移距离明显短于姜黄素的迁移距离(P〈0.05)。4种衍生物在抑制2株结肠癌细胞克隆形成方面也明显优于姜黄素母体(P〈0.05)。通过流式细胞检测发现,姜黄素及4种衍生物诱导Lovo的凋亡率分别为(10.05±0.54)%、(55.32±2.86)%、(31.83±0.85)%、(26.01±0.44)%、(21.44±3.01)%,高于对照组的凋亡率(6.98±0.23)%(P〈0.05);且4种衍生物诱导凋亡作用优于姜黄素(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姜黄素及其4种衍生物能下调TNF—α诱导的NF—κB的转录活性。结论:姜黄素和4种衍生物均能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力,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但4种衍生物的作用明显优于母体姜黄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衍生物 结直肠癌 增殖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衍生物B50对不同辐射抗拒的同源鼻咽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嘉伟 张剑威 +5 位作者 杨广鑫 陈淑英 方乐堃 梁广 肖健 杨惠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77-1083,共7页
目的:比较姜黄素衍生物(B50)抑制不同辐射抗拒的同源鼻咽癌细胞CNE-2与CNE-2R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B50对细胞活力及增殖的影响,以流式细胞仪检测B50对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B50可... 目的:比较姜黄素衍生物(B50)抑制不同辐射抗拒的同源鼻咽癌细胞CNE-2与CNE-2R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B50对细胞活力及增殖的影响,以流式细胞仪检测B50对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B50可抑制CNE-2R细胞的活力[24 h、48 h、72 h的IC50分别为(8.06±0.14)、(2.49±0.02)、(1.42±0.02)μmol/L],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其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对CNE-2细胞的作用[24 h、48 h、72 h的IC50分别为(8.18±0.12)μmol/L、(3.00±0.04)μmol/L、(1.75±0.01)μmol/L],P<0.01;同时B50抑制CNE-2R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优于对CNE-2的作用[48 h的IC50分别为(0.55±0.01)μmol/Lvs(0.82±0.01)μmol/L],P<0.01;药物作用48 h后,B50使CNE-2R细胞G2/M期的比例升高(7.1%→34.9%),明显优于CNE-2细胞(12.4%→35.7%)(P<0.01);B50作用于CNE-2R细胞24 h后早期凋亡率升高(3.7%→19.5%),明显优于CNE-2细胞(4.4%→14.8%)(P<0.01);B50作用24 h后,CNE-2R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了(43.17±3.11)%,明显优于对CNE-2细胞的降低率[(35.06±1.07)%](P<0.01)。结论:与CNE-2相比,B50能更显著地抑制辐射抗拒CNE-2R细胞的细胞活力及增殖能力,且更明显地调控细胞周期停滞于G2/M期,诱导细胞凋亡及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这些结果提示B50具有逆转辐射抗拒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CNE-2细胞 CNE-2R细胞 姜黄素衍生物 辐射抗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衍生物B06对2型糖尿病大鼠睾酮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中民 王芳 +3 位作者 张泉波 陈霖 陈三妹 陈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2-358,共7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B06对2型糖尿病大鼠睾酮合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高脂组(H组)、高脂治疗组(HT组)、糖尿病组(D组)和糖尿病治疗组(DT组),后4组高脂喂养4周后,D组及DT组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 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B06对2型糖尿病大鼠睾酮合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高脂组(H组)、高脂治疗组(HT组)、糖尿病组(D组)和糖尿病治疗组(DT组),后4组高脂喂养4周后,D组及DT组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HT组和DT组用0.2 mg·kg^(-1)·d^(-1)的B06灌胃8周。微量血糖仪测定大鼠血糖浓度;ELISA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光镜和电镜观察睾丸形态;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睾酮、雌二醇水平;免疫组化检测Leydig细胞的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表达;RT-PCR检测睾丸Leydig细胞StAR、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细胞色素P450 17A1(P450c17)、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P450arom)、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HSD)及17β-HSD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H组及D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血清睾酮水平降低,经B06治疗后好转;H组及D组睾丸曲细精管变形,生精细胞脱落,Leydig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内质网减少且扩张,胞核皱缩,染色质稀疏,经B06治疗后病变减轻;D组的StAR蛋白表达减弱,经B06治疗后表达增强;H组及D组Leydig细胞St AR、P450scc mRNA表达降低,经B06治疗后升高,P450c17、P450arom、3β-HSD及17β-HSD mRNA表达未见明显差异。结论:B06可缓解2型糖尿病大鼠睾丸病变,提高血清睾酮水平,这可能与B06改善机体代谢紊乱并上调Leydig细胞StAR及P450scc mRNA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姜黄素衍生物B06 LEYDIG细胞 睾酮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衍生物T83对同源不同辐射抗性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梦瑶 王苏美 +5 位作者 左应林 王杜娟 刘琴 王春华 卜宪章 杨惠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4-659,共6页
目的:比较4-芳甲叉类姜黄素衍生物T83对同源不同辐射抗性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差异。方法:采用MTT法、Hoechst 33342染色法、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检测和比较T83对CNE-2R和CNE-2细胞活力、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细... 目的:比较4-芳甲叉类姜黄素衍生物T83对同源不同辐射抗性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差异。方法:采用MTT法、Hoechst 33342染色法、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检测和比较T83对CNE-2R和CNE-2细胞活力、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细胞procaspase-3/procaspase-9/Cyt-C蛋白表达和细胞PTEN/Akt/p27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T83可抑制CNE-2R细胞的活性(24 h、48 h和72 h的IC50分别为0.9、0.4和0.2μmol/L),其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对CNE-2细胞的作用(24 h、48 h和72 h的IC50分别为1.8、0.5和0.4μmol/L;P<0.05);T83作用48 h后,CNE-2R和CNE-2细胞中均观察到染色质浓缩、边集和分割成块状;T83作用48 h后,CNE-2R细胞晚期凋亡率升高(1.57%→27.26%),明显高于CNE-2细胞(1.74%→8.15%;P<0.05);T83作用36 h后,CNE-2R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百分率(87.71%)明显高于CNE-2细胞(50.47%;P<0.05);T83作用48 h后,CNE-2R细胞中procaspase-3和pro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NE-2细胞,CNE-2R中Cyt-C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NE-2细胞。T83作用24 h后,PTEN和p27 mRNA水平明显上调,而Akt mRNA水平明显下调(P<0.05),且CNE-2R细胞的变化更加显著。结论:与CNE-2细胞相比,T83能更加明显地抑制PTEN/Akt/p27信号转导通路,启动线粒体凋亡途径,加速诱导CNE-2R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CNE-2R细胞 CNE-2细胞 姜黄素衍生物 辐射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姜黄素衍生物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半胱氨酸的选择性识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凡 郑东滨 +1 位作者 阳志强 邓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10-1817,共8页
半胱氨酸(Cysteine,Cys)作为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含巯基氨基酸,与细胞代谢、氧化还原稳态密切相关,然而过量的半胱氨酸可能会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阿尔兹海默病等。因此,开发一种能选择性识别半胱氨酸的荧光探针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 半胱氨酸(Cysteine,Cys)作为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含巯基氨基酸,与细胞代谢、氧化还原稳态密切相关,然而过量的半胱氨酸可能会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阿尔兹海默病等。因此,开发一种能选择性识别半胱氨酸的荧光探针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以姜黄素-二氟硼为基本骨架,2-氯-5-硝基苯甲酰基为识别位点的荧光探针分子1,并将其用于半胱氨酸的识别。结果表明,探针能高选择性识别Cys,荧光强度与Cys浓度在10~70μ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9μmol·L^(-1)。同时,Cys的加入会引起探针溶液颜色肉眼可见的显著变化,由黄色变为无色。此外,该探针能模拟检测水样中添加的半胱氨酸,在自来水、河水样品中的半胱氨酸的回收率为98%~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姜黄素衍生物 荧光探针 选择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志云 古练权 +3 位作者 张焜 徐学涛 黄宝华 方岩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14-918,共5页
Curcumin(N1),demethoxycurcumin(N2) and bisdemethoxycurcumin(N3)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xtract of Curcuma longa(turmeric),and curcumin derivatives(N11~N14) were synthesized.Curcuminoids and curcumin derivatives were ... Curcumin(N1),demethoxycurcumin(N2) and bisdemethoxycurcumin(N3)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xtract of Curcuma longa(turmeric),and curcumin derivatives(N11~N14) were synthesized.Curcuminoids and curcumin derivatives were evaluated in vitro for the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y activ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urcuminoids and curcumin derivatives with hydroxyl or carboxyl acid groups exerted inhibitory activities on aldose reductase,and curcuminoid(N1) and curcumin derivative compound(N13) exhibited potential inhibitory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姜黄素衍生物 醛糖还原酶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吡唑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应红 吴晓莉 +1 位作者 刘志昌 曾鸿耀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41-1144,共4页
在模拟生理酸度的环境下,用荧光法研究了姜黄素吡唑衍生物3,5-二(4-羟基-3-甲氧基苯基乙烯基)-N-脒基吡唑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合成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反应为静态猝灭,且荧光光谱有较大的红移;根据Stern—V... 在模拟生理酸度的环境下,用荧光法研究了姜黄素吡唑衍生物3,5-二(4-羟基-3-甲氧基苯基乙烯基)-N-脒基吡唑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合成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反应为静态猝灭,且荧光光谱有较大的红移;根据Stern—Volmer荧光猝灭方程计算得到该衍生物和BSA在298K和310K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由实验数据计算得到该猝灭反应的热力学参数△G<0,△H>0,△S>0,表明该衍生物与BSA之间相互作用为自发、吸热且以疏水作用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吡唑衍生物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红移 疏水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水解衍生物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燕芬 洪行球 袁小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8期1757-1759,共3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水解衍生物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对肝癌细胞HpG2凋亡调控因子Fas-L、Bcl-2的表达影响。方法:用盐酸和三氯化铝水解姜黄素,获得姜黄素水解衍生物;MTT比色法观察姜黄素水解衍生物对人肝癌细胞HpG2增... 目的:研究姜黄素水解衍生物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对肝癌细胞HpG2凋亡调控因子Fas-L、Bcl-2的表达影响。方法:用盐酸和三氯化铝水解姜黄素,获得姜黄素水解衍生物;MTT比色法观察姜黄素水解衍生物对人肝癌细胞HpG2增殖的抑制作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HpG2凋亡调控因子基因Fas-L、Bcl-2的表达影响;采用RT-PCR检测c-Myc的表达。结果:姜黄素水解衍生物对人肝癌细胞HpG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且与姜黄素有显著差异(P<0.001);姜黄素水解衍生物能降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pG2的Bcl-2表达,增强Fas-L的表达。能够下调C-Myc的表达。结论:姜黄素水解衍生物有抗肿瘤作用,而且抗肿瘤可能机理可能通过降低肿瘤凋亡调控因子Bcl-2表达,增强Fas-L的表达,下调C-Myc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水解衍生物 肝癌细胞HpG2 免疫组化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海英 张宇琪 +2 位作者 孙昊天 张冉 亚白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4期271-275,共5页
姜黄素提取自中药姜黄根茎,分子式为C_(21)H_(20)O_(6),是一种亲脂性生物活性多酚。姜黄素的毒副作用小并且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可以通过多种作用机制达到抗肿瘤、抗炎症、抗氧化应激、抗感染和调节脂质代谢等功能。姜黄素可以通过调节... 姜黄素提取自中药姜黄根茎,分子式为C_(21)H_(20)O_(6),是一种亲脂性生物活性多酚。姜黄素的毒副作用小并且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可以通过多种作用机制达到抗肿瘤、抗炎症、抗氧化应激、抗感染和调节脂质代谢等功能。姜黄素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分裂周期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还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浸润以达到抗肿瘤的作用。姜黄素不仅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还具有针对多系统中的以炎症、氧化应激等病因诱导的疾病的治疗效果。姜黄素凭借其极低的毒副作用和广泛的生物活性,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针对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对肿瘤以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的影响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进行最新研究进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姜黄素衍生物 抗肿瘤 抗感染 氧化应激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姜黄素结构衍生物抗肝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于博 文英 +3 位作者 马明亮 吴良春 文珂 赵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采用MTT法对姜黄素结构衍生物(CCM系列化合物)进行抗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SMMC-7721活性筛选;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SMMC-7721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SMMC-7721中蛋白caspase-3和剪切后p17的表达.结果... 采用MTT法对姜黄素结构衍生物(CCM系列化合物)进行抗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SMMC-7721活性筛选;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SMMC-7721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SMMC-7721中蛋白caspase-3和剪切后p17的表达.结果表明,化合物CCM-5和CCM-14抗肿瘤活性较好,其对SMMC-7721细胞的凋亡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凋亡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化合物浓度增高时,G0/G1期细胞减少,S期以及G2/M期细胞增加,凋亡峰SubG1峰增大;两个化合物均可增强caspase-3的表达,随着浓度的提高,caspase-3的表达趋势减弱,而剪切形式p17亚基表达量逐渐提高.因此,姜黄素结构衍生物CCM-5和CCM-14能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化合物诱导caspase-3活性的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结构衍生物 BEL-7402细胞 SMMC-7721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异硫脲修饰嘧啶类衍生物1g对结肠癌细胞自噬和迁移侵袭的影响
18
作者 夏芮东 孙加琳 +1 位作者 尹瑞娟 隋忠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97-1603,共7页
目的研究新型异硫脲修饰姜黄素嘧啶类衍生物1g对人结肠癌细胞的自噬和侵袭迁移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1g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增殖作用;透射电镜观察1g对结肠癌细胞自噬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1... 目的研究新型异硫脲修饰姜黄素嘧啶类衍生物1g对人结肠癌细胞的自噬和侵袭迁移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1g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增殖作用;透射电镜观察1g对结肠癌细胞自噬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1g对结肠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1g对结肠癌细胞内CD147、p-PI3K/PI3K、p-AKT/AKT、LC3II/LC3I的表达。结果1g对HCT116和HT29细胞的增殖都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1g可诱导结肠癌细胞自噬及LC3II/LC3I蛋白表达,抑制结肠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降低CD147、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结论异硫脲修饰姜黄素嘧啶类衍生物1g可能通过CD147及PI3K/AKT通路诱导HCT116和HT29细胞的自噬、抑制迁移侵袭及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脲修饰姜黄素嘧啶类衍生物 结肠癌 CD147 PI3K/AK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的抗氧化机制及以其为先导物的抗氧化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薛海鹏 李湘洲 +2 位作者 旷春桃 孟维 郭远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02-307,共6页
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抑菌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为开发姜黄素类抗氧化剂,国内外研究者设计和合成了大量姜黄素衍生物。本文介绍了姜黄素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机制,重点概述基于抗氧化的姜黄素抗氧化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姜黄素 抗氧化机制 姜黄素衍生物 先导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氨基姜黄素抑制STAT3信号通路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迁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晓飞 郭变琴 +5 位作者 张曦文 田文霞 陈婷梅 冯文莉 钟梁 姜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衍生物——联氨基姜黄素(hydrazinocurcumin,HC)通过抑制STAT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迁移性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为研究对象,分... 目的探讨姜黄素衍生物——联氨基姜黄素(hydrazinocurcumin,HC)通过抑制STAT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迁移性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为研究对象,分DMSO对照组和HC处理组。采用MTT法检测HC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刘氏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MMP-9及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检测显示,HC处理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其抑制率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刘氏染色发现处理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变圆;Transwell小室检测显示对照组穿膜细胞数为(598.00±21.28)/视野,而10、20μmol/LHC处理后透膜细胞数分别为(94.00±6.56)/视野和(4.00±1.00)/视野,穿膜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划痕试验表明对照组划痕闭合率约为54%,而10、20μmol/LHC处理组基本无闭合(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不同浓度HC处理MDA-MB-231细胞后,p-STAT3明显降低,而总STAT3水平无明显差异,MMP-9、MMP-2的表达也有减少。结论 HC可以通过抑制STAT3的活化(即p-STAT3),降低MMP-9、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侵袭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衍生物 乳腺癌细胞 STAT3 侵袭迁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