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7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静压联合天然抑制剂处理对浑浊苹果汁多酚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田学智 曹智鸿 +3 位作者 江乃相 肖志剑 唐征 王永涛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探究高静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联合阿魏酸(ferulic acid,F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处理对浑浊苹果汁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及相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 g... 探究高静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联合阿魏酸(ferulic acid,F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处理对浑浊苹果汁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及相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 g/100 mL的FA或者0.2 g/100 mL的EGCG均能显著降低样品中PPO活性,并显著提高其亮度(P<0.05)。单独HHP处理(550 MPa、5 min)样品的PPO相对残余活性高达82.70%,而经过HHP+FA或HHP+EGCG处理后,样品的PPO相对残余活性分别降至66.35%和41.50%。在冷藏2周期间,样品的PPO活性持续下降,而颜色参数保持稳定。贮藏第14天,HHP+FA组的褐变指数最小,仅有4.37,而HHP+EGCG组的PPO相对残余活性最低(24.71%)。此外,两组样品都保留了80%以上的总酚和90%以上的抗氧化能力。综上,HHP与FA/EGCG的联合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浑浊苹果汁的酶促褐变,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压 天然抑制剂 浑浊苹果汁 多酚氧化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螟酚氧化酶原基因的序列特征及表达分析
2
作者 蒋苏皖 王成 +3 位作者 程云霞 张蕾 江幸福 孔海龙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2,61,共8页
酚氧化酶主要以无活性的酚氧化酶原(prophenoloxidase,PPO)形式存在,酚氧化酶活性在昆虫密度依赖的抗病性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了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酚氧化酶原基因LsPPO,通过RT-qPCR研究了草地螟不同发育阶段、组织,及... 酚氧化酶主要以无活性的酚氧化酶原(prophenoloxidase,PPO)形式存在,酚氧化酶活性在昆虫密度依赖的抗病性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了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酚氧化酶原基因LsPPO,通过RT-qPCR研究了草地螟不同发育阶段、组织,及不同密度幼虫感染球孢白僵菌前、后LsPPO转录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LsPPO cDNA全长2055 bp,编码685个氨基酸,其中包含有6个保守组氨酸组成的2个铜离子结合位点以及硫羟酸酯区域,与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亚洲玉米螟O.furnacalis的PPO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在草地螟不同发育阶段,LsPPO转录水平以预蛹期最高,其次为3、4龄幼虫,其他发育阶段较低,草地螟不同组织LsPPO转录水平以血淋巴中最高,显著高于表皮、脂肪体和中肠。不同饲养密度的草地螟幼虫LsPPO转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感染球孢白僵菌前,以幼虫密度10头/瓶的LsPPO转录水平最低,明显低于1头/瓶和30头/瓶,但感病后以幼虫密度10头/瓶的LsPPO转录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2个密度。3个密度幼虫感病后的LsPPO转录水平明显高于感病前。综上所述,幼虫密度胁迫影响草地螟酚氧化酶原基因的转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氧化酶原基因 球孢白僵菌 幼虫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品种遵烟6号和K326的多酚氧化酶基因编辑研究
3
作者 王军 孙小琼 +3 位作者 潘登华 杨安华 徐得泽 殷得所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81-185,226,共6页
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分别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遵烟6号和K326的多酚氧化酶(PPO)家族基因成员LOC107810501进行靶向敲除。结果表明,LOC107810501基因被敲除后,在烟草的阳性编辑单株中未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同时LOC1... 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分别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遵烟6号和K326的多酚氧化酶(PPO)家族基因成员LOC107810501进行靶向敲除。结果表明,LOC107810501基因被敲除后,在烟草的阳性编辑单株中未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同时LOC107821546、LOC107786520、LOC107773093、LOC107787563、LOC10780536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研究获得了低PPO活性的烟草T0突变单株,T1世代测序检测证明突变性状可以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 多酚氧化酶 基因编辑 遵烟6号 K3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多酚氧化酶的分子克隆及异源高效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邓卉 余丹 +6 位作者 邹成义 范景胜 李斌 屈东 倪青松 郑钰嘉 陈瑾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1,共6页
菜籽粕、棉籽粕等非粮饲料资源存在的酚类化合物芥子碱、棉酚等抗营养因子,严重影响了其饲喂价值。本课题组筛选出的一株大肠杆菌属芥子碱降解菌SDB2已被证实能通过分泌多酚氧化酶来降解芥子碱和棉酚,本试验旨在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SDB... 菜籽粕、棉籽粕等非粮饲料资源存在的酚类化合物芥子碱、棉酚等抗营养因子,严重影响了其饲喂价值。本课题组筛选出的一株大肠杆菌属芥子碱降解菌SDB2已被证实能通过分泌多酚氧化酶来降解芥子碱和棉酚,本试验旨在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SDB2多酚氧化酶基因,实现其高效表达,为SDB2多酚氧化酶在饲料工业上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从大肠杆菌SDB2中克隆出多酚氧化酶基因,将其与质粒pET28a连接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培养,通过PCR鉴定及质粒酶切验证方法构建重组菌株,同时对重组克隆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以温度和诱导剂IPTG浓度两个影响因素诱导SDB2多酚氧化酶基因在重组菌株中高效表达,经SDS-PAGE和WB双重验证后,确立最佳诱导条件,最终纯化出目标酶蛋白。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SDB2多酚氧化酶基因,构建出异源表达重组菌株。(2)克隆出的SDB2重组多酚氧化酶基因含目标核苷酸741个,总编码氨基酸263个(含标签氨基酸2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8499.0,理论等电点为6.94,据此预测出SDB2重组多酚氧化酶三维结构模型。(3)确立SDB2多酚氧化酶异源高效表达的最佳诱导条件为温度37℃,IPTG浓度1 mmol,该条件下表达出大量可溶性酶蛋白,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本试验条件下,大肠杆菌SDB2多酚氧化酶成功实现了分子克隆及异源高效表达,为我国非粮饲料资源实现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多酚氧化酶 克隆 高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霉病早期胁迫下花椰菜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高光谱研究
5
作者 王凯 薛建新 +1 位作者 李尧迪 张明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4-541,共8页
利用高光谱技术实现灰霉病早期胁迫下花椰菜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快速无损检测。为了使预测效果更好,在900~1700 nm光谱范围内采集253个健康花椰菜样本及257个染病花椰菜样本的光谱信息,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法对样本中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 利用高光谱技术实现灰霉病早期胁迫下花椰菜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快速无损检测。为了使预测效果更好,在900~1700 nm光谱范围内采集253个健康花椰菜样本及257个染病花椰菜样本的光谱信息,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法对样本中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对健康及染病花椰菜样本PPO活性均值进行分析,发现健康花椰菜PPO活性均值(10.257 U·g^(-1))小于染病花椰菜PPO活性均值(12.324 U·g^(-1))。利用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SPXY)算法对样本进行校正集(健康样本193个,染病样本197个)和预测集(健康样本60个,染病样本60个)的划分,对划分后的样本集进行六种单一预处理(卷积平滑算法SG、去趋势算法DT、中值滤波MF、归一化处理NOR、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基线校正Baseline)。利用相关系数(R)和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模型评价指标,发现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其中健康样本经NOR预处理后的预测集建模效果最好;染病样本经DT预处理后的预测集建模效果最好。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与回归系数法(RC)提取特征波长,建立PPO活性值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及BP神经网络三种预测模型,探究不同特征波长提取方法对模型精度的影响,比较不同建模方式对花椰菜PPO活性预测的准确度。结果说明提取特征波长可以优化光谱信息,SPA和RC对两种样本提取的波长个数分别为9,12,7和11,其中SPA优化后的光谱数据对健康样本PPO活性预测效果较好,RC优化后的光谱数据对染病样本PPO活性预测效果较好。对比分析模型效果,发现LS-SVM模型对两种样本和其对应的酶活性产生了很好的拟合效果。最终发现,SPA-LS-SVM模型对于健康花椰菜PPO活性预测效果较好,其预测相关系数(Rp)为0.83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1.676;RC-LS-SVM模型对于染病花椰菜PPO活性预测效果较好,其Rp为0.848,RMSEP为1.156。研究结果表明高光谱技术可以实现灰霉病早期胁迫下花椰菜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为快速检测花椰菜多酚氧化酶活性及便携式仪器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灰霉病 多酚氧化酶 高光谱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超高压对固液两态多酚氧化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镜浩 梁展鸿 +6 位作者 肖更生 徐玉娟 余元善 吴继军 彭健 李璐 程丽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3-44,共12页
以固态晶体(crystal,C-)、液态(liquid,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为对象,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分析其在常温(298.15 K)常压/高压(0.1~400.0 MPa)条件下分子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固液两态PPO的空间结构均随压力(0.1~4... 以固态晶体(crystal,C-)、液态(liquid,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为对象,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分析其在常温(298.15 K)常压/高压(0.1~400.0 MPa)条件下分子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固液两态PPO的空间结构均随压力(0.1~400.0 MPa)增大而变的不稳定;与L-PPO相比,C-PPO对压力更敏感,表现出更高的残基波动,溶剂可及表面积和体积减小,蛋白结构更致密;α-螺旋向无规卷曲过渡,导致氢键数量不稳定,螺旋弹性也降低,整体构象差异明显;活性位点Cu^(2+)位置疏远,残基之间距离发生改变、运动出现随机化,干扰底物催化结合。因此,物理状态和压力改变PPO空间结构、残基运动模式和底物结合范围,影响酶稳定性。因此,PPO状态和压力因素对酶变性程度可排序为:固态>液态,物理状态>压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分子动力学模拟 物理状态 超高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及其组合对白芽奇兰速溶茶粉香气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谢缘 马莹 +4 位作者 曾琪 翁淑燚 李利君 倪辉 陈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46-153,共8页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探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及复合酶处理对特色乌龙茶白芽奇兰速溶茶粉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及复合酶处理后...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探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及复合酶处理对特色乌龙茶白芽奇兰速溶茶粉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及复合酶处理后,白芽奇兰速溶茶粉的香气成分和含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过氧化氢酶处理组的香气成分含量最高且OAV提高最多,新生成了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呋喃糖)、顺式-己酸-3-己烯基酯和反式-β-法呢烯,且与未经处理的茶样相比反式-2-壬烯醛、β-环柠檬醛、反式-2-癸烯醛和反式香叶基丙酮的OAV均显著增加;多酚氧化酶处理组新生成了顺式-己酸-3-己烯基酯、反式-β-法呢烯、反式-β-紫罗兰酮和β-环氧紫罗兰酮,且反式-2-壬烯醛、芳樟醇和反式-β-紫罗兰酮的OAV显著增加;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复合处理组的香气成分种类最多,新生成了顺式-3-己烯-1-醇、反,反-2,4-庚二烯醛、顺式-β-罗勒烯、反式-2-辛烯醛、反,反-3,5-辛二烯-2-酮、壬醛、5-乙基-6-甲基-3-庚烯-2-酮、丁酸己酯、戊酸叶醇酯、2-甲基丁酸己酯、顺式-己酸-3-己烯基酯、己酸己酯、反式-β-法呢烯和反式-β-紫罗兰酮,且芳樟醇的OAV显著增加。这些酶处理引起的香气成分变化可能与类胡萝卜素氧化降解、脂质过氧化、萜醇类前体糖苷键断裂等机制相关。本研究发现了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复合处理对白芽奇兰速溶茶粉香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为提高速溶茶粉的香气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茶粉 氧化氢酶 多酚氧化酶 复合酶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氧化酶处理对白肋烟化学成分和烟叶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张怡帆 李炜 +8 位作者 蒋成勇 矫海楠 刘德水 高丽伟 张鹏 任杰 隋相军 王洪录 张士普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为探索酚氧化酶处理在提升白肋烟烟叶品质方面的可行性,以未经醇化的湖北恩施白肋烟片烟为研究材料,将酚氧化酶施用于烟叶表面,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酶液施加量及处理时间下对白肋烟烟叶内在化学组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酚氧化酶能... 为探索酚氧化酶处理在提升白肋烟烟叶品质方面的可行性,以未经醇化的湖北恩施白肋烟片烟为研究材料,将酚氧化酶施用于烟叶表面,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酶液施加量及处理时间下对白肋烟烟叶内在化学组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酚氧化酶能够促进白肋烟中多种化学组分的改变,包括降低烟叶中特有亚硝胺(TSNAs)类和酚类物质含量,并促进酯类物质的积累。此外,酚氧化酶对烟叶中总糖及还原糖、总植物碱及酮类物质的作用效果受到处理条件的显著影响。在50℃、20%酶液添加量下施用酚氧化酶24 h后,烟叶中的TSNAs、酚类致香物质和酮类致香物质含量分别降低20.04%、27.08%和21.29%,还原糖、总糖、酯类致香物质含量分别增加44.92%、29.02%和11.27%,白肋烟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浓度、刺激性等多个指标分值提升1分以上,烟叶品质得到改善。综上,酚氧化酶施用于未经醇化的白肋烟叶,能够快速改善烟叶内在化学组分和提升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快速醇化 生物酶 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酚对雄性肉仔鸡脏器指数和血清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9
作者 刘盼 李啊诗 +5 位作者 张新楠 胡雨露 赵扬 吴尚泽 贺建忠 张梦迪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棉酚对不同生长阶段雄性肉仔鸡脏器指数及血清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1日龄48只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即C组(对照组)、L组、M组、H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各组在饲喂基础日粮基础上根据体重每天分别灌入蒸馏水和10... 试验旨在研究棉酚对不同生长阶段雄性肉仔鸡脏器指数及血清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1日龄48只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即C组(对照组)、L组、M组、H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各组在饲喂基础日粮基础上根据体重每天分别灌入蒸馏水和100、150、200 mg/kg棉酚。试验期3周。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8日龄及13日龄试验组肉仔鸡肝脏指数均极显著升高(P<0.01);8日龄M组、13日龄H组和18日龄L组肉仔鸡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13日龄M组肉仔鸡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H组肉仔鸡肾脏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8日龄M组、H组以及18日龄L组肉仔鸡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P<0.05)。随着棉酚剂量增加,肉仔鸡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逐渐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试验组肉仔鸡肝脏发生明显病变,出现肝脏细胞间隙变大、分布杂乱不整齐、肝脏细胞结构不完整和细胞膜溶解等病理特征。研究表明,灌喂100 mg/kg以上剂量的棉酚可影响雄性肉仔鸡肝脏、脾脏、肾脏、法氏囊的脏器指数,引起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降低其抗氧化能力,对肝脏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肉仔鸡 脏器指数 血清氧化酶 肝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多酚氧化酶的性质及其在茶叶加工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星辰 《福建茶叶》 2024年第9期32-34,共3页
本文着眼于茶叶领域多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该酶在茶叶氧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多酚氧化酶是茶叶加工中不可或缺的酶类之一,对茶叶的风味、色泽和营养成分有直接影响。深入了解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和调控机制,对于优化茶叶加工工... 本文着眼于茶叶领域多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该酶在茶叶氧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多酚氧化酶是茶叶加工中不可或缺的酶类之一,对茶叶的风味、色泽和营养成分有直接影响。深入了解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和调控机制,对于优化茶叶加工工艺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研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机制,我们能够提供更高效的加工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茶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这项研究对茶叶产业的发展、品质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茶叶 活性调控 温度 PH 茶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褐变抑制剂对果蔬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11
作者 刘文静 张映霞 +3 位作者 崔帅帅 张锐 罗立新 张建良 《新疆林业》 2024年第1期25-27,共3页
果蔬的褐变问题对农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在生产贮藏过程中,由于酶促褐变产生的对果蔬色泽、感官、及营养品质的负面影响大大降低了果蔬市场的经济效益。褐变是果实成熟老化生理衰退和果实品质劣变的特征之一,本质上是根据是否有酶... 果蔬的褐变问题对农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在生产贮藏过程中,由于酶促褐变产生的对果蔬色泽、感官、及营养品质的负面影响大大降低了果蔬市场的经济效益。褐变是果实成熟老化生理衰退和果实品质劣变的特征之一,本质上是根据是否有酶的参与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酶促褐变 营养品质 多酚氧化酶 品质劣变 贮藏过程 褐变抑制剂 果蔬 果实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_(3)O_(4)@MnO_(2)纳米粒子类氧化酶活性特异性检测酚类物质
12
作者 袁丙朕 张姻 +2 位作者 汪珍珍 彭铭沛 卢丹青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5-239,共5页
制备了具有高效类氧化酶活性的Fe_(3)O_(4)@MnO_(2)纳米粒子,该粒子具有性质稳定、类氧化酶活性强、制备简单等优势,结合酚类物质的酶抑制作用,构建了一种简单、快捷、现象明显的温度检测方法,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Fe_(3)O_(4)@Mn... 制备了具有高效类氧化酶活性的Fe_(3)O_(4)@MnO_(2)纳米粒子,该粒子具有性质稳定、类氧化酶活性强、制备简单等优势,结合酚类物质的酶抑制作用,构建了一种简单、快捷、现象明显的温度检测方法,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Fe_(3)O_(4)@MnO_(2)纳米粒子能够快速催化溶解氧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从而催化无色底物TMB发生显色反应,再经过808 nm激光照射后,会产生明显的温度变化。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再加入酚类物质后,颜色变化明显减弱,并伴随着温度变化降低,可以实现对酚类物质的特异性检测。在最优条件下,温度变化与酚类物质的浓度在0~100μmol/L范围内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67μmol/L。此外该方法有着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不受其他结构类似有机物的影响。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仪器设备简单易得、灵敏度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酚类物质的检测方面有着相当不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酶 Fe_(3)O_(4)@MnO_(2)纳米粒子 温度检测 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超高压联合天然抑制剂钝化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机制解析
13
作者 田学智 龚超云 +1 位作者 闫福泉 王永涛 《中国果菜》 2024年第12期13-19,共7页
超高压处理(high-pressure processing,HPP)是食品非热加工的常用技术,但由于该技术难以钝化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等食品品质相关内源酶,导致产品货架期易发生酶促劣变。本文探究了HPP处理分别联合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 超高压处理(high-pressure processing,HPP)是食品非热加工的常用技术,但由于该技术难以钝化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等食品品质相关内源酶,导致产品货架期易发生酶促劣变。本文探究了HPP处理分别联合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阿魏酸(ferulic acid,FA)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3G)对PPO活性的影响,并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可能的分子结合机制。结果表明,3种抑制剂均能以浓度性依赖抑制PPO活性,但是相比于FA,EGCG和C3G更为高效。相比于单独HPP处理,不同抑制剂与HPP的联合处理均显著降低了PPO活性,尤其是添加4.5×10^(-4) mol/L EGCG的样品在经过600 MPa、20 min处理后残余酶活仅剩(12.98±0.24)%,几乎实现了PPO完全灭活。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HPP与EGCG联合处理加剧了PPO的去折叠与水合,稳定了EGCG与PPO之间的结合,并可能造成活性中心的掩埋,最终导致其活性下降。综上,HPP与天然抑制剂的联合处理表现出充分钝化PPO的潜力,有望弥补其应用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超高压 天然抑制剂 多酚氧化酶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无硫抑制剂对中华管鞭虾中多酚氧化酶的协同作用机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郝云彬 相兴伟 +1 位作者 周宇芳 夏文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5-31,共7页
为抑制虾类黑变的发生,研发无硫复合抑制剂协同防黑变技术。通过优化无硫复合抑制剂主要成分对中华管鞭虾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的抑制作用,并从抑制类型、抑制剂分子结构以及动力学模型出发,分析推断抑制交互作用的机理。... 为抑制虾类黑变的发生,研发无硫复合抑制剂协同防黑变技术。通过优化无硫复合抑制剂主要成分对中华管鞭虾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的抑制作用,并从抑制类型、抑制剂分子结构以及动力学模型出发,分析推断抑制交互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柠檬酸、抗坏血酸、4-己基间苯二酚(4-Hexylresorcinol,4-HR)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部分抑制剂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当4-HR、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2Na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46~0.68、0.01~0.018、4.85~7.20、1.58~2.90 mg/mL时,酶活抑制率达60%以上;4种抑制剂均对酶促反应有延滞作用,均表现为竞争性抑制类型,均可与PPO的双铜活性中心结合;在复合抑制剂中,4-HR起主导抑制效果,一定浓度的柠檬酸、抗坏血酸、EDTA-2Na可协同提高抑制效果。该研究为无硫复合抑制剂在海水虾捕捞与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管鞭虾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 PPO) 抑制剂 化学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色素、糖和总酚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49
15
作者 张元慧 关军锋 +1 位作者 杨建民 赵树堂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0,共4页
大石早生、龙园秋李、黑宝石、安哥诺4个李品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酚以及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花青苷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增加。除安哥诺的蔗糖、葡萄糖外,果皮... 大石早生、龙园秋李、黑宝石、安哥诺4个李品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酚以及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花青苷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增加。除安哥诺的蔗糖、葡萄糖外,果皮花青苷与不同种类糖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大石早生蔗糖含量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88,龙园秋李、黑宝石则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1、0.9447;黑宝石、安哥诺果糖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8、0.8925,大石早生、龙园秋李则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8、0.9763;大石早生、龙园秋李、黑宝石果皮葡萄糖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40、0.9022、0.9424。龙园秋李、黑宝石这2个品种果皮总酚含量与PPO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6、-0.9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皮色素 花青苷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刺参体腔液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轶南 穆晓虎 +2 位作者 封妮莎 宋坚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9-322,共4页
在(22±1)℃下抽取体质量为95.0~105.0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体腔液,制备体腔液及体腔细胞溶解上清液(CLS),分别测定其酚氧化酶(PO)活性,检测分析不同刺激物(CaCl2、MgCl2、LPS、SDS、Trypsin和甲醇)对酚氧化酶原(proPO... 在(22±1)℃下抽取体质量为95.0~105.0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体腔液,制备体腔液及体腔细胞溶解上清液(CLS),分别测定其酚氧化酶(PO)活性,检测分析不同刺激物(CaCl2、MgCl2、LPS、SDS、Trypsin和甲醇)对酚氧化酶原(proPO)系统的激活效果,并比较了不同规格仿刺参体腔液的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仿刺参体腔液中的PO活性个体差异较大,平均为(146.90±55.60)U,体腔液与不同激活剂作用后PO活性均无明显变化;CLS中的PO活性为31.82 U,其在100 mmol/L MgCl2作用后PO活性大幅度提高,proPO比活为43.9 U,CLS与LPS、CaCl2和甲醇作用后PO活性无明显增加,与SDS和Trypsin作用后PO活性表现出一定的抑制。研究表明,仿刺参体腔液中的PO主要存在于体腔液中,CLS中的PO活性较低,proPO主要存在于体腔细胞中,可被Mg2+大幅度激活。52.4~68.5、20.7~24.4、4.9~5.6 g 3种规格的仿刺参体腔液中的PO活性分别为(42.18±7.62)、(34.10±9.28)、(33.29±7.42)U,表明不同规格仿刺参体腔液中的PO活性存在一定差异,总体呈现随规格的增大PO活性增强的趋势,其中100 g左右的仿刺参与3个较小规格的仿刺参体腔液中的PO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体腔液 氧化酶 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氧化酶研究概况Ⅰ——特性、功能、分布和在胚胎发育中的变化 被引量:48
17
作者 李国荣 张士璀 +1 位作者 李红岩 王昌留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共5页
关键词 氧化酶 功能 分布 胚胎发育 无脊椎动物 PO 氧化酶原激活系统 生化特性 组织定位 防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连作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杨梅 谭玲 +2 位作者 叶绍明 黄晓露 郭东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69,174,共6页
研究不同连栽代次巨尾桉人工林(第一代为2年生和5年生,第二代为2年生)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两者空间分布以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林间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根区,并随着连栽年限增加呈上升趋势。(2)总... 研究不同连栽代次巨尾桉人工林(第一代为2年生和5年生,第二代为2年生)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两者空间分布以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林间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根区,并随着连栽年限增加呈上升趋势。(2)总酚、复合性酚含量根区土壤高于林间土,并随着连栽年限增加而降低,证明桉树连栽短期内没有造成酚类物质的积累;水溶性酚含量林间土高于根区土,随连栽年限增加而增加,但其含量较低,未达到毒害程度;在无土壤酚类物质来源情况下,水溶性酚和复合态酚均发生消解,含量下降。(3)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总酚、复合性酚呈显著负相关,跟水溶性酚呈极显著正相关,肯定了多酚氧化酶对酚类物质的降解作用。多酚酶活性和酚类物质皆与土壤pH值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两者受土壤pH值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土壤 多酚氧化酶活性 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连毅 乔旭光 +2 位作者 李燕 左进华 王换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90-293,共4页
本实验以新鲜大蒜为材料,对大蒜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多酚氧化酶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30~50℃活性较高;耐热性表明,在80℃、90s和90℃、60s条件下酶失活;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Km=0.05... 本实验以新鲜大蒜为材料,对大蒜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多酚氧化酶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30~50℃活性较高;耐热性表明,在80℃、90s和90℃、60s条件下酶失活;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Km=0.0577mol/L,Vmax=192.31U;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NaHSO3>L-cys>柠檬酸>EDTA-N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多酚氧化酶 褐变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的QTL分析 被引量:62
20
作者 张立平 葛秀秀 +4 位作者 何中虎 王德森 闫俊 夏先春 Mark W Sutherland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0,共4页
多酚氧化酶 (polyphenoloxidase ,PPO)是引起面团 (片 )颜色褐变的主要原因。利用 12 2对SSR引物、4对贮藏蛋白STS引物和 10对AFLP引物组合 ,分析了中优 95 0 7×CA96 32的 71个DH系的基因型 ,构建了由 173个位点组成的遗传连锁图 ... 多酚氧化酶 (polyphenoloxidase ,PPO)是引起面团 (片 )颜色褐变的主要原因。利用 12 2对SSR引物、4对贮藏蛋白STS引物和 10对AFLP引物组合 ,分析了中优 95 0 7×CA96 32的 71个DH系的基因型 ,构建了由 173个位点组成的遗传连锁图 ,在小麦 2 1个连锁群上覆盖 2 881cM。将该群体种植于 3个环境 ,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 (CIM)进行了PPO活性的QTL分析。结果表明 ,控制籽粒PPO活性的主效QTL有 2个 ,分别位于染色体 2AL和 2DL上 ,贡献率分别为 37 9%~5 0 0 %和 2 5 0 %~ 2 9 1%。所有QTL都来自高PPO活性亲本中优 95 0 7。讨论了通过遗传途径降低PPO活性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多酚氧化酶(PPO) 分子标记 QTL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