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享经济情境中顾客多重互动与公民行为倾向的关系——基于心理所有权的视角 被引量:12
1
作者 孟韬 何畅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5-97,共13页
分享经济推动了旅游业的创新与转型,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研究多聚焦于概念和动机,对分享经济中的顾客公民行为却缺乏讨论。因此,文章以分享住宿平台Airbnb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刺激-有机体-反应"模... 分享经济推动了旅游业的创新与转型,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研究多聚焦于概念和动机,对分享经济中的顾客公民行为却缺乏讨论。因此,文章以分享住宿平台Airbnb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刺激-有机体-反应"模型为研究框架,探究顾客多重互动、心理所有权与顾客公民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文章利用SPSS 20.0和AMOSS 20.0对收集的280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分享经济情境中,人机互动、人际互动、产品互动和主客互动都对心理所有权有积极影响;心理所有权正向影响公民行为倾向;同时,心理所有权在顾客多重互动与公民行为倾向之间存在中介作用。文章不仅为旅游学者研究分享经济提供新的思路和切入点,也为旅游管理实践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享经济 多重互动 心理所有权 公民行为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式压制的多重互动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玉梅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21,共5页
本文通过梳理词汇压制和构式压制的局限,借助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理清压制的关系,尝试将其视为零图式性构式-部分图式性构式-完全图式性构式之间的多重互动,其中零图式性构式的语义结构和信息有助于部分(或完全)图式性构式的产生,而前者... 本文通过梳理词汇压制和构式压制的局限,借助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理清压制的关系,尝试将其视为零图式性构式-部分图式性构式-完全图式性构式之间的多重互动,其中零图式性构式的语义结构和信息有助于部分(或完全)图式性构式的产生,而前者语义范畴的扩展又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后两者,它们共同作用于构式渐变上,为新表达式的浮现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样处理压制的关系不但能更好地开展语法研究和语义阐释,更能真正达到构式语法"构式一贯到底"的最终目的,从而提高理论的统一性和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压制 构式压制 多重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旅游地生态旅游文化系统之构建 被引量:5
3
作者 白凯 吴成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4-149,共6页
旅游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从系统论和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生态旅游主、客体构成问题进行了重点的分析,认为生态旅游系统中主体构成包括生态旅游者、非生态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属地居民;客... 旅游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从系统论和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生态旅游主、客体构成问题进行了重点的分析,认为生态旅游系统中主体构成包括生态旅游者、非生态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属地居民;客体构成包括生态旅游地的自然本底景观和旅游地的风景景观。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包含旅游景区生态和谐子系统(物质层次)和人对旅游地景观的心灵认知和感悟子系统(精神层次)的生态旅游文化系统,并指出该系统中存在的5种能量信息互动关系和关系介质-生态旅游体验。通过该研究的归总以期推进研究者和管理者对生态旅游文化构成的探讨,将学术界和非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的观点相互结合并促使生态旅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系统 多重互动 生态文化系统 旅游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期间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现状、问题及策略——基于全国7111位中小学教师在线问卷调查的数据 被引量:25
4
作者 付卫东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0-107,共8页
对疫情期间全国7111位中小学教师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国家和省级在线教育资源和平台在疫情期间起主导作用,但现有教育资源难以满足疫情期间的现实需要;在线教学模式虽多种多样,但中小学教师参与在线教研严重不足;开展了在线教学... 对疫情期间全国7111位中小学教师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国家和省级在线教育资源和平台在疫情期间起主导作用,但现有教育资源难以满足疫情期间的现实需要;在线教学模式虽多种多样,但中小学教师参与在线教研严重不足;开展了在线教学评价活动,但评价方式和教师参与率不容乐观;在线教学取得了明显效果,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容忽视。为此,应采取重视在线教育资源建设、采用多种在线教学评价方式、建立在线教学激励和补偿机制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在线教学 资源建设 多重互动 激励和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视域下量词“把”的词义演变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廖巧云 李蕊秀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0,共11页
本研究结合CCL语料库分别对“把”的集合量词、个体量词和动量词这三种形式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历时分析发现,量词“把”的这三种形式在出现时间和计量对象方面都有所差异,而它们的计量对象都在不断增加和抽象化。我们进一步从体认视角分... 本研究结合CCL语料库分别对“把”的集合量词、个体量词和动量词这三种形式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历时分析发现,量词“把”的这三种形式在出现时间和计量对象方面都有所差异,而它们的计量对象都在不断增加和抽象化。我们进一步从体认视角分析发现,主客体间的多重互动贯穿于量词“把”的意义和概念的整个生成过程,从而使“把”完成了“动词义&名词义→集合量词义”“动词义→名词义→个体量词义(有柄事物)”“动词义→个体量词义(无柄事物)”和“动词义→动量词义”的词义转变过程。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在体认的多重互动作用下,认知主体基于反映相邻性的转喻机制实现了量词“把”的生成及其计量对象的抽象化。本文能为基于体认观研究词义演变提供参考并能为汉语外语教学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把” 体认的多重互动 转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