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粘芽孢杆菌WP防治油麦菜细菌性叶斑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红明 杨制业 +1 位作者 何开彩 麻纯文 《云南农业》 2024年第2期79-81,共3页
在生菜主产区选用生物农药50亿CFU/g多粘芽孢杆菌WP开展药效试验,以探索最佳施用量,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多粘芽孢杆菌WP随施用量的增加防效提高,极显著提高至92.59%;1 500倍液3次药后7 d防效比6%春雷霉素WP 1 000倍液极... 在生菜主产区选用生物农药50亿CFU/g多粘芽孢杆菌WP开展药效试验,以探索最佳施用量,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多粘芽孢杆菌WP随施用量的增加防效提高,极显著提高至92.59%;1 500倍液3次药后7 d防效比6%春雷霉素WP 1 000倍液极显著提高,750倍液防效与1.5%噻霉酮As防效差异微小,并且对环境友好,对作物安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与其他生物农药轮换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芽孢杆菌 细菌性叶斑病 防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芽孢杆菌JW-725抗菌活性物质及其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赵德立 曾林子 +2 位作者 李晖 陈金瑞 刘成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0,共4页
多粘芽孢杆菌JW-725对柑橘青霉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通过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明确,应用LB培养基培养,初始pH 9.0,30℃,通气量100 mL,接种量为10%,140 r/min振荡培养72 h时的发酵液具有最佳抗菌活性。该菌胞外抗菌物质可用乙酸乙酯单一溶... 多粘芽孢杆菌JW-725对柑橘青霉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通过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明确,应用LB培养基培养,初始pH 9.0,30℃,通气量100 mL,接种量为10%,140 r/min振荡培养72 h时的发酵液具有最佳抗菌活性。该菌胞外抗菌物质可用乙酸乙酯单一溶剂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 多粘芽孢杆菌 抗真菌活性物质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凤权 汤斌 陈中碧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6-48,共3页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多粘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确定发酵培养基,并利用30L发酵罐进行实验,测定发酵过程中相关参数,确定生长代谢曲线。结果表明,发酵效价由优化前的8.6×104U/mL提高到12.9×104U/mL,提...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多粘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确定发酵培养基,并利用30L发酵罐进行实验,测定发酵过程中相关参数,确定生长代谢曲线。结果表明,发酵效价由优化前的8.6×104U/mL提高到12.9×104U/mL,提高近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芽孢杆菌 正交设计 发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芽孢杆菌芽孢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技术研究及其在有机肥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秋霞 钟增涛 +1 位作者 徐阳春 沈其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76-1281,共6页
采用化学和萌发两种预处理方法,对多粘芽孢杆菌SQR21芽孢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合扫描电镜比较不同预处理芽孢表面结构和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两种预处理均可在2 h内完成SQR21芽孢的荧光原位杂交,且萌发预处理比化学预处理杂交效率高... 采用化学和萌发两种预处理方法,对多粘芽孢杆菌SQR21芽孢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合扫描电镜比较不同预处理芽孢表面结构和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两种预处理均可在2 h内完成SQR21芽孢的荧光原位杂交,且萌发预处理比化学预处理杂交效率高,荧光信号强。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萌发预处理芽孢无裂解,而化学预处理芽孢有不同程度的裂解。将萌发预处理荧光原位杂交用于检测猪粪有机肥中二次发酵的SQR21芽孢,发现在37℃,含水量50%的条件下,2 h后芽孢开始生长,4 h后营养体细胞出现,12 h后营养体细胞有显著优势。本研究建立的芽孢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技术,比平板计数更能准确反映多粘芽孢杆菌芽孢的数量和生长动态,在生物有机肥中芽孢杆菌的检测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多粘芽孢杆菌 芽孢 有机肥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对多粘类芽孢杆菌产孢量·IAA含量及花生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方宇 郑芬 +4 位作者 马磊 王学义 李丹丹 付成欣 李昌春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29-132,共4页
[目的]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产孢和产IAA能力以及对花生的促生效果。[方法]选择LB、YD和YDC3种发酵培养基进行条件优化,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多粘类芽孢杆菌不同发酵液拌种对花生发芽率、根长和鲜重的影响。[结果]多粘类芽孢杆菌在LB、YD和Y... [目的]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产孢和产IAA能力以及对花生的促生效果。[方法]选择LB、YD和YDC3种发酵培养基进行条件优化,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多粘类芽孢杆菌不同发酵液拌种对花生发芽率、根长和鲜重的影响。[结果]多粘类芽孢杆菌在LB、YD和YDC3种发酵培养基中产孢和产IAA能力存在显著差异。YDC培养基(马铃薯200 g、玉米粉25 g、黄豆粉25 g、葡萄糖5 g、茶饼粉10 g、水1000 mL)更有利于芽孢和IAA的产生,芽孢数达57.62×10~8 CFU/mL,是LB、YD培养基中芽孢数量的9.29倍和5.85倍;IAA含量为3.08μg/mL,较LB和YD发酵培养基分别增加了52.48%和22.71%;盆栽试验显示,多粘类芽孢杆菌各发酵液对花生的发芽率、根长和鲜重均有一定的促生效果,能够有效促进花生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且YDC发酵液促生效果优于其他处理;此外相关性分析发现,芽孢数、IAA含量与花生发芽率、根长等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多粘类芽孢杆菌能够有效促进花生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且该菌在YDC发酵培养基更有利于多粘类芽孢杆菌芽孢的形成和IAA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芽孢杆菌 芽孢 IAA 发酵 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苍桂璐 张付云 +2 位作者 杨阳 王斌 何云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487-489,共3页
多粘类芽孢杆菌对人和动植物无致病性,同时具有诱导植物抗性、抗病毒和抗肿瘤等作用。该研究对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来源及其生物活性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多粘芽孢杆菌 生物活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多粘类芽孢杆菌产菊粉酶粗酶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秋杰 高健 +3 位作者 马新光 王惠 邵荣 云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877-3879,共3页
[目的]研究1株多粘类芽孢杆菌所产菊粉酶的粗酶学性质。[方法]以菊芋菊粉为底物发酵培养了1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利用超声波法破碎细胞,得到该菌的菊粉酶粗提液,并对菊粉酶的粗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这株多粘类芽孢杆菌最佳产酶时间... [目的]研究1株多粘类芽孢杆菌所产菊粉酶的粗酶学性质。[方法]以菊芋菊粉为底物发酵培养了1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利用超声波法破碎细胞,得到该菌的菊粉酶粗提液,并对菊粉酶的粗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这株多粘类芽孢杆菌最佳产酶时间约在摇瓶发酵培养40h时,所产的胞内菊粉酶的菊粉酶活力与蔗糖酶活力之比(I/S)为0.2187,小于10,表现为外切酶活性。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45℃和5.0,在此条件下菊粉酶酶活力最高,可达102.81U/L。[结论]这株多粘类芽孢杆菌所产菊粉酶为外切酶,该酶的粗酶学性质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菊粉酶的酶学性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芽孢杆菌 菊粉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BS04拮抗成分分离纯化及其特性 被引量:20
8
作者 谢晶 葛绍荣 +3 位作者 陶勇 高平 刘昆 刘世贵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5-777,共3页
用改良的琼脂孔扩散实验进行生物活性跟踪,分离纯化了多粘类芽孢杆菌BS04的拮抗成分,将纯化样品溶解在水中,测定其对青枯假单胞菌的拮抗作用,结果显示BS04拮抗成分能耐受广泛的pH,并且热稳定性好,活性不受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影响,这些说... 用改良的琼脂孔扩散实验进行生物活性跟踪,分离纯化了多粘类芽孢杆菌BS04的拮抗成分,将纯化样品溶解在水中,测定其对青枯假单胞菌的拮抗作用,结果显示BS04拮抗成分能耐受广泛的pH,并且热稳定性好,活性不受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影响,这些说明细菌BS04具有作为生物防治制剂的潜力。同时,拮抗成分的薄层层析、红外光谱以及质谱结果暗示此活性成分可能为4个分子量相近的肽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芽孢杆菌 拮抗 分离纯化 姜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BRF-1和枯草芽孢杆菌BRF-2对黄瓜和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70
9
作者 陈雪丽 王光华 +1 位作者 金剑 吕宝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46-450,共5页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对生防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BRF-1和枯草芽孢杆菌BRF-2不同稀释倍数的代谢产物抑制黄瓜尖孢镰刀菌、番茄枯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当两菌株代谢产物稀释5倍时,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到80%...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对生防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BRF-1和枯草芽孢杆菌BRF-2不同稀释倍数的代谢产物抑制黄瓜尖孢镰刀菌、番茄枯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当两菌株代谢产物稀释5倍时,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到80%以上;两菌株代谢产物在稀释2倍和5倍时,对2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40%-80%之间,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盆栽试验表明,BRF-1和BRF-2生防细菌菌悬液及其无菌代谢物对黄瓜和番茄枯萎病不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芽孢杆菌BRF-1 枯草芽孢杆菌BRF-2 黄瓜枯萎病 番茄枯萎病 生物量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Cp-S316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部分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智文 袁士涛 +4 位作者 何亮 夏尚远 吴凡 杨少波 刘训理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64-1468,共5页
多粘类芽孢杆菌Cp-S316对动植物真菌、细菌病原物具有广谱抗性,为研究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并探讨其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对多粘类孢杆菌Cp-S316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吸附、解吸性能,筛选出其最佳解吸... 多粘类芽孢杆菌Cp-S316对动植物真菌、细菌病原物具有广谱抗性,为研究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并探讨其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对多粘类孢杆菌Cp-S316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吸附、解吸性能,筛选出其最佳解吸剂,并测定了抗真菌活性物质的部分性质。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X-5对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吸附及解吸性能最好,其饱和吸附量为5.36×104μg·g^(-1),其最佳解吸剂为0.01mol·L^(-1)HCl-70%乙醇,以解吸剂∶树脂=2∶1(v∶m)进行静态解吸,解吸率达93.28%。该活性物质对热、紫外线稳定,对胰蛋白酶、蛋白酶K有一定的耐受性,对氯仿部分敏感,对酸稳定,对碱敏感。抗真菌活性物质提取方便、理化性质稳定,显示了一定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芽孢杆菌Cp-S316 活性物质 提取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L_1-9菌株对番茄早疫病的抑菌防病作用 被引量:25
11
作者 马桂珍 王淑芳 +3 位作者 暴增海 吴少杰 夏振强 李世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5-59,共5页
L1-9菌株是从连云港海域海泥中分离获得的1株多粘类芽孢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测定L1-9菌株及其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L1-9菌株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培养4d的抑... L1-9菌株是从连云港海域海泥中分离获得的1株多粘类芽孢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测定L1-9菌株及其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L1-9菌株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培养4d的抑菌带宽度分别达到17.6mm和15.8mm,L1-9菌株的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能明显降低早疫病菌的孢子萌发率并抑制芽管的伸长,发酵液的抑制作用高于无菌发酵液。采用离体叶片法和盆栽法测定该菌株的室内防病效果,结果表明:L1-9菌株的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发酵液的防病效果高于无菌发酵液,其离体叶片法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79.28%和6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多粘芽孢杆菌L1-9菌株 番茄早疫病 抑菌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HD-1产纤维素酶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程爱芳 邓政东 +2 位作者 陈文 周念波 黄芳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3-177,共5页
采用DNS比色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多粘类芽孢杆菌HD-1产纤维素酶的培养基主要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菌种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培养基为麸皮0.5%、酵母膏1.25%、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1%,培养基初始p H8.0;最适... 采用DNS比色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多粘类芽孢杆菌HD-1产纤维素酶的培养基主要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菌种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培养基为麸皮0.5%、酵母膏1.25%、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1%,培养基初始p H8.0;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4%,培养温度35℃,培养时间51h。在此优化条件下,多粘类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活性可达88.3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芽孢杆菌HD-1 纤维素酶 发酵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端顶点混料试验设计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载体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振华 张林 +2 位作者 罗远婵 张道敬 李元广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5-451,共7页
润湿性是衡量可湿性粉剂质量的重要指标。首先通过在轻质碳酸钙载体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白炭黑,使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润湿时间由416 s缩短到54 s,在此基础上,利用混料试验设计优化了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载体配方... 润湿性是衡量可湿性粉剂质量的重要指标。首先通过在轻质碳酸钙载体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白炭黑,使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润湿时间由416 s缩短到54 s,在此基础上,利用混料试验设计优化了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载体配方。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载体中合适的轻质碳酸钙质量分数为90%~92%,白炭黑为7.5%~9.0%,用高岭土代替部分轻质碳酸钙有利于降低制剂pH,但不利于制剂润湿性的提高。混料试验设计预测优化载体配方条件下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润湿时间为85~117 s,悬浮率为70?5%~71.7%,pH为9.01~9.05,验证试验结果和预期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研究结果可供可湿性粉剂载体的优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芽孢杆菌 可湿性粉剂 润湿时间 载体 混料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道敬 龚春燕 +3 位作者 魏鸿刚 李淑兰 李元广 沈国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3,共3页
从采自江西南昌郊区土壤的生防菌株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尿嘧啶(I)、胸腺嘧啶(Ⅱ)、金雀异黄素(Ⅲ)、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Ⅳ)、2,4-二叔丁基苯酚(Ⅴ)、对羟基苯甲醛... 从采自江西南昌郊区土壤的生防菌株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尿嘧啶(I)、胸腺嘧啶(Ⅱ)、金雀异黄素(Ⅲ)、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Ⅳ)、2,4-二叔丁基苯酚(Ⅴ)、对羟基苯甲醛(Ⅵ)、棕榈酸(Ⅶ)、内消旋-2,3-丁二醇(Ⅷ)。化舍物的结构通过IR、NMR、MS等波谱数据分析得到确定,其中化合物Ⅰ~Ⅶ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芽孢杆菌 化学成分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β-葡萄糖苷酶bglA、bglB和bgl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艳 马亚茹 +5 位作者 万学瑞 王川 吴润 刘桂林 刘原子 吴自祥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9-196,共8页
为了有效地提高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本实验将多粘类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β-葡萄糖苷酶bglA、bglB和bgl(bglA和bglB基因)基因分别连接在pET-28a上并在大肠杆菌C41中表达。将这3株重组菌分别命名为EA、EB及共表达菌株EAB,并将构... 为了有效地提高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本实验将多粘类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β-葡萄糖苷酶bglA、bglB和bgl(bglA和bglB基因)基因分别连接在pET-28a上并在大肠杆菌C41中表达。将这3株重组菌分别命名为EA、EB及共表达菌株EAB,并将构建好的工程菌EA和EB按1∶1,1∶2,2∶1进行混合培养,分别比较单一酶组分、共表达及混合表达菌株的酶活。SDS-PAGE电泳图显示BglA和BglB的大小都为50ku,EA和EB混合培养的蛋白大小也为50ku,Bgl大小为100ku,表明BglA和BglB在体外不能形成蛋白复合物,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形成Bgl复合蛋白。酶活测定结果表明共表达Bgl与多粘类芽孢杆菌的酶活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组分酶活(P<0.05)。刚果红染色结果也表明Bgl酶活比单一酶组分的酶活明显提高。本实验为纤维素酶多组分人工组装及集成生物工艺菌种的构建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酶 多粘芽孢杆菌 克隆和表达 共表达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PS04胞外多糖分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蹇华丽 田文祥 +1 位作者 杨幼慧 廖美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4-117,121,共5页
采用丙烯葡聚糖凝胶S-200 HR对PS04多糖进行过滤层析,得到单一组分峰,且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分析测定,可知该多糖重均分子量为4009ku,峰位分子量为3174ku,分布宽度指数为1.348;结合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及核磁共振分析,确定该多糖由果... 采用丙烯葡聚糖凝胶S-200 HR对PS04多糖进行过滤层析,得到单一组分峰,且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分析测定,可知该多糖重均分子量为4009ku,峰位分子量为3174ku,分布宽度指数为1.348;结合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及核磁共振分析,确定该多糖由果糖与葡萄糖以7∶1的比例组成,在多糖结构中,果糖残基以呋喃环构型存在,且以β-2,6、β-1,2键连接,因PS04多糖与果聚糖最为接近,可初步判断该多糖是一种果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芽孢杆菌 胞外多糖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对木麻黄青枯病的抑菌防病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波 孙思 +1 位作者 王翠颖 王军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7,共3页
室内测定了商品化生物农药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木麻黄青枯病病原菌的毒力。采用打孔法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对木麻黄青枯病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其抑菌圈的平均直径达到9.4 mm。采集4个品系的木麻黄小枝水培生根后进行... 室内测定了商品化生物农药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木麻黄青枯病病原菌的毒力。采用打孔法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对木麻黄青枯病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其抑菌圈的平均直径达到9.4 mm。采集4个品系的木麻黄小枝水培生根后进行温室盆栽,采用改进的伤根淋菌法进行接种,以只施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CK1)和只接种青枯菌(CK2)为对照,施用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后接种青枯菌为处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两个时间点,湛江-3的防效达到了60.8%和51.6%;湛江-2的防效达到了41.5%和40.3%;广东A14的防效达到了28.8%和23.3%,差异均显著(α=0.05);广东701-3的防效为16.3%和26.8%,差异不显著,出现此原因是广东701-3抗性强于其他3个品系。综上所述,在盆栽试验中,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木麻黄青枯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品系本身越感病,防效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青枯病 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紫花苜蓿种带促生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振粉 南志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6-262,共7页
对来自甘肃省13个紫花苜蓿种植区的39份种子样品进行种带细菌分离,经表型特征和Biolog鉴定,将HTBRC1、HTBRC2、HTBRC3、HTBRC4、HTBRC5、HTBRC6、HTBRC7和HTBRC8初步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通过菌种浸种发芽试验发现多粘类芽孢杆菌HTBRC... 对来自甘肃省13个紫花苜蓿种植区的39份种子样品进行种带细菌分离,经表型特征和Biolog鉴定,将HTBRC1、HTBRC2、HTBRC3、HTBRC4、HTBRC5、HTBRC6、HTBRC7和HTBRC8初步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通过菌种浸种发芽试验发现多粘类芽孢杆菌HTBRC1对紫花苜蓿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试验探明了多粘类芽孢杆菌在甘肃省不同紫花苜蓿种植区所收获种子上的分布;发现分离于紫花苜蓿种子表皮及内部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具有较高耐盐性;为苜蓿生产提供了优质菌种资源及其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紫花苜蓿 种带细菌 多粘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脂肽类抗生素合成与分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城墙 戴莉 +2 位作者 刘凯 杜秉海 丁延芹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157-163,共7页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对植物具有直接或间接生防作用,已在控制农业病害、促进作物生长等方面广泛应用。其可抑制植物病原菌,主要通过产生多粘菌素、杀镰刀菌素等脂肽类抗生素发挥作用...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对植物具有直接或间接生防作用,已在控制农业病害、促进作物生长等方面广泛应用。其可抑制植物病原菌,主要通过产生多粘菌素、杀镰刀菌素等脂肽类抗生素发挥作用。关于多粘类芽孢杆菌的脂肽类抗生素合成和分泌等促生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本研究综述了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分子遗传操作体系,多粘菌素和杀镰刀菌素合成基因簇的鉴定、表达调控基因的分析和分泌机制,并从脂肽类抗生素合成和分泌机制角度展望其今后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芽孢杆菌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 多粘菌素 杀镰刀菌素 分子机制 外排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多粘类芽孢杆菌HT16产生抗菌蛋白的培养基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俊华 陈大欢 黄继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62-265,270,共5页
通过单因子试验对多粘类芽孢杆菌HT16菌株产抗菌蛋白的发酵培养基碳氮源进行优化,确定以硫酸铵、黄豆饼粉为氮源;以蔗糖为碳源。采用Plackett-Burman法筛选出发酵培养基中对产抗真菌蛋白有显著影响的3个组分,分别为土豆、硫酸铵、蔗糖... 通过单因子试验对多粘类芽孢杆菌HT16菌株产抗菌蛋白的发酵培养基碳氮源进行优化,确定以硫酸铵、黄豆饼粉为氮源;以蔗糖为碳源。采用Plackett-Burman法筛选出发酵培养基中对产抗真菌蛋白有显著影响的3个组分,分别为土豆、硫酸铵、蔗糖三个因素,以抑菌圈直径大小作为产抗菌蛋白能力大小的判断依据,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进一步对3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际值有良好的拟合性,此优化模型可靠。最后确定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30%土豆,0.4%(NH4)2SO4,1.5%蔗糖,0.05%K2HPO4,0.05%MgSO4·7H2O,0.1%黄豆饼粉,pH6.5。该优化发酵培养基,其抗菌活性增加了1倍,且芽孢数提高了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芽孢杆菌HT16 抗菌蛋白 响应曲面法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