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CC 注入信号归一化面积差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案
1
作者 高超 侯俊杰 +3 位作者 樊艳芳 宋国兵 吴小芳 李鹏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29,共16页
为避免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对系统造成二次危害,提出一种基于电网换相型换流器(line commutation converter,LCC)注入信号的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案。首先,利用LCC的故障控制能力,对LCC触发角施加附加控制策略实现信号注入... 为避免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对系统造成二次危害,提出一种基于电网换相型换流器(line commutation converter,LCC)注入信号的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案。首先,利用LCC的故障控制能力,对LCC触发角施加附加控制策略实现信号注入,分析确定了注入信号的频率、时长、幅值,提出一种基于LCC的信号注入策略。其次,分析了不同故障性质下信号注入后电压在分布参数模型下的差异性,发现了不同故障性质下由于线路模型差异导致本端电压测量值与对端电压计算值幅值差异明显。最后,结合上述幅值差异性构造归一化面积差,实现永久性故障识别。结合PSCAD/EMTDC仿真结果可得,所提方案仅利用单端数据,不受数据通信影响,且无需仿真整定,能够可靠识别永久性故障,可以耐受400Ω过渡电阻和40 dB噪声干扰,适用于1500 km及以下长度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永久性故障识别 注入信号 幅值差异 归一化面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后续换相失败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欣然 陈海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12,共12页
为明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逆变侧交流故障对控制器间交互作用及后续换相失败的影响机理,利用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逆变侧暂态换相过程,深入探讨了交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直流电流的恢复速率,以及关断角测量误... 为明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逆变侧交流故障对控制器间交互作用及后续换相失败的影响机理,利用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逆变侧暂态换相过程,深入探讨了交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直流电流的恢复速率,以及关断角测量误差等关键因素如何单独或协同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故障时刻和故障程度的换相机理。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了不同故障条件下的具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后续换相失败机理 换相过程 故障程度 故障时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3
作者 戴志辉 奚潇睿 +1 位作者 李杭泽 牛宝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153,共13页
针对现有行波测距方法受波速度影响大、抗同步误差能力弱、反射波头标定困难、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分析波速度的沿线变化特性,并充分利用同一测点... 针对现有行波测距方法受波速度影响大、抗同步误差能力弱、反射波头标定困难、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分析波速度的沿线变化特性,并充分利用同一测点处不同模量波速度变化趋势相同而变化快慢不同的特点,定义能够间接反映故障距离的波速度比例因子。其次分别采用插值拟合及定量推导的方法求解该比例因子随故障距离变化的拟合曲线与计算曲线,利用其单调性差异提出联立曲线求解故障距离的测距方案。为准确标定故障行波,提出一种结合鲁棒局部均值分解与多分辨奇异值分解的波头标定方法,并利用标定结果设计基于时差特性的故障支路识别判据。最后经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法测距精度较高,计算量小,不受同步误差影响,且具有较强的耐过渡电阻(500Ω)和抗噪声(20 dB)能力,在不同线路中的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故障测距 波速度变化特性 行波波头标定 插值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配置及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庆武 徐莹 +3 位作者 沈天骄 高子健 肖建民 唐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9-1807,I0104,共10页
该文针对金上直流工程主回路拓扑结构与运行方式的特点,设计了送端分址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配置方案;提出送端分站的高、低压换流器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案,根据送端两站间通信条件,切换采用附加电压平衡控制的触发角协调控制... 该文针对金上直流工程主回路拓扑结构与运行方式的特点,设计了送端分址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配置方案;提出送端分站的高、低压换流器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案,根据送端两站间通信条件,切换采用附加电压平衡控制的触发角协调控制和串联两换流器一个定电压、另一个定电流的控制策略;基于送端分站级联拓扑,研究了其直流保护功能配置方案,并提出针对送端站1内的极区/换流器区故障或者送端两站之间直流线路永久故障的快速清除方法。基于控制保护工程样机的RTDS闭环仿真结果表明,该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可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级联多端高压直流 级联直流 控制保护系统 功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定功率MMC交流故障穿越策略
5
作者 陆书豪 潘恒毅 +1 位作者 贾秀芳 许建中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0,I0004,I0005,共12页
送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受端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是直流输电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该系统中,各换流站每极均由高、低两个阀组直流侧串联而成。当其受端MMC发生网侧故障时,现有穿越策略或将... 送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受端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是直流输电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该系统中,各换流站每极均由高、低两个阀组直流侧串联而成。当其受端MMC发生网侧故障时,现有穿越策略或将引起定有功功率MMC阀间均压环节失效,从而导致子模块电容过压的问题。针对该现象,首先梳理了系统在故障工况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接着,重点针对阀间均压环节失效的内部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功率限幅值的站间协调穿越策略,此外,为使其能够较好地适用于不对称故障,采用了一种零序电压注入的方法,以平衡不对称故障下相单元间的桥臂电流直流分量;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了相关模型,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本文策略能够兼顾不同受端站的桥臂过流和子模块过压风险,实现交流故障的可靠穿越,并尽可能地提升了故障期间的功率传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稳态均压环节 交流故障协调穿越 零序电压注入 功率限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串联换流阀组间的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20
6
作者 郑安然 郭春义 +1 位作者 崔鹏 赵成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408-3414,共7页
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结合了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优势,可以实现多电源供电、多落点受电的远距离大容量输送要求。针对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输... 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结合了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优势,可以实现多电源供电、多落点受电的远距离大容量输送要求。针对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同一换流站内串联换流阀组之间的电压不平衡问题,分析了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串联换流阀组间电压–功率偏差量的电压平衡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简单有效便于工程实现。然后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对比切除/投入电压平衡控制时系统的动态特性验证了电压平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分析该控制策略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特高压混合多端系统在功率阶跃变化和交流故障情况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简单有效,且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均可以实现串联换流阀组之间的电压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串联换流阀组 电压–功率偏差量 电压平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控制响应的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短路电流近似计算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杭泽 戴志辉 +1 位作者 石旭 杨明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10-2824,共15页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发展迅速、短路电流水平超标问题严重,换流站高度非线性特征使现有短路电流求解忽略了控制系统的响应过程且多依赖建模仿真结果,无法得到短路电流的具体解析式,实现故障特性的定量分析计算。为此,该文提出三种...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发展迅速、短路电流水平超标问题严重,换流站高度非线性特征使现有短路电流求解忽略了控制系统的响应过程且多依赖建模仿真结果,无法得到短路电流的具体解析式,实现故障特性的定量分析计算。为此,该文提出三种兼顾准确性与计算复杂程度的系统模型简化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计及控制系统作用的短路电流复频域近似求解方法,利用Pade逼近以及分段线性化法对模型进行降阶处理,通过拉普拉斯逆变换求得短路电流的时域解析式。最后,基于PSCAD/EMTDC对不同故障距离、过渡电阻以及故障类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故障的暂态阶段(10 ms内)对短路电流有较为准确的刻画,能为直流保护定值整定、断路器额定容量选取、直流输电控制策略切换以及系统规划设计等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计算 控制系统 网络等值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 线路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混合型MMC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8
作者 杨欢欢 杨荣照 +5 位作者 王泽青 邱建 付超 高琴 朱泽翔 姜拓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73,共11页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存在多个换流站,换流站之间复杂的耦合关系使得直流短路电流的计算成为一个难题。针对含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多端柔性直流系统应用场景,首先搭建了故障穿越前后混合型...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存在多个换流站,换流站之间复杂的耦合关系使得直流短路电流的计算成为一个难题。针对含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多端柔性直流系统应用场景,首先搭建了故障穿越前后混合型MMC的故障等效模型,并从混合型MMC直流故障穿越期间电路结构变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直流故障穿越对多端柔性直流系统各支路短路电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叠加定理提出直流故障穿越附加网络的概念。然后结合多端系统的近似解耦解析计算方法和直流故障穿越附加网络的概念,提出含混合型MMC的多端系统直流故障穿越期间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最后,基于PSCAD/EMTDC平台的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在故障发生6 ms内计算的短路电流值最大误差均在±6%以内,且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为含有混合型MMC的多端柔直系统的规划设计与保护整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混合型MMC 直流故障穿越 网络等效 短路电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电压控制方法 被引量:38
9
作者 俞翔 鲁江 +3 位作者 董云龙 张庆武 甘宗跃 王杨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4-180,共7页
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稳态运行时,定直流电压站的控制目标是维持首端整流站的端口电压为设定值。当首端整流站不是定直流电压站时,则需考虑线路压降带来的影响,而此时传统的电压偏差控制和下垂控制无法实现对电压和功率的无差控... 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稳态运行时,定直流电压站的控制目标是维持首端整流站的端口电压为设定值。当首端整流站不是定直流电压站时,则需考虑线路压降带来的影响,而此时传统的电压偏差控制和下垂控制无法实现对电压和功率的无差控制。因此基于主从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电压控制方法。基于当前直流系统的接线方式、线路电阻和电流,计算出定直流电压站和首端整流站之间的压降。然后对定直流电压站的电压参考值进行修正,从而实现对首端整流站电压的精确控制。在此基础上,针对线路电阻变化或者未知的情况,又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稳态电压控制方法。最后利用实时数字仿真仪(RTDS)搭建了三端直流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稳态电压控制 主从控制 线路压降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并联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功率转带策略 被引量:11
10
作者 俞翔 王杨正 +3 位作者 张庆武 王永平 董云龙 甘宗跃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50-156,共7页
特高压并联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作为多端直流输电的一种重要形式,相较于常规特高压两端直流输电系统,其在故障后的功率转带更为灵活和复杂。文中基于中国乌东德多端直流工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特高压并联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功... 特高压并联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作为多端直流输电的一种重要形式,相较于常规特高压两端直流输电系统,其在故障后的功率转带更为灵活和复杂。文中基于中国乌东德多端直流工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特高压并联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转带策略。基于闭锁前三站各极的功率水平、最小和最大输送功率能力以及所处的控制模式,计算并重新设置各站各极的功率、电流参考值,实现故障极功率的极间转带和站间转带,以减少功率损失,同时兼顾最小化非故障逆变站的接地极电流。通过实时数字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混合直流输电 并联型 功率转带策略 接地极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阀组计划投/退控制方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静佳 梅红明 +2 位作者 刘树 于华龙 王皆庆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8-165,共8页
现有的阀组投入/退出控制策略只适用于特高压两端常规直流输电系统,不能适用于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更不能适用于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为此,以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工程为背景,提出基于混合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阀组计... 现有的阀组投入/退出控制策略只适用于特高压两端常规直流输电系统,不能适用于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更不能适用于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为此,以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工程为背景,提出基于混合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阀组计划投入/退出控制方法,并对现有常规直流阀组计划投/退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在RTDS仿真试验平台上进行硬件闭环测试,结果表明所提阀组计划投入/退出控制方法能够平稳、快速地完成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阀组的计划投/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柔性直流零压解锁 阀组计划投/退 改进的阀组投/退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多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凌飞 胡博 +7 位作者 黄莹 谢开贵 邱伟 彭吕斌 侯婷 伏坚 何智鹏 周家浩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3-83,共11页
随着我国能源战略的实施和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混合多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迅速发展,未来将成为我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量化评估混合多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对我国电网未来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梳理了... 随着我国能源战略的实施和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混合多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迅速发展,未来将成为我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量化评估混合多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对我国电网未来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梳理了常规高压直流系统与柔性直流系统的典型接线结构与运行方式,进一步研究了二者组成的混合多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主要接线方案。针对每一种接线方案,根据主要元件故障后果及其在一次接线中的位置,将直流输电系统划分为:交流滤波器子系统、换流变压器子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然后对子系统分别建模。最后,基于状态枚举法组合各子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建立了整个混合多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以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混合三端直流输电工程为例进行算例分析,对工程可能的7种接线方案分别进行了可靠性评估和对比分析,并对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率进行了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端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可靠性评估 系统划分 状态枚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电流转移抑制策略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茂兰 黄曼茜 +1 位作者 刘航 许建中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6-131,共6页
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需要具备有效的换流站电流转移抑制策略,尤其针对阀组投退过程,应避免因过流而触发暂时性闭锁。基于特高压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提出了2种采用受端直流电流作为控制量的电流转移抑制策略:基于直流电流-直流... 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需要具备有效的换流站电流转移抑制策略,尤其针对阀组投退过程,应避免因过流而触发暂时性闭锁。基于特高压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提出了2种采用受端直流电流作为控制量的电流转移抑制策略:基于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偏差量的电流转移抑制策略控制对象为阀组的直流电压;基于直流电流-直流功率偏差量的电流转移抑制策略控制对象为交流有功功率。然后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特高压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对比采用策略前、后系统的动态特性验证了所提抑制策略的有效性,并对比了2种电流转移抑制策略性能的优劣。仿真结果表明,投阀时基于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偏差量策略的抑制过流性能更为优越,退阀时基于直流电流-直流功率偏差量策略的抑制效果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MMC 电流转移抑制策略 阀组投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干扰稳定性的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参数分析与优化方法 被引量:17
14
作者 黄伟煌 李明 +2 位作者 郭铸 陈鑫全 黎炳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41-2949,共9页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技术综合了电网换相换流器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优势,是当前直流输电的研究热点之一。采用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以从数学层面上对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系统进行参数分析。然而,由于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含有多个...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技术综合了电网换相换流器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优势,是当前直流输电的研究热点之一。采用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以从数学层面上对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系统进行参数分析。然而,由于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含有多个含有复杂控制器的MMC换流站,模型更为复杂,涉及控制参数众多,缺少便捷的工具进行研究,其控制参数对系统影响分析结果尚不明晰。为此,提出了一套基于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的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参数分析与优化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基于状态空间法含控制环节的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系统的快速建模、主要影响参数筛选、参数的可行域计算与可视化展示以及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系统控制参数优化。介绍了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实现原理以及算例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对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参数分析与优化的有效工具,可为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状态空间法 粒子群算法 控制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李婧靓 黄伟煌 +2 位作者 刘涛 李明 李岩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7-55,共9页
以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为背景,针对混合多端直流运行方式复杂、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研究了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提出了适用于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模式以及启动/停运方案,实现... 以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为背景,针对混合多端直流运行方式复杂、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研究了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提出了适用于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模式以及启动/停运方案,实现了混合直流的外特性匹配、两端/三端启动/停运,以及第三端在线投入/退出;同时,提出了各端稳态控制策略和多端协调控制策略,可适应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复杂的运行方式。最后,基于PSCAD/EMTDC的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可以保证特高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可靠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 控制模式 启动停运方案 多端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稳态控制策略 被引量:31
16
作者 黄伟煌 许树楷 +2 位作者 黄莹 李明 刘涛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10,共6页
与传统的两端直流输电相比,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可实现多电源供电、多落点受电,且总体损耗和造价相对较低,是一种更为灵活的输电方式。本文介绍了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基本特点,设计了该系统所能具有的控制模式及运行方式,详细... 与传统的两端直流输电相比,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可实现多电源供电、多落点受电,且总体损耗和造价相对较低,是一种更为灵活的输电方式。本文介绍了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基本特点,设计了该系统所能具有的控制模式及运行方式,详细设计了送受端的控制策略,实现了多端的协调。考虑柔性直流高低阀组串联的特点,设计了阀组的均衡控制。通过搭建PSCAD/EMTDC仿真模型,对系统的平稳启动、停运和稳态运行等工况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 高低阀组串联 裕度控制 高压柔性直流 稳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阀组故障退出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锐 刘静佳 +2 位作者 董华梁 曾杰 张弛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73,共7页
采用双阀组串联结构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阀组故障将会对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单一阀组故障后希望将故障影响控制在最小、保证系统的可持续运行、提升整体运行时间,控制系统必须快速反应,切除故障阀组,避免影响正常运行阀组。特高压常... 采用双阀组串联结构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阀组故障将会对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单一阀组故障后希望将故障影响控制在最小、保证系统的可持续运行、提升整体运行时间,控制系统必须快速反应,切除故障阀组,避免影响正常运行阀组。特高压常规直流工程中的阀组故障退出策略已经在各工程中广泛应用,但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及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业内无工程应用前例,因此有必要对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阀组故障退出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工程的阀组故障退出控制方法,并在RTDS硬件闭环测试平台上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阀组故障退出控制方法在单个阀组故障后,能够快速隔离故障阀组,调整系统运行状态,而不引起整个系统停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多端混合 高压柔性直流输电 阀组故障退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送端频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昊 赵成勇 熊小玲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1,共12页
针对特高压混合直流系统的送端电网由于高比例风电接入带来的频率易越限的问题,提出了风电与混合直流系统协调参与的送端电网频率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混合直流系统的拓扑,其中送、受端均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串联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结... 针对特高压混合直流系统的送端电网由于高比例风电接入带来的频率易越限的问题,提出了风电与混合直流系统协调参与的送端电网频率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混合直流系统的拓扑,其中送、受端均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串联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结构;其次,分别在风机和传统直流换流站中引入考虑一次调频特性与惯性特性的附加频率控制策略,在柔性直流换流站中引入虚拟惯性控制策略;设计了风电与混合直流系统各站协调参与送端电网调频的时序动作规则与各换流站之间的电压协调策略;同时,基于风电与直流并网系统的频率响应模型,定性分析了风电与混合直流系统参与调频的机理,提出了相关控制参数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PSCAD/EMTDC中建立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频率协调控制策略可以提高送端系统的惯量与一次调频能力,有效改善交流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频率稳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混合高压直流系统 频率控制策略 惯量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送端无功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昊 仝义 +2 位作者 赵成勇 王志冰 迟永宁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0-218,共9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不断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送端电网强度变弱,送端交流系统可能存在电压质量较差的问题。为提高送端弱交流系统的电压质量,基于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提出了滤波器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不断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送端电网强度变弱,送端交流系统可能存在电压质量较差的问题。为提高送端弱交流系统的电压质量,基于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提出了滤波器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协调参与送端电网调压的无功协调控制策略。分别分析了该级联直流系统的运行特性、滤波器的无功控制原理以及MMC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影响其无功支撑能力的因素。针对MMC在过载的运行工况下对弱交流系统无功支撑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MMC直流电压自适应控制策略,根据MMC传输的有功功率调整其直流电压,以扩大MMC的无功功率极限。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无功协调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支撑送端弱交流系统的电压,提高送端交流系统的电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高压混合级联直流系统 MMC 无功功率协调 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双极LCC-VSC型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向无源网络供电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磊 李兴源 +2 位作者 李宽 胡永银 黄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7-33,共7页
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在功率传输特性、线路故障时的自防护能力、过负荷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交流输电,但却无法向弱交流系统和无源网络供电。电压源换... 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在功率传输特性、线路故障时的自防护能力、过负荷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交流输电,但却无法向弱交流系统和无源网络供电。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可实现向无源网络供电的目的,但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局限性,VSC-HVDC系统投资成本过高。结合两者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ybri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HVDC)。该系统的整流侧为两个6脉动LCC接一交流网络,逆变侧为三相二电平VSC接无源网络。在此基础上,对该H-HVDC的稳态数学模型、启动特性、稳态特性与暂态特性、单极闭锁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H-HVDC系统能实现向无源网络供电,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为混合直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无源网络 暂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