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2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风机的模糊关联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丽萍 康济川 +1 位作者 刘子健 孙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7-491,共5页
海上风机属于多系统多功能的大型设备,且运行环境条件恶劣,进行可靠性分析时面临着系统失效模式复杂且相互之间存在相关性的问题,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分析(FMEA)方法无法对系统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在完成传统FMEA的基础上,找出风险优先数(... 海上风机属于多系统多功能的大型设备,且运行环境条件恶劣,进行可靠性分析时面临着系统失效模式复杂且相互之间存在相关性的问题,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分析(FMEA)方法无法对系统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在完成传统FMEA的基础上,找出风险优先数(RPN)较高的若干失效模式,并制定发生率、严重度和检测度的模糊评价术语集合,应用基于TOPSIS理论的模糊FMEA方法对这些典型失效模式进行评价。对于在模糊FMEA中风险程度接近的失效模式,结合模糊语境下的决策试验与实验评估法(DEMATEL)计算各失效模式的原因度、综合参照影响度和原因度得出主要失效模式的风险排序。将模糊关联FMEA方法应用于海上风机的风险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发电机与冷却设备对系统安全性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理论 海上风机 风险评估 相关性分析 失效模式影响分析 决策试验与实验评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2
作者 范鹏超 刘贺 刘文芝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该院内镜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的内镜作为对照组,运用FMEA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全流程进行管理,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该院内镜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的内镜作为对照组,运用FMEA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全流程进行管理,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优化干预后进行清洗消毒的内镜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主要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系数(RPN)、内镜消毒、医用压缩空气、漂洗用水微生物监测结果和消毒合格率。结果 FMEA优化后,6项主要失效模式RPN值明显下降,胃镜和肠镜微生物监测合格率分别由88.03%和73.08%提高至97.44%和96.15%,漂洗用水和医用压缩空气微生物监测合格率分别由30.00%和65.00%提高至95.00%和95.00%,优化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漂洗用水和医用压缩空气的监测、同质化规范培训和完善配套的清洗耗材,是内镜清洗消毒管理中的高风险环节,应加强流程监管,实施FMEA,对提高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影响分析(FMEA) 软式内镜 清洗消毒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鞘注液调配流程 被引量:1
3
作者 陶柏成 王梅 +3 位作者 刘杨 张先明 周丽芳 袁树伟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6-31,共6页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优化鞘注液调配流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对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风险点进行评估,选出中、高风险等级的失效模式,对失效原因进...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优化鞘注液调配流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对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风险点进行评估,选出中、高风险等级的失效模式,对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质量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共找出34项中、高风险点,从人员培训、流程改进以及质量控制检查监督等方面进行改进。34项中、高风险点经过6个月的改进后,风险优先指数(RPN)下降了57.9%,药师手卫生依从性提高,鞘注液的调配契合率从改善前的96.3%增至改善后的97.7%,催询医嘱数由(13.7±2.3)条/月下降至(8.2±1.3)条/月,降幅40.1%。结论:FMEA可以对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质量控制风险点进行识别与评估,建立鞘注液调配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可及时发现流程中的中高风险点,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鞘注液 质量控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的引信可靠性分析方法
4
作者 娄文忠 李诗怡 +3 位作者 吕斯宁 范晨阳 冯恒振 朱豪坤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6,79,共9页
针对引信元件在故障模式下可能会出现作用失效的问题,利用理论与实际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首先对引信元件进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然后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完成危... 针对引信元件在故障模式下可能会出现作用失效的问题,利用理论与实际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首先对引信元件进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然后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完成危害度分析(CA)。分析结果表明,在FMEA定性分析中,延期药柱缺陷引起的引信瞎火是发生频率最高的故障,雷管缺陷对引信可靠发火的影响最大。在CA定量分析中,电池、雷管、自毁弹簧故障的危害度等级较高。因此,在引信的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电池、雷管、自毁弹簧相关设计指标是否达到设计标准,确保引信可以可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作用失效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院内血液运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黄倩倩 张扬 《现代医院》 2025年第5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在院内血液运送安全管理中缩短血液运送时限的方法与依据。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3年4月—6月院内血液运送371例次作为对照组,2024年4月—6月院内血液运送379例次作为观察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组建... 目的探讨在院内血液运送安全管理中缩短血液运送时限的方法与依据。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3年4月—6月院内血液运送371例次作为对照组,2024年4月—6月院内血液运送379例次作为观察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组建多部门参与的专案改进小组,分析院内血液运送流程中失效模式,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对关键失效模式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并对实施FMEA前后的血液运送效率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施FMEA前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院内血液运送时间由专案实施前的18.36 min降至专案实施后的8.2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MEA模式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落实优化人力配置、规划运送路线、加强信息监测等改进方案,有效保障了老旧院区内血液制品的安全及时运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血液 运送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新型管理策略
6
作者 杨婕 张艾娜 周文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新型管理策略对提高输液安全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以常州市中医医院的42名药物配置人员,以及同时期调配单量为研究对象,比较基于HFMEA的PI... 目的分析基于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新型管理策略对提高输液安全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以常州市中医医院的42名药物配置人员,以及同时期调配单量为研究对象,比较基于HFMEA的PIVAS新型管理策略实施前(2022年3~8月)和实施后(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的输液安全质量工作指标、管理质量、药物不合理配置发生率、其他科室对PIVAS满意率变化。结果新型管理策略实施后的排药时间、药物配置时间、药物库存周转时间及输液成品交接时间均较实施前明显缩短(P均<0.05)。新型管理规范实施后的配伍禁忌、药物存放、药物剂量、溶剂剂量和溶剂选择管理质量评分均较实施前明显上升(P均<0.05)。药物不合理配置总发生率由新型管理策略实施前的0.10%降至实施后的0.02%(P<0.05)。其他科室对PIVAS的总满意率由新型管理策略实施前的88.10%升至实施后的96.43%(P<0.05)。结论基于HFMEA建立的PIVAS新型管理策略能够提高输液安全质量和管理质量,降低药物不合理配置发生率,并改善其他科室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输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痔疮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7
作者 赖娟 冯娟 +2 位作者 陈雪 耿慧 喻甜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痔疮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江岸区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汉岱山医院)收治的痔疮手术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分为对照组(2022年2月至12月)与观察...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痔疮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江岸区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汉岱山医院)收治的痔疮手术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分为对照组(2022年2月至12月)与观察组(2023年1月至12月),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比较两组失效模式风险指数评分、院内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失效模式风险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提升痔疮手术患者的院内感染预防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手术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院内感染 并发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的管理在ICU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李梅 成晓莹 成向进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的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盐城市中医院ICU住院患者120例与43名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23年1—6月盐城...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的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盐城市中医院ICU住院患者120例与43名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23年1—6月盐城市中医院ICU住院患者120例与43名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FMEA的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卫生依从率低、手卫生正确率低、个人防护执行不到位风险优先数(RPN)值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MEA的管理在ICU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质量,有效减少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米淑敏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0期778-78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的优化护理方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受治疗的AIS静脉溶栓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投币法分为接受常规急...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的优化护理方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受治疗的AIS静脉溶栓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投币法分为接受常规急救流程干预的对照组(n=60)和接受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HFMEA模式的优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60),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完成各环节用时、神经功能以及溶栓效率,随访1年后,统计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至分诊完成时间、分诊完成至CT检查时间、CT检查结束至药物首推时间、入院至开始静脉溶栓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中枢神经特异蛋白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入院至静脉溶栓开始时间≤60 min的达标率、血管再通率、溶栓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无明显功能障碍、轻度残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明显残疾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HFMEA模式的优化护理方案可显著缩短AIS患者静脉溶栓的各环节用时,提高溶栓效率,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预后情况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融合8S管理模式对外来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杰 李越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4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融合8S管理模式对外来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开始,盱眙县某医院消毒供应室针对外来器械开展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融合8S管理模式,并选取2022年1月—12月期间消毒供应室处理的1000件外来器械为观察...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融合8S管理模式对外来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开始,盱眙县某医院消毒供应室针对外来器械开展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融合8S管理模式,并选取2022年1月—12月期间消毒供应室处理的1000件外来器械为观察组,2021年1月—12期间消毒供应室处理的1000件外来器械为对照组,对照组外来器械实施消毒供应室常规管理,观察组外来器械通过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后开展8S管理,统计对比两组器械的清洗不合格、包装不合格、湿包、丢失和灭菌合格情况,调查两组器械临床应用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灭菌包装不合格率、湿包率和丢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灭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械临床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融合8S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外来器械管理质量,提升外来器械的临床应用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 8S管理 消毒供应室 外来器械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老年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影响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刘佳宜 黄欣欣 +2 位作者 朱敏奎 耿梦慧 李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3期37-43,共7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对老年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的103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inadverte...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对老年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的103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inadvertent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IIH)护理措施;另选取2022年2月至2022年7月的103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HFMEA方法评估患者发生IIH的潜在失效模式、识别与分析其高危风险因素、制定改进措施;比较两组IIH发生例数、寒战发生例数和改进潜在失效模式后的风险危急值。结果观察组IIH、寒战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潜在失效模式后的风险危急值也得到显著优化。结论将HFMEA应用于老年手术患者,可以准确筛选出老年手术患者IIH体温管理中的重点环节,防患于未然,有效减少老年手术患者IIH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老年 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 体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在腹部引流管管周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彩华 仲艳 陆关珍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7期1863-1868,共6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腹部引流管管周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moisture associated skin damage,MA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2023年1-7月外科病房术...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腹部引流管管周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moisture associated skin damage,MA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2023年1-7月外科病房术后放置腹部引流管的患者360例。其中1-3月应用前的180例患者为对照组,4-7月应用后的180例患者为观察组。根据HFMEA质量改进方法,成立外科腹部引流管管周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管理流程改进小组,并对其流程进行失效模式及潜在的原因分析,比较改进前后引流管管周MASD的发生率,引流管管周MASDⅢ+Ⅳ度的发生占比以及主要失效模式风险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值。结果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后,引流管管周MASD的发生率下降(P<0.05),Ⅲ-Ⅳ度引流管管周MASD的发生减少(P<0.05),14项RP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EA管理模式有利于规范引流管管周MADS管理流程,规避护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管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形式化方法的机电系统概率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培林 侯翌 +1 位作者 徐凯 贾焕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传统的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中依靠领域专家分析判断系统单元失效与系统故障之间的关系,分析烦琐、容易出错且难以计算故障概率的问题,将形式化技术引入机电系统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中,提出了基于概率模型检测的机电系统概率失效模式... 针对传统的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中依靠领域专家分析判断系统单元失效与系统故障之间的关系,分析烦琐、容易出错且难以计算故障概率的问题,将形式化技术引入机电系统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中,提出了基于概率模型检测的机电系统概率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基于机电系统中的状态变迁,研究了机电系统行为过程的随机模型及其形式化表达,建立了面向概率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的系统形式化随机模型;基于连续随机逻辑对系统的潜在故障进行了形式化规约,构建了潜在故障的概率形式化规约表达式;利用概率模型检测器对系统的随机模型和潜在故障进行形式化验证,从而辨识单元失效与系统潜在故障之间的关系,并自动计算单元失效所导致的系统故障概率,提高了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该方法不仅可以借助概率模型检测迅速准确地识别单元失效与系统潜在故障之间的因果关系,还可以自动计算系统故障概率。将该方法应用于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成功辨识出了限位开关失效所导致的系统故障并计算出了故障概率,从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系统 失效模式影响分析 概率失效模式影响分析 概率模型检测 可靠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贺海挺 吴剑国 张爱晖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0-104,共5页
 在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或系统安全分析中,主要是对系统的失效模式有较深刻的理解.而FMEA(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虽然简单,却很实用,能够透彻地理解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同时也为结构系统的风险分析(PRA)打下基础.文中结合南水北调中线...  在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或系统安全分析中,主要是对系统的失效模式有较深刻的理解.而FMEA(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虽然简单,却很实用,能够透彻地理解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同时也为结构系统的风险分析(PRA)打下基础.文中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跨流域调水工程结构体系的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作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 故障影响 风险分析 南水北调 跨流域调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及失效分析
15
作者 金琦 薄久旺 +2 位作者 李斌 刘丽岩 魏晓明 《电子产品世界》 2024年第9期46-49,53,共5页
随着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传感器在海洋环境监测、国防安全和海洋资源开发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我国海洋环境气候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环境因素对传感器影响和失效机制,并且对海洋使用的传感器进行失效原因分析。在... 随着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传感器在海洋环境监测、国防安全和海洋资源开发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我国海洋环境气候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环境因素对传感器影响和失效机制,并且对海洋使用的传感器进行失效原因分析。在海洋环境条件中,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盐雾、霉菌等,针对这些因素对传感器关键部件的选材和工艺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影响因素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联合行为督导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多项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秦莲花 杨若澜 +1 位作者 黄双丽 杨蓉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10期935-938,共4页
目的探讨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FMEA)联合行为督导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收入我院的11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接... 目的探讨失效及效应分析模式(FMEA)联合行为督导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收入我院的11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联合督导干预,观察组接受FMEA模式联合行为督导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IHSS评分、SF-36评分以及运动功能。结果对照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肢体恢复时间以及出院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后,NIHSS评分明显下降,Fugl-Meyer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NISS评分更低(P<0.05),且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FMEA模式联合行为督导干预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和SF-36评分,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评价药品GMP认证缺陷改正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冉大强 李泮海 臧恒昌 《食品与药品》 CAS 201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索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GMP认证中的应用,使用风险管理工具,指导药品GMP认证技术审评工作。方法用风险管理工具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法,评价企业缺陷项目改正的效果。结果和讨论使用FMEA评价整改报告,使药品GMP认证技术审查更... 目的探索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GMP认证中的应用,使用风险管理工具,指导药品GMP认证技术审评工作。方法用风险管理工具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法,评价企业缺陷项目改正的效果。结果和讨论使用FMEA评价整改报告,使药品GMP认证技术审查更系统化、更具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影响分析 药品GMP认证 改正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模式的督导式预警性护理预防成人心脏术后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邢丽娜 李芳 彭晓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81-184,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模式的督导式预警性护理对成人心脏术后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心脏术后接受通气治疗的84例成人... 目的 探讨基于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模式的督导式预警性护理对成人心脏术后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心脏术后接受通气治疗的84例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FMEA模式的督导式预警性护理干预,两组均护理15 d。比较两组护理期间VAP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基于FMEA模式的督导式预警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成人心脏术后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动脉血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督导式预警性护理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模式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护理差错事故防范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小燕 黄中伟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8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对护理差错事故防范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护理差错事故进行汇总分析,其中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为对照组(未实施FMEA管理),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期间...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对护理差错事故防范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护理差错事故进行汇总分析,其中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为对照组(未实施FMEA管理),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期间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为观察组(实施FMEA管理),观察FMEA管理对护理差错事故防范的效果。结果: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对照组为0.283%(111/39 158),观察组为0.097%(37/38 1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25,P<0.01);对照组护理差错事故的类别主要是错服、多服和漏服药,护理人员个人因素是主要原因;观察组护理差错事故类型主要为导管脱落,原因主要是习惯性定势。结论:实施FMEA管理可以大幅度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但仍然没有达到零护理差错事故的效果,需要针对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对FMEA管理措施作出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差错事故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防范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闭环管理在住院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申明 张铭光 +1 位作者 任宏飞 刘素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103-105,112,共4页
目的 探究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闭环管理对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1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实... 目的 探究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闭环管理对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1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FMEA的闭环管理。比较两组肠道准备合格率、结肠镜检查时间、镜检舒适度(疼痛状态、镇静效果评分)。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检查前结肠镜检查认知水平评分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肠道准备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肠镜进镜时间、整体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状态、镇静效果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肠镜检查认知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前,两组结肠镜检查认知水平评分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FMEA的闭环管理能显著提高住院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且能够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闭环管理 肠道准备合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