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道路坍塌易发性预测
1
作者 王明常 于海滨 +6 位作者 曾昭发 王典 韩复兴 张剑 罗修杰 冷亮 刘子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8-1038,共11页
城市道路坍塌是严重的城市安全问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交通中断,对城市运行和社会发展构成威胁。准确预测城市道路坍塌并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对城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为研究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结合随机森... 城市道路坍塌是严重的城市安全问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交通中断,对城市运行和社会发展构成威胁。准确预测城市道路坍塌并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对城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为研究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结合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一种城市道路坍塌易发性预测模型,并分析影响模型预测性能的关键指标和城市道路坍塌易发性的关键驱动因素。城市道路坍塌易发性时空预测结果表明:结合光学数据和雷达数据构建的城市道路坍塌易发性预测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道路坍塌易发性的时空变化,预测决定系数为0.65,预测精度较高;2017—2022年,福田区道路坍塌风险整体呈上升趋势,极低易发区和低易发区面积减少,中易发区和高易发区面积增加。随机森林特征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影像数据提取的纹理特征对预测模型贡献度较高。根据地理探测器结果可知,人口、GDP和地下设施是影响城市道路坍塌的三个关键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坍塌 随机森林 多源遥感数据 时空变化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多源遥感数据的青海省碾伯镇黄土滑坡信息提取研究
2
作者 裘湧泉 刘丹 杨海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3,共11页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为浅山黄土丘陵地区,沟壑纵横,滑坡等地质灾害活动频发,对社会经济、人身安全及农业生产等造成了巨大损失。结合多时相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多光谱遥感影像以及DEM地形数据,采用变化检测辅助面向对象方法对...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为浅山黄土丘陵地区,沟壑纵横,滑坡等地质灾害活动频发,对社会经济、人身安全及农业生产等造成了巨大损失。结合多时相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多光谱遥感影像以及DEM地形数据,采用变化检测辅助面向对象方法对研究区的黄土滑坡信息进行提取。结果表明,区滑坡地质灾害点在近居民地距离约150 m,海拔为2000~2300 m的边坡地带分布较多。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检验与分析,滑坡提取有效准确率为70.37%,可为研究区的地质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滑坡提取规则 黄土滑坡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源遥感数据识别青藏高原草地生产力恢复机制
3
作者 张锋 刘锋 +2 位作者 佘延娣 赵媛媛 马涛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46,93,共8页
为明确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恢复机制,本文首先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和垂直尺度变化,然后融合多源遥感数据解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其相对贡献,最后结合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解释其恢复机制。结果表明:2001—2... 为明确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恢复机制,本文首先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和垂直尺度变化,然后融合多源遥感数据解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其相对贡献,最后结合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解释其恢复机制。结果表明:2001—2020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呈显著增加趋势,且集中分布在海拔3000~4000 m之间;过去20年间有83.44%的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增加,人类活动主导了其中的71.29%;气温和土壤养分对草地净初级生产力起着最重要的直接影响,气象因子还通过调控土壤pH参与土壤养分循环,进而促进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增加。研究结果为科学利用和保护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净初级生产力 多源遥感数据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在电网勘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春玲 赵训威 +3 位作者 王志刚 吴冰 刘冬晖 范永学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33,共6页
随着卫星遥感、空间科技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卫星采集多源遥感数据已被广泛应用到诸多行业。将多源数据进行融合,生成信息更丰富、质量更高的图像,能更清晰地分析地物地貌地形情况,已成为近年来图像智能处理领域的技术研究前沿方向。... 随着卫星遥感、空间科技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卫星采集多源遥感数据已被广泛应用到诸多行业。将多源数据进行融合,生成信息更丰富、质量更高的图像,能更清晰地分析地物地貌地形情况,已成为近年来图像智能处理领域的技术研究前沿方向。文章基于人工智能卷积网络和注意力机制,提出一种统一融合网络,将不同光谱和空间属性的遥感源数据进行有效融合,生成具有精确光谱信息和清晰空间细节的高分辨率图像,为电网勘测选址选线等业务提供了辅助支撑的有效手段。实验结果表明,文章研究结果比现有典型方法具备更好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电网勘测 卫星遥感 人工智能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高分辨率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序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冠层高度反演
5
作者 闫金亮 周光睿 +1 位作者 周德旭 张晓军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为准确获取森林冠层高度信息,精确估计森林地上生物量及评估森林碳汇能力,基于长时序的地面实测、多源遥感数据与数字高程模型构建30个长时序的特征变量,结合机器学习算法(Machine Learning,ML)对浙江省丽水市的森林冠层高度进行反演。... 为准确获取森林冠层高度信息,精确估计森林地上生物量及评估森林碳汇能力,基于长时序的地面实测、多源遥感数据与数字高程模型构建30个长时序的特征变量,结合机器学习算法(Machine Learning,ML)对浙江省丽水市的森林冠层高度进行反演。研究表明,地形因素对森林冠层高度的反演呈“不重要性”,而与红绿波段相关的植被因子、森林冠层高度强相关;加入长时序的特征因子可有助于提升ML算法对森林冠层高度反演精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提升的性能尤为显著,实现最佳0.39的决定系数(R^(2))提升与4.15的均方根误差(R_(MSE),式中记为R_(MSE))下降;随机森林在4种ML算法中的反演精度最高(R^(2)=0.79,R_(MSE)=1.65),大于支持向量机(R^(2)=0.65,R_(MSE)=1.97)、极端梯度上升法(R^(2)=0.76,R_(MSE)=1.81)与卷积神经网络(R^(2)=0.71,R_(MSE)=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序特征 多源遥感数据 随机森林 卷积神经网络 森林冠层高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江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4期105-107,共3页
森林资源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作者在分析多源数据应用现状与挑战的基础上,从强化数据一致性处理、提升复杂林区适应性、优化数据获取时相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多源遥感森林监测能力的策略建议。本文认为,多源数据在... 森林资源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作者在分析多源数据应用现状与挑战的基础上,从强化数据一致性处理、提升复杂林区适应性、优化数据获取时相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多源遥感森林监测能力的策略建议。本文认为,多源数据在一致性与兼容性、遥感技术在复杂林区的适应性、遥感数据采集的季节性上存在改进的空间。提出了强化多源数据一致性的处理技术、提升遥感技术在多样化林区的应用能力、优化数据采集时间,减少季节变化影响的改进建议。得出了深度挖掘多源遥感数据的信息潜力,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森林立体监测网络,可以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更加精准、动态、全面的信息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监测 多源遥感数据 数据一致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牲畜空间化研究
7
作者 井梅秀 穆天红 +1 位作者 马文君 赵慧芳 《北方牧业》 2024年第5期15-16,共2页
1前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类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加快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的发展逐渐引起了人类的高度重视,畜牧业一定程度上与环境承载力紧密相关,对维持草畜、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至关... 1前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类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加快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的发展逐渐引起了人类的高度重视,畜牧业一定程度上与环境承载力紧密相关,对维持草畜、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至关重要。目前,人类掌握牲畜情况依然长期依赖于传统的统计调查数据,是以行政区划为单元进行的逐级数字收集,多以省、市、县三级为主,尺度比较粗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草畜 动物性食品 多源遥感数据 行政区划 生态平衡 调查数据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沙尘暴强度监测的信息可比方法 被引量:42
8
作者 罗敬宁 范一大 +2 位作者 史培军 陆文杰 周俊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34,共7页
综述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沙尘暴监测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提出了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识别和提取沙尘暴信息的新方法 ,利用近红外 1 .6 μm波段特性 ,构建了可比沙尘强度指数。研究表明 :利用卫星探测器 1 1 μm ,1 2 μm波段差值进行沙尘暴信... 综述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沙尘暴监测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提出了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识别和提取沙尘暴信息的新方法 ,利用近红外 1 .6 μm波段特性 ,构建了可比沙尘强度指数。研究表明 :利用卫星探测器 1 1 μm ,1 2 μm波段差值进行沙尘暴信息识别和提取 ,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但不能刻画沙尘暴强度 ;构建的可比沙尘强度指数 ,能够解决多源遥感数据由于卫星平台、监测时间、监测区域等不同因素导致的监测结果不可比的问题 ;同时监测结果与地面气象站监测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能够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刻画沙尘暴强弱分布 ,可以作为沙尘暴定量研究的参数 ,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持续定量地监测沙尘暴的起源、移动、传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遥感技术 多源遥感数据 传输路径 移动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生成高时空分辨率数据的方法对比 被引量:22
9
作者 石月婵 杨贵军 +3 位作者 李鑫川 宋健 王纪华 王锦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9,共8页
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生成高时空分辨率数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目前常用的3种时空融合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即基于时序数据(STIFM)、基于混合像元分解(STDFM)和增强型自适应遥感图像(ESTATFM)的时空融合方法.以盈科灌区为例,由多时相的MODI... 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生成高时空分辨率数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目前常用的3种时空融合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即基于时序数据(STIFM)、基于混合像元分解(STDFM)和增强型自适应遥感图像(ESTATFM)的时空融合方法.以盈科灌区为例,由多时相的MODIS数据提取地物的时间变化信息,结合初期的ASTER/TM影像的空间信息,融合生成30 m具有MODIS时间分辨率的数据.以真实的ASTER数据为基准,从光谱特征和地物类别的角度定量评价结果,表明STDFM和ESTATFM分别在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取得效果最优,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71,3种方法融合的NDVI效果基本相当,相关系数均高于0.84.在地物类别空间信息的表达方面,ESTATFM方法在异质性较强的玉米和小麦区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数据融合 高时空分辨率 混合像元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反演土壤水分方法 被引量:44
10
作者 张友静 王军战 鲍艳松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228,共7页
基于ASAR-APP影像数据和光学影像数据,根据水云模型研究了小麦覆盖下地表土壤含水量的反演方法。利用TM和MODIS影像构建的植被生物、物理参数与实测小麦含水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TM影像提取的归一化水分指数(NDWI)反演精度较好,相关系数... 基于ASAR-APP影像数据和光学影像数据,根据水云模型研究了小麦覆盖下地表土壤含水量的反演方法。利用TM和MODIS影像构建的植被生物、物理参数与实测小麦含水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TM影像提取的归一化水分指数(NDWI)反演精度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87。根据这一关系,结合水云模型并联立裸露地表土壤湿度反演模型,建立了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土壤含水量反演模型和参数统一求解方案。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得到理想的土壤水分反演精度,并可控制参数估计的误差。反演土壤含水量和准同步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9,均方根误差为3.83%。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并制作了研究区土壤缺水量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多源遥感数据 水云模型 ASAR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信息提取试验 被引量:33
11
作者 王萍 张继贤 +1 位作者 林宗坚 李春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17,共4页
针对主要数据源ETM + ,TM及部分SPOT ,设计两种融合方法 ,试验快速可靠的变化信息提取的融合方法。一是利用 2 0 0 0年TM8高分辨率影像与 1998年B5 43合成影像的PCA法 ,融合影像中变化图斑呈特征的黄色图斑 ;二是利用 2 0 0 0年TM8波段... 针对主要数据源ETM + ,TM及部分SPOT ,设计两种融合方法 ,试验快速可靠的变化信息提取的融合方法。一是利用 2 0 0 0年TM8高分辨率影像与 1998年B5 43合成影像的PCA法 ,融合影像中变化图斑呈特征的黄色图斑 ;二是利用 2 0 0 0年TM8波段与同一时相的B43 2合成影像的Brovey变换法 ,该方法提高了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类型的分辨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PCA法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 分辨力 融合影像 Brovey变换法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DAL框架的多源遥感数据的解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郜风国 冯峥 +1 位作者 唐亮 唐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0-765,共6页
针对图像软件系统工程项目中涉及的多源遥感数据的预处理问题,研究了当前几种典型卫星数据的不同存储格式,提出了对各种遥感数据进行解析的方法。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抽象库(GDAL)原有功能进行完善和扩展,并重新编辑发布动态链接库(DLL)... 针对图像软件系统工程项目中涉及的多源遥感数据的预处理问题,研究了当前几种典型卫星数据的不同存储格式,提出了对各种遥感数据进行解析的方法。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抽象库(GDAL)原有功能进行完善和扩展,并重新编辑发布动态链接库(DLL)版本,设计了多源遥感数据在GDAL框架体系下的统一解析模式,实现了遥感数据解析结果存储为项目中通用的统一数据格式(如Tiff格式),为后续的遥感数据处理和定量遥感数据产品的生产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数据格式 数据解析 数据类型 框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在断裂构造解译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齐信 邵长生 +1 位作者 陈州丰 李雪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93,共4页
利用ETM+影像、SPOT5影像和DEM数据进行了多源遥感数据断裂构造解译方法的研究。对不同遥感数据源适合解译的断裂构造信息进行了实验,并通过野外调查对解译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显示ETM+影像适合提取具有色调、色带异常的断裂构造,S... 利用ETM+影像、SPOT5影像和DEM数据进行了多源遥感数据断裂构造解译方法的研究。对不同遥感数据源适合解译的断裂构造信息进行了实验,并通过野外调查对解译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显示ETM+影像适合提取具有色调、色带异常的断裂构造,SPOT5影像适合提取具有线性形态特征的断裂构造,DEM数据适合于其他遥感影像结合提取地貌/微地貌信息解译隐伏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断裂构造 线性构造 地貌 DEM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生物量定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天蜀 岳彩荣 +2 位作者 章皖秋 张王菲 袁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6-130,共5页
以ALOS PALSAR L波段双极化FBD微波遥感数据及多光谱光学遥感数据AVNIR-2为基础,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地面云南松林样地坐标,提取HH、HV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及极化比值3个因子,结合光学遥感数据提取4个波段值及NDVI、RVI 2个植被指数,... 以ALOS PALSAR L波段双极化FBD微波遥感数据及多光谱光学遥感数据AVNIR-2为基础,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地面云南松林样地坐标,提取HH、HV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及极化比值3个因子,结合光学遥感数据提取4个波段值及NDVI、RVI 2个植被指数,作为云南松林生物量估测因子。分别以微波数据、光学数据、微波及光学数据结合的多源遥感数据,建立3个云南松林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经方差分析均达到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水平;PALSAR L波段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可以反映森林生物量的变化,但反演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AVNIR-2数据模型优于PALSAR L波段双极化数据模型;多源数据模型与光学数据模型的估测精度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微波数据 光学数据 多源遥感数据 定量评价 云南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源遥感数据对天山草地资源分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隋晓青 安沙舟 +2 位作者 王堃 范燕敏 靳瑰丽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5-152,共8页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和“3S”技术平台,采用监督分类法对天山北坡山体垂直带内草地资源进行分类并获取资源分布格局图,探讨多源遥感数据在草地资源类型分类中的应用程度和发展前景。结果表明:ETM+和CBERS都比较适合草地资源分类,除在低山...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和“3S”技术平台,采用监督分类法对天山北坡山体垂直带内草地资源进行分类并获取资源分布格局图,探讨多源遥感数据在草地资源类型分类中的应用程度和发展前景。结果表明:ETM+和CBERS都比较适合草地资源分类,除在低山、部分中山分类难度大、正确率低外,在其它区域都能划分到“类”一级,但在“型”级划分上,个别类中有所混淆;MODIS卫星数据不适于作草地资源分类信息源,仅能划分出几个复合的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 草地资 分类 多源遥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淮河流域城镇扩张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樊勇 朱曦 +2 位作者 张圣笛 何宗宜 杨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2-261,共10页
城镇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在空间上的重要表现形式,其空间格局与演变是城镇研究的热点问题。淮河流域是中国城镇体系的南北过渡地区,研究这一自然地理单元内城镇扩张过程,视角独特。为客观、快速、准确地重建不同时间序列上淮河流域城镇... 城镇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在空间上的重要表现形式,其空间格局与演变是城镇研究的热点问题。淮河流域是中国城镇体系的南北过渡地区,研究这一自然地理单元内城镇扩张过程,视角独特。为客观、快速、准确地重建不同时间序列上淮河流域城镇扩张过程,在DMSP/OLS数据、SPOT-VGT数据、Landsat ETM+数据等多源遥感数据的基础上,提出"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相互校正—NDVI数据重建—流域城镇信息提取—流域城镇扩张分析"的研究思路,并运用该思路分析淮河流域从1998年至2013年16年间的城镇扩张过程。从城市面积、扩张强度、扩张动态度、扩张形态4方面分析了城市扩张规律。研究发现:淮河流域整体与各省扩张基本属于低速扩张型与中速扩张型;淮河流域城镇分布仍较为分散,未形成完整的城市群或城镇体系;这一时期城市扩张时空发展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城镇扩张 淮河流域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综合分析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研究区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颜蕊 赵福军 +1 位作者 张景发 姜文亮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7,共7页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上方异常信息微弱,直接寻找具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准确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笔者提出借助多源遥感图像所提取的岩性、构造、矿化蚀变等信息来提取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源相关信息,并以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为例,依据提...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上方异常信息微弱,直接寻找具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准确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笔者提出借助多源遥感图像所提取的岩性、构造、矿化蚀变等信息来提取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源相关信息,并以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为例,依据提取的信息,对其成矿地质构造环境和可地浸砂岩型成矿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初步预测了研究区的铀成矿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可地浸沙岩型铀矿 控矿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南极冰架与海岸线变化监测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辛 周春霞 +1 位作者 鄂栋臣 安家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302-3312,共11页
综合使用光学与微波遥感数据,提出了南极冰架变化连续监测的系统方法,包括基于MOA的冰架基准图生成,基于相似性测度的影像匹配,及基于阈值与分水岭变换的图像分割方法.使用该方法获取了2002—2011年初全南极18个主要冰架的变化数据,并... 综合使用光学与微波遥感数据,提出了南极冰架变化连续监测的系统方法,包括基于MOA的冰架基准图生成,基于相似性测度的影像匹配,及基于阈值与分水岭变换的图像分割方法.使用该方法获取了2002—2011年初全南极18个主要冰架的变化数据,并归纳了南极冰架变化的三种类别.进一步得出,近年间崩解变化为主的冰架均处于西南极,并主要集中在南极半岛;扩展变化为主的冰架集中在东南极;南极三大冰架的扩展变化明显,其中Amery冰架将在近年发生较大崩解.本研究首次获取了2002年初至2011年初每年一幅的动态的全南极海岸线数据,并得出近10年间南极海岸线扩展增加总量为5878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架 南极海岸线 多源遥感数据 影像匹配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反演土壤墒情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艳 张成才 +2 位作者 恒卫冬 罗蔚然 郜文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81,共6页
土壤墒情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状况重要参数之一,为提高农作物覆盖下地表土壤墒情反演精度,基于Sentinel-1雷达数据和Landsat8光学数据,利用改进的水云模型得到拔节期玉米覆盖下的地表土壤后向散射系数,并采用SAE深度学习的方法建立遥感影... 土壤墒情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状况重要参数之一,为提高农作物覆盖下地表土壤墒情反演精度,基于Sentinel-1雷达数据和Landsat8光学数据,利用改进的水云模型得到拔节期玉米覆盖下的地表土壤后向散射系数,并采用SAE深度学习的方法建立遥感影像与土壤水分之间的隐式映射,对玉米覆盖下的土壤墒情进行反演。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的水云模型去除植被影响后的反演精度有所提高,R2达到0.6577,比传统的水云模型提高了0.1506;RMSE为0.0387 cm^3/cm^3,误差降低0.0025 cm^3/cm^3,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反演农田地表土壤水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反演 多源遥感数据 水云模型 稀疏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在湖泊湿地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曹杨 尚士友 +3 位作者 杨景荣 冬梅 王志国 李治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9,共4页
设计了ASTER、ETM+等多源遥感数据在湖泊湿地信息提取中的应用方案,说明了利用分类获取湿地类型区波谱的方法进行波段选择的技术途径,评价了ASTER、ETM+数据在湖泊湿地信息提取方面的波谱分辨能力。以乌梁素海湿地为例,利用多源遥感数... 设计了ASTER、ETM+等多源遥感数据在湖泊湿地信息提取中的应用方案,说明了利用分类获取湿地类型区波谱的方法进行波段选择的技术途径,评价了ASTER、ETM+数据在湖泊湿地信息提取方面的波谱分辨能力。以乌梁素海湿地为例,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进行湖泊湿地信息提取、数据处理、波段选择、非监督分类、目视判读及分类精度评价等。结果表明:其总体精度为82.2113%,能满足湿地环境评价的制图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湖泊湿地 信息提取 乌梁素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