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马瘟病毒和西尼罗病毒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钱佳豪 刘丹 +7 位作者 周师众 张博源 高建帅 许霄峰 李慧彤 丁家波 王春凤 沈青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6,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非洲马瘟病毒(AHSV)和西尼罗病毒(WNV)的检测方法,将GenBank中非洲马瘟病毒VP7序列以及近3年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西尼罗病毒序列进行比对,选择保守区域,并按照需求设计引物与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与... 为了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非洲马瘟病毒(AHSV)和西尼罗病毒(WNV)的检测方法,将GenBank中非洲马瘟病毒VP7序列以及近3年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西尼罗病毒序列进行比对,选择保守区域,并按照需求设计引物与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与敏感性试验,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检测非洲马瘟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的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MIRA)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反应时间仅需20 min。该检测方法可应用于非洲马瘟和西尼罗热的快速诊断和现场监测,为疫情控制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瘟病毒 西尼罗热病毒 多酶恒温快速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酶恒温快速扩增-侧向流层析联用技术的肉制品真实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尚柯 张彪 +5 位作者 张敏 杨华雨 叶梅 段庆梓 王巍 宫亚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共12页
目的:基于多酶恒温快速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与封闭式侧向流层析(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联用技术,建立肉制品真实性快速检测方法,解决实验室方法不适于基层与现场快检需求的问题。方法:通过GenB... 目的:基于多酶恒温快速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与封闭式侧向流层析(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联用技术,建立肉制品真实性快速检测方法,解决实验室方法不适于基层与现场快检需求的问题。方法:通过GenBank筛选猪、牛、羊、鸡、鸭线粒体基因的特异序列,使用DNAStar Megalign软件比对种内保守、种间特异的靶片段,依据MIRA引物探针设计原则设计靶基因引物探针组,通过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空白对照等方式系统筛选引物探针,确定猪、牛、羊、鸡、鸭的专属性引物探针,并采用反应体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筛选,优化完善特异性检测方法。对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考察,包括DNA提取、灵敏度、检出限、假阳性与假阴性考察等,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使用建立的方法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进行比对分析,方法的平均假阳性率为3.49%、假阴性率为3.54%,符合现场快检方法的要求。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牛、羊、猪、鸡、鸭5种常见肉类的MIRA-LFD技术,并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实现了肉制品真实性的现场快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真实性 动物源性成分 多酶恒温快速扩增技术 侧向流层析技术 现场快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的方法建立及评价
3
作者 周臣清 张娟 +3 位作者 綦艳 赵玲 黄宝莹 杨纯佳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文章开发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的方法,实现对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快速检测。针对骆驼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建立的RAA体系优化其反应扩增条件,评估其... 文章开发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的方法,实现对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快速检测。针对骆驼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建立的RAA体系优化其反应扩增条件,评估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并用建立的RAA法与GB/T 38164标准方法分别对24份市售骆驼制品进行检测并比对结果。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AA法特异性强,乳及乳制品检出限为1.0%,肉及肉制品检出限为0.1%,且2种方法对24份骆驼乳肉及其制品检测结果一致。因此,本研究开发的RAA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介导等温核酸技术 骆驼源性成分 细胞色素B基因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重组酶辅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狗源性成分
4
作者 刘明明 颜海燕 +3 位作者 周朝旭 叶语桦 李志刚 肖昭竞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29,共6页
为快速检测狗源性成分,针对cytb基因保守区域设计3对重组酶辅助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引物和1条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exo)探针,通过引物和探针浓度的筛选,构建一种实时RAA(real-time RAA,Rt-RAA)方法。利用交叉... 为快速检测狗源性成分,针对cytb基因保守区域设计3对重组酶辅助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引物和1条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exo)探针,通过引物和探针浓度的筛选,构建一种实时RAA(real-time RAA,Rt-RAA)方法。利用交叉反应和重复性实验对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并将Rt-RAA方法灵敏度以及对混合模拟样品和市售样品的检测结果与相应的国标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t-RA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在30 min内可检测到目的序列,对狗源性成分的检出限为0.2%,明显优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应用Rt-RAA方法与国标方法对模拟样品和市售实际样品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因此,本研究建立的Rt-RAA检测方法适用于狗源性成分的检测,为肉源性成分鉴定提供了另一种快速、准确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重组辅助技术 狗源性成分 肉制品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核酸扩增技术:病原体现场快速检测的前沿进展
5
作者 万佳欣 徐杏 +6 位作者 谢传奇 周昕 王星博 朱寅初 李彩燕 吴越 周卫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370,共15页
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面临日益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开发兼具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准确诊断以及易于操作的病原体检测技术成为当务之急。等温核酸扩增(IANA)技术以其独特的恒温反应优势、显著的成本效益比以及高效简便的检测能力,成为该领域... 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面临日益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开发兼具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准确诊断以及易于操作的病原体检测技术成为当务之急。等温核酸扩增(IANA)技术以其独特的恒温反应优势、显著的成本效益比以及高效简便的检测能力,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梳理了IANA技术及其在病原体现场快速检测(POCT)中的创新应用;解析了酶介导和无酶介导两类技术体系的核心机制;阐述了IANA技术的原理;探讨了其在病毒和细菌等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基于IANA技术的POCT装置及其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基于IANA的病原体检测技术面临的关键挑战和未来发展,并展望了高效集成化、快速自动化和智能平台化检测技术的变化趋势,旨在为新一代病原体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系统性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核酸技术 病原体检测 现场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水产品中溶藻弧菌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6
作者 钟键 孙良娟 +3 位作者 李红权 蔡永红 关睿 蔡双虎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72-77,共6页
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用于水产品中溶藻弧菌的快速检测技术,以满足口岸和基层部门对食品安全监控的迫切需求。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的新型检测技术,在恒定37℃条件下,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核酸的指数级扩增,整个检... 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用于水产品中溶藻弧菌的快速检测技术,以满足口岸和基层部门对食品安全监控的迫切需求。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的新型检测技术,在恒定37℃条件下,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核酸的指数级扩增,整个检测流程仅需20 min。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成功实现了对溶藻弧菌的高效和快速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在50 cfu/管的菌量下准确检测到溶藻弧菌;此外,该技术操作简便、快速且节能,非常适合在口岸和基层部门推广应用,具有高效、快速、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在20 min内即可完成检测,为热带水产品的安全监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该技术不仅满足口岸和基层部门的快速检测需求,而且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水产品 溶藻弧菌 重组聚合等温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的间日疟快速可视化检测研究
7
作者 李诗慧 高春花 +5 位作者 危芙蓉 王多全 贾孝凯 张璟 王颖 石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418,共6页
目的基于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及侧流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建立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间日疟原虫的方法,并进行检测效果评价。方法以间日疟原虫18S rRNA基因保守序列(Ge... 目的基于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及侧流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建立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间日疟原虫的方法,并进行检测效果评价。方法以间日疟原虫18S rRNA基因保守序列(GenBank:DQ660817.1)为靶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设计引物和探针,以间日疟原虫标准质粒(pUCPv)为模板进行RPA和LFD检测,建立敏感、特异的间日疟原虫核酸RPA-LFD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用RPA-LFD检测浓度为1×10^(3)、1×10^(2)、1×10^(1)、1×10^(0)、1×10^(-1) copies/μL的pUCPv,评价其灵敏度;用RPA-LFD检测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及健康参与者全血DNA,评价其特异性,并利用该方法检测24例确诊间日疟患者全血DNA样本,评价其敏感性。结果建立了敏感、特异、快速可视化检测间日疟核酸的RPA-LFD方法,该方法能够在39℃恒温条件下20 min内完成对间日疟原虫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 copy/μL,与其他疟原虫、内脏利什曼原虫无任何明显交叉反应,特异性为100%。24例确诊间日疟患者的DNA样本检测阳性率为100%。结论建立的检测间日疟原虫核酸的快速可视化RPA-LFD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且只需简易加热装置即可进行,适用于低资源环境下间日疟原虫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重组聚合等温 侧流层析试纸条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介导双重指数扩增技术(EmDEA)的小火蚁快速检测方法的开发 被引量:1
8
作者 韩蕊 滕祎 +10 位作者 李献锋 王临静 魏霜 张雍哲 乔曦 刘海军 吴尧 马骏 万方浩 刘聪辉 钱万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9-1067,共9页
小火蚁Wasmannia auropunctata是危害性最严重的入侵蚂蚁之一,对动植物、生态、经济甚至是人类都容易造成严重影响,是我国的重大检疫害虫之一。本研究为实现小火蚁的现场快速精准检测,通过自研程序筛选出小火蚁全基因组中的特异性片段,... 小火蚁Wasmannia auropunctata是危害性最严重的入侵蚂蚁之一,对动植物、生态、经济甚至是人类都容易造成严重影响,是我国的重大检疫害虫之一。本研究为实现小火蚁的现场快速精准检测,通过自研程序筛选出小火蚁全基因组中的特异性片段,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基于酶介导双重指数扩增技术(EmDEA)筛选了适用的引物、RNA探针,全部反应所需时间小于20 min,并验证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极高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最低检出限约为4 ng。这种方法极大程度降低对设备的依赖,简单、快速、特异,为小火蚁的基层检测与现场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火蚁 介导双重指数技术(EmDEA) 特异性引物 RNA探针 快速鉴定 精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重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肉制品中鼠源性成分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明明 周朝旭 +2 位作者 颜海燕 田碧英 李根容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0,共6页
为实现肉制品中大鼠和小鼠源性成分的同步检测,基于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扩增(real-time 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t-RAA)技术,以大鼠COX3基因和小鼠16S rRNA基因序列保守区域为靶标,分别设计相应的Rt-RAA引物和探针,通过反应参... 为实现肉制品中大鼠和小鼠源性成分的同步检测,基于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扩增(real-time 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t-RAA)技术,以大鼠COX3基因和小鼠16S rRNA基因序列保守区域为靶标,分别设计相应的Rt-RAA引物和探针,通过反应参数的优化确定最佳双重Rt-RAA检测反应条件。进一步对建立的双重Rt-RAA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及稳定性评估,并应用该方法对模拟市售肉制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双重RtRA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大鼠和小鼠源性成分的检出限分别为0.5%和0.2%,同步检测2种源性成分检出限为0.5%,同步检测混合模拟市售样品检出限仍低至0.5%,双重Rt-RAA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市售样品和模拟样品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双重Rt-RAA检测方法适用于大鼠和小鼠源性成分的检测,为肉制品掺假检测提供了一种快捷、高效及准确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小鼠 肉制品 实时荧光重组辅助技术 肉制品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牛病毒性腹泻检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周娴 陈文钦 +5 位作者 王雯熙 孙智武 张苗苗 郭妮妮 宋先荣 吴修竹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5期41-46,共6页
[目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研究1种快速、灵敏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检测方法,为牛病毒性腹泻的快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参考GenBank上BVDV序列,... [目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研究1种快速、灵敏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检测方法,为牛病毒性腹泻的快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参考GenBank上BVDV序列,依据BVDV的结构蛋白5'-UTR保守序列设计出多组引物探针,从中优选出1组扩增效果最佳的引物探针,经过优化反应体系和退火温度,建立BVD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方法。随后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了评估,并应用该检测方法进行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所建立的LAMP方法展现出高度特异性,仅对BVDV产生扩增信号,与牛常见病原(如口蹄疫、沙门氏菌等)无交叉反应;通过梯度稀释重组质粒验证,其检测灵敏度为102 copies/μL,较常规PCR提升10倍;临床样本检测结果与PCR法完全一致(符合率1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BVDV LAMP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环介导等温技术 快速检测 临床诊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A等温扩增的松材线虫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建立
11
作者 张伟 车吉明 +3 位作者 理永霞 马健 李东振 张星耀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利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基因组分析和等温扩增技术,设计生产松材线虫野外快速检测技术产品并测试其效果。结果表明:比较分析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基因组发现松材线虫特异性基因Bx-gene12,以... 利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基因组分析和等温扩增技术,设计生产松材线虫野外快速检测技术产品并测试其效果。结果表明:比较分析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基因组发现松材线虫特异性基因Bx-gene12,以此为基础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和探针,对采集自不同地区的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和松树内其他线虫株系采用研磨颗粒以1500 r/min转速震荡5 min的破碎方法有效释放线虫DNA,40℃等温扩增15 min反应条件下可有效区分松材线虫和其他线虫,检测灵敏度达到100 fg或1条线虫;该快速检测方法在25 min内有效检测出染病黑松Pinus thunbergii和赤松Pinus densiflora松木内的松材线虫。利用RPA等温扩增技术实现25 min内对野外环境下松材线虫的快速检测,可为松材线虫病及时有效防控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快速检测 等温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12
作者 廖怡雯 叶景芬 +4 位作者 武绍碧 陈世雄 杨婉 罗雪 杨琦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1631,共11页
本文介绍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技术的原理、过程和特点,以及其在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LAMP技术以其高效、特异、灵敏和简便的特点,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基本的LAMP检测方... 本文介绍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技术的原理、过程和特点,以及其在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LAMP技术以其高效、特异、灵敏和简便的特点,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基本的LAMP检测方法外,本文还对一些新型LAMP技术,如IMS-LAMP、LAMP与CRISPR/Cas系统的联用、LAMP与Argonaute系统的联用、LAMP传感器以及LAMP与微流控芯片的结合等做了介绍。针对耐药基因的检测中,LAMP技术展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为快速、准确地检测耐药基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 恒温 快速 检测方法 耐药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产生菌方法的建立
13
作者 陈晨 陶泽 +5 位作者 王可 李晴晴 安红玉 卢增慧 李拖平 李苏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5-344,共10页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备强致肝损伤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的微生物毒素。根据产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分别对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备强致肝损伤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的微生物毒素。根据产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分别对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引物进行设计,对其建立并优化LAMP体系。结果显示,该文所建立的方法针对aflR、omt-1、ver-1基因设计的引物,黄曲霉菌DNA的检出限分别是1.0×10^(-2)、1.0×10^(-3)、1.0×10^(-4) ng/μL。此体系与黄曲霉及寄生曲霉反应成阳性,与其他菌体反应皆为阴性,该方法耗时短、设备要求低,借助恒温荧光读取设备或根据显色剂颜色变化可在60 min内迅速判定待检菌株是否为黄曲霉毒素产生菌,可满足各机构现场快速高效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产生菌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 快速检测 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 柄曲霉素转甲基基因omt-1 杂色曲霉素A脱氢基因ve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星状病毒实时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14
作者 赵俊柯 余丹 +4 位作者 喻华英 尹文巧 张艳芳 谢志勤 谢芝勋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27,共6页
为建立针对鸡星状病毒(CAstV)的实时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RT-RAA)检测方法,基于CAstV的ORF1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试验筛选,确定最优的引物和探针组合,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好的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敏... 为建立针对鸡星状病毒(CAstV)的实时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RT-RAA)检测方法,基于CAstV的ORF1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试验筛选,确定最优的引物和探针组合,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好的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测试。针对从广西南宁不同地区采集的20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RT-PCR和RT-qPCR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建立的实时荧光RT-RAA方法能在20 min内完成反应,最佳反应温度为41℃,显示出极高的灵敏度,最低检测限达到1.4×10^(1)copies/μL,比普通RT-PCR高100倍。所设计的引物特异性高,仅能扩增出CAstV病毒,而对其他病原体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RT-qPCR相比,实时荧光RT-RAA的检测结果符合率高达98.27%,而普通RT-PCR与RT-RAA相比符合率仅为82.45%。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灵敏且特异性强的实时荧光RT-RAA方法,适用于CAstV的临床大规模鉴别检测,为CAstV感染的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星状病毒 逆转录重组介导核酸等温 快速检测 ORF1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环介导恒温扩增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吉飞 关贵全 +9 位作者 刘志杰 汪月凤 李有全 马米玲 刘爱红 任巧云 苟惠天 杜鹏飞 罗建勋 殷宏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7-12,共6页
本研究基于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vp72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能够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将LAMP与OIE参考的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并且应用LAM... 本研究基于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vp72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能够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将LAMP与OIE参考的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并且应用LAMP对非洲猪瘟参考实验室提供的非洲猪瘟病毒17个毒株的基因组以及国内收集的50份猪的基因组、30份蜱的基因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所建立的LAMP能够成功扩增非洲猪瘟病毒17个毒株的基因组,而野外收集的猪和蜱的基因组检测均为阴性。因此,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能够用于非洲猪瘟的快速诊断以及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恒温技术 聚合链式反应 非洲猪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犬细小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6
作者 姜一曈 王昭华 +4 位作者 鑫婷 贾红 郭晓宇 朱鸿飞 侯绍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26-929,共4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检测犬细小病毒(CPV)的方法,本研究基于CPV VP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CPV的重组酶聚合酶(RPA)检测方法。该方法在38℃恒温反应15 min即可快速、特异性的检测出CPV。特异性试验...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检测犬细小病毒(CPV)的方法,本研究基于CPV VP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CPV的重组酶聚合酶(RPA)检测方法。该方法在38℃恒温反应15 min即可快速、特异性的检测出CPV。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除CPV (BJ-2b株、BJ-2c株)外,犬瘟热病毒、犬冠状病毒、犬腺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等检测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以重组质粒pEASY-CPV-VP2为模板,RPA的检测下限为1×10~1拷贝/μL,其敏感度比普通PCR方法高10倍。利用建立的RPA方法对疑似CPV感染的临床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88%,高于普通PCR的检出率(82%)和胶体金的检出率(76%)。本研究建立的CPV RPA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反应灵敏,结果确实可靠,适用于CP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重组聚合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在疾病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7
作者 樊晓旭 赵永刚 +2 位作者 李林 吴晓东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8期72-77,共6页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是近年来开发的核酸扩增技术,在保证灵敏、特异的同时,操作简单、耗时短,能够在常温下10~20分钟内对靶DNA进行扩增,对实验设备、资源的要求低,适用于兽医、食品安全、生物防御、农业等领域的快速诊断。本文...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是近年来开发的核酸扩增技术,在保证灵敏、特异的同时,操作简单、耗时短,能够在常温下10~20分钟内对靶DNA进行扩增,对实验设备、资源的要求低,适用于兽医、食品安全、生物防御、农业等领域的快速诊断。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及目前在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检测方面的应用,展望了其现场检测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聚合 快速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争性互补介导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沙门氏菌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旭 毛瑞 +3 位作者 李堂正 乔宇 彭晴 杜昱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4-179,共6页
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隐患之一,沙门氏菌是食品中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为快速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满足食品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监控的需要,基于竞争性互补介导核酸恒温扩增(competitive annealing mediated isotherm... 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隐患之一,沙门氏菌是食品中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为快速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满足食品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监控的需要,基于竞争性互补介导核酸恒温扩增(competitive annealing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CAMP)技术,建立一种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灵敏度高的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以沙门氏菌invA基因保守区域片段为靶序列,利用DNAMAN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己筛选获得沙门氏菌的CAMP引物基础上,应用CAMP引物设计推荐规则及作用位点,进行加速引物的设计和筛选,评估加速引物对扩增反应的影响;并且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及灵敏性的检测评估。同时与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沙门氏菌invA基因为目标核酸所设计的一对CAMP引物可以实现对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而且在反应体系中引入加速引物可以将检测时间缩短15min;PCR方法的检测限为103CFU·mL-1,而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在65℃恒温条件下80min内检出沙门氏菌,检测限为10CFU·mL-1,检测效率和灵敏度均优于传统PCR方法,而且操作简便,无需精密、复杂的变温仪器;对3株沙门氏菌和10株非沙门氏菌进行特异性检测,3株阳性对照株检测全部为阳性,10株阴性对照菌检测全部为阴性,说明本试验所建立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而且对沙门氏菌无漏检,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竞争性互补介导核酸恒温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判定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欢 黄庆 +2 位作者 史大川 揣征然 府伟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264-2268,共5页
目的建立了一种基于颜色判定的,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LAMP方法。方法针对铜绿假单胞菌OprL基因设计3对LAMP引物,通过引物特异性识别OprL的8个独立区域来快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如果在反应前添加荧光染料羟基萘酚蓝(HNB)或... 目的建立了一种基于颜色判定的,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LAMP方法。方法针对铜绿假单胞菌OprL基因设计3对LAMP引物,通过引物特异性识别OprL的8个独立区域来快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如果在反应前添加荧光染料羟基萘酚蓝(HNB)或钙黄绿素(Calcein),其结果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反应前后颜色变化来判定并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对该技术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分析,利用LAMP和PCR同时检测临床标本。结果设计出针对铜绿假单胞菌OprL基因的恒温扩增检测方法。本恒温扩增检测法只扩增铜绿假单胞菌DNA,对其他菌不扩增,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其最低检测限为17.414 pg/μl,PCR方法最低检出限为174.414 pg/μl,LAMP方法检测灵敏度是PCR方法检测灵敏度的10倍,灵敏度高。LAMP法对临床阳性标本检出率与PCR法相当(27/27)。结论 LAMP方法用于快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检测过程简单、实验装置简便、反应结果肉眼可辨别、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适合用于现场和基层检疫及医疗单位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环介导恒温 OprL基因 快速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在动物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蕾 陈亮 +12 位作者 江波涛 冯万宇 兰世捷 苗艳 沈思思 李丹 田秋丰 杨昊天 张艳 刘雪松 黄宣凯 钟鹏 史同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在动物疫病病原检测中应用广泛。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作为一种新型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可在较低温度(37~42℃)下扩增DNA或RNA,具有反应时间短、样品制备量少、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等优点。RPA突破了常规聚合酶链反应(PCR... 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在动物疫病病原检测中应用广泛。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作为一种新型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可在较低温度(37~42℃)下扩增DNA或RNA,具有反应时间短、样品制备量少、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等优点。RPA突破了常规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施时对实验室条件的依赖性,并能高效和灵敏地检测动物疫病病原。基于RPA技术的病原菌检测方法可实现对动物细菌病的现场快速诊断。论文综述了RPA技术的反应体系和条件、反应原理和产物检测方法等,介绍了RPA技术在动物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和潜在价值,以期为动物疾病快速诊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聚合 快速检测 病原菌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