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目山森林生态系统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
作者 牛晓栋 江洪 王帆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7-334,共8页
稳定同位素技术是进一步揭示生态系统碳/水交换对环境条件变化响应的重要手段。学者将此技术用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较多,关于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几乎没有。利用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观测系统和常规气象观测系统对浙江省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 稳定同位素技术是进一步揭示生态系统碳/水交换对环境条件变化响应的重要手段。学者将此技术用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较多,关于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几乎没有。利用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观测系统和常规气象观测系统对浙江省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进行观测。以2013年8月1日到2013年10月1日观测的数据为依据,对天目山森林生态系统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δv)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大气降水、环境温度、土壤5 cm温度与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相关性显著(P<0.05)。土壤5 cm湿度、环境湿度、平均风速、净辐射与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相关性不显著。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中对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有一定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 森林生态系统 影响因素 相关性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在生态系统水循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帆 江洪 牛晓栋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δv)可以为水循环研究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近年来,稳定同位素红外光谱技术(isotope ratio infrared spectroscopy,IRIS)的发展为获得高时间分辨率的水汽稳定同位素原位测量数据提供了可能。在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 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δv)可以为水循环研究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近年来,稳定同位素红外光谱技术(isotope ratio infrared spectroscopy,IRIS)的发展为获得高时间分辨率的水汽稳定同位素原位测量数据提供了可能。在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的同时,适时对δv及其在生态系统水循环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从5个方面对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进行了详述,分别是:1水汽稳定同位素分析仪的在线校正;2δv的变化规律;3氘过量的变化特征;4蒸散发组分的区分;5叶片水18O富集的估算。目前水汽稳定同位素的观测站点十分稀少,尽快建立全球的水汽稳定同位素观测网络并进行长时间的连续观测,将大大促进生态系统水循环和生态过程解析及其模拟方面的研究。同时,将稳定同位素在线观测数据和通量观测以及遥感模型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揭示区域乃至全球水循环模式和机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校正 氘过量 蒸散发组分 区分 叶片水18O富集 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平原区多时间尺度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及其与水汽来源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雷蕊宇 丁梦瑶 +5 位作者 吴华武 范宏翔 李楷文 祝子淳 李静 付丛生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2-662,共11页
基于对鄱阳湖平原区降水的连续、长时间监测,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δD、δ^(18)O)示踪技术与后向轨迹模型,结合天气雷达图分析了该区庐山市牯岭镇和上饶市鄱阳县大气降水δD与δ^(18)O的组成特征及其变化反映的环境效应,探讨水汽来源和... 基于对鄱阳湖平原区降水的连续、长时间监测,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δD、δ^(18)O)示踪技术与后向轨迹模型,结合天气雷达图分析了该区庐山市牯岭镇和上饶市鄱阳县大气降水δD与δ^(18)O的组成特征及其变化反映的环境效应,探讨水汽来源和天气系统与其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年尺度上,2地大气降水线的斜率和截距均较全球大气降水线偏大,过量氘长期偏高,表明研究区气候湿润、大面积地表蒸发水汽参与降水,依据二源混合模型得出夏季湖泊蒸发水汽对鄱阳县降水的贡献比为15.4%,大于对牯岭镇的贡献(13.1%);水汽源区的变化导致季节尺度上降水δ^(18)O贫富变化明显,表现为春冬富集、夏秋贫化;连续降水主要受水汽类型与天气系统影响,冷锋降水δ^(18)O表现为逐渐下降,由冷锋转变为对流的降水δ^(18)O呈现“V”型变化。根据水汽源地(大陆与海洋)、路径距离(即轨迹所跨纬度)的差异,将连续降水的水汽划分为远源大陆水汽、近源大陆水汽、海洋性水汽3种类型,牯岭镇降水主要受到海洋性水汽的影响,鄱阳县降水主要受到近源大陆水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平原区 大气降水 稳定氢氧同位素 水汽来源 HYSPL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流域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 被引量:1
4
作者 金可 于江 +5 位作者 张乾柱 周火明 万丹 赵姹 胡月 吴颐杭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4,共9页
金沙江下游流域地处干热河谷气候影响区,大气降水对该区域水文循环至关重要。分析了金沙江下游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同位素示踪和HYSPLIT模型探讨了流域大气降水水汽来源。结果表明:金沙江下游流域降... 金沙江下游流域地处干热河谷气候影响区,大气降水对该区域水文循环至关重要。分析了金沙江下游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同位素示踪和HYSPLIT模型探讨了流域大气降水水汽来源。结果表明:金沙江下游流域降水δ^(2) H和δ^(18) O雨季偏负而旱季偏正,气温和降水量对同位素组成影响较大而高程效应不显著;流域大气降水线斜率和截距均低于全球和我国大气降水线,主要受到非平衡蒸发作用影响;流域大气降水水汽来源和昆明地区类似,雨季降水主要受到西南与南亚季风影响,旱季降水潜在来源为西风带或极地大陆气团。研究成果对金沙江下游区域水文循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 影响因素 水汽来源 金沙江下游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宝天曼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
5
作者 任冉冉 许文斌 +4 位作者 徐庆 张蓓蓓 高德强 牛保亮 左海军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3期21-30,38,共11页
【目的】探究中国暖温带−北亚热带过渡区河南宝天曼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为准确预测气候过渡区大气降水的时空分布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了宝天曼地区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2个水文年)128次降水的稳定同位素(δD... 【目的】探究中国暖温带−北亚热带过渡区河南宝天曼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为准确预测气候过渡区大气降水的时空分布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了宝天曼地区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2个水文年)128次降水的稳定同位素(δD和δ^(18)O)组成,为了确定影响降水δD(δ^(18)O)组成的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降水δD(δ^(18)O)与气象因子(降水量、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的关系,并运用拉格朗日积分轨迹模型(HYSPLIT)模拟大气气团水汽来源。【结果】宝天曼地区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86δ^(18)O+12.29(n=128,R^(2)=0.96,P<0.05),其斜率较全球大气降水线斜率偏低。大气降水δD(δ^(18)O)和过量氘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整体上呈生长季期间偏低和非生长季期间偏高的特点。该地区降水来源也存在季节变化,非生长季水汽来源于印度西南季风气流、中纬度西风气流及局地的水汽蒸发,生长季水汽来源于中南半岛南海气流及中纬度西风气流。宝天曼地区大气降水δD(δ^(18)O)在年尺度上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表现出降水量效应。此外,在年尺度上,过量氘与日照时间、空气温度、水汽压、太阳总辐射及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大气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水汽来源的季节和高度变化通过影响降水量间接影响大气降水δD(δ^(18)O)组成,局地环境因子直接影响大气降水δD(δ^(18)O)组成。研究补充了宝天曼地区大气降水δD(δ^(18)O)数据,同时为研究宝天曼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氢氧稳定同位素 河南宝天曼 水汽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降水稳定同位素对印度洋季风的响应
6
作者 王钟毓 漆继红 +4 位作者 许模 李潇 易磊 梁敬沿 谭谣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9-237,共9页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印度洋季风输入青藏高原的重要通道,该地区特有的地形条件及水汽输送方式是此区域降水同位素组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分析青藏高原地区同位素高程效应规律以及同位素分馏特征,本文采集了2021—2022年的降水样品,运...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印度洋季风输入青藏高原的重要通道,该地区特有的地形条件及水汽输送方式是此区域降水同位素组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分析青藏高原地区同位素高程效应规律以及同位素分馏特征,本文采集了2021—2022年的降水样品,运用同位素分馏理论和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大峡谷地区同位素高程梯度和氘盈余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以下结论:1)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的大气降水线为:δ(D)=8.02δ(^(18)O)+13.21(δ(D)和δ(^(18)O)分别为水中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同位素高程梯度为-1.43‰/km,并通过模型进行了验证;2)研究区内的氘盈余分布呈自西至东缓慢增大的趋势,这是由于印度洋季风的影响逐渐减弱造成的,大峡谷地区的氘盈余显著高于季风输入和输出地区,显示出水汽在大峡谷中有一定的滞留过程;3)氘盈余分布特征与后向轨迹模型得到的水汽来源特征一致,即随着印度洋季风的向西移动,西风带和大陆气团水汽混入比例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大气降水 氢氧稳定同位素 氘盈余 水汽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位素氘盈余法量化金华地区水汽再循环比例
7
作者 马延伟 蒋凤 +2 位作者 蒲焘 孔彦龙 史晓宜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437,共13页
本研究基于2022年3月―2023年2月的金华地区次降水样品,结合气象数据与GLEAM数据集,采用三端元氘盈余方法量化了区域不同时期云下蒸发强度与再循环水汽比例,并探讨了其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局地大气降水线为δD=8.47δ18O+16... 本研究基于2022年3月―2023年2月的金华地区次降水样品,结合气象数据与GLEAM数据集,采用三端元氘盈余方法量化了区域不同时期云下蒸发强度与再循环水汽比例,并探讨了其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局地大气降水线为δD=8.47δ18O+16.45,截距和斜率均高于全球大气水线。降水氘盈余(d-excess)在-3.76‰~31.02‰波动,季节差异明显。其中,春雨期和梅雨期(3―6月)、伏旱期(7―8月)和少雨期(9月―次年2月)的d-excess平均值分别为11.06‰、7.32‰、18.76‰。三端元氘盈余结果显示:伏旱期云下蒸发强度最大,少雨期次之,春雨期和梅雨期云下蒸发强度最小。再循环水汽比例呈现出一致变化,伏旱期最高为21.25%,少雨期为14.02%,春雨期和梅雨期最低为6.25%。在春雨期和梅雨期,相对湿度是影响云下蒸发强度和水汽再循环比例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循环水汽 氢氧稳定同位素 氘盈余 大气降水 金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与东北地区事件降雪稳定氢氧同位素的变化特征——以长沙站和长春站为例
8
作者 杜昂丽 田怡苹 +2 位作者 黄畅 李云霞 饶志国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9,共11页
稳定同位素方法是研究降水与气候环境要素关系的重要手段,将其用于短时间尺度的冬季降雪研究,对于理解降雪成因和演变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2年12月-2023年2月期间在吉林长春站和湖南长沙站2个采样点收集的50个降雪样品以及... 稳定同位素方法是研究降水与气候环境要素关系的重要手段,将其用于短时间尺度的冬季降雪研究,对于理解降雪成因和演变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2年12月-2023年2月期间在吉林长春站和湖南长沙站2个采样点收集的50个降雪样品以及相应的气象资料,探讨了降雪期间两个地区降雪稳定氢氧同位素(δD/δ18 O)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气象数据、水汽输送通量图、HYSPLIT模型,分析了影响两个地区降雪δD和δ18 O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与传统Dansgaard提出的温度效应和雨量效应不同,冬季降雪δD和δ18 O在高纬度的长春地区和相对低纬度的长沙地区均不存在显著的温度效应和雨量效应;(2)两个地区降雪δD和δ18 O变化主要受控于区域水汽来源和传输路径的影响;(3)在事件尺度上,长沙站点降雪稳定同位素前期符合气团雨除效应,后期由于南来水汽不断输送,其值逐渐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雪 稳定氢氧同位素 水汽来源 雨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大气水汽、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季节变化及与水汽输送关系 被引量:20
9
作者 黄一民 章新平 +2 位作者 孙葭 黄一斌 魏乃琼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8-506,共9页
基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长沙降水事件同位素资料和搭载在Aura卫星上的TES观测仪所反演的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全球日大气中HDO、H2O资料,对长沙大气水汽、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的关系,不同水汽来源及输送强度变化对... 基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长沙降水事件同位素资料和搭载在Aura卫星上的TES观测仪所反演的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全球日大气中HDO、H2O资料,对长沙大气水汽、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的关系,不同水汽来源及输送强度变化对降水中同位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汽中同位素值随高度增加而贫化,水汽中同位素较降水中同位素大为贫化,降水中同位素为冬春富集、夏秋贫化,水汽中同位素则表现出春夏富集、秋冬贫化,水汽、降水中同位素存在着较大波动。通过对长沙冬、夏季所有降水事件的水汽输送轨迹的分析发现:夏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输送的海洋性气团,降水中同位素贫化;冬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风带输送的大陆性气团,降水中同位素富集。另外,长沙2010~2012年夏季的水汽输送通量与降水同位素的关系再次证明环流效应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 大气水汽 大气降水 稳定同位素 环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标记培养植物测定大气二氧化碳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杭红涛 吴沿友 谢腾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9-272,172,共5页
基于植物能够利用体内的碳酸酐酶来催化碳酸氢根离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底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特性,采用两种δ13CPDB值差值大于10‰的碳酸氢钠分别作为外源碳酸氢根离子的碳同位素标记物,通过室内双向水培诸葛菜和芥菜型油菜实验,分别... 基于植物能够利用体内的碳酸酐酶来催化碳酸氢根离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底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特性,采用两种δ13CPDB值差值大于10‰的碳酸氢钠分别作为外源碳酸氢根离子的碳同位素标记物,通过室内双向水培诸葛菜和芥菜型油菜实验,分别向水培处理液里添加已知δ13CPDB值的碳酸氢钠并培养24 h,利用同位素比值质谱(IRMS)技术,测定并计算了两个时间、两种环境下的大气二氧化碳稳定碳同位素日平均组成。结果表明:在环境1(不同浓度的Na HCO3处理液)下所得到的δCa值与添加到处理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有关;在环境2(不同浓度的PEG处理液)下所得到的δCa值与添加到处理液中的PEG的浓度无关;两种环境下所测得的大气二氧化碳稳定碳同位素日平均组成δCa值与实验中培养的植物种类无关,而与添加到培养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及植物的生长速率有关。数据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以高精度的测定不同待测环境下大气二氧化碳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其可为以后监测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气二氧化碳碳同位素组成及来源提供非常有效的方法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碳酸酐酶 大气二氧化碳 全球气候变化 稳定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生长季大气水汽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方涛 曹生奎 +2 位作者 曹广超 陈克龙 林阳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5-1032,共8页
基于对植物生长季大气水汽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δ^(18)O、δD)的原位连续观测数据,研究了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大气水汽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以及大气水汽δ^(18)O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大气水汽中δ^(18)O和δD在0.5 m和... 基于对植物生长季大气水汽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δ^(18)O、δD)的原位连续观测数据,研究了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大气水汽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以及大气水汽δ^(18)O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大气水汽中δ^(18)O和δD在0.5 m和1.5 m以及0.9 m和1.9 m之间差异性都很小,且季节变化趋势都表现为生长季中期低,前期和后期高。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蒸散和净辐射都是影响大气水汽δ^(18)O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且各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关系。受研究区环境因子、大气水汽来源以及青海湖蒸发水汽的影响,表征当地大气水汽δ^(18)O和δD相关关系的大气水汽线方程MVL偏离全球大气降水线方程GMW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氢氧稳定同位素 大气水汽 原位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鼎湖山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高德强 徐庆 +3 位作者 张蓓蓓 马迎宾 陈婕 刘世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4-391,共8页
[目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热带与亚热带交汇处,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占居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格局变化将影响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小气候。降水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中重要的输入因子,研究鼎湖山大气... [目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热带与亚热带交汇处,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占居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格局变化将影响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小气候。降水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中重要的输入因子,研究鼎湖山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和水汽来源,对探讨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森林群落演替动态及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等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运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和分析鼎湖山2013年8月~2014年8月13个月108个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运用HYSPLIT模型后向轨迹法模拟大气降水气团传输途径和过程,判定该地区水汽来源。[结果]鼎湖山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863δ^(18)O+9.664(R^2=0.975,n=108);δD和δ^(18)O值范围分别为-118.26‰^-15.52‰,-16.05‰~2.25‰,均值分别为-34.44‰,-5.58‰;大气降水过量氘(d)显示出冬高夏低的季节变化;鼎湖山降水量效应显著,温度效应不显著。[结论]鼎湖山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干季的气团主要来自局地蒸发、中国华北地区及寒冷干燥的亚欧大陆,湿季的气团主要来自温暖湿润的西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 大气降水 水汽来源 氢氧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鄂尔多斯荒漠夏季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与水汽来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婕 高德强 +3 位作者 徐庆 郝玉光 马迎宾 张蓓蓓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1-918,共8页
[目的]内蒙古西鄂尔多斯荒漠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变化较敏感,探究该地区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水汽来源,对揭示我国西鄂尔多斯荒漠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减缓或防止土地沙漠化和制定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策略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目的]内蒙古西鄂尔多斯荒漠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变化较敏感,探究该地区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水汽来源,对揭示我国西鄂尔多斯荒漠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减缓或防止土地沙漠化和制定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策略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本研究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西鄂尔多斯荒漠夏季大气降水的δD和δ18O组成、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同时,运用HYSPLIT气团轨迹模型判定了该地区夏季大气降水的水汽来源。[结果]西鄂尔多斯夏季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关系为δD=7.287δ18O+1.170;大气降水δD(δ18O)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温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大气降水过量氘(d-excess)均为正值且小于全球平均d值(10‰),表明该地区受到了海洋季风作用的影响;HYSPLIT气团轨迹模型得出西鄂尔多斯荒漠在6月和8月的水汽来源于大量局地蒸发和西北方向的水汽,特大暴雨(>30 mm)是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而7月的水汽来源于东南和西南方向海洋性水汽团。[结论]西鄂尔多斯荒漠大气降水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蒸发作用;西鄂尔多斯夏季降水量效应显著,温度效应不显著;夏季降水受到西北方向、东南和西南方向季风以及局地蒸发水汽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鄂尔多斯荒漠 大气降水 水汽来源 氢氧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浦水库湿地森林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迎宾 徐庆 +1 位作者 高德强 张蓓蓓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44,共8页
[目的]研究汤浦水库湿地森林区大气降水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为定量阐明降水在会稽山-汤浦水库过渡带湿地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循环过程中的分配和转化规律及绍兴饮水源水质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5年7月至2... [目的]研究汤浦水库湿地森林区大气降水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为定量阐明降水在会稽山-汤浦水库过渡带湿地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循环过程中的分配和转化规律及绍兴饮水源水质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2个水文年166个大气降水样品,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降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并阐明其与环境因子(温度、降水量)的关系;采用HYSPLIT模型中的后向轨迹法模拟追踪该地区降水气团的运输过程,判断气团的运移轨迹和水汽来源。[结果]汤浦水库湿地森林区大气降水δD与δ18O关系式:δD=8.36δ18O+14.92(R2=0.966,n=166,P<0.01);大气降水中的δD值变化范围-147.52‰~2.71‰,均值-38.13‰±27.61‰;δ18O值变化范围-19.05‰-1.17‰,均值-6.34‰±3.24‰,且不同季节的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值明显不同;过量氘(d值)(12.61‰)高于全球d值的均值(10‰),呈现干季高湿季低的现象;大气降水δD、δ18O温度效应不显著,但降水量效应显著。[结论]汤浦水库湿地森林区大气降水线与全球及我国大气降水线有差异,降水中的δD、δ18O值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根据大气降水中的δD、δ18O值、d值及后向轨迹法模拟结果得出,汤浦水库湿地森林区干季(10月—次年4月)大气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内陆地区,湿季(5月—9月)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水汽来源 降水量效应 氢氧稳定同位素 汤浦水库湿地森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规律及其气候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文杰 聂文婷 +3 位作者 刘纪根 许文盛 韩素军 黄金权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28,共8页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其复杂多变的降水过程及水汽来源是导致流域洪旱灾害易发、多发的重要因素。以全球降水同位素监测网络(Global Network of Isotope in Precipitation,GNIP)监测的多年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为基础,探...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其复杂多变的降水过程及水汽来源是导致流域洪旱灾害易发、多发的重要因素。以全球降水同位素监测网络(Global Network of Isotope in Precipitation,GNIP)监测的多年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为基础,探讨了淮河流域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时空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其气候指示意义;通过分析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δ^(18)O、δ^(2)H、氘盈余)、大气降水线特征与流域气温、降水量的响应关系,解析流域不同季节大气降水水汽来源及气团移动路径。结果表明:①淮河流域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能够指示南北气候过渡带特征;②同位素时空变化及异常低的大气降水线斜率、截距与局地降水环境关系不大,主要是由水汽来源差异及降水气团在移动过程中同位素分馏造成的。氘盈余示踪和HYSPLIT模型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流域降水水汽来源及变化受季风活动的控制,冬季风和夏季风的交替进退使得淮河流域的降水氘盈余变化具有明显的“V”型特征。研究成果可为水资源调度管理、极端气候应对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氢氧稳定同位素 水汽来源 气候意义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蓓蓓 徐庆 姜春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29,共10页
【目的】研究安庆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水汽来源和运移过程,为揭示安徽沿江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安庆地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25个月)共155个大... 【目的】研究安庆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水汽来源和运移过程,为揭示安徽沿江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安庆地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25个月)共155个大气降水样品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得出大气降水线方程;建立安庆地区大气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值与气温、日降水量相关关系,分析影响该地区降水中氢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计算大气降水过量氘值用以示踪水汽来源,并运用HYSPLIT气团轨迹模型进一步验证水汽来源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安庆地区大气降水氢同位素(δD)与氧同位素(δ^(18)O)关系为δD=(8.08±0.06)δ^(18)O+(10.84±0.48)(R^2=0.99,n=154);降水δD和δ^(18)O均与气温显著负相关(P<0.01),与日降水量无显著相关关系;大气降水过量氘值接近全球平均值(10‰),表明该地区水汽主要受海洋季风的影响;HYSPLIT气团轨迹模型结果进一步表明,安庆地区春季的水汽主要来源于我国华北、华南地区的大陆性气团及局地蒸发水汽,降雨量较大时也会受到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而夏、秋、冬季的水汽主要受我国南海气团、印度洋西南季风及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结论】安庆地区大气降水由海洋水汽主导;不同于经典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理论中的温度效应,安庆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呈现显著的反温度效应,这可能与其所处纬度有关,表明不同地理位置会对大气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产生影响,今后研究中需加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地区 大气降水 氢氧稳定同位素 过量氘 相对湿度 气团轨迹 水汽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量大气中CO_2和H_2O的稳定同位素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薇 刘文清 张天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17-2023,共7页
光谱技术的发展使得连续测量环境大气中的稳定同位素成为可能。描述了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测量环境大气中稳定同位素的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对环境大气中的稳定同位素进行连续测量的可行性,在七天的外场实验中,应用开放光... 光谱技术的发展使得连续测量环境大气中的稳定同位素成为可能。描述了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测量环境大气中稳定同位素的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对环境大气中的稳定同位素进行连续测量的可行性,在七天的外场实验中,应用开放光程FTIR系统直接测量环境大气中CO2的稳定同位素12 CO2,13 CO2和H2O的稳定同位素H216 O和HD16 O,并得到大气中碳同位素比值δ13 C和氘同位素比值δD。对同位素比值δ13 C和δD,系统的测量精度分别约为1.08‰和1.32‰。采用Keeling图方法,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对CO2和H2O的同位素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水汽地表蒸散的氘同位素特征δET。外场实验的结果证明了开放光程FTIR系统长期测量环境大气中稳定同位素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稳定同位素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氧化碳 水汽 环境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农田水汽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玉翠 蔡颖哲 +4 位作者 Stephen Parkes Matthew F.McCabe 杨凡 王茜 沈彦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60-1066,共7页
灌溉农田生态系统水汽变化能够直接反映其耗水状况。本研究应用基于高频实时气态稳定同位素分析仪的箱式法测定水汽氢氧同位素特征,结合涡度相关技术所测定的农田水汽通量结果,探讨不同高度大气水汽在不同时段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研... 灌溉农田生态系统水汽变化能够直接反映其耗水状况。本研究应用基于高频实时气态稳定同位素分析仪的箱式法测定水汽氢氧同位素特征,结合涡度相关技术所测定的农田水汽通量结果,探讨不同高度大气水汽在不同时段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时间尺度,生态系统边界层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在连续几天内的变化有波动,日变化比较稳定,小时尺度波动很小;水汽稳定同位素的大气背景组成特征表现为日尺度上的组成变化呈稳步富集趋势,小时尺度上几乎无变化。蒸散水汽重同位素特征随时间推移富集明显,午夜蒸发和蒸腾水汽同位素组成特征相似,清晨蒸腾水汽比蒸发水汽轻,午间蒸腾水汽比蒸发水汽重。对于不同高度的水汽来说,玻璃箱内蒸散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要比生态系统边界层2 m处水汽高。建立了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与蒸散过程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灌溉农田 生态系统边界层 水汽通量 蒸散 水汽稳定同位素 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同位素组成的大气NMHCs光化学寿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林 任照芳 +2 位作者 张会敏 牟玲 施瑞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80-984,共5页
利用热解析-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联用仪测定了兰州市冬季和夏季昼夜大气非甲烷烃(NMHCs)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兰州市冬季大气NMHCs的δ13C值为-30.5‰~-24.3‰,夏季为-31.9‰~-24.2%,受燃煤烟气排放的影响,冬季大气NMHCs的δ... 利用热解析-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联用仪测定了兰州市冬季和夏季昼夜大气非甲烷烃(NMHCs)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兰州市冬季大气NMHCs的δ13C值为-30.5‰~-24.3‰,夏季为-31.9‰~-24.2%,受燃煤烟气排放的影响,冬季大气NMHCs的δ13C值明显大于夏季;冬季大气NMHCs的δ13C值夜晚大于白天,夏季不同时间点C4、C5化合物的同位素值相差不大,正己烷和正庚烷的δ13C值白天比夜晚要高.利用"碳氢化合物同位素时钟"计算出正己烷和1-丁烯在兰州市夏季大气中的平均光化学寿命分别约为6d和2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甲烷烃(NMHCs) 稳定同位素组成 光化学寿命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北喀斯特小流域降雨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君 陈洪松 黄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6-245,共10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降雨稳定氢氧同位素的变化对以快速的地表⁃地下水文过程为主要特征的喀斯特生态水文研究有重要意义。以桂西北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测定2013年至2018年日尺度及2019年至2020年8场大雨或特大暴雨的雨水稳... 气候变化背景下,降雨稳定氢氧同位素的变化对以快速的地表⁃地下水文过程为主要特征的喀斯特生态水文研究有重要意义。以桂西北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测定2013年至2018年日尺度及2019年至2020年8场大雨或特大暴雨的雨水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降雨稳定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夏半年以海洋性水汽为主,冬半年以干燥的大陆性气团为主,导致夏半年降水δD、δ^(18)O和氘盈余值显著(P<0.05)低于冬半年。降水的稳定氢氧同位素存在显著的反温度效应和雨量效应,即δ^(18)O值与温度呈显著(P<0.001)负相关,与降雨量呈显著(P<0.001)正相关。次降雨过程中,持续时间较长(>9.5 h)的降雨存在显著的(P<0.05)雨量效应,特大暴雨则不存在雨量效应,与大气或地理因素有关。研究区水汽来源及降水强度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因此在开展喀斯特小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时,需要关注降水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雨 稳定氢氧同位素 水汽来源 HYPLIST轨迹模型 极端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