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数值模式空间分辨率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朱禾 孙岚 廖洞贤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0-417,共8页
集中讨论了如何决定大气数值模式空间分辨率的问题。首先,给出模式分辨率的定义和模式各方程都应满足的不等式,并在此基础上,用尺度分析和单波的方法推出模式水平和垂直分辨率的预估公式。还给出针对一般模式,以预估公式作基础,选择一... 集中讨论了如何决定大气数值模式空间分辨率的问题。首先,给出模式分辨率的定义和模式各方程都应满足的不等式,并在此基础上,用尺度分析和单波的方法推出模式水平和垂直分辨率的预估公式。还给出针对一般模式,以预估公式作基础,选择一系列分辨率,用比较试验,结合大气结构特点,最终确定模式分辨率的方法。并用浅水模式进行了水平分辨率的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数值模式 分辨率 尺度分析 截断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气科学学科二级申请代码下设研究方向与关键词解读:D0511大气数值模式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建 包庆 +1 位作者 雷荔傈 张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4-202,共9页
为响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化学科布局”改革,大气科学学科于2020年完成了申请代码调整,明确了“分支学科”“支撑技术”“发展领域”三大板块的新布局。调整后大气数值模式发展被设置为“支撑技术”板块中的独立代码(D0511)。... 为响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化学科布局”改革,大气科学学科于2020年完成了申请代码调整,明确了“分支学科”“支撑技术”“发展领域”三大板块的新布局。调整后大气数值模式发展被设置为“支撑技术”板块中的独立代码(D0511)。大气数值模式本质是基于物理或化学过程,应用数值算法求解偏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大气数值模式发展应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导向,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综合国际竞争力。为了服务大气数值模式发展领域的基金项目申请和评审,推动学科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气科学学科二级申请代码D0511大气数值模式发展下设的研究方向和关键词进行了解读。系统介绍了D0511的设置背景、下设研究方向及关键词的总体框架。在对关键词进行解读的同时,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该代码下不同方向的词频和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合近两年申请情况分析了关键词的使用情况,并就关键词的选择和优化提出了建议。后续还将在关键词设置基本指导思想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其具体内容。本文有助于申请人更好地理解及选择D0511下设的研究方向与关键词,亦可作为D0511研究方向和关键词设置后续更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大气数值模式发展 申请代码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环境多尺度数值模式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凯全 张宏伟 张兰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8期38-41,43,共5页
介绍了5种大气环境多尺度数值模式系统,包括全球环境大气输送模式、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区域空气质量模式、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系统、公共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并对这些模式在研究光化学污染、气溶胶、酸沉降3种大气环境污... 介绍了5种大气环境多尺度数值模式系统,包括全球环境大气输送模式、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区域空气质量模式、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系统、公共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并对这些模式在研究光化学污染、气溶胶、酸沉降3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集合同化 多尺度 大气数值模式 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数值预报模式中高度地形追随坐标的设计研究:理论分析与理想试验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超 陈德辉 李兴良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47-1259,共13页
采用一种统一的地形追随坐标的形式,对Gal-Chen&Somerville(简称Gal.C.S坐标)、平缓坐标(smoothed levelverti calcoordinate,简称SLEVE坐标)等几种典型的高度地形追随坐标进行了气压梯度力计算误差影响和二维质量平流试验的理论分... 采用一种统一的地形追随坐标的形式,对Gal-Chen&Somerville(简称Gal.C.S坐标)、平缓坐标(smoothed levelverti calcoordinate,简称SLEVE坐标)等几种典型的高度地形追随坐标进行了气压梯度力计算误差影响和二维质量平流试验的理论分析,并与一种新提出的高度地形追随坐标——三角函数平缓坐标(简称COS坐标)进行比较。气压梯度力计算误差分析结果显示,与Gal.C.S坐标相比,单尺度平缓坐标(简称SLEVE1坐标)、双尺度平缓坐标(简称SLEVE2坐标)和COS坐标在减小气压梯度力计算误差上有不同程度的改进,SLEVE2坐标和COS坐标比其他两种坐标更具优势,衰减系数b和坐标转换的雅可比项对减小误差起决定性作用。二维质量平流试验也有类似的结果,与无地形的参考试验结果相比,COS坐标的质量输送计算误差最小,且经优化的COS坐标的质量输送计算误差几乎和参考计算误差完全重合,在4种坐标中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数值预报模式 高度地形追随坐标 气压梯度力计算误差 二维质量平流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区域大气成分数值模式GRACEs预报性能评估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婷苑 吴乃庚 +5 位作者 邓雪娇 邓涛 陈靖扬 沈劲 邓思欣 梁华玲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7-217,共11页
利用2016—2019年广东省国控站实况监测数据对华南区域大气成分数值模式系统(GRACEs)预报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估。除空气质量指数AQI外,重点对PM_(2.5)、O_(3)及NO2进行了分析评估。(1)模式预报性能存在年际差异,对各要素的预报值总体偏低... 利用2016—2019年广东省国控站实况监测数据对华南区域大气成分数值模式系统(GRACEs)预报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估。除空气质量指数AQI外,重点对PM_(2.5)、O_(3)及NO2进行了分析评估。(1)模式预报性能存在年际差异,对各要素的预报值总体偏低。(2)模式预报能较好地反映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PM_(2.5)中心在珠三角西北部,而O_(3)-8 h高值区在珠三角核心区和粤东沿海,但模式对O_(3)-8 h高值区存在显著预报低估现象。(3)模式可较好地模拟出PM_(2.5)月变化的单峰型特征和O_(3)-8 h月变化双峰型特征,但模式对AQI的秋冬季主峰值和春季次峰值的预报存在低估,分别与模式对O_(3)-8 h、PM_(2.5)的低估有关。(4)模式能较好体现O_(3)的午后峰值和NO2双峰值的日变化规律;模式对O_(3)前体物NO2的预报偏差,有可能是导致随后几小时对O_(3)浓度预报偏差的重要原因。(5)日平均浓度预报效果检验显示模式可较好预测AQI和3种污染物的变化趋势,但对夏秋季高O_(3)-8 h浓度预报显著偏低;模式对轻度污染及以上等级预报能力偏低,亟需提升模式对污染天气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大气成分数值模式 GRACEs PM_(2.5) O_(3) 预报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尺度数值大气模式的海雾特征参数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龙胤宇 陈慧敏 +1 位作者 王凤杰 陆长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7-516,共10页
为了研究掠海激光类武器在海雾气溶胶环境下的回波特性,需要进一步获取海雾气溶胶的特征参数。基于中尺度数值大气模式的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型,在垂直空间针对海雾所在空间区域设置更为密集的η分层,对2015年4月28日~2015年4月29日的渤海... 为了研究掠海激光类武器在海雾气溶胶环境下的回波特性,需要进一步获取海雾气溶胶的特征参数。基于中尺度数值大气模式的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型,在垂直空间针对海雾所在空间区域设置更为密集的η分层,对2015年4月28日~2015年4月29日的渤海海雾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云水混合比、雾顶高度等海雾特征参数的数据,进而计算出影响激光回波的水平能见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海雾所在空间区域(海拔高度400 m以下),增大η分层数能够进一步细化海雾的特征参数,提高获取的数据精度;能见度参数可以通过云水混合比等海雾特征参数推算得到,其精度受海雾参数精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海雾 中尺度数值大气模式 天气研究与预报 云水混合比 能见度 数值模拟 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不同天气形势下GRACEs模式臭氧预报检验及误差来源分析
7
作者 陈靖扬 李婷苑 +3 位作者 邓涛 翁佳烽 欧阳珊珊 林子锋 《热带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0-412,共13页
利用2018—2020年广东省空气质量和气象要素监测数据、再分析资料、CMA模式预报资料和客观天气分型方法,开展不同天气型下华南区域大气成分数值模式系统(GRACEs)臭氧预报性能评估及其误差来源分析。结果表明:(1)GRACEs模式对O_(3)_8h浓... 利用2018—2020年广东省空气质量和气象要素监测数据、再分析资料、CMA模式预报资料和客观天气分型方法,开展不同天气型下华南区域大气成分数值模式系统(GRACEs)臭氧预报性能评估及其误差来源分析。结果表明:(1)GRACEs模式对O_(3)_8h浓度趋势预报较好,但对O_(3)_8h及其前体物NO_(2)浓度预报值总体偏低,其中NO_(2)浓度预报偏差更显著。(2)在台风外围+冷高压脊(TPR)和弱冷高压脊(HR)天气型下,臭氧平均浓度和臭氧污染城次概率最高,且模式对此类型天气下O_(3)_8h浓度的预报能力亦最差。NO_(2)预报偏差是导致O_(3)_8h浓度预报偏差的重要原因,而CMA模式对边界层气象要素预报值的偏差可进一步导致O_(3)_8h浓度预报偏低。(3)GRACEs模式对臭氧污染的漏报率较高,相对于整体预报水平,在TPR天气型下GRACEs模式对NO_(2)浓度预报偏低程度更大,HR天气型下模式对2 m气温预报负偏差也更明显。(4)从空间分布来看,GRACEs模式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城市O_(3)_8h浓度预报效果较好,而GRACEs模式对NO_(2)浓度和CMA模式对全省21个城市2 m气温预报偏低的分布差异是导致O_(3)_8h浓度预报效果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大气成分数值模式 GRACEs CMA模式 预报检验 误差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气“记忆”的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崇银 龙振夏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1998年第3期2-9,共8页
通过2种大气环流模式(GCM)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大气对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异常外强迫的“记忆”问题。结果表明,大气对外强迫的“记忆”比传统意义的“记忆”要长得多,这是因为外强迫通过影响大气内部动力过程而激发产... 通过2种大气环流模式(GCM)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大气对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异常外强迫的“记忆”问题。结果表明,大气对外强迫的“记忆”比传统意义的“记忆”要长得多,这是因为外强迫通过影响大气内部动力过程而激发产生了低频振荡(即大气低频遥响应),使得外强迫的影响可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大气对外强迫的“记忆”也就变得相当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模式数值模拟 外强迫 低频遥响应 大气“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大气边界层风场建模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鲲 徐幼平 许丽人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350-3353,共4页
大气环境是综合自然环境(SNE)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环境模型是武器装备仿真模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SNE概念参考模型基础上,探讨了大气环境建模的概念和方法,比较了几种大气环境内部模型,提出了利用大气数值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建模的具... 大气环境是综合自然环境(SNE)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环境模型是武器装备仿真模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SNE概念参考模型基础上,探讨了大气环境建模的概念和方法,比较了几种大气环境内部模型,提出了利用大气数值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建模的具体实现方法。利用大气数值模式RAMS4.3(RegionalAtmosphericModelingSystem)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大气边界层风场进行了建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模型 大气数值模式 边界层风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人工水汽通道对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及环流的影响——I.对降水过程个例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红 孙建华 +1 位作者 赵思雄 曾庆存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1年第4期371-379,共9页
为探讨用人工方法在青藏高原地区打开水汽通道后,对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及环流的影响,我们使用我国有限区域模式对 1998年汛期降水的个例做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上打开通道对我国汛期降水有所影响,但要使西北地区降水... 为探讨用人工方法在青藏高原地区打开水汽通道后,对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及环流的影响,我们使用我国有限区域模式对 1998年汛期降水的个例做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上打开通道对我国汛期降水有所影响,但要使西北地区降水增加,改变该地区的干旱缺水状况,效果是很不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数值模式 降水 青藏高原 人工水汽通道 夏季 西北地区 环流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耗散技术及其在MM4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柳崇健 赵琳娜 刘英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4-532,共9页
在传统的流体动力学框架下,数值天气预报问题往往被提为经典牛顿力学的确定论初值问题 。然而大气是多体系统,利用仅对三体以下的系统才能精确描述的理论来处理多体系统的运 动,会引起较大的误差和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套在数... 在传统的流体动力学框架下,数值天气预报问题往往被提为经典牛顿力学的确定论初值问题 。然而大气是多体系统,利用仅对三体以下的系统才能精确描述的理论来处理多体系统的运 动,会引起较大的误差和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套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引入“不可逆 热力学算子”的技术,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约束方式,来控制多体系统的演变方向,以提高 数值天气预报的精度。例如在MM4模式中引入不可逆热力学算子后,温度场、湿度场、高度 场及全风速场的平均相对均方根误差减小了约13%,其中48 h预报的误差减小两成以上。鉴于文中提出的不可逆热力学算子引入技术是基于描述耗散性的物理定律,而非纯粹出于计算 上的考虑,故名为物理耗散技术。由于它所依据的物理原理对所有流体力学和大气数值模式 均适用,因此该项新技术在地球物理流体力学界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数值天气预报 物理耗散技术 大气数值模式 不可逆热力学算子 温度场 湿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架
12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书架 2004年度 大气数值模式 模式系统 数值预报 保障技术 系统研究 C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辐射加热问题的时间积分
13
作者 廖洞贤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2-245,共4页
在满足有界条件的数值解是计算稳定的定义下 ,讨论了辐射加热问题的时间积分 ,并证明 :如辐射加热和其对时间的一阶微商均连续时 ,用向前差分格式计算的数值解是计算稳定的。还用一个例子证明 :问题的数值解可以收敛到其解析解。
关键词 辐射加热问题 时间积分 计算稳定性 向前差分格式 大气数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