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影响研究——基于2013-2020年CHARLS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纪江明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0,共11页
消除绝对贫困后,缓解相对贫困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尤其是在我国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农村老年人口的相对贫困问题值得关注。文章在系统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考虑扶贫政策动向与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农村老年人多维相对贫困指... 消除绝对贫困后,缓解相对贫困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尤其是在我国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农村老年人口的相对贫困问题值得关注。文章在系统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考虑扶贫政策动向与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农村老年人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利用CHARLS四期面板数据(2013、2015、2018、2020年),计算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运用Panel Logit模型实证检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影响机制(包括影响效应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与未参加“新农保”相比,参加“新农保”有助于降低农村老年人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对代际支持具有“挤入效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地方政府补贴标准因地而异,对农村老年人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影响机制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基于DID-PSM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论。根据影响机制与研究结论,从统筹层次、相对贫困识别与调整、区域均衡、代际支持等方面得出政策启示,为有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老年人 多维相对贫困指数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贫困指数的测算与动态分解——基于多维贫困视角 被引量:7
2
作者 龙莹 解浩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3-50,共8页
利用CHNS1999—2010年调查数据,采取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对中国多维贫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多维贫困指数进行动态分解。实证结果表明:第一,近年来,除就业维度和教育维度贫困发生率有所上升之外,其他维度贫困发生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 利用CHNS1999—2010年调查数据,采取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对中国多维贫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多维贫困指数进行动态分解。实证结果表明:第一,近年来,除就业维度和教育维度贫困发生率有所上升之外,其他维度贫困发生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医疗保险和收入维度最为明显。第二,多维贫困在1999—2003年间有所恶化,此时返贫人口比重高于脱贫人口比重,2003—2010年间有所改善,此时脱贫人口比重高于返贫人口比重。长期贫困人口比重在1999—2010年间出现显著的下降。第三,早期多维贫困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返贫效应大于脱贫效应,近年来多维贫困状况改善的主要原因是脱贫效应大于返贫效应,而长期贫困效应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发生率 多维贫困指数 返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城乡视角测度与分解多维相对贫困——基于双界限法分析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3
作者 刘丽影 钱铖 +2 位作者 芮东升 毛璐 刘思佟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31-135,共5页
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双界限法分别对城市和农村地区贫困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从各指标的贫困发生率来看,2018年全国受教育年限、慢性病以及自评健康状况指标的贫困发生率较高,成为除收入外影响贫困的重要因... 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双界限法分别对城市和农村地区贫困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从各指标的贫困发生率来看,2018年全国受教育年限、慢性病以及自评健康状况指标的贫困发生率较高,成为除收入外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随着k值增加,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与多维贫困指数呈下降趋势,平均剥夺份额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以k=3/9为例,农村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为56.60%,平均剥夺份额及多维贫困指数分别为0.473 0和0.267 7,城市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为30.91%,平均剥夺份额及多维贫困指数分别为0.483 2和0.149 4;从指标分解来看,城市多维贫困中贡献率排前三位的为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收入以及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7.50%、24.43%、6.65%,农村多维贫困中贡献率排前三位的为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收入以及做饭燃料,分别为51.56%、14.41%、11.69%。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多维相对贫困的深度和广度均高于城市家庭,不同维度指标对城乡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各有差异。由此可得,教育的不平等最容易导致家庭多维相对贫困,要解决城乡多维贫困的核心问题,应优先解决教育致贫问题。收入依旧是影响城乡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双界限(AF)法 多维贫困指数 测度与分解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城乡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深度贫困指数构建与分解
4
作者 李群峰 徐文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72-75,共4页
文章将综合模糊集相对方法用于多维深度贫困识别与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并引入贫困持续时间因素构建了一个具有维度和子群可分解性的多维深度贫困指数。该方法以贫困指标的分布函数为基础构造隶属函数,将多维一般性贫困测量A-F方法拓展... 文章将综合模糊集相对方法用于多维深度贫困识别与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并引入贫困持续时间因素构建了一个具有维度和子群可分解性的多维深度贫困指数。该方法以贫困指标的分布函数为基础构造隶属函数,将多维一般性贫困测量A-F方法拓展到多维深度贫困测度。根据2015-2017年河南省深度贫困县入户调查数据,计算多维深度贫困指数并在不同区域和维度上进行分解,较为精确地测度了多维深度贫困的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 模糊集 多维深度贫困指数 权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化、健康不平等与社会养老保障绩效研究——基于长期多维健康贫困指数的度量与分解 被引量:33
5
作者 白晨 顾昕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3-12,共10页
快速高龄化是新时代中国老龄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5—2014年的数据,通过长期多维健康贫困指数的度量与分解,考察了高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病残趋势、健康不平等以及社会养老保障与服务在改善老... 快速高龄化是新时代中国老龄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5—2014年的数据,通过长期多维健康贫困指数的度量与分解,考察了高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病残趋势、健康不平等以及社会养老保障与服务在改善老龄健康上的政策效果。结果发现:高龄老人长期"带残生存"的问题不容忽视,自理能力与认知功能受损对总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突出;女性、农村及低收入等弱势群体更容易陷入长期多维健康贫困;医疗服务可及性与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降低长期多维健康贫困的发生风险。鉴于此,政府应在提升医疗及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和均等化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推进社区长期照料服务和老年认知功能的早期筛查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化 长期多维健康贫困指数 健康不平等 社会养老保障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多维贫困测量 被引量:61
6
作者 王素霞 王小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29-136,共8页
贫困是人的可行能力在多个维度被剥夺的现象。多维贫困指数测量和反映贫困人口或家庭的多维贫困发生率以及所遭受的剥夺强度。文章将资产维度纳入了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及测量,拓展了多维贫困指数的维度。对2009年《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9... 贫困是人的可行能力在多个维度被剥夺的现象。多维贫困指数测量和反映贫困人口或家庭的多维贫困发生率以及所遭受的剥夺强度。文章将资产维度纳入了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及测量,拓展了多维贫困指数的维度。对2009年《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9个省的数据用AF测量表明,在4个维度10个指标中,同时存在3个指标贫困的贫困发生率(H)为9.1%,剥夺强度为37.0%,多维贫困指数(M0)为0.034;城市的贡献率22.8%,农村的贡献率77.2%。对中国多维贫困贡献率最高的5个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卫生设施、健康保险、耐用消费品、生产性资产和现代燃料,该结果为反贫困公共政策提供了明确的优先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多维贫困 多维贫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方迎风 周少驰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30,共10页
现阶段中国在实现全面脱贫后,进入“后扶贫时代”,单一收入的绝对贫困测度已无法满足中国新发展阶段精准扶贫的需要。因此,基于Alkire-Foster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在维度贫困识别与多维贫困总体识别上均采用相对贫困线,研究构建“双相对界... 现阶段中国在实现全面脱贫后,进入“后扶贫时代”,单一收入的绝对贫困测度已无法满足中国新发展阶段精准扶贫的需要。因此,基于Alkire-Foster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在维度贫困识别与多维贫困总体识别上均采用相对贫困线,研究构建“双相对界限”的多维相对贫困测度体系,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至2018年五轮调查数据,测算和分析中国多维相对贫困状况。研究发现,与多维绝对贫困相比,多维相对贫困显著下降,但群体间的多维相对贫困差异也更为显著,说明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而城乡间和群体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严重,健康贫困将成为中国未来致贫的主因。构建相对统一的多维相对贫困体系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精准扶贫的较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多维相对贫困 Alkire-Foster多维贫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地区农村多维贫困问题研究——以山西省15个贫困县调查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潘云 张秀艳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6年第6期22-29,共8页
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现实中资源型地区贫困易被忽视。在我国资源型地区,由于资源过度开采,很多地区沦为采空塌陷区,赖以生存的土地被破坏,部分农村居民房屋损坏,农民承受由资源过度开采造成的外部性贫... 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现实中资源型地区贫困易被忽视。在我国资源型地区,由于资源过度开采,很多地区沦为采空塌陷区,赖以生存的土地被破坏,部分农村居民房屋损坏,农民承受由资源过度开采造成的外部性贫困。利用2015年山西省15个资源丰富且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调查数据,借鉴Alkire等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测算山西省资源型地区多维贫困程度。结果表明,矿产资源丰富的县域农民贫困不仅表现在收入、住房、饮用水、教育等方面,很大程度上还存在因煤炭开采带来的负外部性贫困。根据结论,为山西省资源型地区的精准扶贫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资源型地区 多维贫困指数 外部性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阶段能力贫困状况及根源——基于多维度动态测度研究的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邹薇 《学术前沿》 2012年第5期48-56,共9页
缩小收入差距和消除贫困仍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对能力贫困状况的多维度动态测度中,维度等权重情形下教育贫困最为严重,农村比城市严重,同时多维贫困的程度及其下降幅度都并不与该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在我国经... 缩小收入差距和消除贫困仍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对能力贫困状况的多维度动态测度中,维度等权重情形下教育贫困最为严重,农村比城市严重,同时多维贫困的程度及其下降幅度都并不与该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在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要更有效率进行扶贫以消除贫困的脆弱性与持久性,就得注重对贫困人口的"能力开发",使贫困人口持续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并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及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贫困 多维贫困指数 贫困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识别与长期多维贫困: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继亮 张天祐 +1 位作者 辛晓晨 肖庆兰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81,90,共8页
通过利用多层Logit模型来考察以家庭平均收入作为唯一识别标准的贫困瞄准精确度,同时利用多项Logit模型比较低保户、误保户及漏保户这三类家庭的特征,用以分析瞄准偏差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单维识别的精确度较低,且误保户与低保户在受... 通过利用多层Logit模型来考察以家庭平均收入作为唯一识别标准的贫困瞄准精确度,同时利用多项Logit模型比较低保户、误保户及漏保户这三类家庭的特征,用以分析瞄准偏差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单维识别的精确度较低,且误保户与低保户在受教育程度、工作情况方面的差异较小,以此证明低保户的实际确定过程中会依据如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患病、住房情况等其他因素,从侧面验证了扶贫工作中'两不愁三保障'原则的正确性,即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方面同样需要统筹兼顾。另外,结合A-F法和跨期持续时间分析法,构建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得到各指标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将多维贫困的研究拓展到跨期的动态领域,对贫困识别路径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识别 多层Logit模型 跨期持续时间分析 长期多维贫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多维贫困测量与特征分析——以山西省3个贫困县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振宇 樊军亮 +3 位作者 聂园军 卫一超 邢虹娟 李惠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6-72,共7页
为更准确、全面反映山西省三个贫困县农户贫困的现状,利用建档立卡系统数据计算出多维贫困指数并对其进行分解,进而分析三县多维贫困程度及各维度的贡献大小。研究发现,考虑4个维度时,平均多维贫困发生率为88.3%,远高于同期的收入贫困... 为更准确、全面反映山西省三个贫困县农户贫困的现状,利用建档立卡系统数据计算出多维贫困指数并对其进行分解,进而分析三县多维贫困程度及各维度的贡献大小。研究发现,考虑4个维度时,平均多维贫困发生率为88.3%,远高于同期的收入贫困发生率;从各维度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来说,生产性固定资产及畜禽贫困维度最高,其次是卫生设施、成年人教育年限及耕地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贫困指数 AF法 平均剥夺份额 贫困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贫困研究:从绝对到相对再到多维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婴 唐钧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89,112,共8页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致使“相对贫困”成为一个活跃的热词。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界定和测量贫困的两种方法,二是制定反贫困政策的两种理念。作为政策理念,绝对贫困和相...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致使“相对贫困”成为一个活跃的热词。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界定和测量贫困的两种方法,二是制定反贫困政策的两种理念。作为政策理念,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既有差别,但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对贫困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种发散的思维和包容的氛围,从而产生了多维贫困和多维贫困指数等新概念。在现代贫困研究的过程中,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是随外部环境变化而在政策理念和行动策略上的响应,现在的问题是要将其落实到政策和行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 多维贫困 多维贫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夜光遥感数据的多维贫困识别及演化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二梅 邓晋 +2 位作者 宋学金 戴可人 史先琳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4期126-133,共8页
基于遥感手段高效识别贫困地区及掌握其演化机制对于加强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融合夜光遥感数据借助相关系数及层次分析法构建多维贫困指数的方法,以四川省为例,对四川省各县多维贫困指数进行了估算,... 基于遥感手段高效识别贫困地区及掌握其演化机制对于加强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融合夜光遥感数据借助相关系数及层次分析法构建多维贫困指数的方法,以四川省为例,对四川省各县多维贫困指数进行了估算,并对模型进行了精度检验。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与夜光遥感数据时间连续的特点,从时空演化角度对贫困县动态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3年四川省多维贫困县比例从46.45%下降到28.42%;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证实四川省内部贫困差距缓慢缩小;2003-2013年空间分布演变图中,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区县大多处于长期多维贫困状态;处于极贫困区与极富裕区多维贫困指数增长幅度不明显,而处于中间地带县区增幅较大;热点分析中表现为热点区与冷点区逐渐呈东西方向抗衡之势。该研究结果可为局部异化贫困形势复杂地区的脱贫政策精准制定提供前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遥感数据 层次分析法 多维贫困指数 时空演化 热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墨玉县农户多维贫困测度与防返贫对策研究
14
作者 姬文涛 孟梅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31-36,共6页
基于新疆墨玉县296份实地调研数据,采用Alkire和Foster多维贫困测算法(AF法)识别和测算农户多维贫困程度,对农户可能存在的易返贫致贫诱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各指标间的贫困程度差异较大。其中,各地区卫生设施和人均收入... 基于新疆墨玉县296份实地调研数据,采用Alkire和Foster多维贫困测算法(AF法)识别和测算农户多维贫困程度,对农户可能存在的易返贫致贫诱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各指标间的贫困程度差异较大。其中,各地区卫生设施和人均收入的贫困发生率为0,不存在剥夺;其他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剥夺。不同地区农户的贫困程度差异较大,其中芒来的农户贫困程度最为严重。(2)随着k值不断提高,多维贫困发生率(H)持续降低,多维贫困平均剥夺份额(A)稳步上升;多维贫困指数(M_(0))逐步降低。当k∈[0,0.4]时,H>50%且明显降低、A<50%且稳步提升,M_(0)呈下降趋势;当k∈(0.4,0.6)时,H<50%且极速降低、M_(0)同样极速降低;当k=0.7时,H、M_(0)趋近于0。(3)不同维度对M_(0)的贡献率差距较大。其中,教育、生活水平、生活压力指标的贡献率分别为36.45%、23.76%和16.59%,居前3位;家庭资产的贡献率最低,仅为2.17%。各地区的多维贫困指数均呈递减趋势,但数值差异较大。提出开展职业教育培训,逐步转变教育思想;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开展节能减排,提倡清洁能源;提升医疗、金融等公共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玉县 多维贫困发生率 多维贫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测度与分解 被引量:15
15
作者 程威特 吴海涛 江帆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8-72,共5页
文章运用2010—2018年CPFS数据,基于Alkire和Foster的"双界线法",从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水平4个维度9个指标构建了多维相对贫困指数(MRPI),对城乡居民家庭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进行测度,从城乡、地区两个角度对总体多维相对... 文章运用2010—2018年CPFS数据,基于Alkire和Foster的"双界线法",从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水平4个维度9个指标构建了多维相对贫困指数(MRPI),对城乡居民家庭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进行测度,从城乡、地区两个角度对总体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进行分解。研究发现,相对贫困在多个维度上得到了缓解,但城乡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如何解决在乡村振兴和城镇化进程中凸显的相对贫困问题,是学界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多维相对贫困指数 城乡居民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持续多维相对贫困的统计测度及其结果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迪 邱文妍 冯怡豪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129,共17页
随着“后扶贫时代”的到来,相对贫困在我国扶贫工作中的战略定位逐步凸显,但现阶段仍缺乏统一的相对贫困指数来识别相对贫困家庭以及衡量相对贫困水平。基于改进的A-F双临界值法和福斯特的持续思想,通过设定各指标的相对贫困阈值,构建... 随着“后扶贫时代”的到来,相对贫困在我国扶贫工作中的战略定位逐步凸显,但现阶段仍缺乏统一的相对贫困指数来识别相对贫困家庭以及衡量相对贫困水平。基于改进的A-F双临界值法和福斯特的持续思想,通过设定各指标的相对贫困阈值,构建持续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并验证其满足的系列公理化条件,进而利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五期数据,从整体、城乡、区域和省份四个层面实证分析中国持续多维相对贫困状况。研究发现:中国持续多维相对贫困家庭比例随着持续时间临界值的增加逐渐降低,致贫因素也更加集中。2010-2018年多维相对贫困指数降低了7.15%,相对贫困家庭占比逐渐降低,中国扶贫工作成效明显,但就处于相对贫困的家庭而言,其相对贫困程度仍较高。医疗保险、教育与住房仍然是中国重要的致贫因素,城市家庭的健康状况和农村的住房问题对持续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产生较大影响。城乡以及区域间的贫困差距仍较明显,但更多的是体现在贫困发生率差距上,贫困家庭的相对贫困深度较为相近。我国西部持续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远高于中东部地区,但中东部地区内贫困家庭的相对贫困程度更严重。研究为我国相对贫困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统计支持,对我国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多维相对贫困指数 相对贫困 A-F双临界值法 结构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医疗保险减轻了农村老年人口贫困吗——从新农合到城乡居民医保 被引量:50
17
作者 周坚 周志凯 何敏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33-45,共13页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和2015年两期面板数据,运用多维贫困指数和DID模型,评估、比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两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村老年人口的减贫效果。经测度多维贫困指数发现,无论贫困临界...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和2015年两期面板数据,运用多维贫困指数和DID模型,评估、比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两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村老年人口的减贫效果。经测度多维贫困指数发现,无论贫困临界值取何值,总样本、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多维贫困状况均有所改善。DID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与新农合相比,城乡居民医保能够显著减少农村老年人口多维贫困的发生率。分维度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显著降低了农村老年人口陷入收入贫困和健康贫困的概率,但在主观福利贫困方面并无显著效果。稳健性检验结果亦支持DID模型分析结论。建议通过完善财政补贴机制,推进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工作,合理配置城乡医疗资源,做好各种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工作,来更有效地发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减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 农村老年贫困 减贫效果 多维贫困指数 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T-MPI的农业科技贫困测度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巍 李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7-51,共5页
文章构建农业科技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FGT方法测算农业科技的单维贫困发生率和多维贫困指数(AST-MPI),并对具体指标进行分解,探求农业科技扶贫的劣势和短板。结果表明,农业科技扶贫效果尚不理想,科技扶贫任务依然艰巨;农业科技服务... 文章构建农业科技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FGT方法测算农业科技的单维贫困发生率和多维贫困指数(AST-MPI),并对具体指标进行分解,探求农业科技扶贫的劣势和短板。结果表明,农业科技扶贫效果尚不理想,科技扶贫任务依然艰巨;农业科技服务能力还不强,已成为影响科技扶贫效果的主要因素;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与科技产出水平不高成为新时代科技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贫困 科技扶贫 精准脱贫 多维贫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我国能源贫困的识别与测度——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静慧 张雨龙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90,共9页
能源贫困的识别与测度是解决新发展阶段相对贫困问题的基础性工程。文章从可行能力视角出发,构建我国新发展阶段能源贫困识别体系,并采用多维能源贫困法对家庭能源贫困状况进行识别、测度和分解。结果显示,我国整体上存在多维能源贫困问... 能源贫困的识别与测度是解决新发展阶段相对贫困问题的基础性工程。文章从可行能力视角出发,构建我国新发展阶段能源贫困识别体系,并采用多维能源贫困法对家庭能源贫困状况进行识别、测度和分解。结果显示,我国整体上存在多维能源贫困问题,能源服务的不可获得是导致居民陷入能源贫困问题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解发现,地区与收入对能源贫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农村地区与低收入家庭陷入能源贫困的广度与深度均高于城市地区与中高收入家庭。为此,政府应提升多维度治理能源贫困的能力、提高现代化能源服务的可获得性、建立多维能源贫困动态监测机制、注重农村地区能源贫困治理、带动低收入群体可持续增收能力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能源贫困 多维能源贫困指数 可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靶向精准度实证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曹艳春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12,共10页
本文依据2002—2014年统计数据,从瞄准精准度、政策精准度、效果精准度和外力精准度四个维度对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靶向精准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瞄准精准度方面,被救助对象的瞄准精准度较低,覆盖面充足性不足(绝对... 本文依据2002—2014年统计数据,从瞄准精准度、政策精准度、效果精准度和外力精准度四个维度对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靶向精准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瞄准精准度方面,被救助对象的瞄准精准度较低,覆盖面充足性不足(绝对人数、占比、环比三项呈下降趋势);(2)政策精准度方面,政策供需匹配精准度不一,主客体匹配不完善;(3)效果精准度方面,"低保"标准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但"低保"制度对"低保"人群收入有拉动作用;(4)外力精准度方面,"低保"制度获得良好的经济环境支撑,但法律环境、信息环境等匹配度不高。研究认为,我国应提高城市"低保"制度的靶向精准度,建立修正的多维贫困指数对贫困群体进行精准救助;建立家庭运行标准,切实解决"保障不足"的问题,提高救助效果;建立"一窗式受理系统",提高政策精准度;加强法律和信息环境建设,提高"低保"制度外力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保”制度 靶向精准度 多维贫困指数 家庭运行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