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贵地区顾及高度改正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1
作者 陈明 陈天伟 +3 位作者 韦海福 刘鹏 刘晋 贾相苹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3,共10页
针对云贵地区地形起伏特点,分析T_(m)与高程、Ts的关系,利用2016—2018年的ERA5数据,建立两种顾及高度改正的T_(m)模型——YGTrop-T_(m)和YGMete-T_(m)。以2019年ERA5和探空数据为参考值,结合Bevis公式、GPT2w和CTrop模型,对新模型精度... 针对云贵地区地形起伏特点,分析T_(m)与高程、Ts的关系,利用2016—2018年的ERA5数据,建立两种顾及高度改正的T_(m)模型——YGTrop-T_(m)和YGMete-T_(m)。以2019年ERA5和探空数据为参考值,结合Bevis公式、GPT2w和CTrop模型,对新模型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以ERA5数据为参考值,YGTrop-T_(m)和YGMete-T_(m)模型的年均RMS分别为2.72和2.16 K,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和GPT2w-1模型,YGTrop-T_(m)模型RMS减少了20%、28%、9%,与CTrop模型相当,而YGMete-T_(m)模型RMS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GPT2w-1和CTrop模型减少了36%、43%、28%和20%;以探空数据为参考值,YGTrop-T_(m)模型年均RMS与Bevis公式和CTrop模型相当,分别为2.88、2.93和2.80 K,而YGMete-T_(m)模型的年均RMS最小,为2.45 K,相较于Bevis公式、GPT2w-5、GPT2w-1和CTrop模型,减少了16%、21%、20%和12%。此外,将YGTrop-T_(m)和YGMete-T_(m)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对应的水汽理论RMS误差分别为0.25和0.21 mm,相对误差分别为1.01%和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GTrop-T_(m)模型 YGMete-T_(m)模型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GNSS大气水汽 云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董浩杰 杨维芳 +1 位作者 李小刚 李得宴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针对当前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在青海省各地区的适用性较差,气象要素顾及较少等问题,提出一种青海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优化方法:利用青海省4个探空站2014—2018年5 a的数据,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适用于青海省西宁、... 针对当前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在青海省各地区的适用性较差,气象要素顾及较少等问题,提出一种青海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优化方法:利用青海省4个探空站2014—2018年5 a的数据,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适用于青海省西宁、都兰、郭勒木得及玉树4个地区的本地化单因子T_(m)模型和多个气象因子参与的本地化多因子T_(m)模型;并通过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PWV)与贝维斯(Bevis)模型和龚绍琦全国模型反演的PWV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精度均优于现有模型,在反演PWV精度方面也要优于现有模型,可为提高青海地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精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气象学 精密单点定位(PPP) 大气可降水量(PWV) 模型区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日变化和非线性垂直改正的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3
作者 黄良珂 廖发圣 +4 位作者 陈发德 张红星 黎峻宇 黄玲 刘立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1-1732,共12页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反演大气水汽的关键因素,针对已有区域Tm模型未能同时顾及Tm在垂直方向的非线性变化和精细的日变化以及在构建模型时仅使用单一格网点数据等问题,本文以中国地区为研究区域,提出了一...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反演大气水汽的关键因素,针对已有区域Tm模型未能同时顾及Tm在垂直方向的非线性变化和精细的日变化以及在构建模型时仅使用单一格网点数据等问题,本文以中国地区为研究区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区域Tm建模方法,利用2012—2017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5资料建立顾及日变化和非线性垂直改正的区域Tm格网模型(CNTm模型).联合未参与建模的2018年ERA5资料和无线电探空数据,验证CNTm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并与当前广泛使用的GPT3模型和顾及了线性垂直改正的IGPT2w模型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以2018年ERA5资料和无线电探空数据为参考值,CNTm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3.31 K和3.21 K,其精度相较于GPT3模型分别提高了约16%和23%,相较于IGPT2w模型分别提高了约7%和11%;顾及了非线性垂直改正的CNTm模型的估计值更接近于Tm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趋势,且CNTm模型能够捕获Tm的日变化.由于CNTm模型在研究区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因此,其在研究区域实时高精度、高分辨率GNSS水汽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m模型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非线性垂直改正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周期性变化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
4
作者 曹小双 杨维芳 +2 位作者 李得宴 高墨通 闫香蓉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针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变量,其精度会影响地基GNSS水汽反演精度,同时T_(m)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差异的现状,研究建立地区的T_(m)模型:利用兰州市榆中探空站气象数据和欧洲中... 针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变量,其精度会影响地基GNSS水汽反演精度,同时T_(m)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差异的现状,研究建立地区的T_(m)模型:利用兰州市榆中探空站气象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分别建立单因子、顾及年周期变化、顾及年和半年周期变化的T_(m)模型;并对2种气象数据所建的3类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均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显著性检验,同时顾及周期性变化模型的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贝维斯(Bevis)模型和单因子模型;利用顾及周期变化的模型预测的T_(m)偏差中大于5 K和大于10 K的值占比明显减小且预测残差的周期趋势明显减弱,具有零均值的正态分布特性,仅表现出误差的随机性。总体而言,ERA5气象数据所建模型预测精度高于探空站气象数据所建模型;用ERA5气象数据建立的顾及周期性变化的T_(m)模型可用于兰州市GNSS大气水汽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 周期性误差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气象数据 探空站气象数据 区域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建立全球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鹏 陈家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3-136,141,共5页
针对全球加权平均温度模型(GWMT)在海洋地区存在显著异常的缺陷,利用2007~2011年NCEP再分析资料建立全球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GWMT_N。利用2011年全球650个无线电探空站T m数据和2011年COSMIC掩星T m数据对GWMT_N模型的精度进行验证... 针对全球加权平均温度模型(GWMT)在海洋地区存在显著异常的缺陷,利用2007~2011年NCEP再分析资料建立全球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GWMT_N。利用2011年全球650个无线电探空站T m数据和2011年COSMIC掩星T m数据对GWMT_N模型的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WMT_N模型避免了GWMT模型的缺陷,且在陆地地区的精度也得到了提高;GWMT_N模型的整体精度与采用地面实测温度的Bevis公式相当,且无需已知地面实测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EP GWMT_N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探空站 COS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时空变化及模型 被引量:49
6
作者 龚绍琦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2-341,共10页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GPS水汽遥感的关键参数,决定了水汽反演的精度。利用2008-2011年全国123个探空站点资料,分析了T_m与其影响要素纬度、海拔、地面气温、水汽压及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_m与纬度和海拔随季节变化呈周期性...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是地基GPS水汽遥感的关键参数,决定了水汽反演的精度。利用2008-2011年全国123个探空站点资料,分析了T_m与其影响要素纬度、海拔、地面气温、水汽压及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_m与纬度和海拔随季节变化呈周期性负相关,与地面温度和水汽压的自然对数呈正相关,与大气压呈负相关;T_m的空间变化具有纬度地带性和明显的气候分布特征,其变异程度在空间分布上有显著差别,不同地理位置的T_m受季节性影响程度不一,T_m也具有明显的年际周期性变化,年内T_m的每日变化符合二次函数分布规律。按照全国、气候分区和季节分区方法,分别建立了T_m单因子和多因子回归模型,并利用2012年1-5月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T_m的估算误差能满足GPS水汽遥感2%的精度,模型普遍适用于我国地基GPS水汽遥感中T_m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地基GPS 水汽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中国区GNSS加权平均温度分层格网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祥 蒋春华 +2 位作者 陈少妮 刘广盛 王帅民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8,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在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反演可降水量(PWV)中的精度,提出一种中国区GNSS加权平均温度模型:针对中国地势复杂多变,气候多样的环境特征,基于1990—2019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在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反演可降水量(PWV)中的精度,提出一种中国区GNSS加权平均温度模型:针对中国地势复杂多变,气候多样的环境特征,基于1990—2019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综合考虑T_(m)的季节性变化及长期线性趋势,构建T_(m)的分层格网模型(CT_(m)S);然后以74个无线电探空站提供的2020年气象数据为参考,评估CT_(m)S的精度及可用性,并利用第三代全球T_(m)模型(GT_(m)-III)及全球气压温度(GPT3)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CT_(m)S模型的均方根偏差(RMSE)均值为4.0 K,较GPT3及GT_(m)-III模型分别提升21.6%及8.0%,且在高海拔地区表现出明显的精度优势;CT_(m)S模型的PWV不确定度均值为0.32mm,相比于GPT3及GT_(m)-III模型分别减少16.6%及6.5%,且在中国西北地区表现出更优的精度及稳定性;提出的模型可为中国地区GNSS实时水汽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平均温度(T_(m)) 可降水量(PWV) 垂直分层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 无线电探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局地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建立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宏达 张显云 +1 位作者 王晓红 邹广黔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6-501,共6页
基于贵阳、威宁两个无线电探空站2014~2016年的气象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贵州整体、局地及季节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 m模型,并分析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贵州整体T m模型精度高于Bevis模型、全国模型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模型;建立贵... 基于贵阳、威宁两个无线电探空站2014~2016年的气象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贵州整体、局地及季节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 m模型,并分析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贵州整体T m模型精度高于Bevis模型、全国模型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模型;建立贵州局地、季节模型有助于进一步改善T m的精度;相较于Bevis模型,局地T m模型反演的PWV精度更高,与实际降水吻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大气可降水量 线性回归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线性模型精度评估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明华 曹云昌 +2 位作者 梁宏 涂满红 刘志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69,共9页
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ERA5为参考数据,评估由探空数据建立的中国区域88个单站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与地表气温(T_(s))线性关系模型的精度.各站T_(m)-T_(s)线性模型计算的T_(m)(计算值)与ERA5气压层数据积分所得的T_(m)... 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ERA5为参考数据,评估由探空数据建立的中国区域88个单站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与地表气温(T_(s))线性关系模型的精度.各站T_(m)-T_(s)线性模型计算的T_(m)(计算值)与ERA5气压层数据积分所得的T_(m)(参考值)间偏差均方根值(RMSE)为1.8~5.5 K.不同站模型计算值与参考值间存在-1.22~4.54 K的系统性偏差,且绝大多数测站(82个站)系统性偏差为正值,即模型计算值总体上大于参考值.补偿各站系统性偏差后,模型计算值与参考值间RMSE降为1.5~3.5 K.与使用中国区域统一模型相比,使用单站模型平均能提高0.6 K的T_(m)计算精度,尤其在中国西部、西北和内蒙区域,精度提高可达1~3.9 K.对所有测站模型计算值和参考值间偏差时序进行分析,发现超过半数测站的偏差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气象学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线性模型 ERA5 平均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松青 刘立龙 +2 位作者 容静 周威 刘林波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6-66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建立的以当地气象数据为输入参数、数值积分法计算的Tm为输出参数进行训练得到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选取广西地区4个探空站提供的2013-2014年的气象数据和Tm数据为训练样本,2015年的两类数据为测试样...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建立的以当地气象数据为输入参数、数值积分法计算的Tm为输出参数进行训练得到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选取广西地区4个探空站提供的2013-2014年的气象数据和Tm数据为训练样本,2015年的两类数据为测试样本,取得最优的模型参数,并以此建立最优的Tm模型,然后计算2015年的Tm,将其结果与采用线性回归法建立的广西地区的单因素、多因素Tm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取最优模型参数的条件下,SVR建立的Tm模型比本地化的单因素和多因素Tm模型的精度更高,验证了支持向量机回归在T_m建模方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回归(SVR)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模型 线性回归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地区非线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8
11
作者 邹玉学 岳迎春 +1 位作者 叶涛 李振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74-79,共6页
针对常用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模型在吉林地区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1种适合吉林地区的非线性Tm模型:利用吉林地区3个国际探空站2014—2017年的观测数据,建立基于地表温度的一元线性回归Tm模型;在对其残差进行频谱分析后,再进行残差的三... 针对常用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模型在吉林地区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1种适合吉林地区的非线性Tm模型:利用吉林地区3个国际探空站2014—2017年的观测数据,建立基于地表温度的一元线性回归Tm模型;在对其残差进行频谱分析后,再进行残差的三角函数拟合;最终建立Tm与地表温度、年积日之间的非线性模型TmD。实验结果表明:模型TmD的拟合和预报精度要优于常用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时,模型TmD在吉林地区的精度更高,能够满足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可降水量 线性回归 频谱分析 残差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多因子影响的中国西部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化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莫智翔 黎杏 +3 位作者 黄良珂 刘立龙 韦欣怡 周清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5-151,共7页
针对中国西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等情况,分析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 m)与测站高程、地面温度的关系,利用2014~2016年探空数据,在Bevis模型基础上建立一种与地面温度、高程和季节变化有关的新T m模型。以2017年探空数据为参考值,对新模型进行... 针对中国西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等情况,分析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 m)与测站高程、地面温度的关系,利用2014~2016年探空数据,在Bevis模型基础上建立一种与地面温度、高程和季节变化有关的新T m模型。以2017年探空数据为参考值,对新模型进行精度分析,并与广泛使用的Bevis模型和GPT2w模型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以探空数据为参考值,新模型的年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08 K和3.89 K,相比Bevis模型、GPT2w-5模型和GPT2w-1模型,其精度(RMS值)分别提高14.3%、20.6%和9.3%。此外,将新T m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其水汽计算理论RMS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22 mm和1.43%,新模型在中国西部地区的GNSS水汽探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新T m模型 中国西部地区 GNSS大气水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部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化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廖发圣 黄良珂 +3 位作者 刘立龙 黄玲 郭希 刘喆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7,共7页
针对中国南部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沿海与内陆存在差异等情况,分析中国南部地区T_(m)与地面温度、测站高度、季节变化以及纬度的关系,利用中国南部地区19个探空站2015~2017年的探空数据,在Bevis公式的基础上建立只考虑地面温度的线性模型(... 针对中国南部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沿海与内陆存在差异等情况,分析中国南部地区T_(m)与地面温度、测站高度、季节变化以及纬度的关系,利用中国南部地区19个探空站2015~2017年的探空数据,在Bevis公式的基础上建立只考虑地面温度的线性模型(T_(m)-SC1模型)和与地面温度、高程、季节变化以及纬度有关的新T_(m)模型(T_(m)-SC2模型)。以2018年的探空数据为参考值,对T_(m)-SC1模型和T_(m)-SC2模型进行精度验证,并与广泛使用的Bevis公式和GPT3模型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T_(m)-SC1模型的年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76 K和2.57 K,相比Bevis模型和GPT3模型,其精度(RMS值)分别提高13.8%和2.2%;T_(m)-SC2模型的年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10 K和1.64 K,相比Bevis模型和GPT3模型其精度(RMS值)分别提高44.9%和37.6%。T_(m)-SC2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导致的理论RMS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16 mm和0.43%。因此,T_(m)-SC2模型更适用于中国南部地区的GNSS水汽探测以及气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中国南部地区 T_(m)-SC模型 GNSS大气水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确定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会传 赵海良 +2 位作者 刘帅令 王金娜 李陇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125,152,共5页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是决定GPS水汽反演精度的关键参数,不同地区的Tm具有区域性差异。本文基于河南省Nanyang探空站2015—2018年的气象数据,建立了适用于河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单因子和多因子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模型,同时按照四季...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是决定GPS水汽反演精度的关键参数,不同地区的Tm具有区域性差异。本文基于河南省Nanyang探空站2015—2018年的气象数据,建立了适用于河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单因子和多因子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模型,同时按照四季划分构建了季节模型,并对比经验模型分析其精度。结果表明,新建立的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整体上优于Bevis模型。将其用于CORS站GPS可降水量反演中,相比经验模型,新建Tm模型与实际降水量的吻合性更好,可以满足地基GPS反演可降水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空资料 加权平均温度 河南区域 大气可降水量 C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P神经网络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劭峰 曾印 +2 位作者 张继洪 张亚博 熊思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05-1110,共6页
以中国西南地区2015~2017年探空数据为实验数据,使用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回归方法建立西南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将气象参数(地表温度、水汽压)和非气象参数(高程、纬度和年积日)作为模型输入因子,由数值积分法计算得到的... 以中国西南地区2015~2017年探空数据为实验数据,使用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回归方法建立西南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T_(m))模型。将气象参数(地表温度、水汽压)和非气象参数(高程、纬度和年积日)作为模型输入因子,由数值积分法计算得到的T_(m)作为学习目标,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迭代训练从而得到中国西南地区的T_(m)。以2018年探空站T_(m)数据为参考值,对MLP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并与Bevis模型和GPT3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LP模型的年均RMSE和年均bias分别为1.99K和0.15K,比Bevis模型、GPT3模型年均RMSE分别降低1.36K(40.6%)和1.51K(43.1%),年均bias分别下降0.70K(82.4%)和1.04K(87.4%),且该模型在中国西南区域不同高程、纬度和季节的精度与稳定性优于Bevis模型和GPT3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多层感知器 精度检验: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中国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石一凡 刘立龙 +2 位作者 兰胜伟 张清岚 李浩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00-1306,共7页
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利用中国区域88个探空站2015-2017年的数据,以地表温度、地表水汽压、纬度、高程、年积日作为模型输入因子,以积分法获得的Tm值为学习目标,建立适用于中国区域的Tm模型PSOTM。以2018年探空数据为参考值... 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利用中国区域88个探空站2015-2017年的数据,以地表温度、地表水汽压、纬度、高程、年积日作为模型输入因子,以积分法获得的Tm值为学习目标,建立适用于中国区域的Tm模型PSOTM。以2018年探空数据为参考值评定PSOTM模型精度,并与Bevis、GPT3、传统BP神经网络(BPTM)、GRNN神经网络(GRNNTM)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SOTM模型年均RMSE为3.08 K,相对于Bevis、GPT3、BPTM和GRNNTM模型分别降低26.84%、35.97%、15.38%和4.94%;PSOTM模型年均bias为0.32 K,相对于Bevis、GPT3和BPTM模型分别降低68.93%、82.42%和72.41%,较GRNNTM模型升高37.50%。PSOTM模型在中国区域不同纬度和高程的精度与稳定性优于Bevis、GPT3和BPTM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中国区域 粒子群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季节变化的西南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磊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98-103,共6页
针对西南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精度较低的问题,构建西南地区顾及季节变化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借助西南地区探空站和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数据,分析T_m与地面温度(T_s)、水汽压(e_s)和气压(P_s)的线性关系... 针对西南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_m)精度较低的问题,构建西南地区顾及季节变化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借助西南地区探空站和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数据,分析T_m与地面温度(T_s)、水汽压(e_s)和气压(P_s)的线性关系;并基于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拟合,构建模型;然后以探空数据为参考值,对建立的模型和传统贝维斯(Bevis)模型进行精度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T_m与T_s、e_s呈较好的正相关性,与P_s呈较好的负相关性;分季节建立的T_m模型均比年T_m模型精度要高,其中冬季模型表现最为优越;年和季节单因子、双因子、多因子T_m模型精度均优于Bevis模型,且多因子模型精度优于双因子模型,双因子模型精度优于单因子模型;顾及季节变化的多因子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取西南地区T_m与大气可降水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气象学 季节变化 影响因子 大气可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时空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劭峰 张继洪 +1 位作者 王义杰 熊思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3-599,共7页
考虑到已有全球T_(m)模型无法实时获取全球区域高精度T_(m),利用ECMWF提供的2014~2017年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全球区域T_(m)垂直递减率的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T_(m)垂直递减率具有明显的年周期和半年周期,日变化相对较弱,且存在明显... 考虑到已有全球T_(m)模型无法实时获取全球区域高精度T_(m),利用ECMWF提供的2014~2017年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全球区域T_(m)垂直递减率的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T_(m)垂直递减率具有明显的年周期和半年周期,日变化相对较弱,且存在明显的海陆差异和地形差异,不同地区周期变化差异明显。T_(m)垂直递减率与经度的相关性极小,但与纬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其绝对值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T_(m)垂直递减率 ERA5 时空特性 全球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地区加权平均温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晓英 宋连春 +1 位作者 戴仔强 曹云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47-52,共6页
利用香港King's Park探空站(站号45004)2003-2009年探空资料回归了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地面温度Ts、气压es和水汽压Ps的线性公式.通过比较分析发现Tm-Ts单因素回归结果和Tm-Ts、es、Ps多因素回归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但基于本地化探... 利用香港King's Park探空站(站号45004)2003-2009年探空资料回归了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地面温度Ts、气压es和水汽压Ps的线性公式.通过比较分析发现Tm-Ts单因素回归结果和Tm-Ts、es、Ps多因素回归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但基于本地化探空数据的回归公式精度比Bevis公式高;增加样本数回归分析并不能显著提高公式精度,采用最近一月探空数据回归公式即可很好地由Ts拟合下年Tm,拟合均方根误差(F-RMS)为1.946K;用2003年数据回归出的经验公式Tm=113.29+0.5863Ts去拟合2004-2009年的数据,拟合均方根误差基本没有差异,因此某地Tm-Ts经验公式一次回归可长期使用.通过对全国83个国际交换站2009年探空数据回归得出我国大陆地区最新Tm-Ts经验公式为Tm=53.244+0.783Ts,该一般公式拟合均方根误差与本站数据回归剩余均方根误差(RRMS)相当,可代替本地公式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地面温度 地基 GPS气象学 湿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习尧青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4期138-140,143,共4页
加权平均温度(Tm)在地基GPS反演大气水汽中尤为重要,对广西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时空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创建了广西地区的Tm模型,对不同模型加权平均温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广西模型的精度良好,结算结果有所提高。
关键词 大气加权 平均温度 模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