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蛋白/细胞角蛋白19启动子调控的红绿双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肝干细胞分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林 苏娟 +2 位作者 陶欣荣 Joseph T Lau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利用报告基因监测肝干细胞的分化走向。方法:通过PCR从小鼠基因组中克隆了细胞角蛋白19 启动子片段,构建了细胞角蛋白19启动子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pCK19 EGFP)和白蛋白启动子调控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pAlbD sRed),并利用报告载... 目的:利用报告基因监测肝干细胞的分化走向。方法:通过PCR从小鼠基因组中克隆了细胞角蛋白19 启动子片段,构建了细胞角蛋白19启动子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pCK19 EGFP)和白蛋白启动子调控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pAlbD sRed),并利用报告载体标记的肝干细胞(liver epithelial progenitor cells,LEPCs)观察了悬浮培养时LEPCs的分化去向。结果:白蛋白/细胞角蛋白19启动子调控的红绿双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可以实时地显示肝原始细胞在不同的诱导环境下的分化走向。结论:双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的成功构建为研究LEPCs的分化、筛选可诱导LEPCs定向分化的分子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干细胞 细胞分化 蛋白 细胞蛋白19 启动子 红色荧光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油体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在油葵中的功能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邵铁梅 安胜军 +5 位作者 仵陶 焦展 李雪 刘培 柴锡庆 高维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73,共3页
利用PCR技术,从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基因组DNA中克隆20 ku油体蛋白基因上游903 bp的调控序列NOP,将其与GUS基因融合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油葵并进行PCR扩增,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启动子和GUS基因在油葵基因组中的整... 利用PCR技术,从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基因组DNA中克隆20 ku油体蛋白基因上游903 bp的调控序列NOP,将其与GUS基因融合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油葵并进行PCR扩增,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启动子和GUS基因在油葵基因组中的整合和表达情况。结果表明,NOP序列1~903 bp与报道序列同源性为95%,包含驱动基因表达的重要元件及驱动基因在种子中特异表达所必需的核苷酸序列;目的片段已整合到油葵基因组中,NOP具有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的功能,能够驱动GUS基因在油葵种子中特异性表达,而在油葵根、茎、叶中均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 烟草 种子特异性启动子 GUS染色 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蛋白启动子在人乳头瘤病毒的转基因小鼠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巍巍 赖国旗 宋方洲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03-905,共3页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多种疾病相关,但引起这些疾病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因此,人们想通过构建动物模型来深入了解HPV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机制。HPV具有严格的嗜人类组织的特性,这就要求在构建转基因动物模型中利...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多种疾病相关,但引起这些疾病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因此,人们想通过构建动物模型来深入了解HPV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机制。HPV具有严格的嗜人类组织的特性,这就要求在构建转基因动物模型中利用不同外源启动子,使HPV癌蛋白定向表达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本文主要介绍人角蛋白启动子在HPV的转基因小鼠中的一些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蛋白启动子 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IE-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4
作者 冷春玲 李文利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7-150,共4页
以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DNA为模板,运用PCR技术钓取ApNPV(IE-1)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进行测序分析。将测序的2.7 kb DNA片段用EcoRⅠ和BglⅡ双酶切,回收3'端1.6 kb的DNA片段。将该片段插入到pGFP-N2表... 以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DNA为模板,运用PCR技术钓取ApNPV(IE-1)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进行测序分析。将测序的2.7 kb DNA片段用EcoRⅠ和BglⅡ双酶切,回收3'端1.6 kb的DNA片段。将该片段插入到pGFP-N2表达载体上构建以其作为启动子的IE-1/pGFP-N2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Hela细胞,结果可见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细胞中的表达,证明钓取的IE-1基因启动子片段具有启动子的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1基因启动子 柞蚕核型多角病毒 pGFP-N2表达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三株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特性及其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朱江 沈颂东 +4 位作者 王文兵 朱玉芳 池田素子 胡兆丽 盛晔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3-550,共8页
利用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培养细胞 ,对近年来在日本本州、九州和四国等地发现并筛选出的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强烈杀虫活性的 3株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SpltMNPV) (K 3、G1 2和G10 3)进行了生物学活性和分子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 利用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培养细胞 ,对近年来在日本本州、九州和四国等地发现并筛选出的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强烈杀虫活性的 3株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SpltMNPV) (K 3、G1 2和G10 3)进行了生物学活性和分子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克隆了多角体蛋白基因 ,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 :(1)SpltMNPV日本分离株K 3、G1 2和G10 3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性酶切图谱 ,分别属于 3种基因型 (A型、B型和C型 ) ;(2 ) 3个分离株的芽生型病毒 (buddedvirus)产生能力和多角体产生能力有差异 ,免疫印迹分析表明 ,多角体蛋白的分子量也不同 ;(3)日本株SpltMNPV核型多角体蛋白结构基因由 74 7个核苷酸编码序列 (编码 2 4 9个氨基酸 )组成 ,其序列与中国株SpltMNPV的同源性为 98 9% ,与其他 6种核型多角体病毒有较高的同源性 (6 1 7%~ 74 2 % ) ,但其 5′端侧翼序列 (nt_1~_10 0 )与AcMNPV和BmNPV相比差异显著 ,在对该基因表达调控起决定性作用的 8个高度保守核苷酸序列中 (nt_4 4~_5 1)有 2处发生自然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核型多角病毒 多角蛋白 基因 序列分析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NPV核多角体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及其mRNA转录起始点的确定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春发 范琦 +3 位作者 刘淑珊 李文利 王林美 李广泽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2年第2期77-87,共11页
采用DNA双脱氧法,对所克隆的载有ApNPV核多角体蛋白基因片段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并与AcNPV和BmNPV核多角体蛋白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pNPV核多角体蛋白结构基因由735个核苷酸编码序列(编码245个氨基酸)组成,其序列与AcNPV和B... 采用DNA双脱氧法,对所克隆的载有ApNPV核多角体蛋白基因片段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并与AcNPV和BmNPV核多角体蛋白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pNPV核多角体蛋白结构基因由735个核苷酸编码序列(编码245个氨基酸)组成,其序列与AcNPV和BmNPV的核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序列相比同源性较高,分别为79.6%和81.6%;但其5′端和3′端两侧翼序列与AcNPV和BmNPV相比差异显著,特别是控制该基因表达的5′端启动子部分调控序列(nt—2~—61):AcNPV与BmNPV完全相同,而ApNPV在此区域却有20个核苷酸序列发生变异,并且在对该基因表达起决定性作用的8个高度保守核苷酸序列(nt—44~—51),有两处发生自然突变。经核苷酸序列推测出的ApNPV核多角体蛋白氨基酸序列与AcNPV、BmNPV核多角体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同其三者之间的核苷酸序列的差异的比率降低10%。采用引物延伸法,对ApNPV核多角体蛋白mRNA转录起始点进行了测定,确定其位于该基因调控序列12个核苷酸高保守区的nt—50位点与AcNPV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多角病毒 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在Baculoviridae中的地位(英文)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传溪 胡萃 吴祥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65-371,共7页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SNPV)基因组的polh和egt基因区约14.2kb的酶切图谱被构建.egt基因位于polh基因上游约4.8kb处,但转录方向与polh基因相反.EcoRⅤ-L片段polh基因及其旁侧的1...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SNPV)基因组的polh和egt基因区约14.2kb的酶切图谱被构建.egt基因位于polh基因上游约4.8kb处,但转录方向与polh基因相反.EcoRⅤ-L片段polh基因及其旁侧的1125核苷酸序列被测定.polh基因编码区长738核苷酸,可编码246氨基酸的多肽.起始密码子ATG上游是一个富含AT(AT占71.2%)的启动子区,在-52核苷酸处有杆状病毒晚期基因启动子转录起始基序ATAAG.在终止密码子下游208核苷酸有一个poly(A)信号,AATAAA.但EoSNPVpolh基因起始密码子ATG相邻核苷酸序列为GTAATGT,其-3是个G,这与已知的16种其它杆状病毒polh基因-3位置均是A不相同.在分析了EoSNPV和HaSNPV多角体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基础上,通过MALIGN程序,比较了目前已发表的26种杆状病毒包涵体蛋白的序列,EoSNPV与黄杉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pSNPV)的同源性为最高,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3.0%,氨基酸序列达94.7%;与其它20种鳞翅目NPV的同源性也很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2.6%~81.9%,氨基酸序列为83.7%~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SNPV 多角蛋白基因 杆状病毒 分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魏永杰 龙綮新 陈尚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1-93,共3页
Sl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开放读码框为750bp,编码24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是目前所发现的最长的多角体蛋白基因.SlNPV多角体蛋白Mr=29236,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核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蛋白氨基酸序列有高度同源性.
关键词 SlNPV 多角蛋白基因 DNA 序列分析 杆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14和CMV启动子驱动裸鼠体内HPV16 E6/E7基因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2
9
作者 潘巍巍 徐营 +5 位作者 曹利仙 沈忠飞 李平 郭连军 邬维娅 宋方洲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20-626,共7页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无包膜的环状闭合双链DNA病毒,具有严格的嗜人组织的特性.为探讨不同启动子驱动HPVE6/E7癌蛋白在裸鼠体内不同组织的表达效率,构建了带有角蛋白(K14)启动子和带有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E...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无包膜的环状闭合双链DNA病毒,具有严格的嗜人组织的特性.为探讨不同启动子驱动HPVE6/E7癌蛋白在裸鼠体内不同组织的表达效率,构建了带有角蛋白(K14)启动子和带有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E6/E7腺病毒载体(pAd-K14-E6/E7和pAd-CMV-E6/E7),pAd-K14-E6/E7和pAd-CMV-E6/E7、以及作为对照的重组腺病毒空载体pAdtrack-K14和pAd-CMV同源重组后,分别在293细胞中包装,收集重组病毒Ad-K14-E6/E7、Ad-CMV-E6/E7、Adtrack-K14和Ad-CMV,通过尾缘静脉注射到随机分组的裸鼠体内,并每d向裸鼠腹腔注射0.05 mg雌激素.采用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不同实验组E6/E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注射病毒Ad-K14-E6/E7(实验组1)裸鼠子宫体中E6/E7 mRNA、E6蛋白质、P53和Bcl-2蛋白高表达,而其它组织中低表达;注射病毒Ad-CMV-E6/E7(实验组2)裸鼠各组织E6/E7 mRNA、E6蛋白质、P53和Bcl-2蛋白均低表达.研究表明,在裸鼠体内角蛋白K14启动子可以调控E6/E7在子宫体中表达,CMV启动子未能诱导E6/E7在子宫体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腺病毒 E6/E7基因 裸鼠 CMV启动子 蛋白K14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NPV多角体膜蛋白类似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利群 沈卫德 李兵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2-506,共5页
为探明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基因组信息,从柞蚕尸体中分离纯化ApNPV,提取其基因组DNA,分别建立ApNPV DNA的HindⅢ和SalⅠ酶切片段文库。对插入片段进行测序,经过同源性分析发现,在2.9kb的Sa... 为探明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基因组信息,从柞蚕尸体中分离纯化ApNPV,提取其基因组DNA,分别建立ApNPV DNA的HindⅢ和SalⅠ酶切片段文库。对插入片段进行测序,经过同源性分析发现,在2.9kb的SalⅠ片段上包含1个多角体膜蛋白类似基因,其读码框编码289个氨基酸,是一个晚期表达基因。氨基酸同源性比较的结果表明,ApNPV的多角体膜蛋白基因与云杉卷叶蛾(Choristioneure fumiferana)NPV的同源性较高,达91.7%,而与家蚕(Bombyx mori)NPV及苜蓿尺蠖(Autographa califorlica)MNPV的同源性较低,分别为65.1%和63.0%。该结果说明ApNPV与CfNPV在进化关系上较近,而与BmNPV和AcNPV在进化关系上较远。比较多种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膜蛋白和多角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现,这两种多角体结构蛋白的同源性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核型多角病毒 多角蛋白基因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一种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PCR扩增 被引量:6
11
作者 孔杰 张岩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63-67,共5页
关键词 多角蛋白基因 对虾 杆状病毒 PCR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多核型多角体病毒38k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蛋白高级结构的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平 李轶女 +2 位作者 秦启联 王春艳 沈桂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5-67,83,共4页
采用半补齐方法建立棉铃虫多核衣壳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文库,通过对插入片段进行克隆鉴定和序列分析,获得了38k基因。该基因上游具有晚期调控保守序列TTAAG,是一个晚期表达基因,基因阅读框为903bp,共编码30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 采用半补齐方法建立棉铃虫多核衣壳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文库,通过对插入片段进行克隆鉴定和序列分析,获得了38k基因。该基因上游具有晚期调控保守序列TTAAG,是一个晚期表达基因,基因阅读框为903bp,共编码30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与α类杆状病毒的同源性较高,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氨基酸高级结构的分析表明其与与磷酸酶结构相似性达到95%,与病毒核衣壳的组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多核衣壳型多角病毒 38k基因 序列分析 蛋白高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桑蚕NPV与家蚕NPV的外形差异及多角体蛋白基因的研究
13
作者 沈卫德 李兵 +1 位作者 王文兵 陈克平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9-362,共4页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 ,发现从野桑蚕体内分离的核型多角体病毒 (BmmNPV)经空斑筛选 ,其分离株的多角体外形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NPV)的多角体外形呈现差异。对PCR扩增出的Bmm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进行克隆、测序 ,并与BmNPV的pol...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 ,发现从野桑蚕体内分离的核型多角体病毒 (BmmNPV)经空斑筛选 ,其分离株的多角体外形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NPV)的多角体外形呈现差异。对PCR扩增出的Bmm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进行克隆、测序 ,并与BmNPV的polh序列比较 ,结果发现BmmNPV的polh在 +2 2、+70 3和 +711的 3个位点的碱基不同 ,使 +7位、+2 99位的Pro变成了Ser,+711位G变成为A ,而没有引起该位点 +2 31位Ala的改变。由Ser和Pro在形成蛋白二级结构的构象常数可以推测 ,BmmNPV的多角体较BmNPV更稳定 ,查明了多角体在外形存在差异的原因是ORF内碱基的差异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家蚕 核型多角病毒 形态差异 多角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
14
作者 郭锡杰 金勇丰 +1 位作者 杨明观 张耀洲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9-114,共6页
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国镇江株 (BmNPV ZJ)基因组DNA中克隆出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基因 (ptp) ,该基因的编码部分由 5 0 7个核苷酸组成 ,其中A为 16 3、C为 99、G为 113、T为 132 ,G +C含量约为 4 2 %。根据其核苷酸序列推演的蛋白质由 ... 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国镇江株 (BmNPV ZJ)基因组DNA中克隆出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基因 (ptp) ,该基因的编码部分由 5 0 7个核苷酸组成 ,其中A为 16 3、C为 99、G为 113、T为 132 ,G +C含量约为 4 2 %。根据其核苷酸序列推演的蛋白质由 16 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其中含有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催化活性区的 11个氨基酸“HC”基序。该基因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cMNPV)ptp和BmNPV T3株 (日本 )的ptp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6 8%和 98 2 %。BmNPV ZJ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 (BmNPV ZJPTPase)的氨基酸全序列与AcMNPV、BmNPV T3、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fMNPV)PTPase和黄杉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OpMNPV)PTPase 1的氨基酸全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7%、97 6 %、96 %和 6 0 % ,而与OpMNPVPTPase 2的同源性仅为 2 0 %。在NCBI数据库中查找BmNPV ZJPTPase的同源性序列 ,查找到的 5 99381个序列中发现至少有 14种mRNA加帽酶其N端部分存在PTPase催化活性区的“HC”基序 ,但其氨基酸全序列的同源性只有 31%~ 32 %。该基因序列已被GenBank数据库收录 ,登录号为AF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分析 家蚕 核型多角病毒 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与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覃吕高 屈达才 +1 位作者 李俊 徐周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4-858,共5页
追踪研究蚕体内的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基因与蛋白,了解家蚕抗BmNPV的机制,对减轻甚至解除血液型脓病、促进桑蚕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家蚕抗BmNPV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追踪研究蚕体内的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基因与蛋白,了解家蚕抗BmNPV的机制,对减轻甚至解除血液型脓病、促进桑蚕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家蚕抗BmNPV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今后对家蚕抗BmNPV的研究策略应是运用多种技术同时从DNA、RNA、蛋白质水平上进行研究,鉴定家蚕抗BmNPV基因或蛋白及其与抗BmNPV的相关性;再采用RNA干涉、转基因技术对家蚕进行基因操作,改变其对BmNPV的抵抗能力,确认这些基因、蛋白的抗病毒功能。另外,使用免疫组化、免疫共沉淀,ELISA等技术探索基因—蛋白、蛋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找到基因或蛋白的上、下游作用因子,解释清楚家蚕抗BmNPV的详细机制,为最终解除家蚕脓病危害、促进蚕业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核型多角病毒 基因 蛋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MP54基因在家蚕组织的表达模式及与B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融合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严婷婷 于滨 +2 位作者 潘海涛 舒建洪 张耀洲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7-593,共7页
从家蚕蛹c 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403 bp的未知功能基因,将其命名为Bm MP54(Gen Bank登录号:DY231399.1)。该基因序列包含31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由10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预测其含有2个跨膜区域,等电点及分子质量分别为... 从家蚕蛹c 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403 bp的未知功能基因,将其命名为Bm MP54(Gen Bank登录号:DY231399.1)。该基因序列包含31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由10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预测其含有2个跨膜区域,等电点及分子质量分别为9.90和10.463 k D。将Bm MP54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融合后分别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和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转移载体p Fast BacTMHTB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分别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和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 N)中表达。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通过调节p H值、阴离子交换层析等纯化获得了65 k D的重组融合蛋白Polh-Bm MP54,通过Western blotting可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Bm N细胞中检测到42 k D左右的Bm MP54重组蛋白,表明已按设计要求高效表达并纯化获得目的蛋白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Bm MP54在家蚕5龄幼虫的气门和脂肪体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表皮和头部的表达量最低。上述研究结果有利于后续探讨Bm MP54在家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MP54基因 跨膜蛋白 家蚕核型多角病毒多角蛋白基因 融合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动蛋白抑制了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转录与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蕴莉 余泽华 陈新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29-834,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肌动蛋白在杆状病毒感染晚期的作用,利用Bac-to-Bac系统构建了表达多角体基因、肌动蛋白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的重组病毒vAc-ph/70GA,同时构建对照病毒vAc-ph.实验发现,重组病毒vAc-ph/70GA感染Sf9细胞后能持续表达肌动蛋... 为进一步研究肌动蛋白在杆状病毒感染晚期的作用,利用Bac-to-Bac系统构建了表达多角体基因、肌动蛋白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的重组病毒vAc-ph/70GA,同时构建对照病毒vAc-ph.实验发现,重组病毒vAc-ph/70GA感染Sf9细胞后能持续表达肌动蛋白,但不能形成多角体,vAc-ph则能形成多角体.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vAc-ph/70GA感染晚期,细胞内没有多角体蛋白的表达;RT-PCR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多角体基因的转录被抑制.肌动蛋白的表达并没有影响vAc-ph/70GA对细胞的感染力.结果表明,晚期表达的外源肌动蛋白抑制了多角体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从而导致多角体不能正常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银纹夜蛾多核衣壳核型多角病毒 肌动蛋白 多角 多角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角体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对HBsAg(PreS2+S)在家蚕中表达的作用
18
作者 杨瑞丽 金勇丰 +1 位作者 吴玉澄 张耀洲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9-44,共6页
应用PCR突变的方法 ,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前S2序列的 5’端融合了B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5’端的 12个碱基 ,获得了融合乙肝表面抗原中蛋白基因 (HBMp) ;通过同源重组将其插入到BmNPV基因组多角体启动子后 ,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BmPAK... 应用PCR突变的方法 ,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前S2序列的 5’端融合了B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5’端的 12个碱基 ,获得了融合乙肝表面抗原中蛋白基因 (HBMp) ;通过同源重组将其插入到BmNPV基因组多角体启动子后 ,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BmPAK HBMp。用重组病毒BmPAK HBMp和BmPAK HBM(带有非融合乙肝表面抗原中蛋白基因 )感染家蚕细胞及蛹 ,对两种病毒的表达产物用ELISA进行了跟踪检测 ,结果表明融合蛋白比非融合蛋白HBsAg活性提高了 6 0 %~ 80 % ,作为HBsAg构成部分的PreS2抗原性提高了 8~ 10倍 ;并且HBsAg和PreS2 Ag表达的时相曲线不同 ,PreS2 Ag的表达量比HBsAg早 1~ 2d达到最大值。ELISA检测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 ,多角体基因序列的存在更有利于中蛋白全基因 (PreS2 +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序列 家蚕 核型多角病毒 多角蛋白基因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果蝇肌动蛋白基因的重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构建
19
作者 牟春燕 余泽华 +2 位作者 王颖 陈新文 胡志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79,共4页
本实验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将果蝇肌动蛋白基因 5Cactin克隆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以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为亲本病毒 ,在脂质体介导下共转染棉铃虫细胞 ,空斑纯化得到重组病毒 ,以深入研究棉铃虫病毒在入侵、复制及装配过... 本实验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将果蝇肌动蛋白基因 5Cactin克隆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以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为亲本病毒 ,在脂质体介导下共转染棉铃虫细胞 ,空斑纯化得到重组病毒 ,以深入研究棉铃虫病毒在入侵、复制及装配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单核衣壳核多角病毒 重组病毒 肌动蛋白 果蝇 杀虫机理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F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20
作者 庞俊星 易建平 +1 位作者 朱姗颖 王文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3621-3624,共4页
从豆天蛾幼虫虫体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新型的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bNPV),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一个与杆状病毒F蛋白基因同源性很高的读码框序列,该长度为2109bp,编码70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CbN... 从豆天蛾幼虫虫体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新型的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bNPV),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一个与杆状病毒F蛋白基因同源性很高的读码框序列,该长度为2109bp,编码70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CbNPVF蛋白与Ⅱ类NPV和Ⅰ类NPVF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32.9%~61.8%和8.0%~16.1%,并且将它与多种Ⅰ类NPV杆状病毒同功能蛋白GP64进行分析,同源性在9.1%~11.4%,表明CbNPVF蛋白与Ⅰ类NPV的F及GP64蛋白的同源性很低,因此认为CbNPV属于Ⅱ类N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天蛾核型多角病毒 F蛋白 序列 分析 gp6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