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结合蛋白AUF1调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其在肝癌中的潜在作用
1
作者 吴莎莎 黄顺梅 +3 位作者 韩群花 贾梦源 罗岁岁 朱丽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6-1076,共11页
目的:观察RNA结合蛋白AU富集元件RNA结合因子1(AU-rich element RNA-binding factor 1,AUF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并探讨AUF1通过调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对HCC进展可能产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目的:观察RNA结合蛋白AU富集元件RNA结合因子1(AU-rich element RNA-binding factor 1,AUF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并探讨AUF1通过调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对HCC进展可能产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含99例HCC样本和95例相应癌旁组织样本的组织芯片中AUF1的表达。使用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和验证AUF1表达与HCC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用siRNA敲减人肝母细胞瘤HepG2细胞中AUF1的表达,分析细胞表型改变,并进行转录物组和TMT定量蛋白质组分析,筛选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探讨其与HCC进展和预后的潜在关系。结果:HCC组织中AUF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HCC进展和不良生存预后相关。AUF1的敲减使得HepG2细胞活力减弱,凋亡增加。转录物组和蛋白质组联合分析显示,AUF1敲减后HepG2细胞中羧酸酯酶3(carboxylesterase 3,CES3)、纤维蛋白原γ链(fibrinogen gamma chain,FGG)和4-羟基-2-氧戊二酸醛缩酶1(4-hydroxy-2-oxoglutarate aldolase 1,HOGA1)表达上调,而核纤层蛋白B受体(lamin B receptor,LBR)、核黄素激酶(riboflavin kinase,RFK)、甾醇O-酰基转移酶1(sterol O-acyltransferase 1,SOAT1)和TWIST邻位子(TWIST neighbor,TWISTNB)表达下调。GEPIA和UALCAN临床数据分析提示,这些代谢相关基因在HCC中呈现相反的表达趋势。结论:AUF1在HCC中高表达,并可能通过调控一系列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参与HCC进展并导致患者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富集元件RNA结合因子1 肝细胞癌 HEPG2细胞 代谢调控 转录物组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转移与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SATB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巫家晓 罗婷婷 +1 位作者 于大海 卿海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检测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ATB1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2例口腔鳞癌原发灶中,SATB1蛋白在病理分级Ⅱ~Ⅲ级组... 目的:检测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ATB1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2例口腔鳞癌原发灶中,SATB1蛋白在病理分级Ⅱ~Ⅲ级组(中~低分化鳞癌)表达明显高于Ⅰ级组(高分化鳞癌)(P〈0.05);在临床分期Ⅲ~Ⅳ期组高于Ⅰ~Ⅱ期组(P〈0.05)。SATB1蛋白和mRNA的表达在16例淋巴结转移组高于36例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SATB1mRNA的表达量在6例淋巴结转移灶高于16例转移组原发灶(P〈0.05)。结论:SATB1蛋白及SATB1mRN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上调与口腔鳞癌的恶性程度及转移相关;SATB1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展、转移过程中起到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结合蛋白质1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TB1——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程锋 肖旭阳 +1 位作者 殷南昌 王晓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220-4222,共3页
在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存在一种由非组蛋白的纤维蛋白和大分子量的RNA组成的三维网架体系.这就是核基质。结合在核基质上的特异DNA序列称为核基质结合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s S/MAR以下统称MAR)。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 (... 在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存在一种由非组蛋白的纤维蛋白和大分子量的RNA组成的三维网架体系.这就是核基质。结合在核基质上的特异DNA序列称为核基质结合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s S/MAR以下统称MAR)。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 (special AT-rich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l, SATB1 ) 是一种组织特异性表达的核基质附着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MAR)结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基质结合 结合蛋白质 SATB1 组织特异性表达 DNA序列 三维网架 纤维蛋白 非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连接酶E4B介导PM20D2、PABPC1和TACO1蛋白质的泛素化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香男 范宇宸 +3 位作者 王亚楠 陆瑶 赵博 武正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6,共6页
泛素连接酶E4B通过U-box基序可将经泛素活化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 E1)和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传递的泛素(Ubiquitin, UB)标记至底物蛋白质。探究3个蛋白质:金属蛋白酶M20家族蛋白质2(Peptidase M20 ... 泛素连接酶E4B通过U-box基序可将经泛素活化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 E1)和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传递的泛素(Ubiquitin, UB)标记至底物蛋白质。探究3个蛋白质:金属蛋白酶M20家族蛋白质2(Peptidase M20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PM20D2)、多腺苷酸结合蛋白质1(Polyadenylate-binding protein 1,PABPC1)、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翻译激活剂(Translational activator of cytochrome C oxidase Ⅰ,TACO1)是否可被E4B介导泛素化。从HEK293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以其为模板调取底物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泛素化过程所需的各个相关蛋白质,通过蛋白质体外泛素化实验,对3个蛋白质进行泛素化验证。结果表明3个蛋白质均可以在蛋白质水平被E4B泛素化,证明3个蛋白质都是E4B的底物,为进一步在细胞中研究其泛素化的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化 泛素连接酶E4B 金属蛋白酶M20家族蛋白质2 多腺苷酸结合蛋白质1 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翻译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结合蛋白质HuR通过增加YAP1 mRNA稳定性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
5
作者 赵旭宏 杨桂花 李丹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7-343,共7页
RNA结合蛋白质人类抗原R(Hu R)与多种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在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仍未阐明。本研究收集了30例临床初诊的AML病人和30例正常对照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RT-q... RNA结合蛋白质人类抗原R(Hu R)与多种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在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仍未阐明。本研究收集了30例临床初诊的AML病人和30例正常对照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RT-qPCR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HuR在AML病人中呈显著表达上调趋势(3.17±1.12,P<0.05)。在AML细胞系HL-60中的功能检测发现,敲低内源性HuR后,对HL-60细胞培养12 h(0.17±0.07),24 h(0.38±0.05),36 h(0.51±0.03),48 h(0.69±0.05),60 h(0.92±0.08)和72 h(1.04±0.10)的增殖产生抑制作用(P<0.05)。同时,阻滞在G1期(47.3%±5.4)的HL-60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而S期(37.5%±6.9)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相反,HuR的表达抑制对HL-60细胞向单核系分化产生促进作用。RNA免疫共沉淀法检测发现,HuR可与Hippo通路的Yes相关蛋白1关键效应基因(YAP1)的mRNA结合。后续的RNA稳定性检测发现,HuR的结合可以增强YAP1 mRNA的稳定性,进而促进YAP1的表达,并进一步影响YAP1下游基因的转录。综上所述,RNA结合蛋白质HuR可通过促进Hippo通路YAP1的表达参与AML发生发展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结合蛋白质 人类抗原R 急性髓系白血病 Yes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对大鼠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中CREB蛋白的DNA结合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张晓静 丛斌 +5 位作者 张凤华 李淑瑾 马春玲 付丽红 倪志宇 于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55-1260,共6页
目的:观察重组白细胞介素-1β(rIL-1β)和重组干扰素-γ(rIFN-γ)联合诱导的亚硝基化反应对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方法:(1)分别用细胞因子(rIL-1β和rIFN-γ的混合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G)... 目的:观察重组白细胞介素-1β(rIL-1β)和重组干扰素-γ(rIFN-γ)联合诱导的亚硝基化反应对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方法:(1)分别用细胞因子(rIL-1β和rIFN-γ的混合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G)及溶剂单独或联合孵育大鼠滑膜细胞12h,收集培养液上清进行一氧化氮(NO)含量测定;并提取各组总蛋白,其中细胞因子组的蛋白与巯基氧化修饰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TT)反应15min,采用生物素转化法与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蛋白质的亚硝基化修饰水平。(2)分别用rIL-1β、rIL-1β和rIFN-γ的混合物、AG及溶剂单独或联合孵育滑膜细胞12h,提取各组核蛋白,其中rIL-1β+rIFN-γ组核蛋白与DTT反应15min,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技术观察各组CRE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1)细胞经rIL-1β和rIFN-γ孵育后,NO生成增多(P<0.01),蛋白质的亚硝基化修饰水平升高,而AG降低了NO的水平(P<0.01)并抑制了亚硝基化反应,DTT与总蛋白直接作用也可抑制亚硝基化反应。(2)rIL-1β和rIFN-γ共孵育明显抑制rIL-1β单独诱导的CREB的DNA结合活性(P<0.01),而AG抑制了rIL-1β和rIFN-γ的作用,DTT与核蛋白直接反应也可逆转细胞因子共孵育的作用,使CREB的DNA结合活性增高(P<0.01)。结论:IL-1β和IFN-γ共同孵育滑膜细胞可诱导细胞适度产生NO,使细胞内蛋白质的亚硝基化修饰水平升高,导致CREB发生可逆性巯基氧化修饰,抑制其DNA结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亚硝基化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一氧化氮 白细胞介素1 干扰素-Γ 滑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结合模体蛋白3对细胞总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及其靶基因的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雷冰冰 袁昕 +4 位作者 马周聪 宋炯 庄雪珂 吕辰飞 杨海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8-974,共7页
RNA结合模体蛋白3 (RNA binding motif protein 3,RBM3)受低温应激产生,参与介导亚低温的神经保护功能,但其作用机制及其下游靶分子尚不清楚。本研究构建了人RBM3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运用一种新型的、非放射性方法即翻译表面感应(surfac... RNA结合模体蛋白3 (RNA binding motif protein 3,RBM3)受低温应激产生,参与介导亚低温的神经保护功能,但其作用机制及其下游靶分子尚不清楚。本研究构建了人RBM3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运用一种新型的、非放射性方法即翻译表面感应(surface sensing of translation,SUnSET)来检测RBM3过表达对细胞总蛋白质合成(global protein synthesis,GPS)的影响。结果显示,RBM3过表达使细胞总蛋白质的合成水平上调23. 7%(P <0. 001),这与RBM3过表达引发的真核翻译延伸因子2 (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2,e EF2)及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α,eIF2α)的活性增高相一致。对RBM3可能的下游靶基因内质网蛋白3(reticulon 3,RTN3),以及Yes相关蛋白1 (Yes-associated protein 1,YAP1)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RBM3使RTN3及YAP1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分别提高了51. 7%(P <0. 01)与43. 3%(P <0. 01)。与蛋白质水平变化相比,RBM3使YAP1在mRNA水平上调了2. 0倍(P <0. 001),但对RTN3的mRNA表达未见显著影响。以上研究表明,SUnSET是一种稳定、可靠的细胞GPS的检测手段;RBM3可显著促进细胞GPS,且对其下游基因RTN3和YAP1存在靶向关系。本研究的结果为深入探讨RBM3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结合模体蛋白3 蛋白质合成 翻译表面感应 内质网蛋白3 Yes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ox结合蛋白1过表达对肝内胆管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衡 姜莉 +2 位作者 许晓勇 夏俊 宋育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24-328,共5页
目的探讨Y-box结合蛋白(YB)1过表达与肝内胆管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辅助术后化疗的58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石蜡标本。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内胆管癌组织中... 目的探讨Y-box结合蛋白(YB)1过表达与肝内胆管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辅助术后化疗的58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石蜡标本。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内胆管癌组织中YB-1表达情况,使用噻唑蓝方法检测YB-1质粒转染肝内胆管癌细胞对吉西他滨药物敏感性的改变。q PCR检测YB-1质粒转染肝内胆管癌细胞后多药耐受基因表达改变情况。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58例患者中44例(75.9%)患者YB-1在肝内胆管癌组织细胞胞浆中呈高表达(YB-1胞浆阳性组),14例(24.1%)YB-1胞浆阴性(YB-1胞浆阴性组);44例YB-1胞浆阳性患者中有18例(40.9%)癌组织的细胞中出现YB-1核染色阳性(YB-1胞核阳性组),其余40例为YB-1胞核阴性组。YB-1胞核阴性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生存时间显著长于YB-1胞核阳性组患者(63个月vs 28个月,χ~2=17.99,P<0.05)。对照质粒组HCCC-9810对吉西他滨的半数抑制量(IC_(50))为0.054μmol,YB-1过表达后p SG5-YB-1质粒转染组IC_(50)增加至0.460μmol,较前者升高近1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 SG5-YB-1质粒转染HCCC-9810细胞后,YB-1转录水平明显升高(t=19.02,P<0.05)。HCCC-9810细胞在过表达YB-1之后多药耐受蛋白(MDR)1、多药耐受相关蛋白(MRP)1转录水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34、11.35,P值均<0.05)。结论 YB-1在大多数肝内胆管癌组织中呈过表达,其中YB-1胞核阳性表达可能预示术后辅助化疗效果不佳,与MDR1、MRP1多药耐受基因表达后多药耐受性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Y盒结合蛋白质1 药物耐受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结合蛋白1的生物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贾义 代杰 +1 位作者 张亮亮 夏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7,共10页
硒结合蛋白1 (SELENBP1)是1989年发现的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一种结合硒原子的含硒蛋白质.以往的研究表明,SELENBP1在高尔基体中蛋白质的转运、泛素化/去泛素化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硫代谢、调节缺氧诱导因子的稳定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硒结合蛋白1 (SELENBP1)是1989年发现的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一种结合硒原子的含硒蛋白质.以往的研究表明,SELENBP1在高尔基体中蛋白质的转运、泛素化/去泛素化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硫代谢、调节缺氧诱导因子的稳定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与口臭、癌症、精神分裂症和肾损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SELENBP1的生物功能及其与疾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无机化学 结合蛋白1 蛋白质转运和降解 硫代谢 口臭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定新的14-3-3结合蛋白HIP-55负调控HPK1激酶活性
10
作者 李子健 张幼怡 Haian Fu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78-1978,共1页
关键词 负调控 HIP-55 HPK1 结合蛋白 激酶活性 内吞 信号转导 心血管疾病 蛋白质组学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在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萍 彭颖 +1 位作者 杨静玉 李晓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00-906,共7页
酒精性脂肪肝(AFLD)为酒精性肝损伤的最初症状,对其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AFLD的预防和治疗。迄今研究发现,AFLD的发生发展主要与细胞色素P450 2E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腺苷酸活... 酒精性脂肪肝(AFLD)为酒精性肝损伤的最初症状,对其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AFLD的预防和治疗。迄今研究发现,AFLD的发生发展主要与细胞色素P450 2E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去乙酰化酶1、脂联素和胰岛素等通路相关。研究发现,酒精及代谢产物乙醛直接或间接抑制PPARα和AMPK并激活SREBP蛋白通路,导致肝脂质代谢紊乱、脂肪酸氧化能力降低和脂质堆积,最终形成AFLD。此外,本综述对这3个蛋白作为AFLD治疗靶点的治疗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疾病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PPARΑ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结合蛋白AtTIR1和IAA28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欣 刘会珍 +2 位作者 罗为桂 苏益 蔺万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9-614,共6页
以pGEX–KG为骨架,运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了生长素结合蛋白AtTIR1和IAA28的原核表达载体,通过转化不同表达菌株探索了2种蛋白的诱导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在0.4 mmol/L IPTG诱导下,GST–IAA28融合蛋白在表达菌株Tuner中的表达量最高,其适... 以pGEX–KG为骨架,运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了生长素结合蛋白AtTIR1和IAA28的原核表达载体,通过转化不同表达菌株探索了2种蛋白的诱导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在0.4 mmol/L IPTG诱导下,GST–IAA28融合蛋白在表达菌株Tuner中的表达量最高,其适宜诱导温度为16℃;在0.6 mmol/L IPTG诱导下,BL21(DE3)中GST–IAA28的表达量最高;在各种浓度的IPTG诱导下,Rosetta中的GST–IAA28的产量均不高;在25℃和0.4mmol/L IPTG诱导条件下,Rosetta中的GST–AtTIR1表达总量最高,每克细菌可诱导出约0.2 mg的目标蛋白,但BL21(DE3)菌种中的GST–AtTIR1表达量很低。利用GST SefiroseTM resin亲和树脂对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获得了较纯的AtTIR1和IAA28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结合蛋白 AtTIR1基因 IAA28基因 原核表达 蛋白质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多种癌变组织中3种蛋白质的表达谱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玳玮 王筠 +6 位作者 赵宋礼 曾健 胡铭慧 许特 江波涛 董蕾 盛司潼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261,共9页
在口腔、食管和结直肠癌病灶中,TATA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因子1(TATA-box binding protein associated factor 1 like,TAF1L)、stomatin家族蛋白1(stomatin-like protein 1,STOML1)和stomatin家族蛋白2(stomatin-like protein 2,STOML2)存... 在口腔、食管和结直肠癌病灶中,TATA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因子1(TATA-box binding protein associated factor 1 like,TAF1L)、stomatin家族蛋白1(stomatin-like protein 1,STOML1)和stomatin家族蛋白2(stomatin-like protein 2,STOML2)存在异常表达.为探究它们在消化系统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利用6种消化道肿瘤(食道、胃、结肠、直肠、肝脏和胰腺)及癌旁组织的微陈列芯片,通过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对分析TAF1L、STOML1和STOML2这3种蛋白质在癌与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及与癌变的关联.结果发现,STOML2在食道、胃、结肠、直肠、肝脏和胰腺这6种消化系统癌组织中均呈显著性高表达(P<0.001),而同一家族成员STOML1则仅在食管癌和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P<0.005).另外,除胰腺癌灶外,TAF1L在其余5种消化系统癌组织中也呈现高表达(P<0.005).同时,TAF1L、STOML1和STOML2这3种蛋白质均与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关键蛋白质MMP9有共定位现象.由此表明,3种蛋白质TAF1L、STOML1和STOML2在多种癌组织中可能具有广泛的促癌作用.由于3种蛋白质在多种癌组织的表达水平不同,说明它们各自存在着组织特异性,且具有不同的功能使命,需进一步研究TAF1L、STOML1和STOML2这3种蛋白质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各自的分子病理学潜能,如能将它们打造成用于精准诊疗和预后判断的新型分子标志物,此研究结果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 消化道肿瘤 蛋白质表达谱 恶性肿瘤 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tomatin家族蛋白1 stomatin家族蛋白2 TATA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ox结合蛋白1在慢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4
作者 刘婷 谢肖立 姜慧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715-2718,共4页
慢性肝病的病因多种多样,临床长期预后较差。Y-box结合蛋白1系一种多功能蛋白,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在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等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等过程中均发挥着关键作用。总结了Y-box结合蛋白1在肝纤维化、肝细胞癌(... 慢性肝病的病因多种多样,临床长期预后较差。Y-box结合蛋白1系一种多功能蛋白,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在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等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等过程中均发挥着关键作用。总结了Y-box结合蛋白1在肝纤维化、肝细胞癌(增殖、凋亡、转移、疾病预后和耐药)及肝功能衰竭等慢性肝病中发挥的作用,为慢性肝病的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盒结合蛋白质1 肝硬化 肝细胞癌 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AC087388.1靶向PABPC1对食管鳞癌作用机制
15
作者 仲瀚 戈艳蕾 +4 位作者 甘俊清 金叶 郑璇 刘子情 孙国贵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6-935,共10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AC087388.1和细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poly(A)binding protein cytoplasmic 1,PABPC1)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AC087388.1和细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poly(A)binding protein cytoplasmic 1,PABPC1)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AC087388.1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相关性。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敲降AC087388.1对ESCC细胞的活性、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在细胞中的亚定位。RNA Pull Down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验证在ESCC细胞中AC087388.1和PABPC1互相作用。进行挽救实验检测AC087388.1靶向PABPC1对ESCC细胞的影响。结果AC087388.1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且与ESCC患者临床分期正相关,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敲降AC087388.1可抑制ESCC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在RNA Pull Down-MS实验的结果中选择PABPC1进行后续实验,通过RNA Pull Down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了AC087388.1与PABPC1相结合。挽救实验验证过表达AC087388.1可以逆转敲降PABPC1对ESCC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论AC087388.1的高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可能是ESCC进展的危险因素,其通过靶向PABPC1促进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可能成为ESCC的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lnc-AC087388.1 细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转移相关基因ABCE1编码蛋白与β-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构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旭 于潜 +4 位作者 田野 赵希彤 张磊 周镝 田大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8-681,共4页
目的明确肺癌转移相关基因ABCE1编码蛋白与β-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构域。方法通过转化技术,在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前期研究获得的表达载体pGEX-4T-1-ABCE1-55,获得GST-ABCE1-55重组融合蛋白表达,应用GST pull-down的方法验证p G... 目的明确肺癌转移相关基因ABCE1编码蛋白与β-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构域。方法通过转化技术,在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前期研究获得的表达载体pGEX-4T-1-ABCE1-55,获得GST-ABCE1-55重组融合蛋白表达,应用GST pull-down的方法验证p GEX-4T-1-ABCE1-55与β-肌动蛋白有无相互作用。结果 GST-ABCE1-55是带有GST标签的含有357个氨基酸的重组蛋白,大小约66×10~3,在GST pull-down实验中,GST-ABCE1-55并不能与β-肌动蛋白特异结合。结论肺癌转移相关基因ABCE1编码蛋白与β-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构域应位于ABCE1蛋白第358位至第600位编码氨基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盒转运子E1 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 重组蛋白表达 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4
17
作者 方顺淼 葛兴利 +1 位作者 李运田 杜大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一医院的120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60例为...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一医院的120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血浆Lp-PLA2和H-FABP水平,随访12个月,记录MACE,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浆Lp-PLA2、H-FABP水平高于术后和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7.50%vs 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术后Lp-PLA2和H-FABP是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P<0.01),且上述指标均与MACE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 Lp-PLA2和H-FABP反映心肌损伤及炎性反应程度,对老年AMI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对MAC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烷基-2-乙酰甘油磷酸胆碱酯酶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 心肌梗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与HBV的PreS1相互作用位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靳鑫 王石磊 +6 位作者 吴爽 张祥 魏杰 阳媛 师悦嫄 牛司强 汪德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初步研究78 k D的葡萄糖调节蛋白(the 78 k D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GRP78)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前S1蛋白(Pre S1)的相互作用位点。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GRP78的基因,将扩增的目的基因克隆至p W28载体质粒... 目的:初步研究78 k D的葡萄糖调节蛋白(the 78 k D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GRP78)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前S1蛋白(Pre S1)的相互作用位点。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GRP78的基因,将扩增的目的基因克隆至p W28载体质粒,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B834中表达,经过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GRP78蛋白;将Pre S1 3个截短片段的重组质粒(p GST-Pre S1-X1/X2/X3)在B834中表达后,经过GST亲和层析柱纯化相应蛋白;利用蛋白质体外结合实验(pull down)、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检测GRP78与Pre S1 3个截短片段的相互作用。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 W28-GRP78;获得GRP78蛋白及Pre S1 3个截短片段的融合蛋白;pull down及MST实验验证了GRP78可以与Pre S1的3个片段结合,且GRP78与GST-Pre S1-X1结合效果最好。结论: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及蛋白质表达纯化技术,获得GRP78蛋白及Pre S1截短片段的融合蛋白,并初步筛选了Pre S1与GRP78的相互作用位点,为后续研究打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调节蛋白 前S1蛋白 蛋白质体外结合实验 微量热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BP1的新伴侣蛋白分子的研究(英文)
19
作者 霍丽蓉 申晨 +4 位作者 Wei-na JU 邹俊华 闫武 W. Ted BROWN Nanbert ZHONG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2-408,共7页
Objective:PCBP1 is a family member of 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 (hnRNPs) that belong to RNA-binding proteins and bear three KH domains. The protein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 Objective:PCBP1 is a family member of 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 (hnRNPs) that belong to RNA-binding proteins and bear three KH domains. The protein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for RNA metabolism and RNA function in gene expression. We hypothesized and were going to identify that the regulatory function of PCBP1 is performed through different complexes of proteins that include PCBP1. Methods:To test our hypothesis,approaches of protein wal-king with a yeast two-hybrid system (Y2H),pulling down in yeasts,co-immunoprecipitation and immunofluorescent microscopy assay were employed in this study. The PCBP1 was used as the initial "walker" to search for its interaction partner(s). Results:Candidate proteins including MYL6,PECAM1,CSH1,RAB7,p57KIP2,ACTG1,RBMS1 and PSG4-like were identified with selection mediums and preceding methods. Conclusion:With these candidate protein molecules,some protein complexes associating with PCBP1 are proposed,which may help 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PCBP1 and proved evidence that PCBP1 is involved in variant biological path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C)结合蛋白质1 酵母菌 杂交 遗传 蛋白质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在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20
作者 解洪荣 常明 +4 位作者 张玉花 张继红 李雪松 孙丹 胡林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6-630,共5页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中可溶性抗药性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in)表达的变化,寻求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神经变性的蛋白质改变,为阐明P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1.0mmol.L-1...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中可溶性抗药性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in)表达的变化,寻求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神经变性的蛋白质改变,为阐明P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1.0mmol.L-1 MPP+处理未分化的SH-SY5Y细胞24h,在体外建立PD细胞模型,应用荧光染色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图像分析、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该模型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研究。结果:蛋白质组学分析在对照组和MPP+处理组之间发现2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1个蛋白质点被确切的鉴定为sorcin。sorcin的表达明显上调,荧光丰度比值为1.97倍。该蛋白的最小肽片段覆盖率、最大概率期望值、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5.7、0.006、21 940和5.3。结论:sorcin在功能上与钙离子稳态和凋亡有关,可能参与了MPP+在SH-SY5Y细胞诱导的毒性,并可能与PD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SH SY5Y细胞 1-甲基一4苯基一吡啶离子 可溶性抗药性相关钙结合蛋白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