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芝麻油提取方法对其总多酚含量、多酚种类及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解殿伟 李文澜 +4 位作者 余宁翔 陆元超 聂小华 叶沁 孟祥河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6-132,共7页
为探明芝麻油的提取方法对芝麻油总多酚含量(TPC)、多酚种类及含量的影响规律,研究了机械压榨法(MP)、索氏萃取法(SE)和水酶法(AEE)提取获得的芝麻油中TPC、多酚种类及含量,并初步研究了其对TPC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AEE芝麻油的TPC最高... 为探明芝麻油的提取方法对芝麻油总多酚含量(TPC)、多酚种类及含量的影响规律,研究了机械压榨法(MP)、索氏萃取法(SE)和水酶法(AEE)提取获得的芝麻油中TPC、多酚种类及含量,并初步研究了其对TPC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AEE芝麻油的TPC最高(134.73 mg/kg),远高于MP芝麻油(49.91 mg/kg)和SE芝麻油(15.55 mg/kg),这可能是由于纤维素酶水解破坏了芝麻皮细胞壁结构,大幅释放多酚至水相,并转移至AEE芝麻油;而在SE与MP过程中,芝麻皮韧性大、细胞壁结构破坏程度低,难以释放多酚。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表明,芝麻油多酚提取液中共鉴定出23种物质,其中16种为多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MP、SE、AEE芝麻油分别鉴定出16、15、15种多酚,对羟基苯甲醛为MP芝麻油特有多酚;同时,MP、SE、AEE芝麻油的多酚含量呈现显著差异,AEE芝麻油中紫花络石苷元、氧化白藜芦醇、1-(3′-甲氧基-4′-羟基苯基)-7-(3′,4′-二甲氧基苯基)庚烷-3-酮、罗汉松脂素含量显著高于MP和SE芝麻油。基于芝麻油TPC、多酚类别与含量的主成分分析,能明确区分、鉴定不同提取方法的芝麻油。因此,本研究拓展了芝麻油的提取方法对芝麻油TPC、多酚种类与含量的认知,丰富了芝麻油多酚数据库,并提出了一种区分、鉴定芝麻油提取方法的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提取方法 多酚含量 多酚种类及含量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