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天冬氨酸-天冬酰胺β羟化酶表达与肝细胞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继宗 胡亮 +1 位作者 韩建波 易永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350-435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天冬氨酸-天冬酰胺β羟化酶(ASPH)表达与肝细胞癌(HCC)术后患者复发或死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月于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HCC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病理分级、肿瘤直径、肝纤维化... 目的探讨血清天冬氨酸-天冬酰胺β羟化酶(ASPH)表达与肝细胞癌(HCC)术后患者复发或死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月于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HCC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病理分级、肿瘤直径、肝纤维化病理分期、TNM分期,以及有无门静脉癌栓、微血管浸润,检测入院时清蛋白、总胆红素水平。检测术前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以及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2个月ASPH水平。以手术时间为观察起点随访5年,以肿瘤复发或死亡为观察终点事件。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CC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HCC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2个月ASPH水平分别为(128.3±19.3)、(91.2±16.2)、(33.7±9.4)、(22.4±5.7)ng/L,术后2个月患者ASPH水平均在参考范围内。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肿瘤直径、TNM分期,有无门静脉癌栓、微血管浸润,以及不同术前ASPH表达的HCC术后患者复发或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HR=1.378,95%CI(1.124,1.842)〕、门静脉癌栓〔HR=1.260,95%CI(1.012,1.356)〕、微血管浸润〔HR=1.583,95%CI(1.144,2.652)〕、术前ASPH表达〔HR=1.475,95%CI(1.875,2.011)〕是HCC术后患者复发或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前ASPH表达是HCC术后患者复发或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判断HCC术后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天冬酰胺β羟化酶 肿瘤复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组织中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石磊 张兵 夏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37-740,746,共5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无菌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asept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1例(22髋)ANFH取股骨头病灶周围骨松质,其中早期ANFH组(6髋),中期ANFH组(8髋),晚期ANFH...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无菌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asept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1例(22髋)ANFH取股骨头病灶周围骨松质,其中早期ANFH组(6髋),中期ANFH组(8髋),晚期ANFH组(8髋);另取19例(19髋)新鲜股骨颈骨折的股骨头对应部位骨松质为对照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空骨陷窝计数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比色法检测股骨头组织Caspase-3活性。结果骨陷窝空虚百分率(F=45.43,P=0.000)、成骨细胞凋亡率(F=120.86,P=0.000)等凋亡指标均随ANFH临床分期进展而显著升高,ANFH早、中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q=18.899,P<0.05;q=6.398,P<0.05),但并不随着ANFH病变进展而增强,而呈现进行性下降;ANFH晚期组Caspase-3活性与对照组Caspase-3活性无统计学差异(q=2.021,P>0.05)。Caspase-3活性与细胞凋亡率统计学相关性不显著(r=0.126,P=0.425)。结论在ANFH进展过程中,Caspase-3可能不是细胞凋亡的主要执行分子;Caspase-3在ANFH进展中可能发挥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半胱酸蛋白酶-3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通过组蛋白脱乙酰酶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信号通路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梅静 张雯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1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孕5-7 d的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各10只。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妊娠大鼠分别注射0.25%、0.5%和0.75%的丙泊酚。子代大鼠出生后... 目的探讨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孕5-7 d的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各10只。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妊娠大鼠分别注射0.25%、0.5%和0.75%的丙泊酚。子代大鼠出生后,根据是否给予组蛋白脱乙酰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抑制剂将其分为CS组(A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25S组(B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5S组(C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75S组(D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CN组(A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I0.25N组(B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I0.5N组(C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和I0.75N组(D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每组各10只。比较各组子代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海马HDAC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2B subunits,NR2B)mRNA及NR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1-4天I0.25N组、I0.5N组、I0.75N组子代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长于CN组(均P<0.05),I0.75S组大鼠平台穿越次数显著少于CS组(P<0.05),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分别显著长于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当丙泊酚的暴露剂量增加,细胞出现线粒体空泡和高尔基体肿胀,HDAC2抑制剂可减轻丙泊酚暴露引起的子代海马功能障碍。I0.25N组、I0.5N组、I0.75N组子代大鼠海马HDAC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CN组(均P<0.05),CS组、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HDAC2 mRNA水平分别显著低于CN组、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CS组、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CREB mRNA水平分别显著高于CN组、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I0.25S组、I0.5S组和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NR2B mRNA和NR2B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I0.25N组、I0.5N组和I0.75N组(均P<0.05)。结论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损害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机制与其调节子代大鼠海马HDAC2/CREB/NR2B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组蛋白脱乙酶2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N-甲基-D--2B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酰-天冬氨酰-谷氨酸三肽吸附低密度脂蛋白的机理的探讨
4
作者 余喜讯 许映霞 +1 位作者 万昌秀 乐以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8-192,共5页
以聚丙烯酰胺(PAM)微球为载体,丝氨酰-天冬氨酰-谷氨酸(SDE)三肽为配体,通过两种方法将配体偶联到载体上制成吸附剂。采用体外静态吸附法检测吸附剂的吸附效果,考察SDE三肽仿生吸附剂对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吸附并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 以聚丙烯酰胺(PAM)微球为载体,丝氨酰-天冬氨酰-谷氨酸(SDE)三肽为配体,通过两种方法将配体偶联到载体上制成吸附剂。采用体外静态吸附法检测吸附剂的吸附效果,考察SDE三肽仿生吸附剂对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吸附并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吸附剂对LDL都有一定的亲和吸附能力,Ca2+可通过桥接LDL所含磷脂极性头部的磷酸基团和吸附微珠配体上的羧基及交联相邻LDL磷脂间的磷酸基团,增大LDL吸附到吸附微珠上的机率,进而提高其吸附率。用戊二醛固定化配体制成的吸附剂因表面含有更多能与LDL相互作用的基团(COOH),更有利于LDL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聚丙烯酰胺微球 --酸三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酰-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的合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金龙 钱俊青 +2 位作者 丁伟强 陈建土 祝建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644-646,共3页
探讨了以N-甲酰-L-天冬氨酸酐和L-苯丙氨酸为主要原料制备甜味剂阿斯巴甜中间体(N-甲酰--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的合成工艺.以乙酸为溶剂,N-甲酰-L-天冬氨酸酐与L-苯丙氨酸进行缩合反应生成N-甲酰--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考察了... 探讨了以N-甲酰-L-天冬氨酸酐和L-苯丙氨酸为主要原料制备甜味剂阿斯巴甜中间体(N-甲酰--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的合成工艺.以乙酸为溶剂,N-甲酰-L-天冬氨酸酐与L-苯丙氨酸进行缩合反应生成N-甲酰--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考察了乙酸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和N-甲酰-L-天冬氨酸酐与L-苯丙氨酸的比例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5 h,乙酸的量为L-苯丙氨酸质量的3.53倍,N-甲酰-L-天冬氨酸酐与L-苯丙氨酸的质量比为0.95∶1,此时产物收率达95.46%.并且α-异构体与β-异构体的比例达到7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巴甜 N--α-L--L-苯丙 L-苯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多肽层层自组装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菲 张云涛 +2 位作者 马向瑞 张雅杰 王云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研究层层自组装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多肽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方法将纯钛试件随机分为3组:纯钛组(PT组)、NaOH处理钛片组(NT组)、RGD修饰钛片组(RT组)。根据分组对纯钛试件进行相应表面处理,扫描电子... 目的研究层层自组装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多肽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方法将纯钛试件随机分为3组:纯钛组(PT组)、NaOH处理钛片组(NT组)、RGD修饰钛片组(RT组)。根据分组对纯钛试件进行相应表面处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试件表面形貌。将MC3T3-E1细胞在试件表面培养,采用SEM、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成骨细胞骨钙素、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结果 SEM观察到PT组试件表面存在均匀、较清晰的划痕结构,NT组试件表面出现微孔结构,RT组试件表面有类似小凸起结构,似网状。SEM观察到RT组细胞呈多边形且有大量丝状伪足,细胞伸展状态明显好于其余2组;MTT法显示RT组细胞的黏附率最高,无钛片对照组和PT组的细胞黏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T组细胞黏附率最低;RT组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其余3组(P<0.05),在1和3 d最为明显;RT-qPCR检测14 d时RT组骨钙素mRNA和骨保护素mRNA均高表达。结论 RGD多肽修饰钛片能促进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黏附和增殖,并且能够上调骨钙素mRNA和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自组装 --酸多肽 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慈菇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21
7
作者 兴伟 刘远 +2 位作者 徐曌 徐志峰 宋易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3-698,706,共7页
目的:研究山慈菇是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C组)、山慈菇组(CAM组)、胰岛素生长因子1组(IGF-1组)、山慈菇+胰岛素生长因子1组(CAM+... 目的:研究山慈菇是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C组)、山慈菇组(CAM组)、胰岛素生长因子1组(IGF-1组)、山慈菇+胰岛素生长因子1组(CAM+IGF-1组)。C组不加药物处理,CAM组加入10 mg/ml山慈菇处理,IGF-1组加入100μg/L IGF-1处理,CAM+IGF-1组加入10 mg/ml山慈菇和100μg/L IGF-1共处理。噻唑蓝(MTT)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和Hoechst 33258染色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活化的半胱天冬氨酸3(Cleaved-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2)、PI3K、磷酸化PI3K(p-PI3K)、Akt、p-Akt蛋白水平。结果:山慈菇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C组比较,CAM组MDA-MB-231细胞OD值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Cleaved-Caspase-3、Bax蛋白水平升高(P<0.05),Bcl-2、p-PI3K、p-Akt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CAM组比较,CAM+IGF-1组MDA-MB-231细胞OD值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Cleaved-Caspase-3、Bax蛋白水平降低(P<0.05),Bcl-2、p-PI3K、p-Akt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山慈菇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山慈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慈菇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乳腺癌 增殖 凋亡 酸水解酶3 Bcl-2相关X蛋白 B细胞淋巴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DKP与AngⅡ信号交互作用对矽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燕 耿玉聪 +4 位作者 高学敏 彭海兵 李世峰 徐洪 杨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09-713,共5页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轴在大鼠矽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矽肺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Wistar...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轴在大鼠矽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矽肺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分别染尘0、2、4、8、12、16周构建大鼠矽肺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矽肺大鼠肺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纤连蛋白(Fn)、ACE及AT1R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矽肺大鼠肺组织中Ac-SDKP和AngⅡ的含量。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大鼠染尘2周后即可见肺泡壁增宽及巨噬细胞浸润,4周组偶见孤立的细胞性结节形成(主要由巨噬细胞构成),8周组和12周组大鼠肺泡间隔增宽明显,且细胞性结节数量增多,16周组肺组织内可见多个细胞性结节的融合和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并可见细胞纤维性矽结节的形成。与对照组比较,矽肺模型4、8、12、16周组大鼠肺组织α-SMA、ColⅠ、Fn蛋白表达逐渐增高(P<0.05),2、4、8、12、16周组大鼠肺组织ACE、AngⅡ、AT1R蛋白表达逐渐增高(P<0.05),而大鼠肺组织中Ac-SDKP的表达水平在矽肺模型2周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逐渐降低,在12周和16周组已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矽肺局部组织ACE/AngⅡ/AT1R的表达在矽肺发生、发展过程中逐渐升高,而Ac-SDKP的表达逐渐降低。Ac-SDKP和AngⅡ信号参与了大鼠矽肺纤维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矽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血清ASPH、5'-NT含量与血管新生、癌细胞增殖的相关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改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709-1711,1715,共4页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血清ASPH、5'-NT含量与血管新生、癌细胞增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的肝癌组,同期在榆林市第三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的血清并检测ASPH...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血清ASPH、5'-NT含量与血管新生、癌细胞增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的肝癌组,同期在榆林市第三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的血清并检测ASPH、5'-NT及癌细胞增殖分子的含量;采集肝癌组患者的肝癌病灶、癌旁病灶并检测血管新生分子、癌细胞增殖分子的含量。结果:肝癌组血清中ASPH、5'-NT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癌病灶中VEGF、VEGFR1、VEGFR2、HGF、EGFR、Bcl-2、Bcl-x、Bclw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癌旁病灶且与肝癌患者血清中ASPH、5'-NT的含量呈正相关,肝癌病灶中Bax、Bak的含量显著低于癌旁病灶与肝癌患者血清中ASPH、5'-NT的含量呈负相关;肝癌组血清中AFP、GP73、GPC3、DKK1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肝癌患者血清中ASPH、5'-NT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肝癌患者的血清ASPH、5'-NT含量显著升高且能准确评估血管新生及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β-羟化酶 5'-核苷酸酶 血管新生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DKP调节CREB、Smad信号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乙 刘燕 +5 位作者 李颖 朱丽艳 王建辉 杨秀红 徐洪 杨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539-3542,共4页
目的研究Ac-SDKP调节p-CREB、p-Smad2/3信号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矽肺模型组、Ac-SDKP抗纤维化治疗组、Ac-SDKP预防治疗组。Van Gieson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Western Blot检测α-SMA、cAMP、PKA、p-CRE... 目的研究Ac-SDKP调节p-CREB、p-Smad2/3信号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矽肺模型组、Ac-SDKP抗纤维化治疗组、Ac-SDKP预防治疗组。Van Gieson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Western Blot检测α-SMA、cAMP、PKA、p-CREB和p-Smad2/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Smad2/3与α-SMA的共表达。结果矽肺模型组,纤维化病变区域可见胶原沉积,α-SMA、p-Smad2/3蛋白表达明显增多,cAMP、PKA及p-CREB表达显著减少。经Ac-SDKP干预后,cAMP、PKA及p-CREB的表达显著增加,α-SMA、p-Smad2/3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肺组织损伤减轻,胶原沉积减少。结论 Ac-SDKP可通过cAMP/PKA/p-CREB信号抑制p-Smad2/3的表达,发挥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病 环磷酸腺苷 环磷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DKP调控Gαs/Gαi信号抑制大鼠矽肺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燕 耿玉聪 +5 位作者 徐洪 张丽娟 王建辉 王瑞雪 胡启峰 杨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能否通过调控激动型G蛋白α(Gαs)/抑制型G蛋白α(Gαi)信号对大鼠矽肺纤维化发挥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16周组,矽肺模型16周组,Ac-SDKP预防治...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能否通过调控激动型G蛋白α(Gαs)/抑制型G蛋白α(Gαi)信号对大鼠矽肺纤维化发挥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16周组,矽肺模型16周组,Ac-SDKP预防治疗组。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纤连蛋白(Fn)、Gαs、Gαi2、Gαi3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矽肺组织α-SMA/Gαi3的共表达。结果在矽肺模型16周组,HE染色显示肺组织内出现多个细胞性结节的融合和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并可见细胞纤维性结节的形成。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显示在纤维化病变区域α-SMA/Gαi3共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矽肺模型16周组α-SMA、CollagenⅠ、Fn、Gαi2及Gαi3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Gαs和cAMP的表达明显下降;与矽肺模型16周组相比,Ac-SDKP预防治疗组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α-SMA/Gαi3共表达减少,α-SMA、CollagenⅠ、Fn、Gαi2及Gαi3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Gαs和cAMP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Ac-SDKP能够通过调节Gαs、Gαi促进cAMP的生成对矽肺大鼠肺纤维化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矽肺病 环磷酸腺苷 激动型G蛋白α/抑制性G蛋白α
全文增补中
Ac-SDKP对实验性矽肺纤维化模型中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衰老信号激活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雅倩 张诗汇 +6 位作者 张乙 靳馥宇 李田 杨欣雨 刘舒鹏 徐洪 杨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实验性矽肺纤维化进程中肺泡II型上皮细胞细胞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分组为对照组、矽肺模型组和Ac-SDKP治疗组。肺泡II型上皮MLE-12细胞分组为空白对照...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实验性矽肺纤维化进程中肺泡II型上皮细胞细胞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分组为对照组、矽肺模型组和Ac-SDKP治疗组。肺泡II型上皮MLE-12细胞分组为空白对照组、SiO2组、Ac-SDKP组和SiO2+Ac-SDKP组。天狼星红染色显示胶原分布与沉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肺组织及MLE-12细胞中p21的定位与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I型胶原蛋白(Col I)、p-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ATR)、p-p53、p-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激酶(ATM)、矽肺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形成典型的矽结节伴胶原沉积;与矽肺模型组相比较,Ac-SDKP治疗组大鼠肺内矽结节数量和面积显著减少。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21蛋白主要定位于肺泡II型上皮细胞。与对照组比较,矽肺模型组肺组织内Col I、p-ATM、p-ATR、p-p53、p21、p16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Ac-SDKP治疗组肺组织内Col I、p-ATM、pATR、p-p53、p21、p16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O2组的MLE-12细胞Col I、p-ATM、pATR、p-p53、p21、p16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与SiO组比较,SiO2+Ac-SDKP组Col I、p-ATM、p-ATR、p-p53、p21、p16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 Ac-SDKP能够通过抑制肺泡II型上皮细胞衰老信号的活化从而抑制胶原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肺纤维化 N-----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稽留流产患者绒毛滋养细胞AAH的表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米春梅 周昌菊 薛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天冬氨酰-(天冬酰胺酰)β-羟化酶(AAH)在稽留流产患者及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及差异。方法:选取经B超及β-HCG动态监测证实为稽留流产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有已知可能原因者20例为研究组1,未知原因者30例为研究... 目的:研究天冬氨酰-(天冬酰胺酰)β-羟化酶(AAH)在稽留流产患者及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及差异。方法:选取经B超及β-HCG动态监测证实为稽留流产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有已知可能原因者20例为研究组1,未知原因者30例为研究组2。选取同期经B超证实胚胎存活,在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稽留宫内时间长短不同将研究组分为≤4周组和>4周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各组绒毛滋养细胞中AAH的表达。结果:AAH在稽留流产患者及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组织滋养细胞胞浆及胞核表达,稽留流产患者绒毛滋养细胞中AAH表达明显低于正常早孕妇女(P<0.05)。有已知原因及未知原因稽留流产患者之间AAH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稽留流产患者胚胎稽留宫内时间长短不同,AAH表达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AH在滋养细胞胞浆及胞核中的低表达可能导致稽留流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酰胺)β-羟化酶 稽留流产 绒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标记正电子药物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霍焱 王荣福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6-380,共5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肿瘤受体研究中,用18F标记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arg-gly-asp,RGD)肽靶向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内膜细胞和肿瘤细胞膜上高表达的αvβ3整合素以揭示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和转移,已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其研...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肿瘤受体研究中,用18F标记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arg-gly-asp,RGD)肽靶向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内膜细胞和肿瘤细胞膜上高表达的αvβ3整合素以揭示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和转移,已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其研究进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18 F标记多肽的发展历程。本文就目前国内外18F标记正电子药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 18F标记 -- αvβ3化学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复合浅低温可选择性激活突触内NMDARs及其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 被引量:2
15
作者 苗晓蕾 徐苗苗 +5 位作者 胡婷婷 孙晓迪 周玉弟 惠康丽 段满林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观察硫化氢(H_2S)复合浅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s)的亚单位NR2A、NR2B、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 3β)的影响,旨在探讨其发挥脑复苏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雄性S... 目的观察硫化氢(H_2S)复合浅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s)的亚单位NR2A、NR2B、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 3β)的影响,旨在探讨其发挥脑复苏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Ⅰ组)、模型组(Ⅱ组)、浅低温组(Ⅲ组)、硫氢化钠(NaHS)组(Ⅳ组)、浅低温+NaHS组(Ⅴ组)。采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5 min再灌注即刻Ⅳ组和Ⅴ组腹腔注射14μmol/kg NaHS,Ⅲ组和Ⅴ组行体表降温至肛温32~33℃。6 h后断头取海马,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H_2S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测NR2A、NR2B、p-Akt及p-GSK 3β的表达,每组分别取4只于再灌注24 h取脑行Tunel染色观察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组海马组织H_2S含量均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Ⅳ和Ⅴ组H_2S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组NR2A、NR2B的表达、凋亡指数(AI)均增高(P<0.05),且Ⅱ和Ⅲ组NR2A/NR2B<1,Ⅰ、Ⅳ和Ⅴ组NR2A/NR2B>1;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组海马p-Akt及p-GSK 3β的表达均上调(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Ⅴ组海马p-Akt及p-GSK 3β的表达均上调,AI降低(P<0.05);与Ⅲ和Ⅳ组相比,Ⅴ组海马p-GSK 3β的表达上调(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Ⅴ组CA1区锥体细胞凋亡程度均明显减轻,尤以Ⅴ组效果最明显。结论 H_2S复合浅低温可能通过选择性作用于突触内的NMDARs,进而激活其下游促存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锥体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脑复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低温 N-甲基-D-酸受体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离子液体为载体液相合成RGD三肽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中义 陈卓 +1 位作者 李梅 董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13-1616,共4页
以甲基咪唑、氯乙醇和四氟硼酸钠为原料制备了含羟基的功能化离子液体l-(2-羟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2-hydemim][BF4]),并以其为液相载体,精氨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为原料,探讨了液相支载合成了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三肽(RGD)... 以甲基咪唑、氯乙醇和四氟硼酸钠为原料制备了含羟基的功能化离子液体l-(2-羟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2-hydemim][BF4]),并以其为液相载体,精氨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为原料,探讨了液相支载合成了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三肽(RGD)的新方法,最后在温和的条件下用氢氧化钠进行切割反应,得到了产率和纯度较高的RGD三肽,目标化合物不需要进一步的色谱纯化,产率为84%,纯度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离子液体 液相有机合成 载体 组合化学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苝系衍生物荧光探针识别金属离子的光物理机制计算研究
17
作者 戴玉梅 胡晓钧 +3 位作者 李福君 谢雨萌 赵洋洋 周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3-437,共5页
随着人们对荧光化合物电子光谱和光物理行为的深入研究,在利用荧光分子作为探针,检测各种不同体系的状态及其变化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展。其中,N,N′-二天冬氨酸铵盐-3,4,9,10-四羧酸二酰亚胺(PTCDA)是一种水体环境中选择性好灵敏度高... 随着人们对荧光化合物电子光谱和光物理行为的深入研究,在利用荧光分子作为探针,检测各种不同体系的状态及其变化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展。其中,N,N′-二天冬氨酸铵盐-3,4,9,10-四羧酸二酰亚胺(PTCDA)是一种水体环境中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典型荧光分子探针。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PTCDA的光物理机制进行研究。计算了PTCDA分子在理想状态下的最优构型,电荷布居和激发光谱。根据计算结果,拟合此苝系衍生物激发态与Cu2+结合前后的吸收光谱,与Cu2+结合前后,吸收光谱峰形相似,加铜后整体吸收峰位发生了红移,有猝灭变色现象。通过与实验值的对比,计算所得分子构型合理有效,激发光谱谱峰位置切合实际。分析得出:PTCDA分子对二价铜离子有较好荧光探测活性,其光信号响应机制属于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机制。当分子接收二价铜离子时,吸收光谱谱峰位置红移,分子内电荷转移方向和强度均发生变化,既有猝灭信号,也有光的颜色变化信号,是一种具有猝灭与变色双信号的荧光探针材料,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所做工作只是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分子荧光探针领域进行光物理响应机制分析的初步探索,可以为该领域提供系统而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N N′-酸铵盐-3 4 9 10-四羧酸二亚胺(PTCDA) 光物理机制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标记小分子多肽靶向诊治肿瘤新生血管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庞小溪 霍焱 王荣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8-72,共5页
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有研究发现肿瘤新生血管不仅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也是肿瘤诊治的重要靶点。特定序列的多肽可以特异地靶向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特定分子。放射性核素标记这... 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有研究发现肿瘤新生血管不仅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也是肿瘤诊治的重要靶点。特定序列的多肽可以特异地靶向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特定分子。放射性核素标记这类小分子多肽所制备的分子探针在肿瘤诊治方面具有优势。本文将以我们的研究成果为主,阐述放射性核素标记小分子多肽RGD及RRL在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的显像与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新生血管 RGD肽 -- ΑVΒ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