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2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申茉函 李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分析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康复科患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本研究分析了康复科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评估了康复科多重耐药菌... 分析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康复科患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本研究分析了康复科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评估了康复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能力,以探索防控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科 多重耐药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miR-127-5p、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及其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毛燕青 付婷 +2 位作者 王娟 王亚楠 李洁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究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微小核糖核酸(miR)-127-5p、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5例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 目的探究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微小核糖核酸(miR)-127-5p、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5例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0例作为对照A组和同期收治的老年普通肺炎患者80例作为对照B组。比较三组血清miR-127-5p、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和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miR-127-5p、miR-127和miR-155表达水平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者单独及联合对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B组和观察组血清miR-127-5p、IFN-γ水平低于对照A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B组(P<0.05);而对照B组和观察组血清miR-127、miR-155、IL-4、IL-17、TGF-β水平高于对照A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B组(P<0.05)。血清miR-127-5p表达水平与血清IFN-γ水平呈正相关(r=0.463,P<0.05),与血清IL-4、IL-17、TGF-β水平呈负相关(r=-0.378、-0.396、-0.408,P<0.05);而血清miR-127和miR-155表达水平与血清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267、-0.513,P<0.05),与血清IL-4、IL-17、TGF-β水平呈正相关(r=0.306、0.273、0.330和r=0.410、0.453、0.385,P<0.05)。血清miR-127-5p、miR-127和miR-155表达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对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AUC值分别为0.811、0.733、0.817、0.906,敏感度为90.77%、60.00%、67.69%、84.62%,特异度为66.87%、80.62%、83.75%、83.18%。结论miR-127-5p、miR-127和miR-155在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中差异性表达,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对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多重耐药 肺炎 微小RNA-127-5p 微小RNA-127 微小RNA-155 免疫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多重耐药菌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倩 唐梦君 +4 位作者 张小燕 陆俊贤 唐修君 杨星星 高玉时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51,共10页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影响动物养殖安全,同时对人类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产生重要威胁。抗生素的滥用加剧了耐药细菌的传播,而新型抗菌药物研发日益困难,动物源细菌耐药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危机,一旦耐药菌从动物向人类扩散,将极大地...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影响动物养殖安全,同时对人类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产生重要威胁。抗生素的滥用加剧了耐药细菌的传播,而新型抗菌药物研发日益困难,动物源细菌耐药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危机,一旦耐药菌从动物向人类扩散,将极大地威胁人类健康,亟须新的方法和策略应对细菌耐药。CRISPR-Cas(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是第三代“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该技术能够靶向剪切外源性核酸,保护微生物遗传物质遗传稳定性。与传统的多重耐药菌防治策略相比,CRISPR-Cas系统具备独特的DNA序列的靶向性和灵敏度,通过精准、简便和高效的基因编辑技术,与核酸扩增技术、比色技术等相结合,可以提高灵敏度和检测时效性等性能指标。本文介绍了CRISPR-Cas系统的由来、系统分类、基因编辑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之上,聚焦于该系统在多重耐药菌防治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在耐药致病菌消除、耐药基因消除以及致病菌诊断检测方面给出案例分析以及目前存在的挑战。总的来说,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序列特异性抗菌剂能够降低细菌多重耐药性,结合核酸扩增技术和实时监控设备提升检测的精准性和效率,为动物源细菌耐药防控和监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系统 基因编辑 多重耐药 基因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冯苗 程盼盼 姚孟英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收集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30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按照7:3比例随机拆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分为非多重耐药菌组和...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收集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30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按照7:3比例随机拆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分为非多重耐药菌组和多重耐药菌组,在训练集中依次进行单因素分析、lasso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重症肺炎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CAR)、侵入性操作≥3种、联合抗真菌药物、ICU住院时长≥7 d和感染前30 d外院ICU住院史是重症肺炎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示:训练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是85.1%(95%CI:79.9%~90.3%)、验证集83.7%(95%CI:75.6%~91.8%);校准曲线示模型预测结果与重症肺炎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实际情况吻合良好,训练集Brier评分0.154(95%CI:0.126~0.183),验证集Brier评分0.162(95%CI:0.119~0.204);训练集和验证集中临床决策曲线基本高于两条极端曲线,临床影响曲线分析显示训练集在阈值概率P>0.8、验证集在P>0.6时,被模型划分的高风险人数与真阳性人数较为接近。结论 对于重症肺炎患者需要及时考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CAR、侵入性操作种类、联合抗真菌药物、ICU住院时长、感染前30 d外院ICU住院史综合评估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多重耐药菌感染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油茶籽提取的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5
作者 梁莉雯 李军星 +5 位作者 袁秀芳 余斌 叶十一 徐丽华 苏菲 刘璨颖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51-2465,共15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抑菌效果,并解析其抑菌机制,为防控ETEC感染引起的仔猪腹泻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首先采用标准的纸片扩散法,评估所选取的猪源ETEC菌株对一系列抗生... 本研究旨在探索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抑菌效果,并解析其抑菌机制,为防控ETEC感染引起的仔猪腹泻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首先采用标准的纸片扩散法,评估所选取的猪源ETEC菌株对一系列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利用96孔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及茶皂素对该ETEC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对比有无茶皂素处理条件下,该ETEC菌株的生长曲线变化、超微结构变化,以及胞内核酸、蛋白质和碱性磷酸酶等物质的泄漏情况,明确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性ETEC的抑菌作用。此外,还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有无茶皂素处理条件下细菌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揭示茶皂素对该猪源ETEC的抑菌作用机制。此外,利用CCK-8方法评估茶皂素在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猪源ETEC菌株对临床常用的14种抗生素中的9种具有耐药性,属于多重耐药菌株。而茶皂素的MIC为50 mg·mL^(-1),在1×MIC和2×MIC的浓度下,它对猪源多重耐药ETEC菌株展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能在12 h的作用时间内有效抑制该ETEC菌株的生长和繁殖。经过1×MIC和2×MIC浓度的茶皂素处理后,细菌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细菌细胞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细菌胞外的核酸、可溶性蛋白质以及碱性磷酸酶的浓度在最初的2 h内显著性上升,并且在整个12 h的观察期内,这些物质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最终导致细菌的死亡。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经过茶皂素处理的ETEC菌株,在相对分子质量15~25 ku的蛋白质条带明显减少。转录组分析进一步揭示,茶皂素的抑菌机制可能涉及多个层面,包括抑制脂多糖的生物合成、影响核糖体的功能以及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等相关通路。此外,研究还发现,在0.781~12.5μg·mL^(-1)的浓度,茶皂素对IPEC-J2细胞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特别地,在12.5μg·mL^(-1)的浓度下,茶皂素能显著提高IPEC-J2细胞在受到ETEC感染后的存活率。综上所述,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性ETEC菌株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机制复杂且多层面。研究结果为茶皂素作为天然抑菌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多重耐药 猪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智能识别防控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6
作者 李晨光 潘泽韬 +4 位作者 朱浩智 琚旭 何仲廉 李超峰 李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9-505,共7页
目的以提升全流程管理成效为导向构建传染病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智能识别防控系统,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实时精准反映感染状态与传播风险的个性化逻辑解析规则,搭建具有自动识别、动态标记、实时共享、前置预警及可视化指引功能的智... 目的以提升全流程管理成效为导向构建传染病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智能识别防控系统,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实时精准反映感染状态与传播风险的个性化逻辑解析规则,搭建具有自动识别、动态标记、实时共享、前置预警及可视化指引功能的智能识别防控系统。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5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开展侵入性诊疗操作的两个平台科室的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按照传统人工模式管理为对照组,应用智能系统管理为试验组,比较系统应用前后识别防控效果的差异。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146例患者,应用智能系统后的感染者识别防控率和感染者识别准确率均较人工模式明显提升(分别从5.3%、72.4%提高至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感染信息中位前置预警时间达85.20 d,且实现100%前置预警。医护人员在感染信息识别管理环节的平均耗时节省4.71 h/d。结论本研究搭建的智能系统可显著改善传染病与多重耐药菌感染者从识别到防控环节的全流程管理成效,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提高诊疗服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多重耐药菌感染 智能识别 动态标记 可视化指引 预防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屠宰环节多重耐药ST314肯塔基沙门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7
作者 李佳芮 孙瑞源 +7 位作者 何沛杰 刘淏天 旷如意 夏静 崔敏 黄勇 邹立扣 韩新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7-543,共7页
目的分析肉鸡源多重耐药ST314肯塔基沙门菌的耐药特征、毒力基因和遗传进化背景。方法测定肉鸡屠宰环节中分离得到的ST314肯塔基沙门菌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全基因组测序(WGS)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耐药基因、毒力因子和... 目的分析肉鸡源多重耐药ST314肯塔基沙门菌的耐药特征、毒力基因和遗传进化背景。方法测定肉鸡屠宰环节中分离得到的ST314肯塔基沙门菌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全基因组测序(WGS)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耐药基因、毒力因子和水平移动元件(MGEs)等相关信息。结果三株ST314克隆均表现出高度耐药性。F4-2S对7类14种药物、F4T对7类13种药物以及Y23对6类9种药物耐药。F4-2S与F4T具有高度同源性,均携带9类13种耐药基因,以及分泌系统和效应蛋白等一系列毒力因子。含有的IncR和IncX1型质粒增强了其耐药性和致病性。Y23基因组完成图包含一条染色体和两个质粒。染色体上仅有一种耐药基因,但携带与细菌入侵有关的Ⅲ型分泌系统(T3SS)等众多毒力因子,而质粒pY23-1上携带8类19种耐药基因。相似质粒的比对结果显示,pY23-1与pZ1323SSL0055、pSAL-045同源关系较近,均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提示其在细菌耐药进化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结论ST314肯塔基沙门菌具有复杂的耐药机制及致病潜力,质粒上的耐药基因及其MGEs有助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染色体含有的多种毒力因子,可能是导致ST314克隆毒力增强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塔基沙门菌 多重耐药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不敏感的耐药机制研究
8
作者 郭俊妙 袁润奇 +2 位作者 邓晓龙 毛璞 邱桂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对替加环素不敏感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4月—2023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替加环素不敏感MDR-AB(TIS-MDR-AB)及替加环素敏感MDR-AB(T...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对替加环素不敏感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4月—2023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替加环素不敏感MDR-AB(TIS-MDR-AB)及替加环素敏感MDR-AB(TS-MDR-AB)各22株。应用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CCP)进行外排泵表型抑制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主要外排泵基因(ade B、ade G、ade J)和替加环素耐药基因tet(X)进行筛选,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Sanger测序分析外排泵调控基因ade RS的突变。结果两组MDR-AB外排泵基因ade B、ade G、ade J的检出率均>95%,未检测到tet(X)基因。外排泵抑制剂试验显示,TIS-MDR-AB菌株在加入CCCP后最低抑菌浓度(MIC)下降,且有3株菌株外排泵表型阳性。TIS-MDR-AB组MDR-AB ade B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TS-MDR-AB组(P<0.01),ade G和ade J基因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e R基因和ade S基因中发现多个突变,且有2株菌株ade S基因中插入ISA ba 1,3株菌株插入ISA ba 13。结论外排泵系统ade ABC过度表达可能在MDR-AB对替加环素敏感性下降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且其过度表达可能与外排泵调控基因ade RS中出现插入序列或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替加环素 RND外排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事件分析在评价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药物疗效中的应用
9
作者 丁勤 杨汝薇 +2 位作者 张声南 阳国平 裴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8-1008,共11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已成为当今医疗领域难题,时间-事件数据分析在重症患者临床预后研究中展现重要价值。本研究全面综述了时间-事件分析在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药物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成果,旨在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已成为当今医疗领域难题,时间-事件数据分析在重症患者临床预后研究中展现重要价值。本研究全面综述了时间-事件分析在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药物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成果,旨在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策略优化及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时间-事件分析方法在类似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 时间-事件分析 死亡率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多黏菌素B暴露量影响因素及PK/PD参数与疗效相关性
10
作者 周思敏 罗雪梅 葛卫红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8-434,共7页
目的探究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MDR-GNB)感染患者多黏菌素B暴露量的影响因素及药动学/药效学(PK/PD)参数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使用多黏菌素B治疗MDR-GNB感染患者的... 目的探究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MDR-GNB)感染患者多黏菌素B暴露量的影响因素及药动学/药效学(PK/PD)参数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使用多黏菌素B治疗MDR-GNB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多黏菌素B血药浓度,分析影响多黏菌素B暴露量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暴露参数24 h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24 h))、AUC_(24 h)与最低抑菌浓度(MIC)比值对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96例MDR-GNB感染患者AUC_(24 h)中位数为76.11(56.06,96.94)μg·mL^(-1)·h。大剂量组(≥150 mg·d^(-1))多黏菌素B暴露量明显高于小剂量组(<150 mg·d^(-1))(P<0.05),肾脏替代治疗可导致暴露量显著降低(P<0.01),而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增加剂量对暴露量无显著影响。ROC曲线显示AUC_(24 h)/MIC与MDR-GNB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关联性最强(AUC_(ROC)=0.724,P<0.01),且AUC_(24 h)/MIC预测临床疗效的最佳阈值为62.1。亚组分析显示,AUC_(24 h)/MIC预测肺部感染患者与非肺部感染的最佳阈值分别为70.8和61.5。AUC_(24 h)/MIC≥62.1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AUC_(24 h)/MIC<62.1组(72.88%vs.32.43%,P<0.01)。治疗后,AUC_(24 h)/MIC≥62.1组炎症指标下降趋势也优于AUC_(24 h)/MIC<62.1组。结论给药剂量、肾脏替代治疗是影响多黏菌素B暴露量的重要因素。AUC_(24 h)/MIC≥62.1是预测多黏菌素B治疗MDR-GNB感染患者疗效的最佳暴露指标,而AUC_(24 h)/MIC预测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有效的临界值高于非肺部患者,推荐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调整AUC_(24 h)/MIC指标,实现个体化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 暴露量 动学/效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病人术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磊磊 秦红英 +2 位作者 武珍珍 张艺 赵智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1-367,共7页
目的:应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和分类树(CHAID)算法分析创伤病人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比较结果的优劣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创伤住院病人的临床资... 目的:应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和分类树(CHAID)算法分析创伤病人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比较结果的优劣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创伤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CHAID算法和Lasso-Logistic回归分别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效果,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两种预测模型的优劣。结果:共纳入821例创伤病人,其中创伤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191例,感染率为23.26%,分类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结果均显示,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20分、发热时间≥3 d、住院时间≥10 d、入院时降钙素原(PCT)≥0.5 ng/L是创伤病人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类树模型的风险预测正确率为79.2%,模型拟合效果较好;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拟合较好(P=0.146),Bootstrap内部验证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分类树模型的AUC为0.792[95%CI(0.763,0.819)],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862[95%CI(0.836,0.885)],两种模型的预测价值中等,通过比较两种模型预测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净重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NRI)评价提示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优于分类树模型(NRI=0.1536)。结论: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与分类树模型均能提供较为直观的呈现形式,两种模型互补结合使用可以从不同角度早期识别创伤病人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多重耐药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Lasso-Logistic回归 分类树 预测模型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ICU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
12
作者 路晓芸 张银萍 +3 位作者 沈丽 孙惠英 张鹏亮 杨诏旭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4-1100,共7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MDRO)的病原学特点及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神经内科ICU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1 003例ICU住院病人的资料...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MDRO)的病原学特点及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神经内科ICU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1 003例ICU住院病人的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63例病人检出多重耐药菌,以鲍曼不动杆菌[274株(51.41%)]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92株(17.26%)]及金黄色葡萄球菌[85株(15.95%)],鲍曼不动杆菌连续4年检出率排名第1位;标本主要分布于痰液(82.55%),其次为尿液(15.20%);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使用天数、白细胞计数、留置导尿管是神经内科ICU病人检出多重耐药菌的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科ICU病人病情复杂,病程长,易检出多重耐药菌,根据多重耐药菌病原学特点及发生的危险因素精准制定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高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 病原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护理减少重症监护病房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许龙辉 王仁秀 +3 位作者 丛晓 韩孝萱 杨国栋 许翠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8,共6页
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由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导致,采用无水护理可以降低其感染发病率、定植率,终止感染暴发和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本文介绍了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机制、水槽设置及使用状况、相关的干预措施,阐述了无水护... 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由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导致,采用无水护理可以降低其感染发病率、定植率,终止感染暴发和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本文介绍了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机制、水槽设置及使用状况、相关的干预措施,阐述了无水护理相关程序、实施效果及启示,以期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护理 水源性感染 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菌群拮抗原理治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陈燕 邓丽英 +4 位作者 韦莹莹 戴佩如 吴晓梅 胡文 陈春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5,共11页
目的 探究铜绿假单胞菌拮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4株铜绿假单胞菌(PA)和1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8),建立两种菌共培养模型和平板... 目的 探究铜绿假单胞菌拮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4株铜绿假单胞菌(PA)和1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8),建立两种菌共培养模型和平板互作模型,观察两者间的互作关系;收集菌株上清液,盐酸-氯仿、硫酸-蒽酮法对绿脓素和鼠李糖脂进行初步提取和定量,探究PA与MDR-KP8共培养的变化;硅胶吸附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绿脓素进行纯化和定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绿脓素对MDR-KP8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评价绿脓素的抗菌活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法探究绿脓素对MDR-KP8作用机理。结果 共培养4 d,4株PA菌落数均多于MDR-KP8菌落数;平板互作实验显示随着4株PA与MDR-KP8距离的增加,MDR-KP8菌落面积也在增加,而PA菌落面积未发生明显变化;定量结果显示4株PA共培养分泌的绿脓素和鼠李糖脂含量均多于单独培养时的含量。绿脓素对MDR-KP8最小抑菌浓度为128μg/mL;经绿脓素处理后,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核酸、蛋白质等物质含量增加,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结论 PA与MDR-KP8间存在拮抗关系,PA分泌的绿脓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破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从而抑制MDR-KP8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拮抗作用 绿脓素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醛协同恩诺沙星抗多重耐药鸭源大肠杆菌作用研究
15
作者 马全朝 张晒 金银利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7,共9页
研究旨在探讨肉桂醛协同恩诺沙星对鸭源多重耐药鸭源大肠杆菌抗菌作用及其潜在机制,为恩诺沙星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试验采用K-B法测定鸭源大肠杆菌对9种抗菌药的敏感性;采用微量肉汤法测定肉桂醛和恩诺诺沙星对鸭源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 研究旨在探讨肉桂醛协同恩诺沙星对鸭源多重耐药鸭源大肠杆菌抗菌作用及其潜在机制,为恩诺沙星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试验采用K-B法测定鸭源大肠杆菌对9种抗菌药的敏感性;采用微量肉汤法测定肉桂醛和恩诺诺沙星对鸭源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通过棋盘法、生长曲线、时间杀菌曲线、药敏试验探究肉桂醛增强恩诺诺沙星抗菌作用;通过电导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测定、菌体内抗生素蓄积分析、荧光显微镜观察揭示肉桂醛联合恩诺沙星对鸭源大肠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影响。结果显示:肉桂醛对鸭源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28~256μg/mL和128~256μg/mL;恩诺沙星对鸭源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4~16μg/mL和4~16μg/mL。肉桂醛联合恩诺沙星抗鸭源大肠杆菌的FICI为0.25~0.38,呈现协同作用。肉桂醛联合恩诺沙星使大肠杆菌培养液电导率显著增加(P<0.05),核酸和蛋白质外泄显著增强(P<0.05),AKP外泄显著增加(P<0.05),菌液中恩诺沙星浓度显著降低(P<0.05);菌体细胞膜和细胞壁通透性增加。研究表明,肉桂醛联合恩诺沙星能破坏鸭源大肠杆菌细胞壁及细胞膜完整性,促进恩诺沙星进入细菌细胞,并呈现协同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恩诺沙星 大肠杆菌 多重耐药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bla_(SPM)基因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6
作者 马玲 杨清 +5 位作者 韦珊珊 覃绍敏 许力士 韦珏 陈凤莲 林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共9页
旨在开展环境样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耐药性、耐药基因携带、致病性及生物膜形成的研究。通过分离纯化、形态特征、生化鉴定和16S rRNA鉴定菌种,随后进行药敏试验、部分药物MIC测定、耐药基因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毒力因子检... 旨在开展环境样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耐药性、耐药基因携带、致病性及生物膜形成的研究。通过分离纯化、形态特征、生化鉴定和16S rRNA鉴定菌种,随后进行药敏试验、部分药物MIC测定、耐药基因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毒力因子检测及细菌和胞外产物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到1株铜绿假单胞菌,命名为PA/GX912;该菌对头孢噻呋钠和亚胺培南敏感,对美罗培南中介,对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脂肽类、单环内酯类药物耐药,为多重耐药菌株;PCR检测发现,菌株同时携带bla_(SPM-1)、bla_(OXA-48)和bla_(GIM-1)共3种碳青霉烯酶基因以及aph(3′)-Ⅱa、SulⅠ和norA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与耐药表型一致;群体感应系统lasR基因检测阳性,rhlR基因阴性,生物膜形成能力强,对4周龄昆明小鼠有一定致病性,LD_(50)为2.51×10^(8)CFU/mL,胞外产物对小鼠无致病性。结果表明,从养殖场环境中分离鉴定到1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该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和lasR基因,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和一定的致病性。研究结果为环境中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及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耐药机制和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酶 多重耐药 毒力因子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医疗机构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与防控措施进展
17
作者 柳雯悦 范鹏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58-1166,共9页
康复医疗机构中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康复患者自身具有多种易感因素,如年龄偏大、基础疾病复杂、免疫功能低下、住院时间较长,以及前期抗菌药物使用频繁等;另一方面,... 康复医疗机构中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康复患者自身具有多种易感因素,如年龄偏大、基础疾病复杂、免疫功能低下、住院时间较长,以及前期抗菌药物使用频繁等;另一方面,康复医疗机构防控措施落实不当等也为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提供了条件。本文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康复医疗机构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防控措施进展,以期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提升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患者 中西医结合 多重耐药 康复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人源mcr-1阳性多重耐药沙门菌的特征分析
18
作者 付赛赛 李凤珍 李代琦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21,共9页
沙门菌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人源及动物源沙门菌普遍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存在人与动物之间的潜在交互传播风险。本研究旨在调查2021年河南省各地区腹泻病患者中分离到的沙门菌中mcr-1基因... 沙门菌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人源及动物源沙门菌普遍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存在人与动物之间的潜在交互传播风险。本研究旨在调查2021年河南省各地区腹泻病患者中分离到的沙门菌中mcr-1基因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分子传播特征。2021年从河南5家医院采集127份人源粪便样品,使用含有2μg/mL黏菌素的SS琼脂板分离沙门菌,并使用革兰染色、生化鉴定以及PCR技术扩增16S rRNA及invA基因来鉴定沙门菌;检测沙门菌中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携带情况,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检测mcr-1阳性菌株对常用15种抗菌药的敏感性,最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该菌株的特征。通过革兰染色、生化鉴定以及16S rRNA及invA的PCR扩增,共在127份人源粪便样品中检出6株沙门菌,阳性率为4.7%,其中在1株沙门菌中检测到mcr-1。该菌株对黏菌素的最低抑菌浓度是8μg/mL,多序列位点的分型结果是ST34,携带blaTEM-116、blaCTX-M-14、blaOXA-1、oqxAB、tet(A)、floR、catB3、catA1、sul1、sul2、sul3、ant(3'')、aph(3')-Ia、dfrA12等多种耐药基因。该沙门菌对黏菌素、氨苄西林、奥格门丁、头孢噻呋、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氯霉素、磺胺异恶唑、甲氧嘧啶、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耐药。含有mcr-1基因的质粒通过试验证实可发生接合转移,并与国内外报道的携带mcr-1的IncHI2质粒高度相似。在1株人源沙门菌中检测出了mcr-1基因,该菌株耐药谱广泛,推测mcr-1基因位于全球流行的IncHI2质粒上。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于延缓沙门菌耐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黏菌素 mcr-1 blaCTX-M-14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三黄鸡胚胎源多重耐药肠炎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抗菌药物筛选
19
作者 黄华汉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61-63,共3页
通过细菌分离纯化、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16S r RNA扩增等方法,从广西三黄鸡胚胎中分离到1株肠炎沙门氏菌。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噻呋钠等药物敏感,对庆大霉素、洛美沙星、阿莫西林等耐受;接种4... 通过细菌分离纯化、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16S r RNA扩增等方法,从广西三黄鸡胚胎中分离到1株肠炎沙门氏菌。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噻呋钠等药物敏感,对庆大霉素、洛美沙星、阿莫西林等耐受;接种4周龄昆明小鼠,致死率为100%,说明该菌株是一株致病性强的多重耐药菌。临床中可以使用阿米卡星、头孢噻呋钠等药物进行防控。本研究可为提升地方品种鸡孵化率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鸡 胚胎源 多重耐药 肠炎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猪源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20
作者 刘宇洋 刘玉莹 +2 位作者 董文龙 沙万里 张东红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6期7-9,共3页
为明确吉林地区1例猪肺炎感染的主要病原及其耐药特征,该研究采集患呼吸道疾病猪的鼻拭子样本进行细菌培养。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优势菌株,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评估药物敏感性,并结合全基因组测序(WGS)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耐药基... 为明确吉林地区1例猪肺炎感染的主要病原及其耐药特征,该研究采集患呼吸道疾病猪的鼻拭子样本进行细菌培养。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优势菌株,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评估药物敏感性,并结合全基因组测序(WGS)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耐药基因与机制。结果显示,分离菌株Yan-10经鉴定为类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quasipneumoniae),与参考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86%。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氯霉素、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耐药。全基因组分析揭示其携带18个耐药基因,主要机制包括主动外排泵(9个基因)、靶位点修饰(7个基因)、膜通透性降低(3个基因)及灭活酶生成(1个基因)。结果表明,Yan-10为多重耐药菌株,其复杂的耐药机制加剧了猪场肺炎防控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类肺炎克雷伯菌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