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虫草素对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脑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马竞 何文龙 +3 位作者 高重阳 余瑞云 薛鹏 牛永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研究虫草素对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指标和脑组织Caspase-3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给药组大鼠每天分别腹腔注射虫草素5、10、20 mg/kg,连续10 d;然后,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 目的研究虫草素对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指标和脑组织Caspase-3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给药组大鼠每天分别腹腔注射虫草素5、10、20 mg/kg,连续10 d;然后,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造模24 h后,盲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称重法检测脑含水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损伤,Tunnel染色检测脑细胞凋亡,RT-PCR检测Bcl-2、Bax、Caspase-3和p53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试剂盒检测SOD,MDA,GSH水平。结果给药组与MCAO组相比,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脑含水量显著减少,细胞损伤减轻,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Bax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Bcl-2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MDA含量显著下降,SOD和GSH含量显著上升,Caspase-3和p5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且这些效果随着虫草素给药量的增加更加显著。结论虫草素能够缓解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和降低脑缺血引起的脑含水量升高,并能抑制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从而减缓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 氧化应激 CASPASE-3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线栓法制备家兔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玉 张芳妹 +6 位作者 葛朝明 蔡宏斌 范祯祯 王浩玥 马宗艳 张旭东 刘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家兔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造模前将45只健康清洁级成年新西兰家兔分为假手术组(5只)及模型组(40只),用自制头端蘸有石蜡的2-0钓鱼线作为线栓,由颈外动脉残端剪口,经颈内动脉置入颅内,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家兔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造模前将45只健康清洁级成年新西兰家兔分为假手术组(5只)及模型组(40只),用自制头端蘸有石蜡的2-0钓鱼线作为线栓,由颈外动脉残端剪口,经颈内动脉置入颅内,堵塞大脑中动脉起始部,6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分视为造模成功。麻醉处死家兔,用2%2,3,5-三苯基氯化四唑溶液对脑片进行染色,观察梗死灶情况。对模型组中造模成功、失败及死亡的实验兔进行线栓头端直径、线栓置入深度的比较。结果模型组40只,其中死亡6只,包括术后4 h内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4只、因麻醉意外死亡2只,死亡率为15.0%;失败7只,主要为脑血管痉挛及线栓置入深度不足;造模成功27只,成功率67.5%。假手术组全部存活。造模成功家兔的线栓头端直径、置入深度分别与死亡及失败结局家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直径(mm):(0.52±0.14)比(0.45±0.40)和(0.58±0.17);深度(cm):(5.49±0.17)比(6.04±0.11)和(4.26±0.30);均P<0.05]。结论改良线栓法可成功制备家兔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操作简便,且可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塞 大脑动脉 家兔 线栓法 缺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缪培 张通 米海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90-1195,共6页
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的方式有很多,由线栓法制备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目前被公认是较为理想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可用于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但该方法仍存在技术要求高、模型差异性大、动物死亡率高等缺陷。目前... 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的方式有很多,由线栓法制备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目前被公认是较为理想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可用于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但该方法仍存在技术要求高、模型差异性大、动物死亡率高等缺陷。目前不少国内外学者通过改变线栓保留时间、线栓入路、线栓类型及线栓插入深度等制造了多种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本文分别对不同的线栓法模型之间以及线栓法和其他造模方式之间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的脑缺血模型脑梗死病理生理变化不同,对于大鼠的影响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栓法 缺血模型 大脑动脉闭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MCAO)模型大鼠脑内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洋 孙建宁 +3 位作者 董世芬 刘明 张易 张硕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43-47,I0004,F0003,共7页
目的观察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发作后2 d、7 d脑内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制作大鼠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MCAO)模型。缺血动物术后随机分为缺血2 d组、缺血7 d组,另设假手术组。在术后2 d... 目的观察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发作后2 d、7 d脑内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制作大鼠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MCAO)模型。缺血动物术后随机分为缺血2 d组、缺血7 d组,另设假手术组。在术后2 d、7 d 2个时间点采用HE染色观察动物神经病理学改变,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动物的缺血侧脑组织突触素-I(synapsin-I)、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后,模型动物神经元大量变性坏死,数目减少,排列散乱。缺血后2 d,synapsin-I在CA1区、CA3区、皮层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PSD-95在CA1区、皮层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α-synuclein在CA1区神经元产生显著积聚(P<0.01);缺血后7 d,synapsin-I在CA1区、皮层表达仍显著降低(P<0.01),PSD-95在CA1区、皮层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α-synuclein在CA1、CA3、皮层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 pMCAO模型大鼠在脑缺血发生后,神经突触有关蛋白的表达显著改变,并随缺血后不同时间点表达情况不同,这可能与神经元突触重塑有关。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与缺血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动脉阻断缺血模型 突触素-Ⅰ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α-突触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A_(2A)受体在小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田洪 段炜 +1 位作者 桂莉 郑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阻断腺苷A2A受体对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腺苷A2A受体基因敲除(A2ARKO)小鼠24只及同窝野生型(A2ARWT)小鼠24只分为A2ARKO组和A2ARWT组,每组下设脑缺血2h(各6只)、脑缺血后再灌注22h(各6只)和脑缺血后再灌... 目的探讨阻断腺苷A2A受体对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腺苷A2A受体基因敲除(A2ARKO)小鼠24只及同窝野生型(A2ARWT)小鼠24只分为A2ARKO组和A2ARWT组,每组下设脑缺血2h(各6只)、脑缺血后再灌注22h(各6只)和脑缺血后再灌注46h(各12只)3个时相点,另外9只A2ARWT小鼠设为假手术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脑组织切片甲酚紫染色结合图象分析技术测定脑梗死体积,干湿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钙结合蛋白(Calbindin D-28k,CB)和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AQP4)。结果在脑缺血2h、脑缺血后再灌注22h和脑缺血后再灌注46h,测定A2ARKO组的脑梗死体积均小于A2ARWT组的梗死体积;与A2ARWT组比较,A2ARKO组脑内CB表达较多,AQP4表达较少,脑含水量较低。结论阻断腺苷A2A受体对脑缺血急性期和再灌注期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并减轻缺血引起的脑水肿,可能与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和AQP4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A2A受体 基因敲除 大脑动脉缺血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督脉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曲怡 张立德 +6 位作者 才丽平 蒋宁 夏淑杰 孙红 山岩 田国伟 林庶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218-220,共3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在分子水平探讨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大脑中动脉埋线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取受损脑组织提取总RNA。用...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在分子水平探讨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大脑中动脉埋线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取受损脑组织提取总RNA。用大鼠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检测电针"水沟"、"百会"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与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相比,有17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15个基因表达增高,60个基因表达下调;电针组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相比,有7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6个基因表达增高,48个基因表达下调。结论:本研究筛选出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后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参与了针灸抗损伤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缺血再灌注 基因芯片 大脑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和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陆莹 罗亚非 范瑞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缺陷、从股静脉注入伊文斯蓝溶液观察血-脑屏障通透...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缺陷、从股静脉注入伊文斯蓝溶液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用Nissl染色法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形态和数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当归补血汤治疗组各剂量均能改善大鼠神经功能(P<0.05)、减少脑组织中伊文斯蓝含量(P<0.05)、增加大脑皮质神经元数量(P<0.05),并以中剂量组效果最好。结论:当归补血汤对缺血再灌注引发的大脑皮质神经元死亡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缺血再灌注 血-屏障 大脑皮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知秋 陈衔城 +3 位作者 周良辅 吴笃初 车晓明 杨国源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 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 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磷酸化ERK1/2的活性特征。静脉内应用ERK通路阻滞剂U0126,测定缺血小鼠的神经系统损... 目的 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 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磷酸化ERK1/2的活性特征。静脉内应用ERK通路阻滞剂U0126,测定缺血小鼠的神经系统损害和脑梗死体积的改变。结果 MCAO后30min,磷酸化ERK1/2在局灶缺血小鼠脑组织中显著升高,2h达到最高峰,6h恢复。免疫组化研究显示磷酸化ERK1/2阳性细胞在梗死基底节和周围皮质大量出现。荧光双染提示磷酸化ERK1/2阳性的细胞为神经元和星形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注射U0126的脑缺血小鼠神经损伤评分降低44.6%,梗死体积降低54.4%。结论 ERK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阻断ERK通路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并可能成为脑缺血治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缺血 大脑动脉栓塞 神经系统损害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脑组织中HIF-1α及VEGFR2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秀玲 丛德毓 +1 位作者 张野 张红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1-1436,共6页
目的:探讨头部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表达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成功制备模型的20只大... 目的:探讨头部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表达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成功制备模型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同时另取10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治疗组大鼠进行头部针刺处理。记录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并验证模型。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HIF-1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HIF-1α和VEGF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神经功能评分,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陷;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寻找平台时间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寻找平台时间减少(P<0.05)。ELISA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HIF-1α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HIF-1α水平均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HIF-1α和VEGFR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脑组织中HIF-1α和VEGFR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头部针刺可修复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功能并调控大鼠脑组织中HIF-1α和VEGFR2水平升高,其相关机制可能与激活HIF/VEGFR2血管再生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针刺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缺血 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玲 高玉培 +1 位作者 唐太昆 杨云芳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6期375-376,共2页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大脑皮质神经元 细胞凋亡 金纳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纬萍 魏尔清 +2 位作者 朱朝阳 梅如焕 赵孟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2-76,共5页
 目的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诱导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方法 ,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定量分析脑损伤变化及药物保护作用。方法 :以不同 MCAO时间诱导脑缺血并再灌注 2 4 h后 ,观察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并以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脑梗...  目的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诱导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方法 ,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定量分析脑损伤变化及药物保护作用。方法 :以不同 MCAO时间诱导脑缺血并再灌注 2 4 h后 ,观察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并以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脑梗死体积、脑半球面积、皮层及纹状体神经元密度及白蛋白渗出 ;在缺血前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 0 .1mg/ kg或尼莫地平 0 .4 mg/ kg,观察药物的保护作用。结果 :缺血 30 min和再灌注 2 4 h可发生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梗死灶形成、缺血侧脑半球面积增加 11.4 %、神经元密度减少 36 .2 %、白蛋白渗出明显增加。地塞米松和尼莫地平可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显著减小梗死体积 ,抑制缺血侧脑半球面积增加、神经元死亡和白蛋白渗出。结论 :缺血 30 min和再灌注 2 4 h是诱导局灶性脑缺血的合适条件 ,计算机辅助技术客观定量综合评价脑缺血损伤及药物作用是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病理学 缺血 动脉阻塞 计算机定量分析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4
12
作者 吴雪丰 王秋娟 楼凤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作用。方法 选用中动脉阻塞 再灌模型观测对比脑缺血大鼠给药组和模型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银杏内酯口服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 ,脑梗塞面积和脑含水量显著降低 ;高、中、低三个剂...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作用。方法 选用中动脉阻塞 再灌模型观测对比脑缺血大鼠给药组和模型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银杏内酯口服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 ,脑梗塞面积和脑含水量显著降低 ;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与缺血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该药还能降低缺血后脑组织匀浆中的MDA、LD含量 ,提高SOD和GSH活性。脑组织病理切片也证实了该药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 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动脉阻塞-再灌模型 缺血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成像观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动态过程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哲 陈尚宾 +2 位作者 李鹏程 曾绍群 骆清铭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71-875,共5页
采用550nm内源信号光学成像(opticalintrinsicsignalimaging,OISI)监测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顶叶皮层.MCAO后4h内,观测到一系列自发扩散性抑制(spreadingdepression,SD)波(10.3±... 采用550nm内源信号光学成像(opticalintrinsicsignalimaging,OISI)监测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顶叶皮层.MCAO后4h内,观测到一系列自发扩散性抑制(spreadingdepression,SD)波(10.3±4.6)次.前2h内的SD波通常会侵袭整个左侧顶叶皮层,但光信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后2h内的SD波局限于顶叶皮层中央区域,且传播面积逐次减少;旁侧区域光强基线逐步升高,4h时,反射光强升高(8.4±1.2)%.随后TTC染色证明上述旁侧区域已经梗死.实验表明光学成像为确定缺血半暗带并监测其动态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动脉栓塞 缺血 内源信号光学成像 扩散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可逆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立 被引量:9
14
作者 吉训明 凌锋 +5 位作者 赵喜庆 宣芸 王育琴 凌小兰 常红军 张志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 改良大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的栓子制作方法 ,增加模型稳定性和成功率 ,提高脑缺血实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体重 2 80~ 32 0gWistar雄性大鼠 6 0只 ,随机分成改良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只。对照组用尼龙线一端加热法制... 目的 改良大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的栓子制作方法 ,增加模型稳定性和成功率 ,提高脑缺血实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体重 2 80~ 32 0gWistar雄性大鼠 6 0只 ,随机分成改良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只。对照组用尼龙线一端加热法制作传统栓子 ,改良组用尼龙线一端沾silicone胶法制作改良栓子。两组模型除栓子制作方法不同外 ,其他手术步骤完全相同。采用ZeaLonga 5分制法进行模型的神经功能评分 ,采用TTC染色法测量并计算梗死灶的大小。比较两组模型制作成功率、成功模型中神经功能评分 3、4级大鼠所占百分数 ,以及两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变异系数。结果 改良组大鼠模型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93%比 6 0 % ,χ2 =9.32 ,P =0 .0 0 2 )。改良组模型中神经功能评分 3、4级大鼠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96 .4 %比 6 1.1% ,χ2 =9.5 1,P =0 .0 0 2 )。改良组与对照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分别为 (4 .14 5 0± 0 .5 0 19)cm3和 (3.84 35± 0 .816 4 )cm3,前者脑梗死体积变异系数明显小于后者 (12 .0 1%比 2 1.2 4 % )。结论 改良法建立的大鼠可逆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成功率高 ,模型稳定 ,降低了脑缺血模型制作成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模型 可逆 神经功能评分 梗死体积 WISTAR TTC染色法 制作方法 实验研究 模型制作 变异系数 大脑动脉 对照组 大鼠 手术步骤 大鼠模型 可靠 尼龙线 栓子 功率 稳定 加热法 梗死 百分数 改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光法测定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梗死灶 被引量:3
15
作者 俞月萍 徐秋琴 +1 位作者 郑鸣之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1-93,102,共4页
目的 :探索透光法评价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梗死体积的方法。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 (MCAO)诱导小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 ,于缺血后 2 4 h取脑 ,切成 1mm厚的脑片 ,先在体视显微镜下进行透光 ,图像输入计算机 ;然后 ,在 0 .5 %氯化三苯... 目的 :探索透光法评价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梗死体积的方法。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 (MCAO)诱导小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 ,于缺血后 2 4 h取脑 ,切成 1mm厚的脑片 ,先在体视显微镜下进行透光 ,图像输入计算机 ;然后 ,在 0 .5 %氯化三苯四氮唑 (TTC)溶液中 37℃孵育 30 min,并将 TTC染色的脑片图像输入计算机。以 Ana-ly Power1.0软件计算每一脑片以透光法和 TTC染色法测得的梗死体积 ,以 Photoshop5 .0计算缺血组和对照组透光和 TTC染色脑片左右侧灰度。结果 :透光测定的脑梗死体积与 TTC染色测定的梗死体积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 .81)。缺血组小鼠透光和 TTC染色测得的缺血侧大脑平均灰度、皮层灰度、皮层下灰度和海马灰度 ,与非缺血侧相应部位及对照组相应部位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0 1) ,对照组脑片左右侧及对照组与缺血组非缺血侧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透光法可用于局灶性脑缺血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病理 动脉阻塞 透光法 缺血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AP2表达及毛冬青黄酮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钱佳利 徐忠信 +2 位作者 郑彦臣 王微 徐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36-1636,共1页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MAP2表达,研究毛冬青黄酮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用颈外动脉插入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盐水-缺血3 h、6 h、24h组,毛冬青黄酮-缺...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MAP2表达,研究毛冬青黄酮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用颈外动脉插入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盐水-缺血3 h、6 h、24h组,毛冬青黄酮-缺血3 h、6 h、24h组.本研究以MAP2染色为指标,评价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情况以及毛冬青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AP2表达的影响.MAP2在大鼠神经元中表达丰富,对兴奋性氨基酸、生长因子等反应敏感,是细胞内信号传导的重要环节,参与经元的生长和损伤后修复过程.MAP2对缺血敏感,可显示缺血时神经元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缺血 MAP2表达 保护作用 毛冬青 黄酮 表达及 WISTAR大鼠 大脑动脉梗塞 细胞内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龙醒脑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旺华 李花 +3 位作者 周小青 何倩 莫莉 张国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42-1943,共2页
目的:研究丹龙醒脑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大脑中动脉栓塞1h再灌注47h法建立模型,以图像分析法检测脑梗死体积。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模型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大(P<0.01),神经功能症... 目的:研究丹龙醒脑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大脑中动脉栓塞1h再灌注47h法建立模型,以图像分析法检测脑梗死体积。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模型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大(P<0.01),神经功能症状计分显著升高(P<0.01);丹龙醒脑大、中剂量片组脑梗死体积较模型组显著缩小(P<0.05),同时,大鼠神经功能症状计分下降(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梗死体积增大,丹龙醒脑片能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脑缺血后神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龙醒 缺血再灌注 大脑动脉 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表面大体摄影评价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24h内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丽萍 徐慧敏 +6 位作者 赵炜 张世红 朱朝阳 张琦 余国良 储利胜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23-528,共6页
目的:建立脑表面大体摄影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24 h内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诱导小鼠局灶性脑缺血,于缺血后10、30 m in和1、3、6、12、24 h取脑,用数码相机拍摄全脑及脑切片照片,观察脑表面和切... 目的:建立脑表面大体摄影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24 h内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诱导小鼠局灶性脑缺血,于缺血后10、30 m in和1、3、6、12、24 h取脑,用数码相机拍摄全脑及脑切片照片,观察脑表面和切面的出血和伊文思蓝(EB)渗出,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并用荧光法测定脑内EB含量,以干湿重法检测脑水分含量。结果:脑表面图像分析显示,缺血后3 h开始出现明显的出血和EB渗出,与脑切片的结果一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荧光法显示缺血后30 m in缺血侧脑组织EB含量开始增高,缺血后1 h脑水分含量开始增加。结论:脑表面大体摄影结合图像分析,可对局灶性脑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进行半定量评价,还发现脑缺血后早期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就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屏障通透 大脑动脉阻塞 大体摄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肖莹 刘树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1期939-940,共2页
栓线法制备的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具有不开颅、效果肯定、可控制缺血与再灌注时间的特点,该模型自创建以来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该模型手术操作比较复杂,许多因素可直接影响模型的成功率,结果给复制带来较大的困难。针... 栓线法制备的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具有不开颅、效果肯定、可控制缺血与再灌注时间的特点,该模型自创建以来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该模型手术操作比较复杂,许多因素可直接影响模型的成功率,结果给复制带来较大的困难。针对该模型存在的不足,学者们对手术操作、栓线的制备进行了改进,并探讨了手术中动物的选择、麻醉剂的选择等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动脉闭塞 缺血 模型 大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治疗时间窗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万东 吉训明 +1 位作者 吴浩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423-426,共4页
关键词 缺血 治疗时间窗 亚低温治疗 实验研究进展 缺血血管病 大脑动脉阻塞 缺血 缺血疾病 药物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