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体肿瘤体积评估原发性肝癌放疗预后的价值及其截断值的获取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业飞 梁世雄 +2 位作者 黄华忠 朱小东 陈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75-781,共7页
背景与目的: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是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放射治疗的预后因素,但其对肝癌放射治疗的预后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确立。本研究旨在探讨GTV和最大肿瘤直径(greatest tumor diameter,GTD)预... 背景与目的: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是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放射治疗的预后因素,但其对肝癌放射治疗的预后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确立。本研究旨在探讨GTV和最大肿瘤直径(greatest tumor diameter,GTD)预测PLC放射治疗后生存时间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行放射治疗的Child-Pugh A级PLC患者资料。生存情况的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GTV、GTD与全肝体积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GTV、GTD预测Child-Pugh A级的PLC放射治疗后2年内死亡的准确性并在两者之间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UICC/AJCC T分期、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i,PVTT)、GTV、GTD影响预后;Cox回归分析提示GTV是独立的预后因子。GTV与全肝体积呈正相关(r=0.632,P<0.01),GTD与全肝体积呈正相关(r=0.432,P<0.01)。GTV、GTD预测Child-Pugh A级的PLC放射治疗后2年内死亡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和0.710;GTV的最佳判断界值为251.5 cm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4%和72.34%;GTD的最佳判断界值为7.75 cm,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72%和65.96%。两者曲线下面积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GTV≤251.5 cm3共43例,GTV>251.5 cm3共59例,2年生存率分别为74.5%和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TD≤7.75 cm共46例,GTD>7.75 cm共56例,2年生存率分别为62.6%和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TV是独立预后因素,是简单有效的评价PLC放射治疗预后的指标。GTV和GTD判断预后的价值的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TV判断预后的价值优于GT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大体肿瘤体积 放疗 预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病理标本与术前MRI/CT定义肿瘤范围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媛媛 朱苏雨 +5 位作者 陈晓艳 文露 李金娇 鲍绪杰 周菊梅 聂少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656-661,共6页
目的:比较直肠癌术后病理标本与术前MRI(T1WI、T2WI、DWI)和/或CT显示的肿瘤范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5月间于湖南省肿瘤医院拟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直肠癌患者22例,术前行盆腔MRI(T1WI、T2WI、DWI)和/或增强CT检查... 目的:比较直肠癌术后病理标本与术前MRI(T1WI、T2WI、DWI)和/或CT显示的肿瘤范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5月间于湖南省肿瘤医院拟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直肠癌患者22例,术前行盆腔MRI(T1WI、T2WI、DWI)和/或增强CT检查。分别测量肿瘤沿肠管纵轴长度、垂直肠管横轴位肿瘤最宽径和横轴位肿瘤实际面积,并与术后病理标本测量对应参数比较,评估各影像测量的精确性。结果:病理长度(L_(path-L))为(4.06±1.14)cm,L_(T1-L)、L_(T2-L)、L_(DWI-L)、L_(CT-L)分别为(3.91±1.51)、(4.62±1.41)、(3.39±1.05)、(3.94±1.23)cm,与L_(path-L)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8、0.635、0.688、0.720(P<0.05);T2WI测量结果存在平均6 mm高估,T1WI、DWI、CT测量结果存在1~6 mm不同程度的低估。病理横截面肿瘤最宽径(L_(path-W))为(2.56±0.94)cm,L_(T1-W)、L_(T2-W)、L_(DWI-W)、L_(CT-W)分别为(3.62±0.99)、(3.66±0.76)、(3.23±0.58)、(3.64±1.04)cm,测量结果存在平均5.1~11.1 mm的高估。肿瘤病理实际面积(A_(path))为(4.30±2.83)cm^2,A_(T1)、A_(T2)、A_(DWI)、A_(CT)分别为(8.98±3.90)、(8.99±3.43)、(8.41±3.09)、(9.63±4.40)cm^2,各影像测量实际面积存在约2倍程度高估。结论:在病变长度方面,各影像存在-6~6 mm差异;最大横截面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高估。因此在直肠癌放疗GTV勾画时,断面侧方应适当保守内收,而上下端也不应过多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病理标本 磁共振影像 计算机断层影像 大体肿瘤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测量食管癌体积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7
3
作者 高红梅 沈文斌 +1 位作者 池书平 肖国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所得食管癌大体肿瘤体积(GTV)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174例T1~4N0M0期食管癌患者的GTV进行勾画,分析肿瘤最大横径、长度及体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1、3、5年生存...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所得食管癌大体肿瘤体积(GTV)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174例T1~4N0M0期食管癌患者的GTV进行勾画,分析肿瘤最大横径、长度及体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89%、42.53%和27.63%。肿瘤最大横径(χ2=11.46,P<0.001)、长度(χ2=4.59,P<0.05)及体积(χ2=13.07,P<0.001)对患者的预后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最大横径(χ2=11.05,P<0.001)及体积(χ2=5.88,P<0.05)显著影响患者的局部控制率。GTV(HR=1.010,P<0.001)和最大横径(HR=2.167,P<0.01)分别为影响患者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的独立因素。当肿瘤体积及最大横径分别取51.74 cm3和4.11 cm时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临界值(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所得GTV大小能较准确地预测T1~4N0M0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肿瘤体积≥51.74 cm3及肿瘤最大横径≥4.11 cm的食管癌患者预后较差,建议临床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大体肿瘤体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期对根治性放疗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苏景伟 刘志坤 +3 位作者 贾培 祝淑钗 沈文斌 李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984-988,共5页
目的:非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分别按照2004、2009年版临床分期标准分期,观察不同分期标准的各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生存,以及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T)对临床T分期及预后的影响,以期确定更为合理的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方法:... 目的:非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分别按照2004、2009年版临床分期标准分期,观察不同分期标准的各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生存,以及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T)对临床T分期及预后的影响,以期确定更为合理的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行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于放疗前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定位CT扫描并于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勾画靶区计算GTV-T。所有患者分别按照2004、2009年版临床分期标准进行分期,结合GTV-T,观察患者预后。结果: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35.6%、20.7%,中位生存期23个月。两种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均能反映食管癌放疗预后,2009年版分期生存曲线分离度最好,生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29.497,P<0.001)。临床T分期与GTV-T大小呈正相关(r=0.615,P<0.001)。不同临床T分期中,GTV-T对患者预后有一定影响。结论:不同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均能反映患者预后,2009版分期标准更佳。GTV-T与临床T分期呈正相关,反映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临床分期 预后 大体肿瘤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超长期延迟强化量化分析鼻咽癌放疗GTV退缩规律的研究
5
作者 苏亚 王俪臻 +3 位作者 巩贯忠 卢洁 谷玉萍 尹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158-116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MR超长期延迟强化扫描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肿瘤靶区及淋巴结不同区域差异性退缩规律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山东省肿瘤医院53例接受放疗的NPC患者,获得放疗前、中及后MR(T2WI、15s强化... 目的:探讨基于MR超长期延迟强化扫描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肿瘤靶区及淋巴结不同区域差异性退缩规律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山东省肿瘤医院53例接受放疗的NPC患者,获得放疗前、中及后MR(T2WI、15s强化及>10 min超长期延迟强化的T1WI像)。在T2WI上确定大体肿瘤靶区(GTVp)和淋巴结(GTVn)。根据15 s强化与>10 min强化T1WI的剪影图像确定造影剂清除比较快的区域(GTVp_(快)、GTVn_(快)),清除慢的区域(GTVp_(慢)、GTVn_(慢)),分析不同亚靶区放疗后的退缩差异性。结果:1)GTVp在接受50 Gy及放疗结束的退缩率分别为57.37%、18.61%,低于GTVp_(快)的64.52%、29.66%,而显著高于GTVp_(慢)的25.21%、7.55%(P<0.05),GTVn、GTVn_(快)、GTVn_(慢)的退缩也具有相似变化趋势;2)放疗前、后GTVp_(快)与GTVp、GTVn_(快)与GTVn体积变化均具有相关性(r=0.872、0.998,P<0.05)。而GTVp_(慢)与GTVp、GTVn_(慢)与GTVn体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放疗后GTVp_(慢)与接受50 Gy放疗时相比体积增加了7.55%,而GTVp与GTVp_(快)、GTVp_(慢)的退缩均小于淋巴结。结论:MR超长期延迟强化扫描可以将NPC及阳性淋巴结分为造影剂清除快、慢的亚区域,不同亚区域及整体靶区退缩显著不同步;在以体积为标准进行NPC放疗疗效评估时,不同亚区域应行个体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剪影 亚靶区勾画 大体肿瘤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