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loudSat卫星观测资料的辽宁省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云系垂直结构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孙丽 马嘉理 +5 位作者 赵妹慧 杨磊 刘旸 秦鑫 张晋广 袁健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58-967,共10页
为区分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云垂直结构的差异,从而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参考,对2004-2014年辽宁省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期间,500、850 hPa以及地面的天气形势进行了统计,利用CloudSat卫星观测资料对筛选的出现频率≥2次·a-1的系统配置下... 为区分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云垂直结构的差异,从而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参考,对2004-2014年辽宁省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期间,500、850 hPa以及地面的天气形势进行了统计,利用CloudSat卫星观测资料对筛选的出现频率≥2次·a-1的系统配置下的云垂直结构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典型系统影响下的作业云系垂直结构特征。根据系统配置差异,2004-2014年间影响辽宁省的共有225次过程,可划分为17种配置类型,其中典型天气系统四种,分别为西风槽-切变线-冷锋(CF型)、西风槽-低涡-蒙古气旋(MCW型)、西风槽-低涡-南方气旋(SC型)和低涡-低涡-蒙古气旋型(MCV型)。对四种典型天气系统影响下的云垂直结构分析发现,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云层均以单层云为主。SC影响下的云层发展较为旺盛,云底较低而云顶较高,云层深厚。MCW影响下的云层云底高度较高,云层较薄。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的云夹层厚度大多(>50%)在1 km以下,而且随着云层数目增加,低于1 km的云夹层所占的比例增加。将云底高度≤2 km且云厚≥2 km视为作业云系,发现有云条件下,SC型符合条件的作业云系最多(59.7%),而MCW型影响下最少(14.5%)。作业云系以单层低冷云为主,单层低冷云的云底高度低于1 km且云顶高度可达7 km以上,作业云系的云夹层厚度对降水云催化效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UDSAT卫星 云垂直结构 天气系统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涡天气系统影响下内蒙古强对流天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韩燕丽 莫日格吉呼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32期62-63,共2页
本文结合卫星云图特征分析与雷达回波分析进行在冷涡天气系统影响下对内蒙古强对流天气分析,用以使天气气象报告更加精准,便于进行防灾减难,作为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实况检测和防雹作业的主要参考依据,利用在冷涡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内蒙古气... 本文结合卫星云图特征分析与雷达回波分析进行在冷涡天气系统影响下对内蒙古强对流天气分析,用以使天气气象报告更加精准,便于进行防灾减难,作为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实况检测和防雹作业的主要参考依据,利用在冷涡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内蒙古气象特征,分析其对流天气的性质与产生表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涡天气系统影响 强对流天气 卫星云图 特性 雷达回波 分析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40
3
作者 周毓荃 张存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73-184,共12页
该文介绍了河南省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的设计思路、组成功能及应用情况。该系统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实时性和适用性比较强、业务化运行比较稳定 ;实现了将多种尺度和不同种类的信息实时采集、快速传输、集中存贮、综... 该文介绍了河南省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的设计思路、组成功能及应用情况。该系统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实时性和适用性比较强、业务化运行比较稳定 ;实现了将多种尺度和不同种类的信息实时采集、快速传输、集中存贮、综合分析和直观显示 ;具有作业天气预警、云场模拟预报、临近作业方案决策、作业动态监控指挥和作业效果实时评估等多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在2022年长春地区防雹作业中的运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袁金华 张婷婷 +1 位作者 徐建飞 尹东昊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7期183-185,共3页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重大活动保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行增雨、防雹作业,不仅是农业抗旱和防雹减灾的需要,也是水资源安全保障、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方面的需要。通过分析2022年8...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重大活动保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行增雨、防雹作业,不仅是农业抗旱和防雹减灾的需要,也是水资源安全保障、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方面的需要。通过分析2022年8月25日的一次降雹天气过程,介绍了系统业务功能以及实时指挥防雹作业的技术流程,再现了系统对雹云初始回波、雹云类型的自动判别,以及作业预警、决策和作业方案输出等技术环节和实时科学作业指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 预警指挥 应用与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机场附近海域近20 a大风过程统计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凯 宋晓姜 +2 位作者 王彰贵 于海鹏 郭安博宇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75,共9页
利用香港赤腊角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香港机场附近海域近20 a大风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5 d。6级以上大风过程为21.6次,4个季节均有发生,但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7级以上大风过程为4.8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为1.... 利用香港赤腊角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香港机场附近海域近20 a大风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5 d。6级以上大风过程为21.6次,4个季节均有发生,但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7级以上大风过程为4.8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为1.3次,7—8级大风过程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冬季没有8级以上大风过程。冷空气、对流性天气、台风和西南季风是影响该区域的主要天气系统,其中又以冷空气最为频繁。不同路径冷空气对施工海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东路冷空气易造成偏东风大风,过程持续时间最长,西路和中路冷空气易造成偏北风大风,过程持续时间较短。台风影响香港机场附近海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7—9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机场 大风过程 影响天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东高潭三次极端强降水过程成因对比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明华 陈芳丽 +4 位作者 李娇娇 姜帅 甘泉 刘建龙 曾丹丹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6-625,共10页
基于ECMWF的ERA-Interim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MICAPS实况数据和广东省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广东惠东高潭1979年、2013年和2018年的三次极端强降水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造成高潭极端强降水的影响系统有台风本体环流、登陆后的台风残... 基于ECMWF的ERA-Interim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MICAPS实况数据和广东省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广东惠东高潭1979年、2013年和2018年的三次极端强降水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造成高潭极端强降水的影响系统有台风本体环流、登陆后的台风残余环流、季风低压外围环流等,其中2018年季风低压影响过程降水量最大;不同过程对流层低层强迫暖湿气流辐合抬升方式不同,分别为冷暖气流相互作用、西南季风和偏南季风地交汇、季风涌、边界层急流等;各过程中伴随的低空西南气流和偏南气流的风速大小差异明显,2013年台风残余环流影响时低空西南(偏南)风风速最大。相同点有:影响天气系统移动缓慢,并长时间维持,为极端强降水的发生发展和维持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西南(偏南)季风、边界层急流或西南气流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为极端强降水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同时低空暖湿气流的输送使得暴雨区大气层结不稳定状态长时间维持,利于持续性强降水的发展。研究结论可为今后高潭及其附近地区极端强降水的预报和决策服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强降水 影响天气系统 对比分析 粤东暴雨中心 惠东高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高边缘暴雨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被引量:48
7
作者 周雨华 黄小玉 +2 位作者 黎祖贤 吴贤云 夏正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7,i0001,共7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03-2004年湖南省4次副高边缘暴雨的天气形势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次暴雨过程的副高位置适当,高空有低槽,中低层有低空急流和低涡切变线,地面上有冷锋。在基本反射...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03-2004年湖南省4次副高边缘暴雨的天气形势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次暴雨过程的副高位置适当,高空有低槽,中低层有低空急流和低涡切变线,地面上有冷锋。在基本反射率图上,低槽暴雨有S-N向的窄带回波特征、冷式切变线暴雨有准W—E向的积层回波特征、暖式切变线有NE—SW向的积层回波特征,但每一次暴雨过程不尽相同。在多普勒速度图上常出现低空急流、冷暖平流、冷锋、逆风区以及高层大风核等特征,并常是几种特征同时出现,有利于强降水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高边缘暴雨 影响天气系统 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WF 850hPa风场对长江流域强降雨预报能力的检验
8
作者 杨克明 陈秀凤 +1 位作者 张守峰 林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37,45,共4页
利用 ECMWF85 0 h Pa风场模式的 2 4、48、72小时风场预报格点资料和风场实况资料 ,对 1 998年 6~ 8月长江流域出现的 1 3次致洪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的85 0 h Pa风场和 5 0 0 h Pa、85 0 h Pa上暴雨的影响天气系统进行了预报能力的分... 利用 ECMWF85 0 h Pa风场模式的 2 4、48、72小时风场预报格点资料和风场实况资料 ,对 1 998年 6~ 8月长江流域出现的 1 3次致洪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的85 0 h Pa风场和 5 0 0 h Pa、85 0 h Pa上暴雨的影响天气系统进行了预报能力的分析检验 ,所得结果有利于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和实时预报业务的订正使用 ,以提高暴雨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 影响天气系统 预报误差 850hPa风场 降水预报 长江流域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