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别山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杨小凤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8期58-61,共4页
基于大别山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栽培生产实践,本文分析其种植现状,总结了丰产栽培技术,包括造林地整理、品种选择、营林整地、栽植后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研究区大力推广油茶、薄壳山核桃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薄壳山核桃产业... 基于大别山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栽培生产实践,本文分析其种植现状,总结了丰产栽培技术,包括造林地整理、品种选择、营林整地、栽植后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研究区大力推广油茶、薄壳山核桃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薄壳山核桃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暂存在栽培技术不规范、管理粗放等问题。该树种适宜种植在坡度平缓、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的丘陵地带,土壤以中性至微碱性壤土或砂壤土为宜。造林地整理方面,清理地块表层及浅层土壤中的杂物,栽植穴的规格以100 cm×100 cm×80 cm为宜。品种选择方面,优选抗逆性强的主栽品种,按比例搭配授粉树,采用苗木根系完整的壮苗定植。营林整地方面,在2月中下旬至3月底栽植,栽植密度以7~19株/667 m2为宜。栽植后管理方面,套袋护苗、关键生长期保墒灌溉、分阶段施肥;树冠外间作矮秆作物;定期中耕除草,采果后深耕松土等。整形修剪方面,通过主枝开角、摘心控旺等修剪技术,构建通风透光的树形。病虫害防治方面,合理应用物理、化学等方法防治金龟子、刺蛾、天牛。本文为大别山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丘陵地区 薄壳山核桃 丰产栽培 营林整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西大别山山核桃栽培关键技术及综合管理措施
2
作者 王俊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皖西大别山地区的山核桃,因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及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传统的栽培方法由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管理方式粗放,未能充分发挥这些优势。通过分析皖西大别山地区的生态条件,实施品种筛选、梯田整地、水肥一体... 皖西大别山地区的山核桃,因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及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传统的栽培方法由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管理方式粗放,未能充分发挥这些优势。通过分析皖西大别山地区的生态条件,实施品种筛选、梯田整地、水肥一体化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及科技辅助管理等措施,提升山核桃的产量和品质,为山区农业提供高效可持续的示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 大别山山核桃 高效栽培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山核桃嫁接繁育技术
3
作者 宋祖华 李隆丽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7期9-10,共2页
从圃地选择及整地、合理选择砧木及接穗、嫁接方法、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等方面对大别山山核桃嫁接繁育技术进行了阐述,旨在解决大别山山核桃实生苗造林挂果迟的问题,促进大别山山核桃产业快速高效发展,提高林农收入。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 嫁接繁育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霍山县大别山山核桃主要病虫害发生特征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方权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34期53-54,共2页
该文总结了安徽霍山县大别山山核桃干腐病、枯枝病、褐斑病、咖啡木蠹蛾、木橑尺蠖、花蕾蛆等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介绍了针对性防治要点,以期确保大别山山核桃优质丰产,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 病虫害 发生特征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源大别山山核桃坚果表型性状和脂肪酸组分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夏国华 朱先富 +4 位作者 俞春莲 代英超 王正加 黄坚钦 刘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0-377,共8页
【目的】探明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源的遗传变异。【方法】以9个地理种源的大别山山核桃为试材,对果实和坚果的11个表型性状和种仁脂肪酸组分及其变异进行分析。【结果】种源间11个表型性状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变异系数3.23%~32.68%,其中... 【目的】探明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源的遗传变异。【方法】以9个地理种源的大别山山核桃为试材,对果实和坚果的11个表型性状和种仁脂肪酸组分及其变异进行分析。【结果】种源间11个表型性状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变异系数3.23%~32.68%,其中果实鲜质量变异最大,鲜出子率次之,果径、出仁率、果形指数和果长相对稳定(CV【10%)。对11个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性状间有18对达到显著性相关。种源间种仁脂肪总含量62.38%~67.18%,变异系数极小(CV=2.50%),但7种脂肪酸含量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0.99%~93.09%,且变异系数较小(CV=4.74%)。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亚油酸次之,棕榈酸第三,存在'高油酸、高亚油酸、低棕榈酸'的优异种源。【结论】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源坚果表型性状和脂肪酸组分遗传变异丰富,良种选育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 地理种源 表型性状 脂肪酸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别山山核桃优树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杜洋文 邓先珍 +2 位作者 周席华 姚小华 晏绍良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4-131,共8页
为了解大别山山核桃优树间种仁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差异,以18株初选优树的果实为研究材料,测定分析了果实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结果表明:优树种仁含油率为48.6%~70.3%,变异系数为7.83%。其中XZ5含油率最高,为70.3%;其次XZ2为68.... 为了解大别山山核桃优树间种仁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差异,以18株初选优树的果实为研究材料,测定分析了果实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结果表明:优树种仁含油率为48.6%~70.3%,变异系数为7.83%。其中XZ5含油率最高,为70.3%;其次XZ2为68.4%,优树JZH和ZZ2含油率最低,仅为55.9%和48.6%。优树脂肪酸组分间以亚油酸变异系数最大,为21.23%;其次棕榈烯酸为14.36%,亚麻酸12.93%,硬脂酸10.05%;顺-11-二十碳烯酸、油酸和棕榈酸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4.14%、4.43%和4.82%。油酸含量以XZ5最高,为81.8%,其次XZ1和XZ2,分别为81.3%和81.0%;亚油酸以ZZ2最高为17.8%,其次GJC4和ZW1,分别为17.5%和17.2%。多不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为20.07%,含量以ZZ2、GJC3和ZW1最高,分别为19.143%、18.984%和18.774%;单不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为4.40%,含量以XZ5、XZ1和XZ2最高,分别为81.976%、81.480%和81.181%;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为5.79%,含量以ZZ2最高为8.973%。大别山山核桃优树脂肪酸组分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山核桃 含油率 脂肪酸 优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天堂寨大别山山核桃群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郭传友 黄坚钦 +1 位作者 王正加 方炎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1,共5页
对安徽天堂寨山区大别山山核桃群落进行了初步研究 ,据统计 ,在 1 0块样地中 ,共存在维管植物1 2 8种 (含变种 ) ,隶属于 95属 ,5 2科。其中 ,种子植物 47科 ,88属 ,1 1 9种 ,可分为 1 1种地理分布类型 ,各类热带成分占 2 6.5 0 % ;各... 对安徽天堂寨山区大别山山核桃群落进行了初步研究 ,据统计 ,在 1 0块样地中 ,共存在维管植物1 2 8种 (含变种 ) ,隶属于 95属 ,5 2科。其中 ,种子植物 47科 ,88属 ,1 1 9种 ,可分为 1 1种地理分布类型 ,各类热带成分占 2 6.5 0 % ;各类温带成分占 71 .0 8% ,植物区系具有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性质。大别山山核桃 (Caryadabieshanensis)在群落中起着建群作用 ,优势明显 ,其重要值平均达 1 89.47。大别山山核桃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 ,且分布较均匀 ,其Simpson指数D、Shannon Wiener指数H和群落均匀度R均值分别为 8.8786、 3 .5 73 5和 0 .740 1 ,是一种稳定的群落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天堂寨山区 大别山山核桃 群落 植物区系 胡桃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山核桃果实品质与土壤性质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9
8
作者 郭传友 黄坚钦 +1 位作者 王正加 方炎明 《经济林研究》 2006年第4期19-22,共4页
测定显示,大别山山核桃适宜生长于微酸性土壤,其果实品质与土壤性质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粗脂肪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水解N及有效磷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钾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效钾呈显著正相关... 测定显示,大别山山核桃适宜生长于微酸性土壤,其果实品质与土壤性质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粗脂肪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水解N及有效磷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钾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效钾呈显著正相关;钠元素含量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钙元素含量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镁元素含量也与土壤pH值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果实品质 土壤性质 相关分析 大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群体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 被引量:20
9
作者 郭传友 黄坚钦 +1 位作者 王正加 方炎明 《经济林研究》 2007年第3期15-18,共4页
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分布区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居群,对当年生大别山山核桃的果长、果宽、果形比、壳厚及单果重5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山核桃果实的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存在着广泛变异。经显著性检验,5个性状... 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分布区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居群,对当年生大别山山核桃的果长、果宽、果形比、壳厚及单果重5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山核桃果实的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存在着广泛变异。经显著性检验,5个性状在居群内F值为0.48-2.12,居群间F值为41.64-76.02,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型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壳厚,最小的为果形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天然群体 种实性状 表型性状 大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7个采样地山核桃叶的POD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薛波 丁之恩 +4 位作者 李茜 吕萍 孙潇辉 张继刚 杨松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0-132,共3页
为了提供快速鉴别大别山山核桃资源的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技术,对大别山地区7个采样地的山核桃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7个采样地的山核桃叶片中共分离出了28条酶带,不同采样地... 为了提供快速鉴别大别山山核桃资源的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技术,对大别山地区7个采样地的山核桃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7个采样地的山核桃叶片中共分离出了28条酶带,不同采样地的山核桃叶片同工酶酶带数各为2~6条,电泳迁移率尾值在0.310~0.470之间变化。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0.4时,可以将大别山地区的山核桃分为5类;当遗传距离为0.6时,可以分为3大类。利用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图能快速而有效地区分大别山山核桃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叶片 同工酶 POD 大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山核桃初选优树果实表型性状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洋文 姜德志 +1 位作者 姚小华 晏绍良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8期86-88,148,共4页
为选育出大别山山核桃(Carya dabieshanensis)优良无性系,对初选优树的果实性状鲜果重、果纵径、果横径、果皮厚度、鲜子重、子纵径、子横径和干仁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树果实性状间变异系数存在极显著差异,鲜果重变异系数最大为20... 为选育出大别山山核桃(Carya dabieshanensis)优良无性系,对初选优树的果实性状鲜果重、果纵径、果横径、果皮厚度、鲜子重、子纵径、子横径和干仁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树果实性状间变异系数存在极显著差异,鲜果重变异系数最大为20.17%,子横径和子纵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5.78%和7.00%,优树间果实性状总体变异差异不显著;优树JZH、ZZ1和DZY具有果大优良特性,纵径为37.26~41.69mm,横径为34.29~44.19mm;优树ZW3具有皮薄优良特性,皮厚仅为4.18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carya dabieshanensis) 优树 果实表型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大别山山核桃发展的途径 被引量:9
12
作者 肖斌 周根土 《经济林研究》 2006年第3期80-82,共3页
大别山山核桃是经济和生态兼用型树种——山核桃中的一个良种,而大别山山核桃的生产存在管理粗放、产量低、资源破坏严重、丰产技术缺乏等问题。通过对大别山山核桃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开展大别山山核桃选优、进行优良苗木的... 大别山山核桃是经济和生态兼用型树种——山核桃中的一个良种,而大别山山核桃的生产存在管理粗放、产量低、资源破坏严重、丰产技术缺乏等问题。通过对大别山山核桃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开展大别山山核桃选优、进行优良苗木的繁育、加强现有低产林改造、进行丰产栽培示范基地建设是加快大别山山核桃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 品种选优 嫁接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山核桃组培中防褐变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章铁 汪莹 《经济林研究》 2005年第1期21-23,49,共4页
以大别山山核桃为试材,对其分化生长过程中的褐化现象进行研究。经过多次试验初步表明:采用不同树龄及不同部位的茎尖,对褐变现象有着明显的不同影响;为抑制褐变及保证茎尖正常分化生长,先将茎尖接种于1/2MS+2g活性炭的培养基中,置于5... 以大别山山核桃为试材,对其分化生长过程中的褐化现象进行研究。经过多次试验初步表明:采用不同树龄及不同部位的茎尖,对褐变现象有着明显的不同影响;为抑制褐变及保证茎尖正常分化生长,先将茎尖接种于1/2MS+2g活性炭的培养基中,置于5℃冰箱中暗培养7d后取出,再转接于DKW+6-BA(1.0mg/L)+IAA(0.01mg/L)+5mL20%硫带硫酸钠的培养基中,置于25℃室内光照环境下培养,每隔3~5d转换1次培养基,能有效地抑制褐变,确保核桃茎尖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正常分化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大别山 防褐变 组培 培养基 生长过程 不同部位 光照环境 抑制褐变 培养过程 茎尖 分化 暗培养 活性炭 硫酸钠 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山核桃调查初报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素传 肖斌 肖正东 《落叶果树》 2008年第2期34-36,共3页
调查了大别山山核桃的种群分布及生产现状,分析了发展大别山山核桃的优势与可行性,就大别山山核桃的种群保护、实生选优、提高产量和质量、加强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 种群分布 生产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山核桃成林改造提升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庆祥 李源 +1 位作者 方权 许礼和 《湖北林业科技》 2019年第5期21-23,共3页
通过对大别山山核桃天然林进行调查,发现林分密度、土层厚度、经营管理措施和混交状况是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原因;对大别山山核桃天然林采用“平衡施肥+X”动态管理措施,产量提高了117%,果实纵径增加了11.2%,横径增加了16.1%,出仁率增加了9... 通过对大别山山核桃天然林进行调查,发现林分密度、土层厚度、经营管理措施和混交状况是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原因;对大别山山核桃天然林采用“平衡施肥+X”动态管理措施,产量提高了117%,果实纵径增加了11.2%,横径增加了16.1%,出仁率增加了9.6%,鲜果重增加了52.9%;对大别山山核桃进行无公害防治,花器病虫害降低了16.9%,枝干病虫率降低7.8%,叶部虫害率降低45.4%,667m2产量增产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 成林 改造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寨县大别山天然野生山核桃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祝学范 《安徽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金寨县 大别山 生态环境 野生植物资源 野生山核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山核桃果实与叶片性状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张深梅 奚建伟 +5 位作者 洪俊彦 夏国华 李岩 黄兴召 朱先富 黄坚钦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161,共10页
[目的]探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为种质资源收集、优选、改良提供理论支持,为大别山山核桃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从19个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中选取198个单株,测定其果实和叶片的表型性状共16个,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单... [目的]探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为种质资源收集、优选、改良提供理论支持,为大别山山核桃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从19个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中选取198个单株,测定其果实和叶片的表型性状共16个,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法(UPGMA)等方法揭示大别山山核桃表型性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结果](1)大别山山核桃的16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大别山山核桃的表型多样性非常丰富;(2)各表型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64%-26.59%,平均变异系数为9.63%;果实表型与叶片表型的种群内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6.16%和15.42%,果实表型平均变异系数较小,性状相对稳定;(3)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性状间达极显著相关的有60对,达显著相关的11对;(4)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平均方差分量百分比分别为49.28%和17.53%,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6.25%,表明大别山山核桃表型变异主要来自种群间;(5)当距离系数为0.04时,19个种群被分为4类,聚类情况基本与经度的变化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 种群 果实 叶片 表型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山核桃调查初报
18
作者 肖斌 肖正东 陈素传 《安徽林业科技》 2007年第1期3-4,2,共3页
通过对大别山山核桃种群分布及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发展大别山山核桃的优势与可行性,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目标。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 种群 生产现状 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山核桃新品种‘皖金2号’
19
作者 夏国华 朱先富 +4 位作者 孔令保 肖斌 王正加 黄坚钦 徐步青 《果农之友》 2015年第2期8-8,共1页
大别山山核桃(Carya dabieshanensin M.C Liu Z.J.Li)具有果大、壳薄、出仁率和含油率高等特点,主要分布于大别山山区的安徽金寨县、霍山县,湖北罗田县和河南商城县,群体分化明显,遗传变异丰富.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 金寨县 新品种 群体分化 遗传变异 LIU 含油率 出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与大别山山核桃种仁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江铭 饶盈 +3 位作者 郑永明 朱先富 黄坚钦 夏国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94-1700,共7页
【目的】比较山核桃与大别山山核桃种仁一般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方法】对两种坚果种仁51种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山核桃与大别山山核桃种仁γ维生素E、单宁、角鲨烯、棕榈酸、Na... 【目的】比较山核桃与大别山山核桃种仁一般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方法】对两种坚果种仁51种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山核桃与大别山山核桃种仁γ维生素E、单宁、角鲨烯、棕榈酸、Na和Zn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脂肪、天冬氨酸、苏氨酸、甘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硬脂酸、亚麻酸、K、Ca和Mg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山核桃种仁蛋白质、淀粉、α维生素E、氨基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单宁含量低;大别山山核桃种仁脂肪、可溶性糖、γ维生素E、总酚、角鲨烯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且变异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大别山山核桃 种仁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