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颗粒运动状态假设对多颗粒阻尼器减振性能影响对比分析
1
作者 黄绪宏 胡保庄 +3 位作者 赵玉亮 苗吉军 刘俊伟 李小军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90-100,共11页
为清晰多颗粒阻尼器复杂非线性特性,国内外学者在分析多颗粒运动状态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然而不同力学模型假设条件的差异性对于正确认识颗粒阻尼器减振机理具有一定影响。为此,在充分解析实际单颗粒运动状态基础上,提... 为清晰多颗粒阻尼器复杂非线性特性,国内外学者在分析多颗粒运动状态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然而不同力学模型假设条件的差异性对于正确认识颗粒阻尼器减振机理具有一定影响。为此,在充分解析实际单颗粒运动状态基础上,提出全状态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并建立对应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等效力学模型对减振效果的影响,并基于全状态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进行参数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由振动下多颗粒阻尼器附加阻尼比随结构位移衰减具有一定的非线性,且不同运动状态假设对非线性特性亦具有一定影响;简谐激励下减振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激励幅值对模型减振效果影响显著,且不同等效力学模型对应减振性能受激励幅值影响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地震动记录下减振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运动状态假设对减震性能具有一定影响,不同力学模型对应减震性能随加速度峰值的变化规律与简谐激励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参数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均对颗粒阻尼器减振效果具有一定影响,其中滚动摩擦影响并不明显。上述不同力学模型减振性能对比分析及参数影响分析对于进一步认清颗粒阻尼器复杂非线性特性具有较好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 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 运动状态 减振机理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腔体与矩形腔体非堆积颗粒阻尼器减振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2
作者 黄绪宏 李小军 +3 位作者 张纪刚 田超杰 赵玉亮 苗吉军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66-77,共12页
作为一种减振性能良好、耐久性能优异的被动减振装置,颗粒阻尼器对于复杂环境下结构抗震韧性提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考虑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外部激励方向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圆形腔体非堆积颗粒阻尼器,依次进行简谐激励及地震动记录... 作为一种减振性能良好、耐久性能优异的被动减振装置,颗粒阻尼器对于复杂环境下结构抗震韧性提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考虑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外部激励方向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圆形腔体非堆积颗粒阻尼器,依次进行简谐激励及地震动记录下振动台试验研究,并设计两类矩形腔体颗粒阻尼器进行对比,初步分析单向激励下不同腔体形状颗粒阻尼器减振性能。开展简谐激励下振动台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腔体形状非堆积颗粒阻尼器对应的颗粒群运动状态,并结合颗粒群运动状态分析不同腔体形状下填充率、激励频率及激励幅值对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开展地震动激励下振动台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腔体形状下地震动类别及加速度峰值对减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腔体形状颗粒阻尼器颗粒群运动状态可大致分为局部冲击状态、整体冲击状态及类液化状态,同一运动状态不同腔体形状下颗粒群运动及耗能机理存在差异;当填充率较小时,圆形腔体颗粒阻尼器减振性能显著低于矩形腔体颗粒阻尼器,随着填充率的增加,因腔体形状引起的减振性能差异性逐渐减小,部分工况下圆形腔体颗粒阻尼器减振性能更加优异。上述对比试验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复杂激励下颗粒阻尼器减振性能研究及颗粒阻尼器在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相关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 腔体形状 振动台试验 颗粒群运动状态 减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单向单颗粒阻尼器减震控制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王宝顺 薛建阳 +1 位作者 魏敬徽 刘康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2,共11页
为研究颗粒阻尼器布置方案对多层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制作了缩尺比为1/5的三层钢框架模型结构,进行了5条天然波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并联式单向单颗粒阻尼器(Parallel Single-dimensional Single Particle Damper,PSSPD)的减震... 为研究颗粒阻尼器布置方案对多层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制作了缩尺比为1/5的三层钢框架模型结构,进行了5条天然波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并联式单向单颗粒阻尼器(Parallel Single-dimensional Single Particle Damper,PSSPD)的减震控制效果。基于试验获得的模型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动力特性设计3种PSSPD布置方案,分析不同布置方案下模型结构的试验现象及位移和加速度响应。试验结果表明:PSSPD对结构响应峰值减震率可达到43.43%,均方根减震率可达到38.18%,其对多层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控制效果;PSSPD对结构均方根的平均减震效果要优于对峰值的平均减震效果;PSSPD布置方案对其减震效果影响显著,且其减震性能与本身参数、受控结构振动特性、地震动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复杂。最后,建立PSSPD在任意布置方案下受控结构的力学模型,提出其数值分析流程。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在位移峰值及均方根方面具有良好的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颗粒阻尼 振动台试验 布置方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腔室颗粒阻尼器的水泵管道减振研究
4
作者 马思楠 何立东 +1 位作者 王宇航 秦庆旺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2,共6页
为解决离心水泵管道的振动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对管道进行流体动力学分析,确定阻尼器安装位置。基于离散元法,建立颗粒阻尼器仿真模型,研究颗粒在不同粒径和填充率下阻尼器能耗的变化规律,确定最佳颗粒参数。根据颗粒阻尼耗能机理,对阻尼... 为解决离心水泵管道的振动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对管道进行流体动力学分析,确定阻尼器安装位置。基于离散元法,建立颗粒阻尼器仿真模型,研究颗粒在不同粒径和填充率下阻尼器能耗的变化规律,确定最佳颗粒参数。根据颗粒阻尼耗能机理,对阻尼器腔室数量和形状进行优化,以改善颗粒运动状态。仿真结果表明:当阻尼器内部填充95%的5 mm颗粒时,耗能最佳。大密度波纹五腔颗粒阻尼器可以显著提高颗粒运动速度,增强颗粒间以及颗粒与阻尼器壁面间的摩擦和碰撞程度。与传统颗粒阻尼器相比,耗能效果更加显著。搭建水泵管道减振试验台,通过实验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可为颗粒阻尼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颗粒阻尼 管道振动 离散元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阻尼调谐质量阻尼器在5G通信塔横向振动抑制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罗元易 肖望强 任志行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101,共12页
单管塔广泛地应用于5G通信设备的搭载基础,由于建设的需求,其挂载设备常常会随着5G建设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其阻尼很小,挂载设备的增加会导致其顶部振动过大,降低塔体的搭载能力。所以,对塔体顶部振动的控制显得尤为关键。因此,提出了一... 单管塔广泛地应用于5G通信设备的搭载基础,由于建设的需求,其挂载设备常常会随着5G建设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其阻尼很小,挂载设备的增加会导致其顶部振动过大,降低塔体的搭载能力。所以,对塔体顶部振动的控制显得尤为关键。因此,提出了一种用颗粒阻尼调谐质量阻尼器(Particle Damping Tuned Mass Damper,PDTMD)来控制5G通信塔的顶部振动过大问题的方法。基于碰撞理论建立了利用PDTMD控制通信塔振动的数学模型,详细核算了增加PDTMD后的铁塔在风载荷下的振动响应,分析了PDTMD的阻尼机制;对比了PDTMD与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的阻尼效果。研究发现,颗粒阻尼具有良好的能量耗散能力,与传统的TMD相比,PDTMD具有更好的阻尼效果,更高的鲁棒性。最后,基于实际信号塔,对复杂环境下PDTMD的使用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了阻尼颗粒与蜂窝结构之间的缝隙、颗粒的材质、颗粒的质量占比等对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颗粒阻尼 调谐质量阻尼 通信单管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障碍网络颗粒阻尼吸振器振动等效质量特性研究
6
作者 蒋捷 陈本兰 +4 位作者 汪冰 薛一帆 夏兆旺 陆金铭 昝浩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84-1491,共8页
颗粒阻尼吸振器是将含颗粒的质量块作为质量元件的动力吸振器,具有拓宽动力吸振有效频带及抑制动力吸振器二次线谱的作用。但动力吸振技术对于参数选取较为敏感,颗粒阻尼吸振器的振动等效质量会随激振幅值的变化而变化,影响其吸振性能... 颗粒阻尼吸振器是将含颗粒的质量块作为质量元件的动力吸振器,具有拓宽动力吸振有效频带及抑制动力吸振器二次线谱的作用。但动力吸振技术对于参数选取较为敏感,颗粒阻尼吸振器的振动等效质量会随激振幅值的变化而变化,影响其吸振性能及实际工程应用。因此,本文引入三维网络结构,构建障碍网络颗粒阻尼吸振器解决该问题,并通过试验和仿真研究障碍网络颗粒阻尼吸振器振动等效质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颗粒阻尼吸振器而言,一定的振动幅值会引起颗粒产生悬浮流态,导致其振动等效质量减小,而三维网络结构会打散颗粒悬浮流态,使其振动等效质量保持稳定,并在特定的振动幅值上有效提升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吸振 障碍网络 振动等效质量 离散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阻尼理论的海上风机减振甲板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董霄峰 任绅铖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7,共14页
当前,海上风电正朝“大容量、高塔筒、长叶片”的方向发展,在复杂海洋环境影响下,更加柔性的海上风机容易引发结构超限振动或疲劳振动问题,对海上风电场的安全运行带来严峻挑战。引入颗粒阻尼理论解决海上风机的振动控制问题。首先,充... 当前,海上风电正朝“大容量、高塔筒、长叶片”的方向发展,在复杂海洋环境影响下,更加柔性的海上风机容易引发结构超限振动或疲劳振动问题,对海上风电场的安全运行带来严峻挑战。引入颗粒阻尼理论解决海上风机的振动控制问题。首先,充分考虑风机内部空间布局与限制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减振颗粒甲板(VR-PD)结构形式;其次,建立了有限元与离散元(FEM-DEM)耦合的海上风机单自由度模型,并分别从颗粒的阻塞性和非阻塞性、颗粒半径和数量、腔体尺寸和颗粒叠加层数、腔体边壁倒角、颗粒质量比、结构自振周期等六方面进行VR-PD的减振特性研究;最后,建立了等质量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模型,考虑急停工况、停机工况和地震工况对两者减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VR-PD最多可提升阻尼比70.6%、多降低12.9%的振动位移和9.5%的振动加速度,VR-PD不仅减振效果优于TMD,而且可以更好地适应海上风机的内部空间,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振动控制 颗粒阻尼 调谐质量阻尼 FEM-DEM耦合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堆积型多颗粒阻尼器等效力学模型及其减振性能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小军 田超杰 黄绪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8,共10页
为考虑颗粒群碰撞过程中时间效应对非堆积型多颗粒阻尼器(non-packed particle damper, NPPD)减振性能的影响,在现有考虑惯容的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equivalent inertia single-particle model, EISM)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接触单元法的... 为考虑颗粒群碰撞过程中时间效应对非堆积型多颗粒阻尼器(non-packed particle damper, NPPD)减振性能的影响,在现有考虑惯容的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equivalent inertia single-particle model, EISM)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接触单元法的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equivalent inertia single-particle model based on contact element method, EISM-CE),并基于Runge-Kutta算法建立了NPPD单自由度结构运动状态求解算法。设计进行附加NPPD单层钢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探究不同填充率对结构顶层位移频响曲线的影响规律,提出了EISM-CE参数取值原则,进而进行力学模型试验验证及模型对比分析。在模型验证合理性基础上,基于EISM-CE依次进行了自由振动、简谐激励及记录强震动下减振性能及能量变化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EISM相比,提出的基于接触单元法的EISM-CE模型及参数取值原则更加合理有效。减振性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激励下NPPD均具有较好的减振性能;考虑碰撞时间效应后EISM-CE与EISM对应减振性能及机理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堆积型多颗粒阻尼(NPPD) 等效力学模型 接触单元法 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粉末颗粒阻尼复合舵面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9
作者 李海东 史晓鸣 张横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9-261,共13页
舵面结构的力学特性对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而结构几何构型决定舵面的力学性能。提出一种金属粉末颗粒阻尼复合舵面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优化舵面结构的加强筋实现承载,并通过优化粉末颗粒阻尼器位置实现舵面结构的减振... 舵面结构的力学特性对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而结构几何构型决定舵面的力学性能。提出一种金属粉末颗粒阻尼复合舵面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优化舵面结构的加强筋实现承载,并通过优化粉末颗粒阻尼器位置实现舵面结构的减振设计。采用自适应成长法对舵面结构内部加强筋分布进行拓扑优化,运用均匀化法计算粉末颗粒阻尼器等效性能,并基于等效参数对粉末颗粒阻尼器在舵面结构内部的位置分布进行优化,实现具有承载和抑振功能结构的协同设计目标。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型舵面结构,优化设计的金属粉末颗粒阻尼复合舵面结构其静力学性能提升10.35%,1阶固有频率提高22.10%,1阶固有频率处的幅频响应下降22.88%,马赫数为4、5、6时,颤振速度提高10%以上。所提设计方法为轻质高刚且具有抑振功能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加强筋分布设计 粉末颗粒阻尼 舵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振动烈度的L形工业管颗粒阻尼减振技术研究
10
作者 罗元易 肖望强 朱海燕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25,共10页
工业管道常与压缩机、泵等动力设备连接,承载了物料运输、压力传导等重要功能,是工业生产中物料传递的“高速路”。长期过大的振动是管道结构疲劳损伤、安装在管道上的仪表脱落、配套元件失敏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对管道振动、噪声及其控... 工业管道常与压缩机、泵等动力设备连接,承载了物料运输、压力传导等重要功能,是工业生产中物料传递的“高速路”。长期过大的振动是管道结构疲劳损伤、安装在管道上的仪表脱落、配套元件失敏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对管道振动、噪声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是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的基本前提。颗粒阻尼器由于其阻尼效果明显、可靠性高、便于安装等优点,常常用于工业管道的振动控制中。然而,颗粒阻尼材料的减振机制、设置方法等尚不完备,导致其减振效果难以预测。首先,研究用于L形工业管道减振的颗粒阻尼器的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颗粒在“等效固体”“等效液体”2种状态下的阻尼耗能机制。然后,按照阻尼器安装位置振动烈度的不同,提出颗粒阻尼器的理论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无错位流动的小振动条件下,将颗粒的耗能等效为颗粒与管道之间的脉冲碰撞力以及摩擦耗能;大振动条件下,颗粒之间形成了错位流动,表现出黏滞阻尼效应。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当颗粒阻尼器位于约化加速度Γ≤3.8的环境中时,宜采用碰撞阻尼的方法表征颗粒阻尼器的耗散性能;当颗粒阻尼器位于约化加速度Γ>3.8的环境中时,宜采用多相流的思路预测颗粒阻尼器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 减振机制 管道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阻尼吸振器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姚冰 陈前 +1 位作者 项红荧 高雪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结合动力吸振器的工作原理,将颗粒阻尼器弹性支承于主结构上组成颗粒阻尼吸振器。颗粒阻尼吸振器旨在解决两个问题:(1)为传统动力吸振器提供较大阻尼抑制共振峰而不影响其吸振性能;(2)微小振动加速度(小于1g)或振动惯性力无法克服颗粒... 结合动力吸振器的工作原理,将颗粒阻尼器弹性支承于主结构上组成颗粒阻尼吸振器。颗粒阻尼吸振器旨在解决两个问题:(1)为传统动力吸振器提供较大阻尼抑制共振峰而不影响其吸振性能;(2)微小振动加速度(小于1g)或振动惯性力无法克服颗粒间的静摩擦力时传统颗粒阻尼器的失效问题。对安装了颗粒阻尼吸振器的悬臂梁结构进行了动力学特性试验,与同等条件下刚性支承颗粒阻尼器以及传统动力吸振器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颗粒阻尼吸振器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很好地弥补了颗粒阻尼在微振动环境下的不足。此外,颗粒阻尼吸振器的阻尼仅取决于吸振器质量的加速度,与主从质量之间的相对速度无关,故大阻尼对其吸振性能不产生任何影响,可以按照传统的无阻尼动力吸振器进行参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颗粒阻尼 动力吸振 颗粒阻尼吸振 损耗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颗粒阻尼器减振机理研究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宝顺 闫维明 +1 位作者 何浩祥 许维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6-395,共10页
颗粒阻尼技术因频带宽和鲁棒性强等优点在土木工程减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颗粒的力学行为具有高度非线性特征且影响因素复杂,相关力学机理研究尚不深入,亟需改进.在阻尼颗粒未发生堆积的条件下,考虑阻尼颗粒与阻尼器腔体之... 颗粒阻尼技术因频带宽和鲁棒性强等优点在土木工程减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颗粒的力学行为具有高度非线性特征且影响因素复杂,相关力学机理研究尚不深入,亟需改进.在阻尼颗粒未发生堆积的条件下,考虑阻尼颗粒与阻尼器腔体之间的碰撞过程和摩擦效应,构建一种颗粒阻尼器-单自由度结构系统力学模型.基于能量法对颗粒阻尼器-单自由度结构各组分能量进行求解,对结构系统各部分耗能规律进行分析,明晰减振机理,对颗粒阻尼器和TMD的减振效果进行对比并探究颗粒材料参数影响规律.通过单层钢框架电磁振动台试验验证基于能量法的结构动力分析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当结构发生共振时TMD的减振效果较优,非共振时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较优;在非共振条件下,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效果随碰撞恢复系数的减小或滚动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加,小粒径阻尼颗粒的减振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 摩擦效应 能量法 碰撞 接触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质量颗粒阻尼吸振器及其宽频减振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艳青 夏晶晶 +2 位作者 高强 宋伟志 韩宁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571-2574,2580,共5页
为了拓宽传统定参数颗粒阻尼吸振器的有效减振频带,设计了一种变质量颗粒阻尼吸振器。对变质量颗粒阻尼吸振器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仿真及实验研究,并利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了颗粒容器内水量与最佳减振频率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变... 为了拓宽传统定参数颗粒阻尼吸振器的有效减振频带,设计了一种变质量颗粒阻尼吸振器。对变质量颗粒阻尼吸振器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仿真及实验研究,并利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了颗粒容器内水量与最佳减振频率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变质量颗粒阻尼吸振器可以通过改变颗粒容器内的液体量调节其最佳减振频率,拓宽了吸振器有效减振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动力吸振 颗粒阻尼吸振 变质量颗粒阻尼吸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式调谐/颗粒阻尼器在风力发电塔振动控制中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俊岭 李哲旭 黄冬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1-575,共5页
基于调谐质量阻尼器和颗粒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风力发电塔架振动控制的盆式调谐/颗粒阻尼器.为了研究阻尼器的减振效果,以某1.5 MW陆上风机为样机,设计、制作并分阶段将阻尼器安装在塔顶平台.在塔顶布置加速度传感器测得... 基于调谐质量阻尼器和颗粒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风力发电塔架振动控制的盆式调谐/颗粒阻尼器.为了研究阻尼器的减振效果,以某1.5 MW陆上风机为样机,设计、制作并分阶段将阻尼器安装在塔顶平台.在塔顶布置加速度传感器测得急停工况和正常运行工况下风力发电塔顶部的动力响应.采用峰值法得到急停工况下塔架的一阶模态阻尼比,采用散点法得到运行工况下阻尼器的减振效率.实测分析结果表明,该阻尼器不仅可以有效增加急停工况下塔架垂直主轴方向的一阶模态阻尼比,还可有效减小大风条件下风机运行工况下塔架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塔架 振动控制 调谐质量阻尼 颗粒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阻尼器减震控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鲁正 吕西林 闫维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43-247,共5页
颗粒阻尼器是广泛应用在机械工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有效的减振控制装置,但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通过三层钢框架附加颗粒阻尼器的振动台试验,考察了该装置对建筑结构的减震控制效果。试验研究表明:附加很小质量比(2.25%)... 颗粒阻尼器是广泛应用在机械工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有效的减振控制装置,但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通过三层钢框架附加颗粒阻尼器的振动台试验,考察了该装置对建筑结构的减震控制效果。试验研究表明:附加很小质量比(2.25%)的颗粒阻尼器能够减小主体结构的响应,尤其是均方根位移响应,但是其减震性能受到输入激励特性的影响,也和主体结构的振动幅度有关。颗粒阻尼器在颗粒流的运动形式下能够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 振动台试验 结构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调谐质量阻尼器减震控制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6
作者 鲁正 陈筱一 +1 位作者 王佃超 吕西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50,共5页
提出一种颗粒调谐质量阻尼器,即通过摆绳将颗粒阻尼器悬挂于主体结构上,将目前广泛应用的调谐质量阻尼器与减震效能优越的颗粒阻尼器结合起来,以扩大减振频带,增加减振鲁棒性。基于一定的等效原则将多颗粒阻尼器等效为单颗粒阻尼器,提... 提出一种颗粒调谐质量阻尼器,即通过摆绳将颗粒阻尼器悬挂于主体结构上,将目前广泛应用的调谐质量阻尼器与减震效能优越的颗粒阻尼器结合起来,以扩大减振频带,增加减振鲁棒性。基于一定的等效原则将多颗粒阻尼器等效为单颗粒阻尼器,提出一种近似的颗粒调谐质量阻尼器数值模拟方法,并介绍了系统参数的取值方法。进行了附加颗粒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单自由度结构实际地震输入下的振动台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发现两者吻合较好,说明该简化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颗粒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减震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调谐质量阻尼 调谐质量阻尼 颗粒阻尼 数值模拟 结构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阻尼用于鼓式制动器减振降噪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献栋 侯俊剑 单颖春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8年第3期247-251,共5页
分析了颗粒阻尼用于鼓式制动器减振降噪的可行性,并对其阻尼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某鼓式制动器的有限元模型,在考虑摩擦衬片和制动鼓之间摩擦接触的情况下,计算了当制动鼓周缘具有填装颗粒的孔洞时在制动工况下制动鼓的应力状况。... 分析了颗粒阻尼用于鼓式制动器减振降噪的可行性,并对其阻尼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某鼓式制动器的有限元模型,在考虑摩擦衬片和制动鼓之间摩擦接触的情况下,计算了当制动鼓周缘具有填装颗粒的孔洞时在制动工况下制动鼓的应力状况。向制动鼓周缘的孔洞填充不同材料、不同填充比的颗粒,通过试验获得静态下制动鼓模态阻尼比随颗粒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颗粒阻尼器可有效提高制动鼓的模态阻尼比,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阻尼 减振 制动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型颗粒阻尼器减振控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鲁正 吕西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98,共6页
颗粒阻尼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在机械和航空领域,尤其是为处于极端状态下(比如极端温度或者真空等)的结构,提供阻尼以减小主体结构的振动,但其在土木工程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缓冲型颗粒阻尼器是对传统刚性内壁颗粒阻尼器的一种改进。通... 颗粒阻尼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在机械和航空领域,尤其是为处于极端状态下(比如极端温度或者真空等)的结构,提供阻尼以减小主体结构的振动,但其在土木工程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缓冲型颗粒阻尼器是对传统刚性内壁颗粒阻尼器的一种改进。通过三层钢框架附加缓冲型颗粒阻尼器的自由振动,稳态随机激励以及实际地震波输入下的振动台试验,考察了该装置对建筑结构的减振控制效果。试验研究表明:缓冲型颗粒阻尼器在合适的质量比下,能够达到最佳减振效果;对于各种动力作用,阻尼器都能达到减振的目的,其中对稳态随机激励的减振效果最好;对于多自由度结构,能够有效控制第一振型的振动,但是对高阶振型的控制作用无法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 缓冲型颗粒阻尼 振动台试验 结构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舱式颗粒阻尼器在沉管隧道中的减震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闫维明 谢志强 +2 位作者 张向东 王瑾 杲晓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7-12,25,共7页
基于修正的TLD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适合沉管隧道使用的隔舱式颗粒阻尼器及其设计方法,并以某沉管隧道为原型,设计制作了1:60的缩尺模型,对设置颗粒阻尼器前后的模型隧道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阻尼器对沉管隧道纵向的减震... 基于修正的TLD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适合沉管隧道使用的隔舱式颗粒阻尼器及其设计方法,并以某沉管隧道为原型,设计制作了1:60的缩尺模型,对设置颗粒阻尼器前后的模型隧道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阻尼器对沉管隧道纵向的减震控制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降低模型隧道接头轴力和相对位移等动力响应,颗粒堆积状态、较优附加质量比、激励频谱特性、激励强度是影响其减震效果的主要因素。颗粒阻尼器对沉管隧道的纵向基频有降低效果,而颗粒的附加质量比和堆积状态是调谐主体结构基频的关键因素。采用传递函数幅值可以表述模型隧道模态响应程度,提出了通过模型隧道的模态响应降低程度确定较优附加质量比的方法,并进而实现对主体结构低阶振型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舱式颗粒阻尼 沉管隧道 振动台试验 减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内部的颗粒莱顿弗罗斯特现象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凯 陈天宁 王小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19,44,共6页
为了更好地揭示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NOPD)的减振机理,基于振动颗粒物质的流变特性,研究了NOPD的阻尼效果和其内部阻尼颗粒运动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确定了NOPD发挥最优阻尼效果时其内部颗粒的运动形态,使用离散元仿真分析了最优阻尼... 为了更好地揭示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NOPD)的减振机理,基于振动颗粒物质的流变特性,研究了NOPD的阻尼效果和其内部阻尼颗粒运动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确定了NOPD发挥最优阻尼效果时其内部颗粒的运动形态,使用离散元仿真分析了最优阻尼颗粒的耗散特性。研究表明:实验设计参数下的NOPD发挥最优阻尼效果时(激振强度Γ=3.3,f=21 Hz),其内部出现稳定的颗粒莱顿弗罗斯特现象;这种状态下的NOPD最优阻尼效果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主系统的部分振动动能通过颗粒间或颗粒与容器壁间发生的碰撞和摩擦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是颗粒对主系统振动能量的直接耗散;另一方面是主系统的部分振动动能转化为浮动颗粒的势能以维持颗粒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稳定,这可看作是颗粒对主系统振动能量的间接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 最优阻尼 颗粒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