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麻素Ⅰ型受体拮抗剂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克江 黄振桂 +6 位作者 李婷 王南溪 程瑶 沈玲玲 王宇彤 李卉 叶波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40-1245,共6页
以92个具有大麻素受体Ⅰ(CB1)拮抗活性的化合物为训练集,39个化合物为测试集,采用DiscoveryStudio V2.5(DS)软件中的3D构效关系药效团产生(QSAR Pharmacophore Generation)模块建立药效团模型.获得的最佳药效团模型的构成为一个氢键受体... 以92个具有大麻素受体Ⅰ(CB1)拮抗活性的化合物为训练集,39个化合物为测试集,采用DiscoveryStudio V2.5(DS)软件中的3D构效关系药效团产生(QSAR Pharmacophore Generation)模块建立药效团模型.获得的最佳药效团模型的构成为一个氢键受体(HBA)、一个疏水基团(HY)和二个芳环中心(RA),采用费用函数(Cost function)评价药效团模型,该模型的Δcost为119.32,相关性为0.921,均方根偏差为0.730,Configuration cost为16.1229,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化合物的活性.同时针对目前已知的近450个化合物的12种结构类型进行了探讨,所得结果为进一步设计CB1拮抗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素ⅰ型受体拮抗剂 药效团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Ⅰ型受体抑制与激活对大鼠硬腭黏膜创伤愈合的影响
2
作者 龙海轮 苏旭 +2 位作者 吾凡别克·巴合提 张勇 陈晓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8,共8页
目的分析大麻素Ⅰ型受体(CBlR)抑制或激活对大鼠硬腭黏膜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大鼠硬腭部黏膜2 mm创伤造模,腹腔注射选择性拮抗剂Rimonabant Hydrochloride(SR141716A)和选择性激动剂Anandamide(AEA)持续7 d,记录创口平面愈合情况,组织... 目的分析大麻素Ⅰ型受体(CBlR)抑制或激活对大鼠硬腭黏膜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大鼠硬腭部黏膜2 mm创伤造模,腹腔注射选择性拮抗剂Rimonabant Hydrochloride(SR141716A)和选择性激动剂Anandamide(AEA)持续7 d,记录创口平面愈合情况,组织学愈合情况,CB1R的表达水平,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组织匀浆的细胞因子浓度。结果CB1R蛋白表达水平影响硬腭黏膜创口的愈合,CB1R抑制的动物伤口出现了明显的愈合延迟,同时伴随着肿瘤坏死因子-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升高。结论CB1R在大鼠硬腭黏膜创伤过程中表达于周围组织中,降低了局部组织的炎症水平,促进了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愈合 大麻受体 硬腭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Ⅱ型受体在股骨头坏死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俊辰 王更宏 +3 位作者 徐西林 李志刚 申意伟 张晓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4,共6页
大麻素Ⅱ型受体(CB2R)是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镇痛、抗炎、抗癫痫、抗纤维化及调节骨代谢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研究。近年来利用CB2R治疗多种疑难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对于骨科疾病的治疗。目前针对早... 大麻素Ⅱ型受体(CB2R)是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镇痛、抗炎、抗癫痫、抗纤维化及调节骨代谢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研究。近年来利用CB2R治疗多种疑难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对于骨科疾病的治疗。目前针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尚无疗效确切的方法,由于CB2具有抗炎、缓解疼痛、促进BMSCs成骨分化以及维持骨重塑稳态等作用,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希望CB2R能成为治疗ONFH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受体 股骨头坏死 炎性反应 骨重塑 BMS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1型受体参与疼痛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婷 李文娟 +2 位作者 刘荣鑫 张杰 薛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8-651,共4页
大麻素1型受体(CB1R)是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内源性大麻素受体之一,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均有表达。CB1R位于突触前膜,通过逆行抑制性突触传递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是治疗疼痛的有效靶点。激活CB1R对伤害性、病理性和炎性疼痛均具有镇痛... 大麻素1型受体(CB1R)是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内源性大麻素受体之一,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均有表达。CB1R位于突触前膜,通过逆行抑制性突触传递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是治疗疼痛的有效靶点。激活CB1R对伤害性、病理性和炎性疼痛均具有镇痛效应,拮抗CB1R可引起疼痛敏化。本文通过对CB1R结构功能、信号转导、镇痛机制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探索更优疼痛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1受体 疼痛 镇痛机制 内源性大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2型受体在加速正畸牙移动中的作用
5
作者 范登莹 翟浩嫣 +6 位作者 刘慧娟 赵圆 李东娜 乔星 康文静 朱德超 刘春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8,共7页
目的 探讨大麻素2型受体(CB2)在正畸过程中对小鼠正畸牙移动(OTM)速率和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方法 筛选CB2^(-/-)和同窝WT型各30只雄性小鼠,6周龄时建立牙齿移动模型,建模时间分别为0、3、7、14、21 d(n=6)后取材,经体视显微镜测... 目的 探讨大麻素2型受体(CB2)在正畸过程中对小鼠正畸牙移动(OTM)速率和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方法 筛选CB2^(-/-)和同窝WT型各30只雄性小鼠,6周龄时建立牙齿移动模型,建模时间分别为0、3、7、14、21 d(n=6)后取材,经体视显微镜测量牙移动距离;HE染色观察根压力区牙周组织变化;TRAP染色统计根压力区破骨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根压力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阳性单核细胞和多核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 正畸牙移动距离测量结果显示,在21 d内,随着时间延长,牙齿移动距离逐渐增加,且3、7、14、21 d时CB2^(-/-)组牙齿移动距离均较WT小鼠增加;HE染色显示OTM第14天时CB2^(-/-)小鼠压力区牙周膜间隙宽度大于WT小鼠(P<0.000 1);TRAP染色显示14 d时,在第一磨牙远中根压力区硬骨板处,CB2^(-/-)小鼠的破骨细胞数量大于WT小鼠(P<0.001);MMP-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OTM 14 d时,在压力区牙周膜区域,CB2^(-/-)小鼠的MMP-9(+)单核细胞和MMP-9(+)多核细胞数量均大于WT小鼠(P<0.05)。结论 CB2可加速正畸力作用下牙齿移动速率。CB2缺失加速正畸牙移动是通过加速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骨吸收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2受体 正畸牙移动 压力区 骨改建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大鼠下丘脑Ⅰ型大麻素受体表达和摄食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汪冬 杨帆 +1 位作者 黄庆愿 周其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820-1825,共6页
目的研究缺氧大鼠下丘脑Ⅰ型大麻素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 typeⅠ,CB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摄食量的关系。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8只):平原对照组、缺氧1 d组和缺氧7 d组。缺氧组大鼠置模拟海拔5 000 m... 目的研究缺氧大鼠下丘脑Ⅰ型大麻素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 typeⅠ,CB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摄食量的关系。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8只):平原对照组、缺氧1 d组和缺氧7 d组。缺氧组大鼠置模拟海拔5 000 m低压舱中,平原对照组大鼠置平原饲养。记录各组大鼠摄食量,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CB1受体和c-Fos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平原对照组[(15.5±2.7)g]大鼠相比,缺氧1 d组大鼠摄食量[(4.9±0.7)g]显著减少(P〈0.05),同时大鼠下丘脑CB1和c-Fos阳性细胞数量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缺氧1 d组大鼠弓状核(arcuate nucleus,ARC)、下丘脑腹外侧区(later hypothalamic area,LH)和下丘脑腹内侧核(ventromedial hypothalamic nucleus,VMH)CB1受体、c-Fos表达较平原对照组显著降低;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动物摄食量逐日增加,缺氧3~7 d时的摄食量与平原对照组大鼠相当;缺氧7 d组大鼠下丘脑CB1受体和c-Fos阳性细胞数量和蛋白表达量与平原对照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氧大鼠摄食减少可能与弓状核、下丘脑腹外侧区和下丘脑腹内侧核CB1受体和c-Fos表达减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摄食行为 下丘脑 c-Fos 大麻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安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肝硬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汇 许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5-747,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肝硬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四氯化碳组、正常对照组、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治疗组、内皮素B受体拮抗剂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5组,每组8只。后3组在四氯化... 目的: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肝硬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四氯化碳组、正常对照组、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治疗组、内皮素B受体拮抗剂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5组,每组8只。后3组在四氯化碳灌胃的基础上2次/d(间隔10h)分别皮下注射BQ-123(12.5μg/kg)和BQ-788(15μg/kg)以及BQ-123+BQ-788(12.5μg/kg+15μg/kg)。取部分肝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测,部分采用RT-PCR测定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结果:常规病理结果显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处理组肝脏炎症反应及纤维化明显减轻。5组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57,P=0.765);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比较[(0.437±0.082)、(0.623±0.142)、(0.655±0.124)、(0.558±0.183)和(0.874±0.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35,P=0.023)。结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能有效抑制肝硬化大鼠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缓解肝脏炎症反应和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受体拮抗剂 肝硬化 胶原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2型大麻素受体过表达诱导宫颈癌Caski细胞凋亡 被引量:3
9
作者 严磊 李晶 +2 位作者 赵婷婷 王会娟 赖国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8-762,共5页
目的构建人2型大麻素受体(h CB2R)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讨h CB2R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以及h CB2R对宫颈癌Caski细胞的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GV230-h CB2R质粒,经双酶切、测序鉴定后,转染HEK293细胞和Caski细胞,Western blot法及免... 目的构建人2型大麻素受体(h CB2R)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讨h CB2R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以及h CB2R对宫颈癌Caski细胞的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GV230-h CB2R质粒,经双酶切、测序鉴定后,转染HEK293细胞和Caski细胞,Western blot法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CB2R表达及细胞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 CB2R、Bcl-2、Bax、Bad的表达。结果双酶切获得1128 bp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与h CB2R基因注册序列(NM_001841.2)的同源性为99%;转染HEK293细胞后,可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40 000的h CB2R蛋白,HEK293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均有CB2R表达;过表达的CB2R,可上调Bax、Bad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促进宫颈癌Caski细胞凋亡。结论上调Caski细胞h CB2R表达可增强Bax、Bad表达,抑制Bcl-2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2大麻受体 HEK293细胞 宫颈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肝星状细胞Ⅰ、Ⅲ型胶原及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存良 黄捷 +2 位作者 陈文 王明勇 陈枫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1-583,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L-1ra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原位分离、培养大鼠HSC,荧光显微镜...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L-1ra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原位分离、培养大鼠HSC,荧光显微镜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用1μg/L、10μg/L、100μg/L3个浓度的IL-1ra分别作用于HSC48h,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Col-Ⅰ、Col-Ⅲ和TIMP-1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Col-Ⅰ、Col-Ⅲ和TIMP-1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97±0.29、2.70±0.57、3.83±0.30。加入1μg/L、10μg/L、100μg/LIL-1ra后Col-Ⅰ基因表达水平依次为1.34±0.35、0.86±0.19、0.35±0.03;Col-Ⅲ基因表达水平依次为2.02±0.29、1.13±0.09、0.47±0.11;TIMP-1mRNA的表达水平依次为3.12±0.25、2.53±0.38、1.98±0.18,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处理组Col-Ⅰ、Col-Ⅲ和TIMP-1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IL-1ra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HSC中Col-Ⅰ、Col-Ⅲ及TIMP-1mRNA的表达,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白细胞介-1受体拮抗剂 胶原 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1型受体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中的动态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楼之茵 程洁 +5 位作者 李琳 陈伟 王晓蓉 浦政 刘振国 肖保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4-822,共9页
【目的】观察大麻素1型受体(CB1R)在C57B/L6小鼠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表达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取C57B/L6胎鼠的海马培养神经元及新生C57B/L6新生小鼠的... 【目的】观察大麻素1型受体(CB1R)在C57B/L6小鼠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表达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取C57B/L6胎鼠的海马培养神经元及新生C57B/L6新生小鼠的皮层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观察CB1R蛋白的表达;观察正常对照、完全弗氏佐剂、EAE和特异性CB1R抑制剂(SR141716A,SR1)干预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质量变化;用real time PCR检测CB1R m RNA表达;Western blot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B1R蛋白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4、IL-10、IL-17、IL-6、TNF-α、IFN-γ浓度的变化。【结果】1C57B/L6小鼠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表达CB1R,星形胶质细胞不表达CB1R。2EAE小鼠神经元CB1R的表达显著低于CFA小鼠(P<0.01),小胶质细胞CB1R的表达显著高于CFA小鼠(P<0.01)。EAE小鼠脾脏中CB1R的表达与相同时点CFA小鼠无显著性差异(P>0.05)。3SR1干预促进EAE早发,上调EAE小鼠CNS和脾脏抗原特异性T细胞IL-17,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P<0.05)。【结论】1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表达CB1R。2EAE小鼠脾脏中CB1R显著升高没有疾病特异性,可能与非特异性免疫激活有关。3中枢神经细胞上的CB1R可能兼有神经保护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参与EAE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1受体 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对裸鼠胰腺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华 李兆申 许国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7-611,共5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ZD7155对裸鼠胰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裸鼠接种胰腺癌PaTu8988s细胞建立胰腺癌移植瘤模型,成瘤后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10 mg·kg^(-1)·d^(-1))ZD7155治疗组和高剂... 目的:探讨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ZD7155对裸鼠胰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裸鼠接种胰腺癌PaTu8988s细胞建立胰腺癌移植瘤模型,成瘤后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10 mg·kg^(-1)·d^(-1))ZD7155治疗组和高剂量(20 mg·kg^(-1)·d^(-1))ZD7155治疗组,每组20只。治疗10 d后每组各处死10只裸鼠.测量肿瘤体积.称取瘤体质量.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新生血管的CD31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其余裸鼠共治疗30 d.记录生存期并观察ZD7155的毒副作用等共49 d。结果:(1)对照组和低、高剂量治疗组的实体瘤平均体积分别为(35.8±6.7)、(21.5±6.1)、(10.7±4.1) cm^3(P<0.01)。(2)低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在治疗后10 d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22.7%和44.6%(P<0.01).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对照组和低、高剂量组平均微血管数目分别为16.7±0.9、11.5±0.5、6.05±0.7(P<0.01)。(4)对照组细胞未见凋亡改变,两治疗组均可见大量典型的处于不同阶段的凋亡细胞。(5)治疗组裸鼠生存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而且高剂量组裸鼠生存期较低剂量组亦显著延长(P>0.01)。(6)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在体内能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可望成为治疗胰腺癌的安全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血管紧张Ⅱ1受体拮抗剂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用于脓毒症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丽君 郭建荣 +2 位作者 贾东林 喻君 沈华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内毒素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Control组,n=10)、脓毒症组(LPS组,LPS 12 mg·kg-1,iv,n=10)和氯沙坦组(LOS组,氯沙坦50 mg·kg-1 ip,3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内毒素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Control组,n=10)、脓毒症组(LPS组,LPS 12 mg·kg-1,iv,n=10)和氯沙坦组(LOS组,氯沙坦50 mg·kg-1 ip,30 min后LPS 12 mg·kg-1 iv,n=10)。LPS注射6 h后抽血检测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及IL-1β、TNF-α血浆浓度,随即处死大鼠,分离胸主动脉,测定各组胸主动脉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NF-κB,IκB)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LPS组NO、MDA、IL-1β及TNF-α血浆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经LOS干预后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1);大鼠胸主动脉IκB mRNA和蛋白在LPS组中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而LOS组中I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LPS组明显回升(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内毒素诱导的脓毒症大鼠有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管紧张Ⅱ1受体 拮抗剂 内毒 氯沙坦 I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卫卫 田野 +3 位作者 赖晃文 杨传红 杨希山 吴平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 :探讨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ngiotensinⅡType1Receptor,AT1R)在人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对 12例正常肝组织及 18例纤维化肝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AT1R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肝... 目的 :探讨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ngiotensinⅡType1Receptor,AT1R)在人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对 12例正常肝组织及 18例纤维化肝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AT1R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肝小叶周边及肝窦区星形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HSC)的胞浆内。 12例正常肝组织中 8例呈阳性表达 ,18例纤维化肝组织均表达AT1R ,且纤维化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组 (P <0 0 0 1)。结论 :AT1R在肝星形细胞胞浆中的表达随肝纤维化的发展明显增强 ,并且可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血管紧张受体 肝星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参与内源性大麻素1型受体对心肌L型钙电流的抑制作用
15
作者 张彦敏 段丽红 李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研究激活心肌内源性大麻素1型(CB1)受体是否通过改变蛋白激酶C(PKC)活性从而抑制L型钙电流,探讨激活CB1受体导致PKC活性变化的信号途径。方法利用酶解法制备大鼠心室肌细胞,分别单独应用CB1受体特异性激动剂2-氯乙胺花生四烯酸(ACEA... 目的研究激活心肌内源性大麻素1型(CB1)受体是否通过改变蛋白激酶C(PKC)活性从而抑制L型钙电流,探讨激活CB1受体导致PKC活性变化的信号途径。方法利用酶解法制备大鼠心室肌细胞,分别单独应用CB1受体特异性激动剂2-氯乙胺花生四烯酸(ACEA)100 nmol·L-1、CB1受体阻断剂AM251 100 nmol·L-1或PKC非特异性激动剂十四烷酸乙酸大戟二萜醇酯(PMA)500 nmol·L-1孵育细胞10 min;此外提前应用AM251或PMA孵育细胞5 min后,再用ACEA孵育细胞10 min。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单个心肌细胞的L型钙电流;应用Pep Tag非放射性蛋白激酶C检测系统检测细胞PKC活性;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中二酰甘油(DAG)的含量;Western蛋白印迹法测定磷脂酶Cβ(PLCβ)和磷酸化磷脂酶Cβ(p-PLCβ)表达。结果给予ACEA激动大鼠心肌细胞的CB1受体,可显著抑制L型钙电流,最大峰值电流密度由11.4±0.8降至(6.4±1.5)p A·p F-1;预先给予AM251或PMA可以完全阻断此抑制效应。检测心肌细胞PKC活性发现,与正常对照组(1.59±0.50)μmol·min-1·L-1相比,ACEA组心肌细胞PKC活性为(0.69±0.48)μmol·min-1·L-1,明显降低;同样预先给予AM251或PMA完全阻断ACEA对PKC活性的抑制效应。而给予ACEA没有影响心肌细胞DAG含量和PLCβ的磷酸化。结论激活心肌细胞CB1受体后抑制细胞PKC的活性,从而抑制L型钙电流,此过程没有PLCβ-DAG途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1受体 蛋白激酶C L钙电流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方药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及其Ⅰ型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卫峻枫 蔡辉 +3 位作者 李芳芳 李恩 佟艳会 王艳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49-450,共2页
目的 研究补肾方药对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Ⅰ型受体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狭窄术造成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肥厚模型 ,观察补肾方药对左室重量指数 (LVW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局部心肌的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反转录... 目的 研究补肾方药对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Ⅰ型受体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狭窄术造成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肥厚模型 ,观察补肾方药对左室重量指数 (LVW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局部心肌的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反转录PCR测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Ⅰ型受体mRNA (AT1mRNA)表达及AT1受体蛋白免疫组化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LVWI、血浆及局部心肌的AngⅡ含量、心肌AT1mRNA表达及AT1受体蛋白与对照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补肾方药大、小剂量组LVWI、血浆及局部心肌的AngⅡ含量、心肌AT1mRNA表达及AT1受体蛋白均与模型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补肾方药可通过抑制心肌局部AngⅡ含量及AT1受体发挥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方药 压力负荷增加 大鼠 心肌肥厚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Ⅱ-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2型大麻素受体诱导子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
17
作者 谭晓玲 李晶 钟序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1-655,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讨人2型大麻素受体(human cannabinoid receptor 2,hCB2R)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人脑组织的cDNA作为模板,进行hCB2R基因的RT-PCR扩增,构建重组质粒GV230-h CB2R及其对... 目的:通过构建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讨人2型大麻素受体(human cannabinoid receptor 2,hCB2R)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人脑组织的cDNA作为模板,进行hCB2R基因的RT-PCR扩增,构建重组质粒GV230-h CB2R及其对照空质粒GV230并转染HeLa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h CB2R表达及细胞内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He La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eLa细胞中hCB2R、Bcl-2、Bax、Bad的表达。结果:与空质粒转染组相比,GV230-hCB2R转染HeLa细胞后表达相对分子质量40 000的hCB2R蛋白,且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均有hCB2R的表达;GV230-hCB2R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GV230空质粒对照组[(14.51±4.51)%vs(6.29±0.57)%,t=1.72,P<0.05];与空质粒对照组相比,h CB2R转染组细胞内Bax和Bad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Bcl-2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hCB2R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CB2R直接参与了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2大麻受体 HELA细胞 子宫颈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1型受体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8
作者 马丽娟 吴爽 +2 位作者 张凯 田梅 张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6-673,共8页
大麻素1型受体(CB1R)作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主要成员,是中枢神经系统表达最丰富的受体之一。CB1R主要分布在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参与神经元兴奋性及突触可塑性调节,在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致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CB1R放射... 大麻素1型受体(CB1R)作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主要成员,是中枢神经系统表达最丰富的受体之一。CB1R主要分布在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参与神经元兴奋性及突触可塑性调节,在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致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CB1R放射性配体的不断研发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等分子影像技术的日渐成熟,有助于实现CB1R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与分布的在体可视化。目前,CB1RPET显像可以有效评估亨廷顿病及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精神疾病患者体内的CB1R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联系,从而为神经精神疾病诊治提供新的见解。本文就CB1RPET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精神分裂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麻使用障碍及抑郁症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1受体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 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型基因多态性对利拉鲁肽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任丽君 王军杰 +3 位作者 马豪莉 侯会娟 司马盼盼 宋瑞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52-2156,共5页
背景利拉鲁肽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然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利拉鲁肽的降糖效果仍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是造成众多药物出现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目的大麻素受体1型基因(CNR1)在糖尿... 背景利拉鲁肽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然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利拉鲁肽的降糖效果仍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是造成众多药物出现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目的大麻素受体1型基因(CNR1)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CNR1多态性对利拉鲁肽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30例早期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皮下注射利拉鲁肽进行治疗,治疗16周后测量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另外,收集患者外周血及部分患者新鲜外周血标本分别用来进行CNR1基因1260G>A位点的基因分型及CNR1 mRNA的表达测定。结果治疗16周后患者BMI、FPG、2 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230例患者CNR1基因1260G>A位点的基因分型为:GG型188例(81.7%),GA型39例(17.0%),AA型3例(1.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098,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550)。治疗16周后,GA/AA型患者BMI、FPG、HbA1c水平均低于GG型(P<0.05)。GG型和GA/AA型患者治疗16周后BMI、FPG、2 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125例具有合适标本的CNR1 mRNA表达分析显示,GG型患者CNR1 mRNA表达水平高于GA/AA型患者(P<0.05)。不同基因型患者恶心呕吐、低血糖及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在早期T2DM患者治疗中安全有效。CNR1基因1260G>A位点的GA/AA型可能通过影响该基因mRNA的表达进而影响利拉鲁肽对T2DM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利拉鲁肽 大麻受体 基因多态性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和甲状旁腺素及其Ⅰ型受体在髁突发育中的作用
20
作者 金剑 李祖兵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58-160,共3页
髁突软骨是下颌骨重要的生长点,其细胞具有特殊的生长和分化方式。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在髁突整个发育过程中起关键调节作用。甲状旁腺素作为最有前景的促骨合成代谢调节剂,在人工调节髁突发育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下面就甲状旁腺素相... 髁突软骨是下颌骨重要的生长点,其细胞具有特殊的生长和分化方式。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在髁突整个发育过程中起关键调节作用。甲状旁腺素作为最有前景的促骨合成代谢调节剂,在人工调节髁突发育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下面就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和甲状旁腺素及其Ⅰ型受体在髁突发育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相关蛋白 甲状旁腺 受体 髁突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