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贵地区顾及高度改正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1
作者
陈明
陈天伟
+3 位作者
韦海福
刘鹏
刘晋
贾相苹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3,共10页
针对云贵地区地形起伏特点,分析T_(m)与高程、Ts的关系,利用2016—2018年的ERA5数据,建立两种顾及高度改正的T_(m)模型——YGTrop-T_(m)和YGMete-T_(m)。以2019年ERA5和探空数据为参考值,结合Bevis公式、GPT2w和CTrop模型,对新模型精度...
针对云贵地区地形起伏特点,分析T_(m)与高程、Ts的关系,利用2016—2018年的ERA5数据,建立两种顾及高度改正的T_(m)模型——YGTrop-T_(m)和YGMete-T_(m)。以2019年ERA5和探空数据为参考值,结合Bevis公式、GPT2w和CTrop模型,对新模型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以ERA5数据为参考值,YGTrop-T_(m)和YGMete-T_(m)模型的年均RMS分别为2.72和2.16 K,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和GPT2w-1模型,YGTrop-T_(m)模型RMS减少了20%、28%、9%,与CTrop模型相当,而YGMete-T_(m)模型RMS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GPT2w-1和CTrop模型减少了36%、43%、28%和20%;以探空数据为参考值,YGTrop-T_(m)模型年均RMS与Bevis公式和CTrop模型相当,分别为2.88、2.93和2.80 K,而YGMete-T_(m)模型的年均RMS最小,为2.45 K,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GPT2w-1和CTrop模型,减少了16%、21%、20%和12%。此外,将YGTrop-T_(m)和YGMete-T_(m)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对应的水汽理论RMS误差分别为0.25和0.21 mm,相对误差分别为1.01%和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GTrop-T_(m)
模型
YGMete-T_(m)
模型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GNSS
大气
水汽
云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优化
被引量:
1
2
作者
董浩杰
杨维芳
+1 位作者
李小刚
李得宴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针对当前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在青海省各地区的适用性较差,气象要素顾及较少等问题,提出一种青海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优化方法:利用青海省4个探空站2014—2018年5 a的数据,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适用于青海省西宁、...
针对当前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在青海省各地区的适用性较差,气象要素顾及较少等问题,提出一种青海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优化方法:利用青海省4个探空站2014—2018年5 a的数据,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适用于青海省西宁、都兰、郭勒木得及玉树4个地区的本地化单因子T_(m)模型和多个气象因子参与的本地化多因子T_(m)模型;并通过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PWV)与贝维斯(Bevis)模型和龚绍琦全国模型反演的PWV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精度均优于现有模型,在反演PWV精度方面也要优于现有模型,可为提高青海地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精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T_(m))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气象学
精密单点定位(PPP)
大气
可降水量(PWV)
模型
区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顾及日变化和非线性垂直改正的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3
作者
黄良珂
廖发圣
+4 位作者
陈发德
张红星
黎峻宇
黄玲
刘立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1-1732,共12页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反演大气水汽的关键因素,针对已有区域Tm模型未能同时顾及Tm在垂直方向的非线性变化和精细的日变化以及在构建模型时仅使用单一格网点数据等问题,本文以中国地区为研究区域,提出了一...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反演大气水汽的关键因素,针对已有区域Tm模型未能同时顾及Tm在垂直方向的非线性变化和精细的日变化以及在构建模型时仅使用单一格网点数据等问题,本文以中国地区为研究区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区域Tm建模方法,利用2012—2017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5资料建立顾及日变化和非线性垂直改正的区域Tm格网模型(CNTm模型).联合未参与建模的2018年ERA5资料和无线电探空数据,验证CNTm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并与当前广泛使用的GPT3模型和顾及了线性垂直改正的IGPT2w模型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以2018年ERA5资料和无线电探空数据为参考值,CNTm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3.31 K和3.21 K,其精度相较于GPT3模型分别提高了约16%和23%,相较于IGPT2w模型分别提高了约7%和11%;顾及了非线性垂直改正的CNTm模型的估计值更接近于Tm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趋势,且CNTm模型能够捕获Tm的日变化.由于CNTm模型在研究区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因此,其在研究区域实时高精度、高分辨率GNSS水汽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
tm
模型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非线性垂直改正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顾及周期性变化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
4
作者
曹小双
杨维芳
+2 位作者
李得宴
高墨通
闫香蓉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针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变量,其精度会影响地基GNSS水汽反演精度,同时T_(m)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差异的现状,研究建立地区的T_(m)模型:利用兰州市榆中探空站气象数据和欧洲中...
针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变量,其精度会影响地基GNSS水汽反演精度,同时T_(m)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差异的现状,研究建立地区的T_(m)模型:利用兰州市榆中探空站气象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分别建立单因子、顾及年周期变化、顾及年和半年周期变化的T_(m)模型;并对2种气象数据所建的3类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均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显著性检验,同时顾及周期性变化模型的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贝维斯(Bevis)模型和单因子模型;利用顾及周期变化的模型预测的T_(m)偏差中大于5 K和大于10 K的值占比明显减小且预测残差的周期趋势明显减弱,具有零均值的正态分布特性,仅表现出误差的随机性。总体而言,ERA5气象数据所建模型预测精度高于探空站气象数据所建模型;用ERA5气象数据建立的顾及周期性变化的T_(m)模型可用于兰州市GNSS大气水汽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T_(m))
周期性误差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
大气
再分析数据集(ERA5)气象数据
探空站气象数据
区域
模型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区域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线性模型精度评估
被引量:
6
5
作者
王明华
曹云昌
+2 位作者
梁宏
涂满红
刘志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69,共9页
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ERA5为参考数据,评估由探空数据建立的中国区域88个单站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与地表气温(T_(s))线性关系模型的精度.各站T_(m)-T_(s)线性模型计算的T_(m)(计算值)与ERA5气压层数据积分所得的T_(m)...
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ERA5为参考数据,评估由探空数据建立的中国区域88个单站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与地表气温(T_(s))线性关系模型的精度.各站T_(m)-T_(s)线性模型计算的T_(m)(计算值)与ERA5气压层数据积分所得的T_(m)(参考值)间偏差均方根值(RMSE)为1.8~5.5 K.不同站模型计算值与参考值间存在-1.22~4.54 K的系统性偏差,且绝大多数测站(82个站)系统性偏差为正值,即模型计算值总体上大于参考值.补偿各站系统性偏差后,模型计算值与参考值间RMSE降为1.5~3.5 K.与使用中国区域统一模型相比,使用单站模型平均能提高0.6 K的T_(m)计算精度,尤其在中国西部、西北和内蒙区域,精度提高可达1~3.9 K.对所有测站模型计算值和参考值间偏差时序进行分析,发现超过半数测站的偏差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气象学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线性
模型
ERA5
平均
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顾及多因子影响的中国西部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化研究
被引量:
20
6
作者
莫智翔
黎杏
+3 位作者
黄良珂
刘立龙
韦欣怡
周清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5-151,共7页
针对中国西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等情况,分析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 m)与测站高程、地面温度的关系,利用2014~2016年探空数据,在Bevis模型基础上建立一种与地面温度、高程和季节变化有关的新T m模型。以2017年探空数据为参考值,对新模型进行...
针对中国西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等情况,分析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 m)与测站高程、地面温度的关系,利用2014~2016年探空数据,在Bevis模型基础上建立一种与地面温度、高程和季节变化有关的新T m模型。以2017年探空数据为参考值,对新模型进行精度分析,并与广泛使用的Bevis模型和GPT2w模型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以探空数据为参考值,新模型的年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08 K和3.89 K,相比Bevis模型、GPT2w-5模型和GPT2w-1模型,其精度(RMS值)分别提高14.3%、20.6%和9.3%。此外,将新T m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其水汽计算理论RMS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22 mm和1.43%,新模型在中国西部地区的GNSS水汽探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新T
m
模型
中国西部地区
GNSS
大气
水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南部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化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廖发圣
黄良珂
+3 位作者
刘立龙
黄玲
郭希
刘喆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7,共7页
针对中国南部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沿海与内陆存在差异等情况,分析中国南部地区T_(m)与地面温度、测站高度、季节变化以及纬度的关系,利用中国南部地区19个探空站2015~2017年的探空数据,在Bevis公式的基础上建立只考虑地面温度的线性模型(...
针对中国南部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沿海与内陆存在差异等情况,分析中国南部地区T_(m)与地面温度、测站高度、季节变化以及纬度的关系,利用中国南部地区19个探空站2015~2017年的探空数据,在Bevis公式的基础上建立只考虑地面温度的线性模型(T_(m)-SC1模型)和与地面温度、高程、季节变化以及纬度有关的新T_(m)模型(T_(m)-SC2模型)。以2018年的探空数据为参考值,对T_(m)-SC1模型和T_(m)-SC2模型进行精度验证,并与广泛使用的Bevis公式和GPT3模型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T_(m)-SC1模型的年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76 K和2.57 K,相比Bevis模型和GPT3模型,其精度(RMS值)分别提高13.8%和2.2%;T_(m)-SC2模型的年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10 K和1.64 K,相比Bevis模型和GPT3模型其精度(RMS值)分别提高44.9%和37.6%。T_(m)-SC2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导致的理论RMS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16 mm和0.43%。因此,T_(m)-SC2模型更适用于中国南部地区的GNSS水汽探测以及气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中国南部地区
T_(m)-SC
模型
GNSS
大气
水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习尧青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4期138-140,143,共4页
加权平均温度(Tm)在地基GPS反演大气水汽中尤为重要,对广西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时空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创建了广西地区的Tm模型,对不同模型加权平均温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广西模型的精度良好,结算结果有所提高。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模型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多因子精化模型
9
作者
刘费帆
张露露
+2 位作者
黄玲
黄良珂
刘立龙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8-145,共8页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的重要参数。文章通过中国区域的2015—2017年探空站资料,构建了顾及温度、水汽压、经纬度、高...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的重要参数。文章通过中国区域的2015—2017年探空站资料,构建了顾及温度、水汽压、经纬度、高度和周期等多因子影响的T_(m)模型(T_(m)-C模型),并通过2018年的探空站资料加以检验。结果表明,T_(m)-C模型比Bevis模型、中国区域精化后的Bevis模型(T_(m)-B模型)和GPT3模型年均RMS值分别减小了30.4%、17.9%和25.4%。为进一步提高T_(m)-C模型的精度,基于中国地理分区的差异,分别建立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区域T_(m)模型,4个地区年均RMS值对比T_(m)-C模型平均精度提升了19.9%。将T_(m)-C模型应用于GNSS水汽计算,其理论RMS值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18 mm和0.95%,分区域的模型较T_(m)-C模型平均精度分别提升了22.9%和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大气
水汽
中国区域
地理分区
模型
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被引量:
3
10
作者
李松青
刘立龙
+2 位作者
容静
周威
刘林波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6-66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建立的以当地气象数据为输入参数、数值积分法计算的Tm为输出参数进行训练得到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选取广西地区4个探空站提供的2013-2014年的气象数据和Tm数据为训练样本,2015年的两类数据为测试样...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建立的以当地气象数据为输入参数、数值积分法计算的Tm为输出参数进行训练得到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选取广西地区4个探空站提供的2013-2014年的气象数据和Tm数据为训练样本,2015年的两类数据为测试样本,取得最优的模型参数,并以此建立最优的Tm模型,然后计算2015年的Tm,将其结果与采用线性回归法建立的广西地区的单因素、多因素Tm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取最优模型参数的条件下,SVR建立的Tm模型比本地化的单因素和多因素Tm模型的精度更高,验证了支持向量机回归在T_m建模方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回归(SVR)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
tm
)
模型
线性回归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PT2w模型计算中国地区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
18
11
作者
黄良珂
李琛
+2 位作者
王浩宇
黄军胜
刘立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6-501,共6页
以2015年GGOS Atmosphere格网产品和探空站资料为参考值,评价GPT2w模型在中国地区计算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T_m的精度和适用性。结果表明:1)在中国地区,1°分辨率的GPT2w模型精度和稳定性优于5°分辨率,且GPT2w模型表现出显著的...
以2015年GGOS Atmosphere格网产品和探空站资料为参考值,评价GPT2w模型在中国地区计算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T_m的精度和适用性。结果表明:1)在中国地区,1°分辨率的GPT2w模型精度和稳定性优于5°分辨率,且GPT2w模型表现出显著的系统性误差;2)T_m的bias和RMS误差均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性,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冬季较大、夏季较小,空间变化上RMS误差表现为随纬度增加而变大;3)受地形起伏和T_m日周期变化影响,T_m在中国西部和东北地区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T2w
模型
加权
平均温度
大气
水汽
中国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兰州地区区域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
7
12
作者
王瀚弘
魏冠军
+1 位作者
张幸
梁斌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2年第1期90-96,129,共8页
针对贝维斯(Bevis)模型在兰州地区适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利用2014—2018年全球气候监测数据集(ERA5)的再分析数据,结合榆中站探空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适用于兰州地区的单因子模型和双因子模型,并与Bevis模型和龚邵琦模型进行反...
针对贝维斯(Bevis)模型在兰州地区适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利用2014—2018年全球气候监测数据集(ERA5)的再分析数据,结合榆中站探空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适用于兰州地区的单因子模型和双因子模型,并与Bevis模型和龚邵琦模型进行反演大气可降水量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新构建的单因子模型和双因子模型精度整体优于Bevis模型,将其用于反演大气可降水量时,对比Bevis模型和龚邵琦模型,新构建的单、双因子模型与实际降水量更接近,可以达到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
平均温度
模型
区域化
ERA5再分析资料
大气
可降水量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济南地区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建立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
5
13
作者
徐铭泽
郭秋英
+3 位作者
侯建辉
赵耀
孙英君
李德伟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5期142-151,共10页
针对济南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缺乏的问题,采用济南地区章丘探空站2015—2019年的观测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逐月份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与地面温度间的相关关系,构建应用于济南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并与贝维斯(Bevis)模型、...
针对济南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缺乏的问题,采用济南地区章丘探空站2015—2019年的观测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逐月份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与地面温度间的相关关系,构建应用于济南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并与贝维斯(Bevis)模型、中国东部地区模型进行精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济南地区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冬季和夏季各月份的均方根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2.941、1.810 K,相差1.131 K。济南加权平均温度模型与Bevis模型相比,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精度分别提高20%和25%;与中国东部地区模型相比,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精度则分别提高21%和23%。对中国东部地区模型在济南地区的适用性进行改进,经优化后的中国东部地区模型均方根误差精度提高17.8%,平均绝对误差精度提高25.5%,在济南地区的适用性得到提高。通过大气可降水量反演实验,济南加权平均温度模型七月份大气可降水量的偏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较Bevis模型精度分别提高0.34、0.10、0.15 mm。济南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更高,与实际降水拟合度更好,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可以应用于本地区的大气可降水量反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可降水量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线性回归
模型
优化
精度分析
大气
可降水量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PT3模型反演GNSS大气可降水量精度评定
被引量:
7
14
作者
蔡猛
刘立龙
+3 位作者
黄良珂
莫智翔
黄东桂
李浩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3-488,共6页
采用中国区域2017~2018年与GNSS站并址的49个探空站资料对GPT3模型估算的气象参数的精度进行评估,再利用49个GNSS站结合GPT3模型估算的气象参数反演日均大气可降水量PWV,并采用与GNSS站并址的探空站数据对其精度进行评定。实验得出:(1)...
采用中国区域2017~2018年与GNSS站并址的49个探空站资料对GPT3模型估算的气象参数的精度进行评估,再利用49个GNSS站结合GPT3模型估算的气象参数反演日均大气可降水量PWV,并采用与GNSS站并址的探空站数据对其精度进行评定。实验得出:(1)在中国地区,1°分辨率的GPT3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优于5°分辨率,其气压、气温和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的偏差均值分别为0.73 hPa、1.34 K和-1.67 K,均方根误差均值分别为4.21 hPa、3.75 K和4.15 K;(2)利用GPT3模型提供的气温结合Bevis经验公式反演的PWV与GPT3模型提供的T_(m)反演的PWV精度相当,且2种方法反演的PWV和探空资料实测地表温度反演的PWV呈现很好的一致性,在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反演PWV的精度优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T3
模型
GNSS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大气
可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PT3模型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
9
15
作者
陈发源
王新志
金晓毅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6期38-44,共7页
针对在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反演高精度的大气水汽产品时,容易缺少实测气象参数的问题,提出利用全球气温气压3(GPT3)模型计算的气温、气压参数,结合GPT3、贝维斯(Bevis)回归和改进Bevis回归计算的加权平均温度,来反演大气可降水量...
针对在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反演高精度的大气水汽产品时,容易缺少实测气象参数的问题,提出利用全球气温气压3(GPT3)模型计算的气温、气压参数,结合GPT3、贝维斯(Bevis)回归和改进Bevis回归计算的加权平均温度,来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的方法。3种基于GPT3模型计算PWV的方法分别记为G/PWV、GB/PWV和GBG/PWV。利用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提供的探空站实测PWV数据作为真值,对计算的PWV进行精度评估。实验结果表明:G/PWV、GB/PWV和GBG/PWV均能够达到毫米级精度,它们的年均偏差分别为0.06、0.17、0.42 m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47、4.48、4.54 mm;对于不同的测站和地理分区,3种方法反演出的PWV精度有所不同且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整体而言,在中国陆地区域内利用GPT3模型反演PWV,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温气压3
模型
大气
可降水量
加权
平均温度
精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探空资料的华北平原地区Tm模型精化
16
作者
张晓梅
廖发圣
刘立龙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143-150,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探空资料的华北平原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模型精化方法:利用中国华北平原地区8个无线电探空站2015—2017年的探空资料,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分析Tm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探空资料的华北平原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模型精化方法:利用中国华北平原地区8个无线电探空站2015—2017年的探空资料,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分析Tm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与诸多因子的相关性;然后基于最小二乘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Tm与地表温度(Ts)的线性模型(T_(m1)模型)以及顾及周期性的多因子Tm区域化回归模型(T_(m2)模型);最后以2018年的探空数据为参考值,与Bevis公式对比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Bevis公式,T_(m1)模型和T_(m2)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3.61和3.47 K,精度分别提升9.4%和12.7%;说明提出的Tm模型在中国华北平原地区具有更高的精度,可为该地区的GNSS水汽探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
tm
)
华北平原
tm
模型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大气
可降水量(PW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傅里叶级数的中国沿海地区T_m模型精化研究
被引量:
7
17
作者
刘立龙
万庆同
+2 位作者
周威
黄良珂
黎峻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37-1141,共5页
本文采用中国沿海地区13个探空站2010~2014年实测地表温度Ts与平均温度Tm数据,利用傅里叶级数分析法精化中国沿海地区Tm模型,并将2015年探空站实测Tm数据与精化模型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精化模型在Tm探测方面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其...
本文采用中国沿海地区13个探空站2010~2014年实测地表温度Ts与平均温度Tm数据,利用傅里叶级数分析法精化中国沿海地区Tm模型,并将2015年探空站实测Tm数据与精化模型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精化模型在Tm探测方面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其计算大气可降水量的误差概率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沿海地区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傅里叶级数
非线性
tm
模型
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三角地区分季节多因子本地化T_m模型研究
被引量:
8
18
作者
李媛
李黎
+3 位作者
张振
顾嘉伟
周嘉陵
谢威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0-145,共6页
针对GNSS气象学中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受时空影响的问题,利用长三角地区7个探空站2015~2017年数据,分析Tm与地面温度(Ts)、水汽压(es)和气压(Ps)的线性关系,并基于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拟合,建立长三角地区本地化Tm模型。实验结果表...
针对GNSS气象学中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受时空影响的问题,利用长三角地区7个探空站2015~2017年数据,分析Tm与地面温度(Ts)、水汽压(es)和气压(Ps)的线性关系,并基于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拟合,建立长三角地区本地化Tm模型。实验结果表明:1)本地化单因子模型效果优于Bevis模型,且双因子和多因子模型与单因子模型效果相当;2)分季节多因子模型优于全局模型,对秋冬季改善效果最为显著;3)分季节多因子Tm模型计算GNSS大气可降水量(PWV)的效果优于Bevis模型。分季节多因子本地化Tm模型更适用于长三角地区,可获得更准确的Tm和PW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长三角地区
GNSS气象学
本地化
模型
大气
可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PT3模型在安徽地区的性能
被引量:
4
19
作者
綦子民
屈小川
+2 位作者
赖山东
高飞
虞良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1-486,共6页
基于安徽省23个CORS站数据解算天顶对流层延迟(ZTD),评估GPT3+Hopfield和GPT3+Saastamoinen两种对流层组合模型的适用性,并利用探空数据分析GPT3模型估计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和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的精度。结果表明:1)GPT3+Saastamoi...
基于安徽省23个CORS站数据解算天顶对流层延迟(ZTD),评估GPT3+Hopfield和GPT3+Saastamoinen两种对流层组合模型的适用性,并利用探空数据分析GPT3模型估计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和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的精度。结果表明:1)GPT3+Saastamoinen组合模型的ZTD精度优于GPT3+Hopfield组合模型,GPT3模型的ZTD精度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皖南精度低于皖北,且春、冬季精度优于夏、秋季;2)在安徽地区,GPT3模型2种格网分辨率的T_(m)精度基本相当,平均偏差在-2.0 K左右,RMS值在4.5 K左右;3)在安徽地区,基于GPT3模型气象参数反演的PWV(GPT3-PWV)与探空站的PWV有较高的一致性,且同样具有时空变化特征,由皖南向皖北逐渐降低,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T3
模型
天顶对流层延迟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大气
可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顾及多因子影响的中国区域T_(m)模型精化研究
被引量:
3
20
作者
李浩杰
刘立龙
+2 位作者
黄良珂
莫智翔
蔡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3-397,共5页
利用中国区域2015~2017年探空数据,建立一种顾及地表温度、地表水汽压、高程和纬度的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BET模型)。以2018年探空站T_(m)数据为参考值,分析BET模型精度,并与Bevis模型和GPT3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ET...
利用中国区域2015~2017年探空数据,建立一种顾及地表温度、地表水汽压、高程和纬度的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BET模型)。以2018年探空站T_(m)数据为参考值,分析BET模型精度,并与Bevis模型和GPT3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ET模型年均RMSE与bias分别为3.15 K和0.04 K,相比于Bevis模型、1°×1°分辨率的GPT3模型和5°×5°分辨率的GPT3模型,年均RMSE分别降低29.2%、32.8%和39.1%,年均bias分别降低96.4%、96.7%和97.4%,且该模型在中国区域不同高程和纬度上的精度与稳定性优于Bevis模型和GPT3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水汽压
多因子T_(m)
模型
GPT3
模型
中国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贵地区顾及高度改正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1
作者
陈明
陈天伟
韦海福
刘鹏
刘晋
贾相苹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
出处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3,共10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GXNSFAA198308)
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15-140-07-09)。
文摘
针对云贵地区地形起伏特点,分析T_(m)与高程、Ts的关系,利用2016—2018年的ERA5数据,建立两种顾及高度改正的T_(m)模型——YGTrop-T_(m)和YGMete-T_(m)。以2019年ERA5和探空数据为参考值,结合Bevis公式、GPT2w和CTrop模型,对新模型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以ERA5数据为参考值,YGTrop-T_(m)和YGMete-T_(m)模型的年均RMS分别为2.72和2.16 K,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和GPT2w-1模型,YGTrop-T_(m)模型RMS减少了20%、28%、9%,与CTrop模型相当,而YGMete-T_(m)模型RMS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GPT2w-1和CTrop模型减少了36%、43%、28%和20%;以探空数据为参考值,YGTrop-T_(m)模型年均RMS与Bevis公式和CTrop模型相当,分别为2.88、2.93和2.80 K,而YGMete-T_(m)模型的年均RMS最小,为2.45 K,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GPT2w-1和CTrop模型,减少了16%、21%、20%和12%。此外,将YGTrop-T_(m)和YGMete-T_(m)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对应的水汽理论RMS误差分别为0.25和0.21 mm,相对误差分别为1.01%和0.86%。
关键词
YGTrop-T_(m)
模型
YGMete-T_(m)
模型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GNSS
大气
水汽
云贵地区
Keywords
YGTrop-T_(m)
YGMete-T_(m)
a
tm
ospheric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GNSS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Yunnan and Guizhou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优化
被引量:
1
2
作者
董浩杰
杨维芳
李小刚
李得宴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
青海省基础测绘院
海军工程大学
出处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基金
十三五“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支持项目(2016YFB0501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1076)
兰州交通大学优秀平台支持项目(201806)。
文摘
针对当前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在青海省各地区的适用性较差,气象要素顾及较少等问题,提出一种青海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优化方法:利用青海省4个探空站2014—2018年5 a的数据,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适用于青海省西宁、都兰、郭勒木得及玉树4个地区的本地化单因子T_(m)模型和多个气象因子参与的本地化多因子T_(m)模型;并通过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PWV)与贝维斯(Bevis)模型和龚绍琦全国模型反演的PWV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精度均优于现有模型,在反演PWV精度方面也要优于现有模型,可为提高青海地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精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T_(m))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气象学
精密单点定位(PPP)
大气
可降水量(PWV)
模型
区域化
Keywords
a
tm
ospheric weighted average temperature(T_(m))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meteorological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
model regionalization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顾及日变化和非线性垂直改正的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3
作者
黄良珂
廖发圣
陈发德
张红星
黎峻宇
黄玲
刘立龙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1-173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6400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3GXNSFAA026434)
+1 种基金
广西“八桂学者”岗位专项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22322)联合资助.
文摘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反演大气水汽的关键因素,针对已有区域Tm模型未能同时顾及Tm在垂直方向的非线性变化和精细的日变化以及在构建模型时仅使用单一格网点数据等问题,本文以中国地区为研究区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区域Tm建模方法,利用2012—2017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5资料建立顾及日变化和非线性垂直改正的区域Tm格网模型(CNTm模型).联合未参与建模的2018年ERA5资料和无线电探空数据,验证CNTm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并与当前广泛使用的GPT3模型和顾及了线性垂直改正的IGPT2w模型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以2018年ERA5资料和无线电探空数据为参考值,CNTm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3.31 K和3.21 K,其精度相较于GPT3模型分别提高了约16%和23%,相较于IGPT2w模型分别提高了约7%和11%;顾及了非线性垂直改正的CNTm模型的估计值更接近于Tm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趋势,且CNTm模型能够捕获Tm的日变化.由于CNTm模型在研究区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因此,其在研究区域实时高精度、高分辨率GNSS水汽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关键词
CN
tm
模型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非线性垂直改正
日变化
Keywords
CN
tm
model
A
tm
ospheric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GNSS
Nonlinear vertical correction
Diurnal variation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顾及周期性变化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
4
作者
曹小双
杨维芳
李得宴
高墨通
闫香蓉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
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1076)
兰州交通大学优秀平台支持项目(201806)
十三五“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支持项目(2016YFB0501802)。
文摘
针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变量,其精度会影响地基GNSS水汽反演精度,同时T_(m)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差异的现状,研究建立地区的T_(m)模型:利用兰州市榆中探空站气象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分别建立单因子、顾及年周期变化、顾及年和半年周期变化的T_(m)模型;并对2种气象数据所建的3类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均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显著性检验,同时顾及周期性变化模型的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贝维斯(Bevis)模型和单因子模型;利用顾及周期变化的模型预测的T_(m)偏差中大于5 K和大于10 K的值占比明显减小且预测残差的周期趋势明显减弱,具有零均值的正态分布特性,仅表现出误差的随机性。总体而言,ERA5气象数据所建模型预测精度高于探空站气象数据所建模型;用ERA5气象数据建立的顾及周期性变化的T_(m)模型可用于兰州市GNSS大气水汽反演。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T_(m))
周期性误差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
大气
再分析数据集(ERA5)气象数据
探空站气象数据
区域
模型
构建
Keywords
a
tm
ospheric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T_(m))
periodic error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 v5(ERA5)meteorological data
meteorological data of sounding station
regional model construction
分类号
P228.4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P4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区域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线性模型精度评估
被引量:
6
5
作者
王明华
曹云昌
梁宏
涂满红
刘志刚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秦皇岛市气象局
出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69,共9页
基金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ESTA-2020-B0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启动基金(2020R053)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2045)。
文摘
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ERA5为参考数据,评估由探空数据建立的中国区域88个单站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与地表气温(T_(s))线性关系模型的精度.各站T_(m)-T_(s)线性模型计算的T_(m)(计算值)与ERA5气压层数据积分所得的T_(m)(参考值)间偏差均方根值(RMSE)为1.8~5.5 K.不同站模型计算值与参考值间存在-1.22~4.54 K的系统性偏差,且绝大多数测站(82个站)系统性偏差为正值,即模型计算值总体上大于参考值.补偿各站系统性偏差后,模型计算值与参考值间RMSE降为1.5~3.5 K.与使用中国区域统一模型相比,使用单站模型平均能提高0.6 K的T_(m)计算精度,尤其在中国西部、西北和内蒙区域,精度提高可达1~3.9 K.对所有测站模型计算值和参考值间偏差时序进行分析,发现超过半数测站的偏差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
关键词
GNSS气象学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线性
模型
ERA5
平均
偏差
Keywords
GNSS meteorology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of the a
tm
osphere
linear model
ERA5
mean bias
分类号
P228.4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P4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顾及多因子影响的中国西部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化研究
被引量:
20
6
作者
莫智翔
黎杏
黄良珂
刘立龙
韦欣怡
周清华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4027,41664002,4186400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7GXNSFBA198139,2017GXNSFDA198016,2018GXNSFAA281182,2018GXNSFAA281279,2018GXNSFAA294045)
广西“八桂学者”岗位专项。
文摘
针对中国西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等情况,分析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 m)与测站高程、地面温度的关系,利用2014~2016年探空数据,在Bevis模型基础上建立一种与地面温度、高程和季节变化有关的新T m模型。以2017年探空数据为参考值,对新模型进行精度分析,并与广泛使用的Bevis模型和GPT2w模型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以探空数据为参考值,新模型的年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08 K和3.89 K,相比Bevis模型、GPT2w-5模型和GPT2w-1模型,其精度(RMS值)分别提高14.3%、20.6%和9.3%。此外,将新T m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其水汽计算理论RMS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22 mm和1.43%,新模型在中国西部地区的GNSS水汽探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新T
m
模型
中国西部地区
GNSS
大气
水汽
Keywords
a
tm
osphere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new T m model
western China
GNSS-PWV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南部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化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廖发圣
黄良珂
刘立龙
黄玲
郭希
刘喆栋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64002,41704027,4166400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7GXNSFBA198139,2017GXNSFDA198016,2018GXNSFAA281182)
+1 种基金
湖南省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2020-9)
广西“八桂学者”岗位专项。
文摘
针对中国南部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沿海与内陆存在差异等情况,分析中国南部地区T_(m)与地面温度、测站高度、季节变化以及纬度的关系,利用中国南部地区19个探空站2015~2017年的探空数据,在Bevis公式的基础上建立只考虑地面温度的线性模型(T_(m)-SC1模型)和与地面温度、高程、季节变化以及纬度有关的新T_(m)模型(T_(m)-SC2模型)。以2018年的探空数据为参考值,对T_(m)-SC1模型和T_(m)-SC2模型进行精度验证,并与广泛使用的Bevis公式和GPT3模型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T_(m)-SC1模型的年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76 K和2.57 K,相比Bevis模型和GPT3模型,其精度(RMS值)分别提高13.8%和2.2%;T_(m)-SC2模型的年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10 K和1.64 K,相比Bevis模型和GPT3模型其精度(RMS值)分别提高44.9%和37.6%。T_(m)-SC2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导致的理论RMS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16 mm和0.43%。因此,T_(m)-SC2模型更适用于中国南部地区的GNSS水汽探测以及气象研究。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中国南部地区
T_(m)-SC
模型
GNSS
大气
水汽
Keywords
a
tm
osphere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southern China
T_(m)-SC model
GNSS-PWV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习尧青
机构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4期138-140,143,共4页
基金
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地区大气水汽转换系数模型研究”(2021KY1861)。
文摘
加权平均温度(Tm)在地基GPS反演大气水汽中尤为重要,对广西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时空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创建了广西地区的Tm模型,对不同模型加权平均温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广西模型的精度良好,结算结果有所提高。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模型
设计
Keywords
A
tm
ospheric weighting
Average temperature
Model design
分类号
P4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多因子精化模型
9
作者
刘费帆
张露露
黄玲
黄良珂
刘立龙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出处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8-14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4027、418640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BA297145)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22322)。
文摘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的重要参数。文章通过中国区域的2015—2017年探空站资料,构建了顾及温度、水汽压、经纬度、高度和周期等多因子影响的T_(m)模型(T_(m)-C模型),并通过2018年的探空站资料加以检验。结果表明,T_(m)-C模型比Bevis模型、中国区域精化后的Bevis模型(T_(m)-B模型)和GPT3模型年均RMS值分别减小了30.4%、17.9%和25.4%。为进一步提高T_(m)-C模型的精度,基于中国地理分区的差异,分别建立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区域T_(m)模型,4个地区年均RMS值对比T_(m)-C模型平均精度提升了19.9%。将T_(m)-C模型应用于GNSS水汽计算,其理论RMS值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18 mm和0.95%,分区域的模型较T_(m)-C模型平均精度分别提升了22.9%和14.9%。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大气
水汽
中国区域
地理分区
模型
精化
Keywords
a
tm
ospheric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China region
geographical zoning
model refinement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被引量:
3
10
作者
李松青
刘立龙
容静
周威
刘林波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
出处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6-66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4002)
广西“八桂学者”岗位专项经费项目(002401006017)
文摘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建立的以当地气象数据为输入参数、数值积分法计算的Tm为输出参数进行训练得到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选取广西地区4个探空站提供的2013-2014年的气象数据和Tm数据为训练样本,2015年的两类数据为测试样本,取得最优的模型参数,并以此建立最优的Tm模型,然后计算2015年的Tm,将其结果与采用线性回归法建立的广西地区的单因素、多因素Tm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取最优模型参数的条件下,SVR建立的Tm模型比本地化的单因素和多因素Tm模型的精度更高,验证了支持向量机回归在T_m建模方面的可行性。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回归(SVR)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
tm
)
模型
线性回归
精度分析
Keyword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
tm
model
linear regression
precision evaluation
分类号
P228.41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PT2w模型计算中国地区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
18
11
作者
黄良珂
李琛
王浩宇
黄军胜
刘立龙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6-50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4027
41664002)
+4 种基金
广西八桂学者岗位专项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7GXNSFBA198139
2017GXNSFDA198016)
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6-380-25-01
15-140-07034)~~
文摘
以2015年GGOS Atmosphere格网产品和探空站资料为参考值,评价GPT2w模型在中国地区计算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T_m的精度和适用性。结果表明:1)在中国地区,1°分辨率的GPT2w模型精度和稳定性优于5°分辨率,且GPT2w模型表现出显著的系统性误差;2)T_m的bias和RMS误差均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性,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冬季较大、夏季较小,空间变化上RMS误差表现为随纬度增加而变大;3)受地形起伏和T_m日周期变化影响,T_m在中国西部和东北地区误差较大。
关键词
GPT2w
模型
加权
平均温度
大气
水汽
中国地区
Keywords
GPT2w model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China region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兰州地区区域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
7
12
作者
王瀚弘
魏冠军
张幸
梁斌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
出处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2年第1期90-96,12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4008)
兰州交通大学优秀平台项目(201806)。
文摘
针对贝维斯(Bevis)模型在兰州地区适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利用2014—2018年全球气候监测数据集(ERA5)的再分析数据,结合榆中站探空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适用于兰州地区的单因子模型和双因子模型,并与Bevis模型和龚邵琦模型进行反演大气可降水量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新构建的单因子模型和双因子模型精度整体优于Bevis模型,将其用于反演大气可降水量时,对比Bevis模型和龚邵琦模型,新构建的单、双因子模型与实际降水量更接近,可以达到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要求。
关键词
加权
平均温度
模型
区域化
ERA5再分析资料
大气
可降水量
精度分析
Keywords
weighted average temperature
ERA5 reanalysis data
model regionalization
a
tm
ospheric precipitable amount
accuracy analysis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济南地区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建立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
5
13
作者
徐铭泽
郭秋英
侯建辉
赵耀
孙英君
李德伟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房山人卫激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出处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5期142-151,共10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17MD029)
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科技项目(2017-R1-004)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SDYKC18080)。
文摘
针对济南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缺乏的问题,采用济南地区章丘探空站2015—2019年的观测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逐月份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与地面温度间的相关关系,构建应用于济南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并与贝维斯(Bevis)模型、中国东部地区模型进行精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济南地区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冬季和夏季各月份的均方根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2.941、1.810 K,相差1.131 K。济南加权平均温度模型与Bevis模型相比,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精度分别提高20%和25%;与中国东部地区模型相比,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精度则分别提高21%和23%。对中国东部地区模型在济南地区的适用性进行改进,经优化后的中国东部地区模型均方根误差精度提高17.8%,平均绝对误差精度提高25.5%,在济南地区的适用性得到提高。通过大气可降水量反演实验,济南加权平均温度模型七月份大气可降水量的偏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较Bevis模型精度分别提高0.34、0.10、0.15 mm。济南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更高,与实际降水拟合度更好,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可以应用于本地区的大气可降水量反演研究。
关键词
大气
可降水量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线性回归
模型
优化
精度分析
大气
可降水量反演
Keywords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a
tm
ospheric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optimization
accuracy analysis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inversion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PT3模型反演GNSS大气可降水量精度评定
被引量:
7
14
作者
蔡猛
刘立龙
黄良珂
莫智翔
黄东桂
李浩杰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3-48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6400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7GXNSFDA198016)
广西“八桂学者”岗位专项。
文摘
采用中国区域2017~2018年与GNSS站并址的49个探空站资料对GPT3模型估算的气象参数的精度进行评估,再利用49个GNSS站结合GPT3模型估算的气象参数反演日均大气可降水量PWV,并采用与GNSS站并址的探空站数据对其精度进行评定。实验得出:(1)在中国地区,1°分辨率的GPT3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优于5°分辨率,其气压、气温和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的偏差均值分别为0.73 hPa、1.34 K和-1.67 K,均方根误差均值分别为4.21 hPa、3.75 K和4.15 K;(2)利用GPT3模型提供的气温结合Bevis经验公式反演的PWV与GPT3模型提供的T_(m)反演的PWV精度相当,且2种方法反演的PWV和探空资料实测地表温度反演的PWV呈现很好的一致性,在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反演PWV的精度优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
关键词
GPT3
模型
GNSS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大气
可降水量
Keywords
GPT3 model
GNSS
a
tm
ospheric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PT3模型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
9
15
作者
陈发源
王新志
金晓毅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出处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6期38-4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73012)
中科院先导A专项课题项目(XDA23040100)。
文摘
针对在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反演高精度的大气水汽产品时,容易缺少实测气象参数的问题,提出利用全球气温气压3(GPT3)模型计算的气温、气压参数,结合GPT3、贝维斯(Bevis)回归和改进Bevis回归计算的加权平均温度,来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的方法。3种基于GPT3模型计算PWV的方法分别记为G/PWV、GB/PWV和GBG/PWV。利用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提供的探空站实测PWV数据作为真值,对计算的PWV进行精度评估。实验结果表明:G/PWV、GB/PWV和GBG/PWV均能够达到毫米级精度,它们的年均偏差分别为0.06、0.17、0.42 m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47、4.48、4.54 mm;对于不同的测站和地理分区,3种方法反演出的PWV精度有所不同且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整体而言,在中国陆地区域内利用GPT3模型反演PWV,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关键词
全球气温气压3
模型
大气
可降水量
加权
平均温度
精度评定
Keywords
glob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3 model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accuracy evaluation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探空资料的华北平原地区Tm模型精化
16
作者
张晓梅
廖发圣
刘立龙
机构
贺州市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规划院
菏泽地震监测中心站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出处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143-150,共8页
文摘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探空资料的华北平原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模型精化方法:利用中国华北平原地区8个无线电探空站2015—2017年的探空资料,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分析Tm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与诸多因子的相关性;然后基于最小二乘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Tm与地表温度(Ts)的线性模型(T_(m1)模型)以及顾及周期性的多因子Tm区域化回归模型(T_(m2)模型);最后以2018年的探空数据为参考值,与Bevis公式对比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Bevis公式,T_(m1)模型和T_(m2)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3.61和3.47 K,精度分别提升9.4%和12.7%;说明提出的Tm模型在中国华北平原地区具有更高的精度,可为该地区的GNSS水汽探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
tm
)
华北平原
tm
模型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大气
可降水量(PWV)
Keywords
a
tm
osphere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tm
)
North China plain
tm
model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傅里叶级数的中国沿海地区T_m模型精化研究
被引量:
7
17
作者
刘立龙
万庆同
周威
黄良珂
黎峻宇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37-114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4027,41664002)
广西“八桂学者”岗位专项
+1 种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7GXNSFBA198139,2017GXNSFDA198016)
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4-045-24-10,16-380-25-01)~~
文摘
本文采用中国沿海地区13个探空站2010~2014年实测地表温度Ts与平均温度Tm数据,利用傅里叶级数分析法精化中国沿海地区Tm模型,并将2015年探空站实测Tm数据与精化模型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精化模型在Tm探测方面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其计算大气可降水量的误差概率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关键词
中国沿海地区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傅里叶级数
非线性
tm
模型
精化
Keywords
China’s coastal area
a
tm
ospheric weighted average temperature
Fourier series
non-linear
T m model refinement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三角地区分季节多因子本地化T_m模型研究
被引量:
8
18
作者
李媛
李黎
张振
顾嘉伟
周嘉陵
谢威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基金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810332018Z)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4029)
+1 种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JJ306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61603)~~
文摘
针对GNSS气象学中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受时空影响的问题,利用长三角地区7个探空站2015~2017年数据,分析Tm与地面温度(Ts)、水汽压(es)和气压(Ps)的线性关系,并基于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拟合,建立长三角地区本地化Tm模型。实验结果表明:1)本地化单因子模型效果优于Bevis模型,且双因子和多因子模型与单因子模型效果相当;2)分季节多因子模型优于全局模型,对秋冬季改善效果最为显著;3)分季节多因子Tm模型计算GNSS大气可降水量(PWV)的效果优于Bevis模型。分季节多因子本地化Tm模型更适用于长三角地区,可获得更准确的Tm和PWV。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长三角地区
GNSS气象学
本地化
模型
大气
可降水量
Keywords
weighted average temperature
Yangtze river delta
GNSS meteorology
localization model
a
tm
ospheric perceptible water vapor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PT3模型在安徽地区的性能
被引量:
4
19
作者
綦子民
屈小川
赖山东
高飞
虞良斌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江西省自然资源测绘与监测院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1-48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1141)。
文摘
基于安徽省23个CORS站数据解算天顶对流层延迟(ZTD),评估GPT3+Hopfield和GPT3+Saastamoinen两种对流层组合模型的适用性,并利用探空数据分析GPT3模型估计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和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的精度。结果表明:1)GPT3+Saastamoinen组合模型的ZTD精度优于GPT3+Hopfield组合模型,GPT3模型的ZTD精度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皖南精度低于皖北,且春、冬季精度优于夏、秋季;2)在安徽地区,GPT3模型2种格网分辨率的T_(m)精度基本相当,平均偏差在-2.0 K左右,RMS值在4.5 K左右;3)在安徽地区,基于GPT3模型气象参数反演的PWV(GPT3-PWV)与探空站的PWV有较高的一致性,且同样具有时空变化特征,由皖南向皖北逐渐降低,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关键词
GPT3
模型
天顶对流层延迟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大气
可降水量
Keywords
GPT3 model
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
weighted average temperature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顾及多因子影响的中国区域T_(m)模型精化研究
被引量:
3
20
作者
李浩杰
刘立龙
黄良珂
莫智翔
蔡猛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3-39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6400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7GXNSFDA198016)
广西“八桂学者”岗位专项。
文摘
利用中国区域2015~2017年探空数据,建立一种顾及地表温度、地表水汽压、高程和纬度的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BET模型)。以2018年探空站T_(m)数据为参考值,分析BET模型精度,并与Bevis模型和GPT3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ET模型年均RMSE与bias分别为3.15 K和0.04 K,相比于Bevis模型、1°×1°分辨率的GPT3模型和5°×5°分辨率的GPT3模型,年均RMSE分别降低29.2%、32.8%和39.1%,年均bias分别降低96.4%、96.7%和97.4%,且该模型在中国区域不同高程和纬度上的精度与稳定性优于Bevis模型和GPT3模型。
关键词
大气
加权
平均温度
水汽压
多因子T_(m)
模型
GPT3
模型
中国地区
Keywords
a
tm
ospheric weighted mean temperature
water vapor pressure
multi-factors T_(m) model
GPT3 model
China region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贵地区顾及高度改正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陈明
陈天伟
韦海福
刘鹏
刘晋
贾相苹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海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优化
董浩杰
杨维芳
李小刚
李得宴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顾及日变化和非线性垂直改正的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黄良珂
廖发圣
陈发德
张红星
黎峻宇
黄玲
刘立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顾及周期性变化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
曹小双
杨维芳
李得宴
高墨通
闫香蓉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区域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线性模型精度评估
王明华
曹云昌
梁宏
涂满红
刘志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顾及多因子影响的中国西部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化研究
莫智翔
黎杏
黄良珂
刘立龙
韦欣怡
周清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南部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化研究
廖发圣
黄良珂
刘立龙
黄玲
郭希
刘喆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广西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构建研究
习尧青
《农业灾害研究》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多因子精化模型
刘费帆
张露露
黄玲
黄良珂
刘立龙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李松青
刘立龙
容静
周威
刘林波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GPT2w模型计算中国地区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的精度分析
黄良珂
李琛
王浩宇
黄军胜
刘立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兰州地区区域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王瀚弘
魏冠军
张幸
梁斌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济南地区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建立及精度分析
徐铭泽
郭秋英
侯建辉
赵耀
孙英君
李德伟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GPT3模型反演GNSS大气可降水量精度评定
蔡猛
刘立龙
黄良珂
莫智翔
黄东桂
李浩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GPT3模型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精度分析
陈发源
王新志
金晓毅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基于探空资料的华北平原地区Tm模型精化
张晓梅
廖发圣
刘立龙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基于傅里叶级数的中国沿海地区T_m模型精化研究
刘立龙
万庆同
周威
黄良珂
黎峻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长三角地区分季节多因子本地化T_m模型研究
李媛
李黎
张振
顾嘉伟
周嘉陵
谢威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GPT3模型在安徽地区的性能
綦子民
屈小川
赖山东
高飞
虞良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顾及多因子影响的中国区域T_(m)模型精化研究
李浩杰
刘立龙
黄良珂
莫智翔
蔡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