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通过调控基因的可变剪接促进胆管癌细胞的生长、迁移及侵袭能力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静 程敏 +2 位作者 金倩 曹鹏博 周钢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99-910,共12页
胆管癌是一种起病隐匿、侵袭性强、致死率高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olypyrimidine tract-binding protein 1,PTBP1)已被报道,在多种类型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并参与癌症进展,但其在胆管癌中的作用仍未见报道。该研究... 胆管癌是一种起病隐匿、侵袭性强、致死率高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olypyrimidine tract-binding protein 1,PTBP1)已被报道,在多种类型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并参与癌症进展,但其在胆管癌中的作用仍未见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PTBP1在胆管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并初步解析其分子机制。本文利用公开的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分析了胆管癌及癌旁组织中的PTBP1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TBP1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随后,在胆管癌细胞系RBE和HuH28中,通过CCK-8和细胞平板克隆实验,评价了PTBP1对胆管癌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过表达PTBP1可显著促进胆管癌细胞的生长(P<0.01),而敲低PTBP1显著抑制胆管癌细胞的生长(P<0.001)。Transwell和Invasion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PTBP1可显著促进胆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01),而敲低PTBP1显著抑制胆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01)。转录物组测序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胆管癌细胞中,敲低PTBP1后上调表达的基因显著富集于p53信号通路;而下调表达的基因显著富集于胆固醇代谢、Rho GTPase和TGF-β等信号通路。基于上述转录物组测序数据,本文还分析发现,敲低PTBP1可导致一系列基因发生异常的mRNA可变剪接事件,例如参与TGF-β调控的TGIF1及与p53活性相关的GNAS基因等。综上所述,PTBP1可能通过调控一系列基因的可变剪接而影响多个癌症相关的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胆管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 转录物组测序 可变剪接 TGIF1 G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结合蛋白PTBP 1与磷酸化-AXL共表达在骨肉瘤中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李湘湘 徐雯莉 +5 位作者 卢正宇 何安芳 王震 刘妮 乐雨婷 彭挺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6-455,共10页
【目的】探索RNA结合蛋白PTBP1与p-AXL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联系,并进一步探讨PTBP1/p-AXL共表达在骨肉瘤中的预后评估意义。【方法】应用GEO和Target数据库分析PTBP1与AXL在骨肉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PTBP1的预后价... 【目的】探索RNA结合蛋白PTBP1与p-AXL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联系,并进一步探讨PTBP1/p-AXL共表达在骨肉瘤中的预后评估意义。【方法】应用GEO和Target数据库分析PTBP1与AXL在骨肉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PTBP1的预后价值。收集2016年3月至2020年10月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6例骨肉瘤和37例非恶性骨组织(骨痂、骨纤维结构不良或骨样骨瘤)及其病例信息,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TBP1和p-AX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EO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PTBP1和AXL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具有高于正常组织的趋势,但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Target数据分析结果显示PTBP1高表达组骨肉瘤患者总生存期(OS)与无进展生存期(PFS)均短于低表达组,但差异尚未达统计学意义(P=0.064;P=0.13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TBP1和p-AXL蛋白的表达在骨肉瘤组织中显著高于非恶性骨组织;p-AXL阳性表达率与肺转移相关(P=0.025);Kaplan-Meier分析发现肺转移、复发、PTBP1表达及PTBP1/p-AXL共表达等因素与骨肉瘤患者不良总生存期相关;且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肺转移(P<0.0001)、PTBP1表达阳性(P=0.041)是骨肉瘤患者总生存期(OS)独立危险因素;PTBP1/p-AXL共表达患者的OS(P=0.017)和PFS(P=0.043)均低于非PTBP1/p-AXL共表达患者。【结论】PTBP1、p-AXL在骨肉瘤中高表达,PTBP1与p-AXL共表达与患者预后差相关,且PTBP1可作为骨肉瘤患者独立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 受体酪氨酸激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AC087388.1靶向PABPC1对食管鳞癌作用机制
3
作者 仲瀚 戈艳蕾 +4 位作者 甘俊清 金叶 郑璇 刘子情 孙国贵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6-935,共10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AC087388.1和细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poly(A)binding protein cytoplasmic 1,PABPC1)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AC087388.1和细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poly(A)binding protein cytoplasmic 1,PABPC1)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AC087388.1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相关性。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敲降AC087388.1对ESCC细胞的活性、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在细胞中的亚定位。RNA Pull Down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验证在ESCC细胞中AC087388.1和PABPC1互相作用。进行挽救实验检测AC087388.1靶向PABPC1对ESCC细胞的影响。结果AC087388.1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且与ESCC患者临床分期正相关,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敲降AC087388.1可抑制ESCC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在RNA Pull Down-MS实验的结果中选择PABPC1进行后续实验,通过RNA Pull Down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了AC087388.1与PABPC1相结合。挽救实验验证过表达AC087388.1可以逆转敲降PABPC1对ESCC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论AC087388.1的高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可能是ESCC进展的危险因素,其通过靶向PABPC1促进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可能成为ESCC的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lnc-AC087388.1 细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黄蛭口服液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高玉桥 苏丹 +2 位作者 林慧 孙雪颖 梅全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536-153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黄蛭口服液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黄蛭口服液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平均AB-CA1荧光强度。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ABCA1 m...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黄蛭口服液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黄蛭口服液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平均AB-CA1荧光强度。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ABCA1 mRNA的表达。结果:ox-LDL能够引起THP-1细胞ABCA1水平的上调;相对于阴性对照组中药黄蛭口服液能明显提高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荧光强度以及ABCA1 mRNA的表达。结论:研究显示中药黄蛭口服液能显著上调THP-1细胞ABCA1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蛭口服液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流式细胞术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BP2促进口蹄疫病毒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何艳春 杨文萍 +2 位作者 付绍祖 郑海学 杨孝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51-1459,共9页
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2(PCBP2)是一个能特异性结合RNA和DNA Poly(C)片段的蛋白,具有维持mRNA稳定和调节翻译的功能;同时,PCBP2能负调控VISA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Ⅰ型干扰素(IFNs)的产生。前期研究表明,PCBP2能调节口蹄疫病毒(foot-and-... 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2(PCBP2)是一个能特异性结合RNA和DNA Poly(C)片段的蛋白,具有维持mRNA稳定和调节翻译的功能;同时,PCBP2能负调控VISA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Ⅰ型干扰素(IFNs)的产生。前期研究表明,PCBP2能调节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的增殖,但具体机制不清楚。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1)免疫共沉淀和GST pull-down试验证实,PCBP2能与FMDV结构蛋白VP0、VP2、2B、2C和3D相互作用;2)进一步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试验证明,PCBP2负调控VISA介导的信号通路,并且2C、3D、VP0和2B促进PCBP2的负调控作用;3)通过Western blot试验表明,FMDV VP0蛋白能促进PCBP2对VISA的特异性降解。总之,PCBP2与FMDV VP0相互作用,促进PCBP2降解天然免疫接头蛋白VISA,抑制IFN-β的产生,从而有利于FMDV在细胞中的繁殖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天然免疫 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2 VISA VP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B组5型非结构蛋白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
6
作者 张佳玉 滕培英 +2 位作者 吕维民 杨帆 陈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3-1410,共8页
目的 柯萨奇病毒B组5型(CVB5)是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可导致发热、皮疹或疱疹等临床症状,重症者出现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死亡。天然免疫应答是机体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中核因子κB (NF-κB)是宿主天然免疫反应中的重要蛋白质,... 目的 柯萨奇病毒B组5型(CVB5)是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可导致发热、皮疹或疱疹等临床症状,重症者出现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死亡。天然免疫应答是机体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中核因子κB (NF-κB)是宿主天然免疫反应中的重要蛋白质,然而关于CVB5感染后调控NF-κB介导信号通路的研究尚鲜有报道。方法 本研究通过检测启动子活性、促炎因子水平以及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等,阐明CVB5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机制。结果 CVB5感染可抑制促炎因子表达和p65的磷酸化。CVB5非结构蛋白(NSP)可抑制促炎因子表达以及重要蛋白p65和IκBα的磷酸化。经STRING11.1数据库预测表明,CVB5 3CD蛋白与宿主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1 (PCBP1)具有相互作用,且PCBP1可促进IκBα和p65的磷酸化,抑制病毒复制。结论 CVB5 NSP可负调控NF-κB信号通路,且与3CD相互作用的PCBP1蛋白可通过调控NF-κB通路抑制CVB5复制。本研究探索病毒与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从而为研制抗CVB5感染的药物提供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组5型(CVB5) 核因子κB(NF-κB) 非结构蛋白(NSP) 3CD 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pcb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咽型肌营养不良一家系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永洪 龙跃生 +6 位作者 蔡莉莉 王海龙 马彪 傅君毅 夏勇 李新毅 解龙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一考虑诊断眼咽型肌营养不良(oculopharyngeal muscular dystrophy,0PMD)家系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收集该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经包括先证者在内的16位家族成员同意,收集其血样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验证分析。结... 目的探讨一考虑诊断眼咽型肌营养不良(oculopharyngeal muscular dystrophy,0PMD)家系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收集该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经包括先证者在内的16位家族成员同意,收集其血样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验证分析。结果该家系成员男性患者起病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而后开始逐渐出现以发音及吞咽困难为表现的咽部肌群和肢体乏力为表现的四肢近端肌群受累,而女性患者则往往以吞咽困难为首发表现。参与基因检测的家族成员中共发现10位存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核l(PABPN1)基因的(GCG)6重复异常拷贝为(GCG)10,从而导致了丙氨酸的扩增。结论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是确诊及预防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的关键,眼睑下垂可能为携带(GCG)10突变男性OPMD患者的首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下垂 吞咽困难 眼咽型肌营养不良 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核l(PABPN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