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9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力探索——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合研究》
1
作者 王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6-96,共1页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其中,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力军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如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大学...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其中,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力军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如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成为一项重要且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知名学者、河海大学孙其昂教授等所著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合研究》(人民出版社,2024年出版)一书,就是在社会现代化视野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合的高质量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永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75,78,共3页
微时代是以各种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进行信息快速传播的一个时代,在微时代背景下,微媒体也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近年来,高校教育教学不断创新改革,加强对微媒体的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素质教育时代,对... 微时代是以各种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进行信息快速传播的一个时代,在微时代背景下,微媒体也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近年来,高校教育教学不断创新改革,加强对微媒体的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素质教育时代,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知识教育,还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文章对微媒体的特点以及微媒体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从而将大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品德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媒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构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晓明 王燕妮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112,共2页
新时期呈现出的新形势、新情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意义重大、任务紧迫。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管理和评价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和谐的大学... 新时期呈现出的新形势、新情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意义重大、任务紧迫。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管理和评价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思,以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深化——评《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振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共1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2005年1月,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2005年1月,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改革创新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实践 教育工作会议 党的十六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凤琴 李秀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3期48-50,共3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达到新效果,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为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构建主题教育、素质教育、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和典型教育五大教育体系,积极适应"三个需要",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达到新效果,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为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构建主题教育、素质教育、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和典型教育五大教育体系,积极适应"三个需要",认真做到"三个坚持",努力实现"三个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建立利益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志卫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0-111,共2页
从大学生利益追求出发,创设大学生利益教育机制,是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新途径的探索。利益机制符合社会发展要求,顺应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体现教育激励原则,在培养造就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新途径 利益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探索与实践--评《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朱正昌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实践 思想政治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大学生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建设思路——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新策略研究》
8
作者 冯雪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安定有序,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深远。由王秀阁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新策略研究》一书研究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安定有序,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深远。由王秀阁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新策略研究》一书研究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及所需完成的新任务,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生需要的可行策略,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天津人民出版社 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建设思路 可行策略 新时代大学生 新策略 安定有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路径的契合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慧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49,共5页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群体性、时代性特征都表明了其具有全面的育人价值和强大的育人功能。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路径方面高...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群体性、时代性特征都表明了其具有全面的育人价值和强大的育人功能。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路径方面高度契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充分融入并利用沂蒙精神,能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教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佳祺 徐成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0,共4页
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精神资源,具有鲜明的先进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红色文化对于强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精神资源,具有鲜明的先进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红色文化对于强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精选教育内容,推进红色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丰富教育形式,助力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打造优质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开展教育评价,保障融入的实效性等多个维度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 教育内容 教育形式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现实问题及优化策略——基于人文关怀视角
11
作者 李刚 王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46-50,共5页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环境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数字化在拓展人的话语空间的同时,也促使人的本质生成发生着变化,这对人文关怀的价值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关怀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存在着价值理念不够深入、话语创...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环境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数字化在拓展人的话语空间的同时,也促使人的本质生成发生着变化,这对人文关怀的价值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关怀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存在着价值理念不够深入、话语创新尚显不足以及方式灵活性欠缺等问题。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可采取以下策略:坚守人文关怀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理念应具备科学性和系统化;强化人文关怀意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要体现针对性和多样化;激发人文关怀活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方式拓展需增强有效性和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人文关怀 叙事理念 叙事话语 叙事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逻辑与风险防范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汉杰 麦心念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变量。考察数字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逻辑建构与技术风险并存的现象。从关系域、问题域中把握数字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延异互构、属性...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变量。考察数字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逻辑建构与技术风险并存的现象。从关系域、问题域中把握数字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延异互构、属性对接、价值耦合的内在逻辑,从夯实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基础、弥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落差”、推动数字技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程等方面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内嵌与整合,解析数字技术有效衔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直击数字技术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应然与实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赋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耦合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赋能变革、困厄澄明与实践进路
13
作者 李霞 李安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1,共3页
推动网络空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命题。深化对这一命题的研究,需以网络空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手段、主体三方面的深刻影响为逻辑起点,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中遇到... 推动网络空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命题。深化对这一命题的研究,需以网络空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手段、主体三方面的深刻影响为逻辑起点,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中遇到的师生关系弱化、教育空间异化和工具理性扩张等困厄为问题导向,通过营造清朗网络环境、加强师生主体的互动交往、创新思想政治育人形式等实践路径不断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赋能变革 困厄澄明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14
作者 张争 查高峰 +1 位作者 魏永 黄海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短视频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以“音乐+视频+社交”的独特方式深受青年大学生群体关注和喜爱。这种新颖的媒介传播形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场域、教育时效等方面提供了发展契机。但是,短视频平台中经常出现... 短视频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以“音乐+视频+社交”的独特方式深受青年大学生群体关注和喜爱。这种新颖的媒介传播形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场域、教育时效等方面提供了发展契机。但是,短视频平台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良莠不齐的低俗内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推动短视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有效利用短视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背景下茶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岳阳 宋若瑜 《福建茶叶》 2025年第1期116-118,共3页
在“第二个结合”背景下,以茶文化的核心内涵,即健康的生活理念、高尚的精神追求、普遍的饮食习惯为抓手,通过在大学公共选修课、实践活动、学生活动中融入茶文化的方式,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的健康生活、... 在“第二个结合”背景下,以茶文化的核心内涵,即健康的生活理念、高尚的精神追求、普遍的饮食习惯为抓手,通过在大学公共选修课、实践活动、学生活动中融入茶文化的方式,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的健康生活、宁静致远的精神世界与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大学生提供文化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运用逻辑与创新策略
16
作者 王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0-83,共4页
主题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价值意蕴体现在强化育人效果、丰富育人形式、促进成果转化三方面,其运用逻辑需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中明晰工作主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主题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价值意蕴体现在强化育人效果、丰富育人形式、促进成果转化三方面,其运用逻辑需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中明晰工作主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出关键环节、在大学生需求中抓住主要矛盾、在形势政策发展变化中把握重大节点等。基于此,应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团教育全覆盖、强化实践协同、赋能信息技术等创新策略,优化主题教育实施路径,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与实践路径
17
作者 杜鹃 衡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3,共3页
红色美术作品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彰显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又承载着特定的政治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育人资源。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导向、审美素养、文化底蕴、教... 红色美术作品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彰显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又承载着特定的政治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育人资源。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导向、审美素养、文化底蕴、教育创新四个维度。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坚持目标融合,明确红色美术育人定位;坚持内容融合,优化红色美术育人体系;坚持机制融合,推动红色美术育人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美术作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价值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刚 郭修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内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也在客观上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建构首先应当始终面向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积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任务变... 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内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也在客观上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建构首先应当始终面向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积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任务变化,适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认知规律,不断提升育人效果,其次要从加强顶层设计、打破横向壁垒、巩固纵向衔接三个维度着手,不断增强方法协调性,构建立体育人方法体系,最后要通过内部衔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性与协调性,通过外部配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构建开放性的系统结构以应对复杂的环境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体系 新时代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道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19
作者 黄新颖 《福建茶叶》 2025年第6期169-171,共3页
茶道,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其精髓——“和、敬、怡、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在当今多元化社会中,将茶道哲理渗透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可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本文深入... 茶道,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其精髓——“和、敬、怡、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在当今多元化社会中,将茶道哲理渗透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可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本文深入剖析茶道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价值及实施策略,旨在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道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茶文化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
20
作者 张玮 《福建茶叶》 2025年第7期130-132,共3页
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提升思想深度、促进身心健康以及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展现出非凡的教育价值。针对当前高校在茶文化的融入上存在着不够重视、融合深度欠缺等问题,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设立专... 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提升思想深度、促进身心健康以及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展现出非凡的教育价值。针对当前高校在茶文化的融入上存在着不够重视、融合深度欠缺等问题,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设立专项课程,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茶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创新茶文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调研活动,拓宽学生的历史文化视野;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茶文化氛围。这一系列策略着重于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旨在将茶文化的核心精髓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修养与社会责任感,为中华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茶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